明代玉雕龙马(明代玉马的造型)
1. 明代玉马的造型
猩猩绒是以猩猩血染色制作的皮毛制品,经年日久颜色不褪,极其珍贵。最初是由明代安南国每年向明朝进献三丈六尺,此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
《今古奇观》明代抱瓮老人(真名不详),出自正文 第六十九卷 走安南玉马换猩绒。其中记载的是明朝对某国发动战争,战后某国和明朝关系严重下降,猩猩绒反应了某国禁止红竹石像明朝出口,明代要求广西进献猩猩绒来代替红竹石辟邪功效。
2. 明代玉马特征
清代玉马与明代的玉马在制作工艺、样式和象征意义上有所不同。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一些区别:
1. 制作工艺:
- 清代玉马:清代玉马通常采用精细的雕刻工艺,使用高质量的玉石材料制作。这些玉马制作细致,雕刻工艺精湛,体现了清代玉器制作的高超技艺。
- 明代玉马:明代玉马的制作工艺相对简朴,一般采用简单的雕刻和刻线方式,使用较为普通的玉石材料制作。在制作上不如清代玉马精细。
2. 样式:
- 清代玉马:清代玉马的样式通常更加细致和逼真,具有更多的肌理和细节,例如马的鬃毛、蹄子等都会雕刻得非常精细。
- 明代玉马:明代玉马的样式相对简单,通常较为朴实,展现出明代艺术的质朴风格。
3. 象征意义:
- 清代玉马:清代玉马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尊贵和权力的象征,常用作赏赐或贵重礼物。
- 明代玉马:明代玉马则更加注重实用和装饰性,通常用作摆件或观赏品。
总的来说,清代玉马在制作工艺上更加精细、样式更为逼真,象征意义更加重要;而明代玉马则相对朴实、风格简单,更加注重实用和装饰性。这些区别主要反映了时代背景和不同时期艺术发展的特点。
3. 明清玉马图片欣赏
鉴别清代玉马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确认材质:清代玉马一般是用白玉、青玉或翡翠制成,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纹理和透明度等特征来确认材质。
2.观察工艺:清代玉马的雕刻工艺非常精湛,细节处理也非常到位,可以从马的形态、肌肉、毛发和鞍具等方面来观察工艺水平。
3.辨别时代特征:清代玉马的形态比较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标准,可以根据清代文化的特点来辨别时代特征。
4.考虑市场价值:清代玉马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在鉴别过程中需要考虑市场价值是否合理。
总之,鉴别清代玉马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特征,并做出综合判断。如果不确定,建议请专业人士协助鉴定。
4. 明代玉马的造型特征
圆明园白玉马
【名称】:玉马
【类别】:玉器
【年代】:清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收藏
【文物现状】: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
简介
长3尺、高2尺,白玉质。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这匹玉马曾被和珅从圆明园中窃取,和府被抄家后,玉马被重新放回圆明园,最终还是没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相关资料
玉马始见于商,数量级少,它的特点是:造型多呈扁平状,“臣”字眼。到战国时,玉马出现了圆雕,线条遒劲有力、转折自然,使马的造型开始逐步立体化。秦代未见玉马,但秦兵马俑出土了一件铜马车,马的造型威武,是优良骏马。到了汉代,在造型上,注重整体效果,玉马造型准确、雕琢线条刚劲有力、行刀急速,是典型的“汉八刀”。唐宋时期,以写实为主,雕刻圆润,多以回头卧马常见,元代玉马的造型是长鬃小耳,雕刻线条粗犷有力。明代玉马,雕琢比例失调,线条粗糙,多以民间喜闻乐见见长,代有吉祥的寓意。到了清代,玉马的雕工细腻、线条柔和、刚劲不足、柔和有余,具有清代琢玉的明显特征。
古人对马的偏爱,可以从很多作品上得到证实。唐代以前的玉马形象都比较抽象,造型以静态为主,不求生动。唐代以后,玉器制作开始向世俗化、生活化转变,马的形象也逐渐活泼生动起来。在传世的玉雕作品中,卧马的造型相对较多,古人巧借这种造型的谐音,表达“马到成功”之意。明清两代,卧马的造型尤其受到文人的喜爱,成为了他们书房几案上的陈设品。明代的玉马传世较多,造型也比较统一。到了清乾隆时期,出现了用和田籽料制作的玉马,马的造型也更加注重写实。
5. 明代玉马价格鉴定
猩猩绒是以猩猩血染色制作的皮毛制品,经年日久颜色不褪,极其珍贵。最初是由明代安南国每年向明朝进献三丈六尺,此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
