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夏朝的玉雕凤(夏朝的玉器制作工艺)

1. 夏朝的玉器制作工艺

夏代有工的玉是一种文物,是中国古代夏朝时期的一种玉器。 因为夏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时期较为遥远,因此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夏代文物比较少,夏代有工的玉也是其中之一。这种玉器相对于后来其他朝代的玉器来说,造型较为简单,但晶莹剔透,色泽含蓝,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夏代有工的玉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夏代当时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内涵。它的出现,对于我们了解夏代历史、文化以及手工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夏朝的玉雕凤冠图片

清朝的 女装公服  是宫廷中上至皇太后,下至皇贵妃的正式官样服装。其朝服朝褂的具体规定和配套的各种珠宝饰物在《大清会典》图卷中和《大清通礼》卷中都有记载,下面简要介绍一二。  皇太后和皇后的冬朝冠为熏貂。上缀朱纬,顶三层。饰有珍珠、金凤、宝石、珊珊等饰物,冠后有护领,垂明黄带;夏朝冠为青绒。  皇太后和皇后的金约(用金做成的饰物),上缀青金石、绿松石、珍珠、珊珊等为垂褂物。 皇太后和皇后的耳饰左右各三,由金龙衔一等珠:皇贵妃和贵妃的耳饰,宫中贵人耳朵扎有三个孔,配戴三副耳坠。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缘,以立龙、正龙和万福万寿为绣衣图案。领后垂明黄绦,饰以珠宝;也有以正龙、行龙或立龙和八宝平水为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皇贵妃的冬朝袍用明黄色、披领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缘,并有金龙、行龙、正龙以及八宝平水等图案绣文。  皇太后和皇后的领约,以缕金铸之,以珍珠、绿松石、珊珊为饰。皇太后和皇后着朝服时胸前挂有三盘朝珠。着吉服挂一盘朝珠,均为珍珠和珊珊等高档饰物;皇贵妃、贵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为饰。这种朝珠共计一百零八颗,分四部分,以三颗大珠间隔,每个部分二十七颗。  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配有绿色采,绦用明黄色,绣文为五谷丰登。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和嫔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龙缘,红织金寿字缎和石青行龙庄缎;夏朝裙用缎纱,图案与冬裙相同。

3. 夏代雕铭文的玉璧

 中国古代玉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就有些玉器上面琢有似字非字的符号,如红山文化兽面玦的额部琢阴文符号,良渚文化玉璧、玉琮上刻有象形符号和琢磨阴痕,至今未能解读,不知何意。这恐怕是中国古代玉器最早的铭文,解读只是迟早之事。夏代玉器有铭文者至今尚未发现。然而时间上限比夏代还早700年的三星堆文化玉器,其铭文据说已有发现,现正在研究解读中。

      商代玉器铭文始于武丁,终于殷末,字体与甲骨文、金文相似。商殷时代的古玉铭文用字很少,往往只标明物主或祭祀对象。例如,著名的“作册吾玉戈”、“小臣系玉环”、“小臣妥见玉琮”、“玉版甲子表”等

4. 夏代玉器三大类型

夏代玉器材质主要有白玉、青玉、绿松石等,也有少量河南南阳独山玉。绿松石用量巨大是此期的显著特点。

从所出土的夏代玉器来看,其玉色以深浅不同的绿色玉为最多,棕褐色次之,灰色、白色和黄色较少。

5. 夏代古玉

“夏代有工的玉”的意思是:传说玉器的使用起源于商周时期,而在此之前的夏代玉石还只是当石头来使用的。所以如果能够遇到夏代加工过的玉器,算是小之又小的概率,可作为工玉之事开端的见证。

所以如果能够遇到夏代加工过的玉器,算是小之又小的概率,可作为工玉之事开端的见证。北京后海有树的院子自然也是难得。

6. 夏代玉器雕琢的主要工艺方法

《孟子》第02章 梁惠王下(译文)

庄暴遇到孟子时说:“我今日拜见大王,大王跟我说他爱好欣赏音乐,我当时无话可说。”

又说:“喜欢音乐怎么样呢?”

孟子问:“大王喜欢音乐,齐国现在恐怕很不错了吧?”

过了几天,孟子进见齐宣王,说:“大王跟庄先生说喜欢音乐,有这回事吗?”

齐宣王很尴尬地说:“我并不是喜欢先代圣明君主的那种高雅音乐,只是欣赏些时下通俗音乐罢了。”

孟子:“大王喜欢赏乐,齐国该是相当不错了吧!古代音乐与当今流行乐曲没有根本区别。”

齐宣王:“能说来听听吗?”

孟子:“一个人赏乐很快乐,与别人一起赏乐也快乐,哪种更快乐一些呢?”

齐王:“不如与别人一起赏乐。”

孟子:“与几个人一起赏乐很高兴,与很多人一起赏乐也很高兴,哪种更高兴呢?”

齐王:“不如跟多人一起赏乐。”

孟子:“现在我给大王讲讲赏乐的道理。今日大王在这里鼓乐齐鸣,老百姓听见大王的音乐声,都摇着头皱着眉说:‘我们大王喜欢音乐,为什么把我们逼到了这种悲惨至极的地步:父亲见不上儿子,兄弟、老婆、孩子无法团聚。’今日大王在这里打猎,老百姓听到车马滚滚的声音,看到鸟羽牛尾装饰的大旗,纷纷皱着眉头摇着脑袋说:‘大王喜欢打猎,为什么使我们悲惨到了这种地步:父子不见面,兄弟妻子无法团聚。’这没有别的,只是不与百姓共享欢乐的原因。

“要是大王在这里赏乐,百姓听到钟鼓宏大的节奏、丝竹委婉的旋律,纷纷兴高采烈地欢呼:‘我们大王身体很健康,否则怎么能赏乐呢/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们听见车马声,看到羽毛大旗的艳丽,都兴高采烈地说:‘我们大王身体大概很好啊!要不怎么还来打猎呢/这也没有别的,与民分享快乐罢了。”

“现在若是大王能够与民同乐,那么就可以称王于天下了。”

齐宣王问:“周文王的园林七十里见方,确有其事吗?”

