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武松杀嫂雕塑有什么意义?

一、武松杀嫂雕塑有什么意义?

如果是在旅游景点设置一个这样的雕塑,无非是希望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游客对景区的兴趣。因此这种雕塑无非是吸金的一种手段,一种促销而己。另外,如果从艺术性的角度,如果雕塑做工精细,人物形像饱满及动作逼真,也对那些对小说巜水浒传》感兴趣的人而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二、武松杀嫂的细节?

武松杀嫂的时候,整个事件如行云流水般节节奏紧凑进展快,然而我们还是能看出武松的性格。首先,他是死心眼、一根筋的人,他认为“长兄如父”,此仇必须得报,就去衙门交诉状,可惜西门庆与官府私通,压下他的诉状,所以他决定报“私仇”。其次,他是智谋过人的人,并非鲁莽之人,他的心机和城府都很深,可谓“粗中有细”。

武松虽是个高大威猛、只会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武夫,但他头脑并不简单,是有勇有谋的。在杀潘金莲之前他先叫来邻居,私设公堂,开始审讯,让几个人招供,还有人记录供词。

王婆、西门庆、潘金莲就在这临时设立的公堂上被迫招供,然后签字画押。这样以后武松就有了“证据”,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对潘金莲拳脚相向,然后扯开胸脯衣裳。这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杀就杀了,干什么扯人家衣裳?难道武松对潘金莲有意思,所以多此一举?

潘金莲之前勾引过武松,武松也是男人,难免心动,可能是武松也喜欢她,出于复杂的心理才这么做的。

这么推测的人是不了解大宋律法。那么武松为什么在拳打脚踢后还要撕碎嫂子的衣裳呢?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律法,杀人偿命这是一条不变的规矩,然而律法之外也有人情,宋朝的律法更为宽容。宋朝法律将杀人罪分为这个谋杀、故杀、斗杀等几种类型,其中谋杀、故杀是要偿命的,但特别规定斗杀无需偿命。

打架斗殴导致人死亡的,可以不判死刑,所以武松判得流放。为了一个女人把自己命赔上去不值得,武松还是明白这点的。

在武松杀嫂的细节上可以看出武松的智谋,他巧妙地利用了宋朝律法。

《宋刑统》中明确规定:1、通奸者,男的判一年半,女的判两年;2、合谋杀死丈夫,两人都要处死;3、亲人被杀要报官处理,不得使用私刑,如果私下复仇要以杀人罪论处。

从宋朝的律法可以看出,只有一种杀人方法可以逃过死刑,就是打斗失手杀人,武松是一个智商高又很冷血的人,所以制造了打斗现场,凶杀现场又刚好在他为哥哥设的灵台处,使得整个事件做得滴水不漏。

他杀人后先到官府自首,又减轻了刑罚,而知县对他家的事情也略有所闻,估计挺同情他,最后知县的判决如下:

武松祭奠兄长,嫂子不让过来阻拦,两人起了口舌之争,妇人将灵床推倒,武松与嫂打斗,不小心将她杀死,西门庆一看过来护着,与武松产生肢体斗争,然后也被杀死…

“斗”字是这场命案的关键证词,武松背负两场命案,却因为是“斗”,所以只是被发配。

后来武松的案子被复核时,府尹陈文昭同情武松,把武松的枷锁换成轻罪枷,武松就这样逃避了宋朝的律法,巧妙地钻了法律的空子,武松的做法令人赞叹不已。

三、蒲剧武松杀嫂原唱?

原唱崔彩彩。

崔彩彩,女,蒲剧旦角,工小旦、青衣、刀马旦。蒲剧旦角,曾主演蒲剧《杨门女将》、《救裴生》、《蝴蝶杯》等作品,曾获蒲剧唱腔大赛“杏花奖”、戏剧“梅花奖”等奖项。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之一。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剧目有《薛刚反朝》、《三家店》、《窦娥冤》、《意中缘》、《燕燕》、《西厢记》、《赵氏孤儿》等。

四、武松杀嫂简述30字?

武松出差回来发现哥哥已死,而且非常蹊跷,有心发作但苦无证据,便开始秘密调查。

终于掌握了相关的证据,原来是其嫂与西门庆有染,并与邻居王婆合谋用毒药将兄害死。武松立刻报官,哪知官府根本不管。不得已武松便铤而走险,请来众乡邻,杀死嫂嫂,又到酒楼杀死西门庆。最后投案自首,被判流放

五、武松杀嫂哪个版本好看?

《水浒传》武松杀嫂要看还要看最早的版本,但是在《水浒传》里这一段哪个版本都比较好看,证明《水浒传》这个剧本写的好,这个小说写的好说明了这些人在电视剧里演的确实比较生动形象,说明还要靠演员的演技和剧本的。我我看的话就是最早那个版本是最好看的一个

六、武松杀嫂所有的武器?

解腕尖刀

解腕尖刀,即解腕刀,常见于明清小说,《水浒传》中出现多次,

如第二十六回中出现两次:“武松沈吟了半晌,便出门去,迳投县里来。开了锁,去房里换了一身素净衣服,便叫土兵打了一条麻绦,系在身边,藏了一把尖长柄短背厚刃薄的解腕刀。”

“武松便唱个喏道:‘相烦则个。’便卷起只袖,去衣裳底下,飕地只一掣。掣出那口尖刀来。右手四指笼着刀靶,大拇指按住掩心,两只圆彪彪怪眼睁起。”

解腕尖刀是在古代较普遍的刀具,一般尖长、背厚、刃薄、柄短;类似匕首,但是单刃。解腕尖刀小巧,容易携带,使用方便,其主要功能是刺和肢解而非劈砍。

七、武松杀嫂是第几集?