《今古奇观》明代抱瓮老人(真名不详),出自正文 第六十九卷 走安南玉马换猩绒。其中记载的是明朝对某国发动战争,战后某国和明朝关系严重下降,猩猩绒反应了某国禁止红竹石像明朝出口,明代要求广西进献猩猩绒来代替红竹石辟邪功效。
6. 明代玉马的造型图片
明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平定云南。麦良的后人、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归附明军。在朝觐时,朱元璋问他要个什么姓,阿甲阿得直率的说要跟皇上一个姓,旁边的官员连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说请皇上恩赐。朱元璋没有计较:“你的心意我明白,从朱字中分出一个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干,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赐你木姓吧”。从此纳西族有了第一个汉姓木。
第二年,木氏第一代土司木得亲往南京,进献丽江产的“玉马”。七十多岁高龄的木得在路上跋涉三个月,终于见到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高兴,接见之后,颁旨让他“世袭土官知府,永令防固石门、镇御蕃鞑”,下辖四州一县。木得之子木初即位后,也亲自入京朝贡。明朝十四代木氏土司中,至少有十二位曾到京城面圣,进贡十九次。
靠中央政府是木氏土司的既定“国策”,木公曾说:“凡是我的子孙,接受朝廷封赐的官职,拓守边城,不可动摇、叛乱,以致给中央王朝造成忧患。要遵照朝廷世代相传的教训,不能够紊淆变乱,而败坏木氏家族的家训。”在木府各门上都挂有“诚心报国”、“崇德”等匾额。
有趣的是,因为一个“木”字,木府虽然仿造紫禁城,修得繁华壮丽,但其所在的丽江古城却没有城墙,怕“口”围“木”,成了“困”。
7. 明清玉马
1、玉制工具 ; 2、礼仪玉器(礼乐器和仪仗器); 3、佩饰玉器(饰玉); 4、丧葬玉器(葬玉); 5、实用和玩赏玉器。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某种玉器的用途并非一成不变,如璧,即作为礼玉又作为饰玉,有的先作为某类玉器,后又作它类玉器;玉器的品种和形制也只有少数较为稳定,大多数随时代变化而演变。『礼玉』 礼玉是古代用于宗教祭祀及国家大典上的玉器。按《周礼》记载,礼玉有璧、琮、圭、璋、璜、琥等六种。① 玉璧 玉璧是一种中心有孔的扁圆形玉器。古人在祭祀时,认为这种器物能同祖先神灵相通。除用作祭祀外,还可用作装饰、祥瑞、敛葬等。玉璧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以良渚文化为代表。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精美。汉代玉璧雕工愈加精细,汉墓中常出土有玉器陪葬品。② 玉琮 玉琮为一种外方内圆的柱状管形玉器。琮的方圆表示地和天,是出于天园地方的上古宇宙观,做成方琮来祭祀地神,是礼地之器。此外,亦被用于祥瑞、敛葬等。玉琮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以良渚文化最为发达,其中有的还刻有兽棉纹饰,是玉琮的辉煌时期。汉朝以后,玉琮均为内圆外方的短柱形,不加纹饰,用途已变为装饰和丧葬用具。宋至明清,仿古玉琮大量出现,成为一种装饰或陈设玉器。③ 玉圭 玉圭是一种上端为三角形或直平,身为长方形的玉器。古代玉圭用以祭方位神,还用以区别等级和作符节等职能。战国时玉圭和玉璋最为盛行,其后由宋直至明清,历代均有制作。④ 玉璋 玉璋是一种扁平长方器物,一端斜刃,形状半边圭。玉璋始见于龙山文化,盛行于商周。璋与圭一样曾为礼朝区分等级的器物,春秋以后趋于少见。⑤ 玉璜 玉璜是一种弧形的玉器。汉制称“半壁玉璜”,但常见出土的玉璜仅有三分之一璧大小,弯弧两端有小孔,往往出于墓主领下,可能用于佩带,故有“佩璜”之称。⑥ 玉琥 玉琥是刻有虎纹或形似虎纹的玉器,殷商至汉代常见。『葬玉』 葬玉是专用于随葬的玉器,古人认为以玉敛葬,能够保护尸体。葬玉是指这类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主要有玉衣、玉琀、玉握、九窍玉塞等。① 玉衣 玉衣又称“玉匣”、“玉押”,即用金属丝线将玉片穿掇而成的尸罩,相传可保存尸身不腐,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② 玉琀 玉琀又称“含玉”,是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玉琀有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大约任何较小的玉件多可充当口含。汉代以后大量使用玉蝉做琀,明初墓葬中还见有以小璧充作玉琀的。③ 玉握 又称“握玉”,是握于死者手中的葬玉。汉代常见的玉握是猪形即“玉豚”,其他如璜形玉器有时亦作玉握使用。④ 九窍玉塞 是指填塞死者的九窍玉塞,包括双耳、双眼、双鼻孔、一口、前阴、后阴等,目的是为了保护尸体,以防精气外逸。