孟子回答:“记载中是这样的。”

齐宣王:“那么是否太大了点?”

孟子:“百姓们还觉得太小呢!”

齐宣王:“寡人的园林四十里见方,老百姓就嚷嚷着太大了,真是不可思议。”

孟子说:“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人去那里,抓野鸡打兔子的人去那里,是与百姓共同使用的。老百姓觉得它太小,难道不是很正常吗?我刚到齐国边境,先打听清楚在齐国有什么禁忌,然后才敢进来。我听说城墙边上有一片方圆七十里的禁苑,杀里面的麋鹿要按杀人罪论处,这实在是一个四十里见方的大陷阱啊!老百姓觉得它太大,这有什么不合适吗?”

齐宣王问:“结交邻国有什么原则吗?”

孟子回答:“有的。只是仁慈的君主才能以大国身份去为小国谋划,所以有商汤王曾经服务于葛国,周文王善待昆夷人。只有聪明的君主才能以小国身份为大国尽力,所以太王古公父谨慎地结交猃狁、越王勾践恭顺地去吴国听从安排。以大的服从小的,是自然而然地符合了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小的服从大的,是因敬畏而遵循了自然的正常规律。前者可以拥有天下并保持安定,后者可以拥有自己的小国并维持其安宁。所以《诗经·周颂·我将》中说:‘敬畏天道的神威,才会保持安宁。’”

齐宣王说:“您说的太对了!但我有个毛病,就是爱好勇敢、喜欢武力。”

孟子说:“那么希望大王不要喜欢小勇力。那些握紧剑柄、瞪大眼睛盯着别人、并恶声恶气地问‘哪个敢来跟我较量比试’的人,只是稍有武力的一般人,不过就能对付一个罢了。希望大王的勇敢更伟大一些。

“《诗经·大雅·皇矣》篇中说:‘大王赫然震怒,马上整顿军伍去阻挡伐莒的敌人,从此增加了周国的福泽,以此证明了大周国在天下的地位。’这就是文王的‘勇’。文王一旦发怒,可以使天下人民得到安宁。

“《尚书》上说:‘老天孕育了一般黎民百姓,给他们君主来加以管理,给他们师长来加以教育,这就是帮助上天来照顾百姓的。各地之人有罪无罪由我来处理,哪一个敢不安分守己违背上天意志呢?’商纣王横行霸道,有违上天管理爱护百姓的旨意,周武王深感可耻,随即起兵伐纣。这就是武王的‘勇’。武王一旦发怒,也使天下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现在要是大王也大发雷霆之怒,从而安定天下之百姓,百姓们恐怕只担心大王不够喜欢勇敢呢!”

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时问:“品行高尚的人也享受这种乐趣吗?”

孟子回答:“是的。人们得不到这种乐趣,就认为是他们的统治者不对。因为得不到就诽谤怨恨统治者当然不对,但统治者不与人们共享欢乐,也是不对的。谁能因百姓欢乐而高兴,则百姓也以他的幸福为满足;谁能把百姓的忧愁当成自己的忧愁,则百姓便也为他的痛苦而担忧。如果国王能够与天下百姓同忧愁、共欢乐,然后还不能称王于天下,是不可能的。

“过去,齐景公问宰相晏婴:‘我想先去胶东半岛的芝罘山、召石山游览,然后乘船沿海岸南下,转游中部的眘邪山,怎么做才能跟古圣明君主的出游相媲美呢?’晏子回答:‘大王这个问题提得好!古代天子到各诸侯国去叫巡狩,巡狩的意思就是巡察自己所拥有的国土和人民。诸侯国君朝拜天子叫述职,述职的意思就是汇报自己履行职责的情况。这些出游没有什么其他事务,只是春天检查耕种情况,对无力耕种的人发放一些补助;秋天检查粮食收获情况,对余粮不足以度过冬季的百姓给予一定的照顾。夏代时流行过这样的谚语:我们大王不出游,我们就无法得到休息;我们大王不参与我们的计划,我们从哪里得到一些帮助呢?所以天子的出游,实际上是帮助了各诸侯国的国君。现在不同了,大群人员出动,要耗费很多食物,饥饿的人得不到饭吃,劳动者得不到休息,百姓们用愤怒的眼睛盯着游山玩水的人群。怨恨之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为了活命就违法乱纪、为非作歹。这种有违上天意愿、暴虐百姓、浪费粮食毫无节制的状况,已经到了流连荒亡的程度,诸侯们应该引以为忧才是。顺流而下、贪乐忘返叫流;逆流而上、贪乐忘返叫连;终日打猎不满足叫荒;沉湎于饮酒而不自拔叫亡。古时贤明的君主,不追求流连的乐趣,也没有荒亡的行为。望大王自己考虑该怎么做吧!’“景公听了晏子的话,非常高兴,马上命令城内戒除浪费虚耗恶习,到郊外出舍财物,开始发放救助以补充百姓生活的不足。并且命令乐师创作君主与大臣同心同德的乐曲,这就是《徵招》、《角招》两道乐曲的来历。当时还有诗说:‘奉养君主有什么不对吗?’奉养君主就是热爱国君的表现。”

齐宣王问:“人们都劝我将天子来泰山时建的明堂拆了,您认为是拆了好呢,还是留着好?”

