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化佛冠区别菩萨?
化佛冠区别菩萨的方法:
1、佛教的法器种类繁多,彼此形制、大小都不一样,功用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菩萨由于有不同的神通和宏愿,往往会佩戴具有特定意涵的法器。
2、衣饰是另一个辨别菩萨像的重要方式,白衣飘飘的观音菩萨,身着袈裟的地藏菩萨,几乎已经形成了特定的符号。
头饰也非常关键,同为阿弥陀佛胁侍的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头饰就不相同,很多菩萨也会佩戴特定的头饰。
3、在藏传佛教的唐卡中,人们通常会用不同的颜色来绘制不同的菩萨,这些颜色的选取大多与菩萨的身份有关,部分菩萨还会有特定身体标识。
4、在佛教画像和塑像中,很多菩萨都会骑着坐骑出现,其中最常见的,当属汉地四大菩萨的坐骑。
小说《西游记》中,这几位菩萨的坐骑就很抢风头,屡屡展现神通为难取经师徒。
事实上,这些神兽的确很有特点,认出了它们,往往也就认出了主人。
福建有什么比较有特色的产品?
福建特产品种繁多,有岩茶、铁观音、乌龙、茉莉等名茶,文昌鱼、水仙、龙眼、建莲子、脱胎漆器、角梳、竹编、藤器等。
寿山石雕是以福建寿山出产的叶蜡石为原料,经过精心雕刻而成的工艺品。寿山石雕造型有着人物、花果、动物、山水风景、印章,为福建工艺品“三宝”(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之一。
福建寿山石雕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驰名中外。远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钩戟利剑似的简单线条在寿山石上刻画殉葬雕刻品(如寿山石猪),这就为寿山石雕奠定了基础。经历几代人的技术相传,寿山石雕从石踊雕刻发展到了印章、印钮、文具、动物、人物等多品种的创作,而且能根据石形、石质,因材施艺地进行设计。清代,寿山石雕涌现出不少名匠。
康熙、乾隆年间,杨玉璇、周尚均为闽中寿山石雕名手。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伏狮罗汉”系由田黄石所刻,底部有阴文“玉璇”二字,人物神态逼真,作品刀法浑厚,真是“运刀妙如鬼工”。继杨玉璇以后,周彬(字尚均)擅长印钮雕刻,他所创作的印钮素称“尚均钮”而闻名一时,其风格朴实,多为立兽,间刻写意山水。
同治、光绪年间,又有福州西门凤尾乡的潘玉茂、东门后屿乡的林谦培及其弟子林元珠,他们在继承了杨玉璇、周尚均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寿山石雕“西门派”(潘玉茂为代表),“东门派”(林谦培为代表)两个艺术流派。近代著名传人林清卿、林友清分别有“西门清”“东门清”之美称。
清末以来,寿山石雕的艺术及其技法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即由简练的技法发展成为精细的浮雕、高浮雕、镂空雕、透雕和圆雕等;品种也逐渐增多,由殉葬品、佛教用品、印钮发展到各种人物、山水、鸟兽、花卉、瓜果、器皿等。从而寿山石雕成为国内外鉴赏家、收藏家评赏的八闽瑰宝。
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是寿山石雕的主要艺术特色。寿山石雕界有种说法叫“一相抵九工”,这是寿山石雕重要的创作经验之一。这就是说,艺人们必须细心查看石料的石质、石纹、石形和石色,据此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题材,并确定初步的造型,即“因材施艺”。这种思维有别于其他画家、雕塑家的构思方法。可以说,寿山石雕艺术是特殊的艺术,是造型艺术、色彩艺术、刀法艺术、技法艺术的综合反映。
~·
希望可以帮到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