『佩玉』 佩玉是指佩戴于人身的各种玉器,其特点是个体较小,大多有可穿线的孔洞。佩玉的种类较多,如玉玦、玉镯、玉刚卯、玉牌、玉带钩等。有的成组佩带,有的单独悬挂。① 玉玦 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 玉玦不再流行。② 玉镯 玉镯自古以来是人们最基本的腕饰之一,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已见有出土,大汶口文化玉镯呈外方内圆形,春秋时期玉镯为扁圆形,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明清玉镯多见装饰,如联珠纹、绳索纹、竹节纹等。③ 玉龙 玉龙的形象随时代而演变,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身躯作“C”字形,简练优美,极富特色。此后,玉龙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历代带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玉动物 玉动物取象于自然界真实动物,圆雕或片状雕均有,造型姿态多样,栩栩如生。玉动物一般作为佩饰,也有的可作为陈设品。玉动物主要有玉虎、玉象、玉熊、玉马、玉鹿、玉牛、玉猪、玉鹰、玉鱼、玉龟等,历代玉器中最为多见。玉人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的作品,有全身、半身、人首和人面等,一般为扁平状,除可用以佩系外,大型的可作为陈设品,具有祭祀、辟邪的作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玉人琢工带有明显的稚拙性,商代以后玉人形象多样,有站立、有跪踞、有全身、有人首、有男人、有女人、有圆雕、有片状雕,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形象特点。④ 玉剑饰 玉剑饰是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饰于剑首的称为玉剑首,饰于剑柄与剑身之间的称玉剑格。玉剑饰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8. 明代玉马的造型特点
明代玉马雕琢比例失调,线条粗糙。到了清代,玉马的雕工细腻、线条柔和、刚劲不足、柔和有余,具有清代琢玉的明显特征。
傅先生收藏的这匹玉马,正是明代流行的卧马造型,其雕刻手法具有显著的明代特征。
9. 明代玉马拍卖价格图片
1.汉陵之冠—茂陵.
汉·茂陵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是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2.唐·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都西安76公里,是中国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公元628-683年)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公元624-705年)的合葬陵.
3.汉阳陵博物苑是依托西汉景帝刘启陵园建设的大型汉文化旅游核心区,苑区占地3000余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咸阳·博物馆咸阳博物馆位于咸阳市中山街中段,馆址为明代1371年,咸阳博物馆馆藏文物1.4万馀件,藏品级别高,数量大,品类丰富,种类齐全。珍贵文物有:汉代玉马、玉俑头、彩绘指挥俑;战国时期错金银鼎、安邑下官锺、龙钮錞于、鲁王虎符;唐代刻花赤金壶、三彩单峰驼等。
5.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距西安市70公里,距咸阳市3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25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
6.彬县大佛寺石窟修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是李世民为他指挥下的彬州浅水塬的大战中阵亡将士超度亡魂所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级旅游景区。
石窟依山傍水,凿岩为室、雕石成像,架木为楼、凌空飞阁,气势磅礴。在400米长的立体岩面上开凿石洞石阁130多孔,神兮460处,大小造像1988尊。窟内20米高的阿弥陀佛坐像是陕西第一大佛,自古就有关中第一奇观之称,造像雄伟庄严、凝重优美、线条明晰,保护完好,被誉为中国胜唐石窟艺术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