孟子回答:“明堂,是天子处理大事的地方。您要是像圣明君主一样施行王政,就没有必要拆了它。”

齐宣王说:“那您讲讲实施王政又该怎样吧1

孟子回答:“过去文王治理西岐时,让百姓按井田制耕种,用九分之一的精力为国家劳动。官僚可以世代领取俸禄,边关和市场只检查但不征税,山梁沼泽不划出禁地,一人犯罪不连累妻子儿女。老人无妻叫鳏夫,老人无丈夫叫寡妇,老人无子女叫独,小孩没有父亲叫孤儿,这四种人无依无靠是最可怜的。文王施行仁政,首先就是照顾这些人。因为《诗经·小雅·正月》中都说:‘富裕的人可以生活了,唯独孤立无援的人才最悲哀。’”

齐宣王说:“这话说得好极了。”

孟子问:“既然您认为说得对,为什么不照此实施呢?”

齐宣王说:“寡人有个毛病,就是贪图财物。”

孟子说“过去周人先王公刘也贪财,《诗经·大雅·公刘》上记着:‘仓里堆积着谷物,身上携带着干粮,连口袋之类的东西里也都填满了。然后带上弓箭,扛起斧钺,准备好了开始出征。’这样家里有存粮,出门有食物,就可以远征启程了。大王喜欢财物,也要让百姓有点积蓄,跟实施王政又有什么冲突呢?”

齐宣王又说:“我还有个毛病,就是贪恋女色。”

孟子说:“过去周太王也喜欢女色,宠爱他的妃子,《诗经·大雅·绵》上记着:‘古公父早晨骑马顺漆水而行,来到岐山脚下,还带着他的王妃一起来到这里视察住处。’在那个时候,百姓家里没有未出嫁的成年女儿,也没有娶不上媳妇的单身儿子。太王要是喜欢女色,也同时考虑让百姓满足这份同样的要求,这与大王实施王政又有什么冲突呢?”

孟子问齐宣王:“大王的属臣中,有人在去楚国游历前,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看,等到从楚返回时,却发现妻子儿女在忍饥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如何交往呢?”

齐宣王答:“跟他断绝关系。”

孟子问:“刑法官员不能管理处置辖内人员,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撤职。”

孟子又问:“整个国家一片混乱,又该怎么办?”

齐宣王东张西望,马上把话题引到别的事上。

孟子进见齐宣王,说:“那些历史悠久盛名远扬的国家,并非指国境内有枝叶参天的千年古树,而是因为有一些世代辅佐忠心耿耿的老臣。大王现在没有可以信赖的亲近大臣了,过去提拔上来的臣子,今日又不知到哪里去了

齐宣王问:“该怎样辨别那些没有才能的大臣然后舍弃他们呢?”

孟子回答:“一国君主,要选择贤明的臣子来辅佐。如果在左右亲近之人中没有贤才可用,则只能在地位低的人中选拔使其凌驾于过去那些地位高的人之上,选关系疏远的贤才越过亲近之人而加以重用。像这样的大事能不倍加谨慎吗?左右亲近说某人贤明,不一定对;堂下大臣都说他贤明,也不一定对;平民百姓都说他贤明,就应该去实际考察了,若是果真贤明,便任用他担当一定职务。左右亲近说某个人不称职,不要相信;堂下大臣也都说此人不称职,还不能轻信;直到平民百姓都认为此人不行,这时就该实际调查了,若果真不称职,便免除其所任职务。左右亲信说某人该死,不能轻信;堂下大臣也说他该死,还不可轻信;平民百姓都说他该死,就派人检查一番,发现他果真罪不可赦然后才能杀他。这就叫全国百姓杀人。大王若能这样做的话,就是一个合格的君主了。”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了他的国君夏桀,周武王讨伐他的国君殷纣王,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记载上是有的。”

齐宣王问:“做属臣的杀死他们的君主,这符合仁义规范吗?”

孟子回答:“践踏仁道的人叫‘贼’,违背信义的人叫‘残’,两者兼而有之的人就叫‘一夫’。我只听说过周武王为民除害杀死了独夫民贼殷纣王,没听说过以下犯上杀害君王的事。”

孟子拜见齐宣王时说:“要盖一大房子,一定先派总管去找大木料。总管找来了大木料,大王就高兴,认为他能很好地履行职责。木匠刀削斧砍之后木料变小了,国王就生气,认为木匠干不了这种活。人家从小就开始学习这门手艺,出徒之后要干了,大王却命令:‘忘记你先前学的,听我的指挥’,这样合适吗?就好比这里有块玉料,虽然价值万镒,也必须经过玉匠雕刻琢磨才能合用。至于治理国家,也说:‘忘了你原来学的,只服从我就行了。’这就跟一个外行人教导玉匠怎么雕琢玉器有什么两样?”

齐国征伐燕国,取得了胜利。齐宣王问:“有人说不要出兵,有人劝我应该出兵。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征讨另一个同样大的国度,只用五十天就大获全胜,人的力量断断不能达到这种地步,这是上天的意愿,我要是不举兵侵占燕国的话,必定遭到上天的惩罚。现在燕国已落到我手里,怎么样呢?”

