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和西方有什么区别

中国的古代雕塑在内容和主题上以人物为主,兼有动物和事物的雕塑。举两个例子,秦始皇兵马俑是以人物为主的军阵,中间夹杂着战车和马匹。汉文帝的阳陵中也出土了大量的人俑,如军人俑、文官俑和仪仗队俑等;另外,动物俑和事物雕塑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如猪、狗、羊、房屋等等。而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在内容上同中国有明显的区别。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几乎全部以人物为主,而且这些人物不像中国雕塑中的人物,他们全是神话人物和英雄人物,如美神阿芙罗狄特、智慧女神雅典娜、亚历山大大帝、罗马皇帝屋大维等等。更有甚者,在古希腊罗马的雕塑中“一些抽象的思想——成了艺术的主题。这就是说这些人物雕塑不仅仅表现着人物本身,而是在人物雕塑的背后隐藏着诸如胜利、和平、疯狂等一些抽象的观念。比如说阿帕农神庙中的雅典娜雕像就是胜利的象征。这在中国的雕塑中是没有的,中国的雕塑都是表现着活生生的、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人物。

《掷铁饼者》雕塑主要有怎样的特质?

《掷铁饼者》这尊雕塑,历来有“体育运动之神”的美誉。作品塑造了投掷铁饼的瞬间动作,人体弯腰屈臂成s型,富有动感。作者将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足,让左足尖点地以辅助支撑,同时以头为中心的两臂伸展,造成前后对称的形式,这样,身体获得了稳定感。身体向前倾,双腿前后分开,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

青铜器上的雕塑因素主要有几种?

青铜器上的雕塑因素大致上有以下三种:以 动物形象为主体造型的青铜器;青铜器表面的 装饰,常见的有浮雕、圆雕、透雕等形式;相 对独立的青铜造像。从整体风格上看,商代青 铜器比较端庄、沉重,气质伟岸,西周前期、 中期的作品比较华丽,晚期的作品则比较写实, 装饰上相对简洁一些。

中国古代论述养生的典籍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论述养生的典籍汗牛充栋,这里只选取较为著名的部分典籍供读者参详,包括《道德经》、《管子》、《庄子》、《子华子》、《黄帝内经》、《养生论》、《抱朴子》、《养生延命录》、《颜氏家训》、《千金翼方》、《景岳全书》等,这些典籍基本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是后世养生学的源泉。
  

《道德经》是由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写的哲学著作。《道德经》虽然是哲学著作,但其中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养生思想,主要养生观点为“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常乐,致虚极、守静笃,反对过度奉养和纵欲贪生。

《管子》一说为春秋时齐国丞相管仲所作,也有说是后人托名所作,是一本管理学著作。
  《管子》的养生思想主要有四点:第一,认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也就是要以“平正”的态度养生,要乐观豁达、清心寡欲;第二,主张虚静、快乐以养心神;第三,主张“静胜躁”,“静则得之,躁则失之”;第四,要求“老则长虑”,若“老不长虑,困乃竭”,也就是说老年人应该经常动动脑筋,否则大脑会反应迟钝、加速衰老。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所作的道家理论著作。《庄子》的主要养生思想为清静无为,要求“忘我、无欲”,认为“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主张清静养神以保形体,即“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守形”,初步阐述了静动结合的养生观。

《子华子》是战国时魏国人子华子所著的哲学著作。
  该书的养生观点有:第一,“六欲皆得其宜”,强调应该平衡人的“六欲”,不能偏重其一;第二,主张养生应该多多运动,以促使气血流通,并举“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来强调说明保持气血流畅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编辑整理于西汉时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一部医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其养生思想非常丰富,基本原则是“顺自然,保正气”,主要观点为预防为先,治疗为后,即“不治已病治未病”。具体的养生理论有:第一,“天人一体”,顺时养生,符合自然之道,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第二,“和于术数”,主张动以养形,导引、按摩、气功,无所不包;第三,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本准则;第四,养神为上,注重精神调摄,心神安定,自然身体无恙。
  

《养生论》是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所作的养生专著。该书的养生观点主要有:第一,主张形神共养,因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在养神之法中,既主张清虚静泰以宁神,又提倡音乐怡情以养神;第二,防微杜渐,避免积微成疾,要重视预防;第三,养生要持之以恒。
  

《抱朴子》是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炼丹家葛洪所作的道家理论著作。其养生思想有:第一,从预防为主的思想出发,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长寿;第二,提倡节嗜欲、保性命的养生法则;第三,主张动以养形,吐纳炼气;第四,强调精气对养生防衰的作用,提出“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气疲欲胜,则精灵离身矣”。
  

《养生延命录》是齐梁时代著名医家陶弘景所撰的养生名著。其养生思想主要有:第一,继承了《黄帝内经》。中“天人一体”的理论,赞成顺应自然方是长寿之道;第二,认为人体生命的基本要素是形和神,主张清心寡欲以养神,动以养形;第三,强调后天调养对长寿的重要性,尤其重视气功引导和推拿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反对过度劳累,主张静养,以减少人体不必要的消耗。
  

《颜氏家训》乃南北朝学者颜之推所写的一本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史名著。书中的养生思想主要有:第一,不赞成“遁迹山林,超然尘滓”的炼丹修仙、以求长寿的做法;第二,提倡“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的养生之道;第三,主张“生偿不可不惜,不可苟惜”,即要爱惜生命,活着是养生的前提,同时也反对苟且偷生,提倡为正义、为国家而舍生取义。
  

《千金翼方》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所写的两部传世医学巨著之一。其养生思想主要有:第一,主张清心寡欲以宁神,怡情悦志以养神,认为养生当以养性为主;第二,提倡动以养形,秘固保精,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动”对于养生十分重要;第三,减少人体耗损,适度劳作;第四,重视食补,认为食补是养生的重要途径;第五,房事有节,既不纵欲,也不绝欲。
  

《景岳全书》乃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所撰的医学巨著。
  其养生思想主要表现为:第一,养生当以养阳为主,认为阳气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关键,同时又强调阴气的辅助作用,阴阳互补方是长寿之道;第二,主张“治形必以精血为先”,治形就是指保养身体,而养精血有两种方法,一是节欲,二是滋补;第三,认为人应该从中年开始抗衰老,强调中年保健的重要性;第四,主张虚静以养心神,心神安则人体安,是对身心关系的一次系统总结;第五,提出“寿夭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养生延寿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