1. 武松杀嫂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不是电视剧的集数。2. 武松杀嫂是《水浒传》中的第三十一回,是故事中的重要情节之一。原因是武松的嫂子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武松为了替嫂子报仇,最终杀死了潘金莲。3.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朝末年一百零八位好汉起义抗击腐败官府的故事。武松杀嫂是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情节,展现了武松的义气和报仇心切的一面。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

八、武松杀嫂和石秀杀嫂有什么迥异?

一哥“俗人读水浒”之——此嫂子非彼嫂子

武松杀了嫂子潘金莲,石秀窜掇义兄杨雄杀了义嫂潘巧云,而且同为奸情败露的两个淫妇,为何却让读者感到迥异的效果呢?这事啊,还得从作者所要表达的褒贬来看。

其一、一个是家事,一个是外事

潘金莲是武松的亲嫂子,而潘巧云则是石秀结义兄长杨雄的老婆,武松管武大的事是家事,天经地义,而石秀管杨雄的老婆,实在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义”不入内室、不欺女流,兄弟结义了,你的父母便如同我的父母,你的孩子便如同我的孩子,但没人说,我的老婆便如同我的老婆。在古时,兄弟管嫂子的事如子之管母,嫂子管兄弟如母之管子,而义兄弟之间是没有这种义务的。

其二、一个帮助的是弱者,一个帮助的是愚者

武松的哥哥武大是社会的底层,是令人同情的弱者,而杨雄则是个刽子手,是个在黑白两道上行走的人,对于家庭而言,他又是个愚笨的人,娶了个二手老婆不说,家庭经营也有问题,弄了个外姓兄弟与老婆同住,还相信什么花花和尚,并认了亲戚,这样一个人,不被绿才怪呢。

其三、一个有命案,一个制造了命案

武松杀嫂在后,嫂子毒死兄长在前,而石秀则是杀人在前,逼嫂在后,是他先犯了命案,杀了奸夫并报信的道人,又怕吃官司而窜掇义兄去对证,洗白自己,害死他人的。

其四、一个是告状不成,一个是直接下黑手

武松杀嫂是在人赃俱获的情况下到县衙告状未果,被迫而为之,杀死西门庆,兼有为民除害之意,而石秀所为是直接把杨雄逼到了死地,去杀人前已经准备好了要上梁山的。

其五、一个是光明磊落,一个是偷偷摸摸

武松杀嫂,找的有证人在场,坦坦荡荡,杀人后主动投案自首,不躲不藏,石秀则要阴险得多,先是向兄长告状,不听之后,自己行动,抓住证据后,利用杨雄心理,“钓鱼执法”,诱导潘巧云上钩,然后杀人、逃之夭夭。

其六、一个是成佛,一个是成魔

武松走的是行者成佛之路,而石秀在梁山的存在感也并不弱,每战必争先,多次被捉,处处拼命,走的是一条成魔之路,成佛者得善终而名垂史册,成魔者得报应而为后人诟病。

石秀,在整个梁山好汉中,和武松不是一个层次的,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亦为下下之品。

九、潮剧杀嫂武松扮演者?

潮剧《杀嫂》武松的扮演者黄映伟。

黄映伟,男,潮剧生角,师承李钦裕、俞世明,工老生兼小生、武生。基本功扎实,扮相英俊,有较好的表演基础。代表作品有《红鬃烈马》、《白高粱》、《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秦香莲》等。

潮剧《杀嫂》武松嫂子的扮演者是吴奕敏,潮剧女演员,工闺门旦,师从王志龙、林蕴育老师,先后在《岳银瓶》、《武松杀嫂》、《西施归越》、《红鬃烈马》、《天子奇缘》、《红丝错》、《断桥会》、《穆桂英招亲》等剧目中担当主角 。

十、武松杀嫂原著怎么写的?

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将兄弟武松抚养成人,心地善良,踏实勤劳,疼爱兄弟,为人质朴,具备中国农民具备一些基本优点,但是缺陷也很明显,性格有一些懦弱。他身无长技傍身,只能老老实实地卖炊饼度日,家境贫寒。但是凭借卖炊饼的钱买了一套小木房。

后来无意间获娶美妻潘金莲,却由此招来横祸,以至命丧黄泉,被奸夫淫妇害死,时候武松回来听闻哥哥死讯,武大郎从小含辛茹苦将武松抚养长大,受尽苦楚,一向视长兄如父的武松悲愤交加,决心查出真相为哥哥昭雪。

无奈官府官官相护有意包庇西门庆,武松便召集邻里,潘金莲和王婆因惧怕武松便一一招供,武松将淫妇潘金莲压至兄长灵前手起刀落割下了潘金莲的头,又到狮子楼斗杀西门庆,最终将西门庆活活打死在狮子楼下,并且以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头颅祭拜武大郎。

扩展资料

后续内容:

武松因先前在家乡打死一个人,怕吃官司,远离家乡,投奔沧州,躲在柴进府中避祸,一住就是一年有余时间。

武松离家两年,时刻挂念胞兄。宋江因在家杀死阎婆惜, 出逃前往柴进府,在柴进府遇见了武松,那时候,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愤怒要打宋江,柴进道出宋江姓名后,武松大惊,纳头便拜。

第二天,武松说得知当时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没有死去。就辞别柴进、宋江,赶奔清河县寻兄。宋江不舍,与武松结义为兄弟。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