孟子回答:“占领燕国后他们的百姓高兴,就说明应该占领,从前武王兴兵伐纣王,就是这种情况。占领之后燕国百姓不高兴,就说明不该去侵占,从前周文王没有兴兵伐纣就属于这种情况。以万乘战车的大国起兵去讨伐另一个同样的大国,他们的百姓用篮子盛着干粮,举着壶里的美酒夹道欢迎大王的军队,什么原因呢?盼着能脱离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罢了。要是从此后水更深,火更热,生活更加悲惨痛苦,也只是换了一个国君罢了,命运并没有改变,当然新统治者遭讨伐的命运也不可避免。”

齐国攻伐燕国获得全胜,其他各诸侯国联合谋划准备帮燕恢复国土。齐宣王问:“各国诸侯都准备攻打我国,该如何对待呢?”

孟子回答:“我听说商汤只有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建立了统治天下的大业,没听过拥有方圆千里土地的大国还惧怕别国的。《书经》记载:‘商开始时是首先征讨葛国。’当时天下百姓都等候着他的消息,他向东征,西边的百姓不满意,他向南征,北边的百姓不高兴,纷纷埋怨:‘为什么把我们这里安排在后面呢!’可见百姓们盼着他的到来,就好像是久旱之时盼着天上漂来云彩一样。商汤的征伐,商贩们仍然做买卖,农民仍是种地,只杀那些暴君、解救处于苦难中的百姓,这就像是及时雨的到来,百姓们自然欢欣鼓舞。《尚书》上说:‘等到商汤王来到,我们也就得救了。’现在燕国君王坑害其百姓,大王派兵征讨,百姓们以为这是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呢!纷纷献上美酒和粮食。但大王杀他们的父亲兄长,掳掠他们的子女,拆毁他们的宗庙祠堂,抢劫他们的世代珍藏,这怎么能行呢!天下各国本来就怕齐国的强大,现在土地多了一倍(就更让人恐惧),这时不施行仁政,就是自己招惹天下各国的兵马呀!大王赶快传令,返还掳掠来的人口,放弃抢劫来的珍宝,与燕国各层人士商量后选择一贤明的人当燕国君主,然后离开燕国退回来,这样还能来得及阻止别国军队的进攻。”

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国君问孟子:“我手下官员战死了三十三人,而普通士兵却无一伤亡。把士兵们杀掉吧!人数又太多了;不杀吧,我实在痛恨这些眼看着他们的长官战死而不去救助的人。该怎么处分他们才合适呢?”

孟子回答:“遇到灾荒歉收的岁月,您的百姓中,老弱病残的只有横尸山谷沟渠中,身体强壮些的便四处逃荒,这共有几千人吧!而您的仓库里堆满了粮食和布匹,您属下官吏不能把百姓的苦难向您汇报以便解除,这就是对上隐瞒不报、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一定要当心啊!你怎么对待别人,同样的待遇还会降临到你自己身上。’您的百姓就在这次回报了他们的长官,所以希望您不要再责怪他们了。统治者施行仁政,那么百姓自然亲近上级,愿为长者献身。”

滕国君主滕文公问:“滕国,是一个地小人少的国家,又夹在齐、楚这两个大国之间,我们是听从楚人的号令呢,还是倒向齐国怀抱?”

孟子回答:“这种关系到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选择,不应该由我做出决定,这也超出了我的能力。既然无法做出选择,我倒认为另有一法:深挖壕沟,高筑城墙,与百姓一起来保卫它,宁愿献出生命也不轻易舍弃百姓逃跑,这样做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滕文公问:“齐国派人修筑与我国边境相邻的薛城,并增加了军队,我很怕他们来攻伐,该怎么对待这件事呢?”

孟子回答:“从前大王古公父生活在地,其周围的狄族人一再侵犯,便离开那里到岐山脚下定居。太王并不是多方选择才搬迁,是被狄人逼迫而不得不搬。如果做善事、行仁政,后代子孙中总会有人称王于天下!贤明的人创立基业制定规范并传给子孙,是要一代一代发展下去。如果能够取得成功,那是天意。您何必考虑齐国人要干什么呢?只要坚持不懈地实施仁政就完全可以了。”

滕文公问:“滕国是一小国,虽然竭尽全力迎奉齐楚这些相邻大国,结果仍是无法避免时时受欺辱的命运,该怎么做才好呢?”

孟子回答:“从前太王居住在地,狄人经常前来侵扰。贡送皮毛丝帛,得不到安宁;贡献猎犬良马,仍得不到安宁;奉送玉石珠宝,还是得不到安宁。太王便召集这里的父老长辈们说:‘狄人想要得到的,无非是我的土地而已。我听人说:贤明的人不会因为那些养活人的东西而使人遭受伤害。你们大家不必担心没有君主,我还是离开这里的好。’

从此离开地,翻越梁山,搬到岐山脚下安居。

当地的人非常怀念地说:‘古公公可是个仁慈贤明的人啊!我们不能没有这样的领袖。’因此跟随太王搬往岐山的人就像蜂拥着赶集的人一样多。另有一种说法:‘这是祖宗前辈世代相传的家业,不能因我的想法而说走就走。宁可献出生命也决不离此远去。’是搬迁呢,还是坚守,请在这两种方案中妥为选择。”

鲁平公将要出行,有个名叫臧仓的侍从前来请示:“君主以前每次外出,都是先告诉有关部门要去哪里,现在车马都备好了,属下人员还不知您要到什么地方,因此前来探问一声。”

鲁平公回答:“我准备去拜访孟子。”

臧仓劝说道:“为什么您不顾君主的高贵身份,先去拜访一个普通人呢?因为他有高尚的品德吗?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遵循仪礼道义,可孟子埋葬其母亲的规格远远超过他的父亲,明显违背礼制。这样的人,您还是别去见他吧1

鲁平公说:“那好吧!”

过了一会,乐正子进见,问鲁平公:“君主您为何没如约前去拜访孟子呢?”

鲁平公说:“有人跟我说:‘孟子葬母使用了比葬父亲更高的规格。’所以我没有去。”

乐正子问:“您说的葬母超过葬父,是指什么呢?对父亲按平民礼制、对母亲按贵族官僚礼制吗,还是葬父殉三鼎,葬母殉五鼎?”

鲁平公说:“不是这些。我是指棺椁和衣服被褥等的精美程度不同。”

乐正子说:“这不算违背礼制,只是贫富有了变化而已。”

乐正子又去孟子处,说:“我跟国君谈过,他也答应来见您。但是有个叫臧仓的侍从劝阻国君,所以国君没有如约前来。”

孟子说:“走有走的道理,停有停的道理。对某件事情的干与不干,不是某个人可以左右得了的。我见不上鲁国国君,这是天意,否则一个姓臧的人就能让我见不上国君吗?”

7. 夏朝玉石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分封建藩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根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分作冀、兖、青、徐、豫、扬、荆、梁、雍九州,又从九州攫取金属石矿,铸造九鼎作为国家权利的象征,因此九州成为中国国家的代名词。传至夏桀时,被商汤所灭。

官职制度:

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部落制度逐渐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对它的一种摧垮力量。世袭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国家形成之后,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们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为氏。在各级贵族之间,就依姓氏的区别建立了各自的宗族关系。这种宗族关系,虽然沿袭了旧的氏族组织的遗制,但在实际上是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等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的。

  《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人对官位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夏代的职官已有明显的高低等级区别。 

  夏后是夏朝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下属的军队、官吏和监狱等,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

  夏朝军队的组织形式,在启讨伐有扈氏时,于甘地誓师所作的誓词中,可略见端倪。《史记·夏本纪》云:“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汝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汝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子则帑僇女。’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启在战争开始之前,召集臣属,声讨有扈氏的罪行,并告诫将士,要忠于职守。立功者赏,违命者严惩不贷。启灭有扈氏之后,诸侯皆臣服。誓词中提及的六卿、六事之人、左、右、御等,皆军队将士的称谓。

  “六卿”,《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也。”

  “六事之人”,集解引孔安国曰:“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左”、“右”,集解引郑玄曰:“左,车左。右,车右。”“御”,集解引孔安国曰:“御以正马为政也。”

  九州的五服贡赋是夏后氏的主要经济来源,“夏后氏官百”中当有诸多官员专司赋役征发事务。

  车战是夏代的主要战斗形式。蔡沈《书经集传音释?甘誓》云:“古者车战之法,甲士三人,一居左以主射,一居右以主击刺,御者居中,以主马之驰驱也。”此种由左、右、御三人组合而成的车战形式,一直延续至商、周时期。

  正,是夏代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之通称。见诸文献的有车正、牧正、庖正等,分别为管理车辆、畜牧和膳食的官吏。《左传·定公元年》云:“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

  据《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少康曾为有仍氏牧正。后“逃奔有虞,为之庖正。”

  夏朝设置太史令。太史令终古以谏桀无效而奔商闻名于世。

  《墨子·耕柱》记载夏后启铸造陶鼎于昆吾时曾通过他的卜官,翁难乙,求问天神。

  《夏书》载,“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夏后向四处巡征诗歌和意见的官员称作“遒人”、“瞀”、“啬夫”应该都属于“工”级的小吏。夏后可能还有专司占卜卜筮的“官占”。

  《夏书》又载,“辰不集于房,瞀奏鼓,啬夫驰,庶人走。”。讲述发生日食的时候,有“瞀”官击打大鼓以示于众,官吏和庶民各自奔走相告。

  夏朝有监狱。《史记·夏本纪》云,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索引曰:“狱名”。

  夏朝有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吏。《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云;“羲氏、和氏,掌天地四时之官。”

《尚书·夏书》中有关于设官分职过程的概述,载道“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夏王还临时委任臣属执行专门的使命,犹如后世之钦差大臣。《史记·夏本纪》云:“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集解引孔安国曰:“胤国之君受王命往征之。”郑玄曰:“胤,臣名也。”夏朝已制定刑罚。《左传·昭公六年》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史记·夏本纪》所载《甘誓》,对军队的刑罚有具体阐述。“用命,赏于祖。”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亲征,必载迁庙之祖主行。有功即赏祖主前,示不专也。”“不用命,僇于社。”集解引孔安国曰;“又载社主,谓之社事。奔北,则僇之社主前。社主阴,阴主杀也。”“子则帑僇女。”集解引孔安国曰:“非但止身,辱及女子,言耻累也。”

文化:

夏朝的文字:

原始文字的雏形,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遗存看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河南安阳商都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从殷墟时代上溯到夏初,不过八九百年,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献记录,是无可怀疑的。马贺山认为:商朝的文字是成熟的,夏朝的文字也是成熟的,因为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夏禹书]、[禹王碑]则是夏朝的传世文字,是夏篆。

二里头文化:

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区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新石器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

夏朝经济:

农业:

从很早的古代起,聚居在黄河两岸的夏部族,就已经以农业生产作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到了夏代,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水利是农业的基础。鲧和禹曾相继治水,其治水区域大致在当时夏部族聚居的中原地区,即今河南省和山西省南部。有人认为主要在今伊、洛河流域、济水流域和颍、汝河上游,以及山西省晋南的汾水和浍水流域。禹治水以导为主,依据地势高低排除积水和疏浚滞淤,使原来的沼泽“渥地”改变成“桑土”良田。结合河南豫西地区的考古发掘材料看,原始氏族社会末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早期的人们聚落遗址,还多分布在浅山区和丘陵地区河谷两岸的台地上,而龙山文化中期与晚期的聚落遗址,不但数量较前显著增多,而且在靠近河岸两侧地势比较低的地带,特别是在河南豫东大平原地区,也多有分布。这很可能和禹治理水患,使农业生产发展有关。《论语·太伯》说禹“尽力乎沟洫”,《国语·周语下》“嘉祉殷富生物”和“养物丰民人”,都是追述夏禹的治水,不仅减少了洪水泛滥的灾害,而且又引水灌溉农田,使夏代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为巩固夏王朝的统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考古发现在夏代已经有谷、稻、麦、菽、瓜等多种农产品。夏实行“五十而贡”的税收制度,各部落都要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政府纳税。后世的井田制度在夏代也已经存在,只是还没有大规模推广而已。

  夏代农业生产工具以木石工具为主,兼有一部分骨器与蚌器。出土的石制农业生产工具中,石铲和石刀的数量为多。石铲皆为扁长方形,多在中部钻有一个或两个圆孔。这种带孔石铲安上直柄可作掘地翻土的石锸,绑在前端带有钩状的木柄上,就可作为松地锄草的石锄。锄耕用于农业生产,无疑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大变革与改进。用于收割农作物使用的工具中,以石刀数量最多,石刀较以前的改进之处也是在石刀中部钻出一个或两个系绑木柄用的圆孔。工具的改进,使夏代的农业生产得到明显的提高。

  河南豫西龙山文化中晚期出土的陶器中,有较多制作精致的斝、鬶、盉、觚、杯、小壶等酒器。文献中也多有贵族饮酒成风的记载。酒在中国古代向来都是用谷物酿造的。只有在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用剩余的谷物进行酿酒。

  在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的发掘中,还发现有些草拌泥中夹杂有黍壳和稻壳的遗存,说明夏代已有黍和稻等粮食作物。

手工业:

随着夏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部门的分工,烧制陶器,琢磨石器,制作骨器、蚌器,冶铸青铜器和制作木器等各种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分工。

在烧制陶器方面,当时不仅广泛使用了快轮制造技术,而且在烧造方法上,又多采用陶器出窑前的施水法,使陶器多呈灰黑色、灰色或黑色,且又质地坚硬。陶器表面除多施用篮纹、方格纹与绳纹等装饰外,还有精美而细致的指甲纹、羽毛纹、划纹、圆圈纹和镂刻等装饰。器形品种如炊器、饮器、食器和盛储器等达三十多种。特别是有些造型美观,制作精湛,胎质细腻、薄如蛋壳、器表漆黑发亮的磨光黑陶器,只有具备烧陶丰富经验和高超技术的人才能烧制出来,故制陶业大概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在石器制造方面,以钻孔石铲与石刀为主。各种石器磨制精致,几乎没有钻孔损毁或重钻的现象,表明制作石器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少数靠近山区的遗址中,有较多的石器成品出土。而在远离山区的地方半成品和打下来的石片则不多见。说明这些地方出土的石器都是由制造石器的地方交换而来;还说明当时石器的专门加工和交换已经出现。

在文献中,有夏代冶铸青铜器记载。如“禹铸九鼎”和夏后启命人在昆吾铸鼎,出土的铸造铜器的遗存可以为证。如在临汝县煤山龙山文化中晚期遣址中,出土了炼铜坩埚残块,其中最大的一块长5.3、宽4.1、厚2厘米,上面保存有六层冶铜痕迹。郑州牛砦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也出土过一块炼铜坩埚残块,残块上还粘附有铜碴与铜锈,经化验是属于铜锡合金的青铜遗存。特别是1980年在登封王城岗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件青铜残片,残宽约6.5、残高约5.7、壁厚约0.2厘米,经化验是包含有锡、铅、铜合金的青铜。其器形有可能是青铜鬶,有些学者认为,夏代已经铸造铜器,并进入了青铜时代。

  此外,制造木器、玉器、骨器和蚌器,以及纺织和酿酒等,在夏代都可能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

畜牧业:

在夏代,农业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

  畜牧业有一定发展。有一大批奴隶从事畜牧工作,还有一些专门从事畜牧业的氏族部落。马的饲养得到很大重视。此外制陶业在夏代可能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极为重要的行业。至于青铜器,中国已经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的铜刀。如果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朝时期的文化,那么这件青铜器就是夏朝时期的。夏代青铜器的形式非常接近陶器,它铸造青铜的历史不长,所以青铜器没有形成一个好的规范,所以它有点像陶器的样子,跟夏代出土的陶器一模一样,比较原始,它没有好多花纹,有小圆点,刻画简单的线条。

8. 夏朝的玉雕凤凰图片

1、头戴凤冠的意思比喻位高权重,声势显赫的意思。凤冠,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2、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9. 夏朝石雕

匠心:精巧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中创造性的构思。

这个词语来自于宗匠的引申义,意思是造诣高深、成果卓著、为众人所宗仰的巨匠。

这个“独具匠心”的“匠”字是个会意字。外框“匚”是口朝右可以装木工用具的方口箱子,其中的“斤”就是木工用的斧头,所以在上古只有木工才叫“匠”。

“匠”字的本义就是木工,亦称“木匠”,如:“匠石运斤成风。”(《庄子·徐无鬼》)也就是说:一位姓石的木匠抡起斧头一阵风。

可是到了后来,具有专门技术的人都可以称为“匠”,如《韩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同“剂”)药。”

大意是:那些匠人都是手巧的人,而医生能够配药才行。古诗文中常有“匠心”一词,如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诗:“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这里的“匠心”犹言“造意”,是指文学艺术上的构思。

另外,“匠心”也有“工巧的心思”之意,比如现在还说“匠心独运”等。

晋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明君不能独治,则为臣以佐之。然则三五迭隆,历世承基,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羣才缉熙。”

《隋书·儒林传·包恺》:“于时《汉书》学者,以萧包二人为宗匠。”

唐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射君东堂策,宗匠集精选。制可题未乾,乙科已大阐。”

宋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上:“ 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 诗,格老而味长。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 。”

唐 韩愈 《进学解》:“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

唐 王士源 《<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三:学不考儒,务掇精华;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诗:“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两汉之诗,所以冠古绝今,率以得之无意。不惟里巷歌谣,匠心信口,即枚、李、张、蔡,未尝锻鍊求合,而神圣工巧,备出天造。”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各词调皆三十三字,并与字母双声恰合,无一复音。作者必倚声专家,即亦煞费匠心矣。”

周克勤《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五:“精巧的安排,不浪费一个小角落,细心的管理,全见主人的匠心。”

柯岩 《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编导和演员们匠心独具地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刻划了以小强为主角的一代少年儿童形象。”

木匠的工具很多,有斧、锛、锯、曲尺、墨斗、刨、凿、钻、锉、羊角锤等等。墨斗,是木匠用来打直线的工具。从墨斗中拉出墨线,放到木材上,绷紧,提起,墨绳趁着弹力就打上了墨线。木匠的工具箱,忌他人乱动。

在汉阴县,木器行分大墨、小墨。大墨从事修房建屋,架设桥梁;小墨从事家具、农具制作。或分为平墨、弯墨、圆墨、寿墨等。乎墨从事家具制作;弯墨以事工艺雕刻、农具制作;圆墨从事木桶、木盆等生活用具和粪桶等生产工具制作;寿墨专门从事棺,材制作。小墨、弯墨技术较精;大墨虽作工较粗糙,但必须识图,墨线尺寸清楚;圆墨流动性较强,四方奔走制作。

陕西省富平县的石雕工艺,源远流长,久负盛名。相传西安碑林中的石雕品,不少出自富平石工之手。富平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画家难画天花板,木匠难做转角楼,石匠难雕凤凰头。”此外,蓝田县的玉雕、子洲县的墨玉、清涧县的石板、绥德县的石头狮子,都是陕西省的名产。自河县的泥水匠做完活后,忌用水冲洗工具,而是干擦洁净。他们认为,洗工具意味着活干完了,以后就不会有活于了。

泥水匠盘炕时,炕的长与宽,尾数都不能离“七”,寓意为“炕不离妻(七)”。木匠、石匠、泥水匠,尊鲁班为祖师。鲁班,是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姓公输,名般。由于“般”与“班”同音,人们一般称他为鲁班。相传他曾发明木作工具,创制攻城的云梯和磨面粉的石砣。后人由于敬重他,便把一些精巧的古建筑说成是他建的。例如,户县渭丰乡祁南村的济源堂,结构严谨,是中国小木作建筑中的精品,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本来与鲁班无关。可是民间认为是鲁班修的,将其称为“公输堂”。

陕西省的工匠中,流传着鲁班先师“显圣”传艺的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并对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深信不疑。相传鲁班的小名叫“双”,所以泥水匠盖房安瓦时忌双行,借以避开先师的名讳。旧时,据说每逢是鲁班生日的农历五月初七,工匠们都要按工种分头举行“鲁班会”,隆重祭祀祖师,他们在写有“工部尚书公输子之神位”的木主前焚香跪拜,祈求祖师保佑自己四季平安。

铁匠、铜匠、银匠和小炉匠,都以太上老君为祖师。太上老君,指春秋时的哲学家老子。从三国、两晋开始,老子逐渐被道教徒神化,成了道教的主神太上老君。道教中的丹鼎派宣称,只要吃了仙丹,便会长生不死,甚至能成仙升天。由于这一派道士普遍从事炼制丹药的工作,他们编造出了老子炼丹的神话故事,并将老子定为炼丹者的始祖神。炼丹离不开火炉,铁匠等也离不开火炉。他们寻找祖师时,便选中了本来与自己不太相关的老子。

纸坊,奉东汉宦官蔡伦为祖师。蔡伦,字敬仲,桂阳人,安帝时任中常侍,和帝时被封为龙亭侯。公元105年他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作原料,制造出适用、价廉的纸张,史称“蔡侯纸”。后世认为,他是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者。

醋坊的守护神,铜川是姜子牙,叫“醋汤神”。当地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姜子牙统帅周军推翻商朝后,奉天帝之命封神。可是,他只顾封别人,而忘了封自己。后来重要的神职已被别人占满,他不得已,当了醋汤神。咸阳、宝鸡一带,则为醋姑(读作“瓜”)婆,他是姜子牙的妻子,相传也是醋的发明者。醋坊祭祀醋神时,点三炷香、一支蜡、一张黄表。目的是把神请来,保佑醋味香甜。

酒坊的祖师,是杜康。他就是夏朝时的国君少康,姒姓。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可是,陕西省民间的说法与此相异。白水县酒坊认为,杜康,字仲宁,周朝人,生于该县康家卫嘴村。该村有一眼清泉,相传杜康酿酒时用的就是它的水,所以叫“杜康泉”。

染坊供奉“葛仙”或“梅、葛二仙”。梅,即梅福,西汉末年人,曾求学于长安,后任南昌尉。王莽篡位后,隐居不仕。班固在《汉书》中为他写了传记。葛,指葛洪,东晋炼丹家兼医学家,著有《抱朴子》、《神仙传》等书。后世传说此二人都得道成了仙。旧时,安康等地有“梅葛会”,由染坊从业人员参加。每年三月十六日,举行盛会祭祀二位大仙。豆腐坊以乐毅为祖师。他是战国时的军事家,曾率领燕国军队攻破齐国。民间传说中认为,他是豆腐的发明者。

屠宰业以张飞为祖师。张飞,字翼德,三国时蜀汉大将。小说《三国演义》中说,他在和刘备、关羽一道起兵前,是屠夫。屠宰行予每年七月十三日祭祀张飞。如果只祭张飞一人,叫“张爷会”;要是同时也祭刘备、关羽,则叫“三义会”。

皮匠和鞋匠以孙膑为祖师。他是战国时的军事家,在齐国任军师。相传齐国士兵本来都穿草鞋、木鞋,行军作战极为不便,孙膑下令改穿皮制及布制的鞋。因此,他被制革、制鞋行业奉为祖师。每年八月十八日集会祭祀,称作“孙祖会”,祈求护佑。

鞋行唱行会戏时,禁止上演《五雷阵》。缝纫业以传说中的黄帝为祖师。黄帝,姬姓,号轩辕氏,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如今在黄陵县桥山上,还有他的陵寝以及为纪念他而建的轩辕庙。

上古时,人们不会缝制衣服,而将树叶、兽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御寒。相传黄帝在位期间,中国有许多重要发明,其中之一是衣裳。这样一来,黄帝便成了缝纫铺的开山祖师。洛南县人民认为,黄帝的生日是九月二十五日,该县缝纫业在此日聚会,祭祀“轩辕老祖”。另外一些县,在九月十六日祭祀,各地聚会期间,人们身着盛装,借机交流服装花样,并设宴会餐。

各地剃头匠供奉的祖师不一样。陕南是罗祖真人、陈七子、林川五。相传罗祖得道于七月十三,此日便成为剃头匠祭祀祖师的日子。洛南县祭祀期间,神位两侧的对联,按惯例写为:“得道也者七月十三,灵山盛会万古流传。”剃头匠们在向神位顶礼焚香后,便在一起饮宴,必至尽欢方散。耀县等地的剃头匠,却以“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为祖师。吕洞宾号纯阳,他们称之为“纯阳老祖”。另外,相传轩辕黄帝发明了镜子、镊子,所以在有些地方他也成了剃头匠的祖师。

丝绸业以嫘祖为祖师。她是传说中的西陵氏的女儿,后来嫁给了轩辕黄帝,发明了养蚕制丝的方法。从北周起,她就被政,府祀为“先蚕”,也就是蚕神。民间丝工也祭祀她。陶瓷业的祖师,有柏林、虞舜、老子、雷公等,人们称他们为“窑神”。柏林,是铜川市黄堡镇的窑神之一。

据黄堡窑神庙北宋《德应侯碑》记载,他是晋穆帝时的制瓷专家。穆帝永和年间,他来到黄堡后,发现这一带山川秀丽,草木茂密,便暂时居住下来。那时,黄堡虽已开始烧制瓷器,但因产品质量低劣,销路不畅,窑工们的生活因而十分贫困。柏林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制瓷技术,传给了黄堡的窑工,推动了这里制瓷业的发展。窑工们非常感谢柏林,为纪念这位制瓷大师,在黄堡修建了他的祠堂。将他和黄堡的山神德应侯,并列为当地的窑神。虞舜、老子、雷公,是铜川市陈炉镇的窑神。

虞舜,传说中的古帝,姓姚,名重华。相传他年轻时,曾制造过陶器。《韩非子·难一》写道:“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明年而器牢。“另外,《史记·五帝本纪》也说,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因此,他被尊为窑神。相传老子用火炉炼丹,瓷匠同样离不开火炉,便也把老子定为守护神。

雷公,相传是碗的发明者。在陈炉镇的窑神庙里,虞舜居中;老子居左,司火;雷公居右,司器。铜川还流传着一些关于窑神的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并由这些传说产生了特有的习俗。例如,传说雷公发明碗时,因找不到适用的原料到别的村偷过坩子土。于是,在瓷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规矩:不准说“偷”和“贼”。如果发现有人来偷瓷器,不能在当场擒捉,而要等贼走出大门再追赶。否则,就被认为是在揭雷公的伤疤,是对雷公的不敬。相传虞舜的小名叫“兀”,所以在瓷窑里讳“兀”字,如不准说“兀答”(那儿),“兀不是”(那不是)等。

盐工以管仲为祖师。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

制笔匠以蒙恬为祖师。他是秦朝的大将,曾主持监修万里长城,相传毛笔是他发明的。其实在他之前,中国已使用毛笔。

厨师以易牙为祖师。他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近臣,长于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