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东汉的浅浮雕一般会在什么地方?

一般用在石墓。安丘画像石墓位于山东安丘凌河镇董家庄,为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由甬道、前中后三室和两耳室组成,全长14米,宽近8米,主室为覆斗顶,耳室为平顶。全墓共用了224块石料,其中103块为画像石,画像覆盖面积达400平方米。雕刻形式以浅浮雕为主,部分画像采用了凹面刻、高浮雕以及透雕手法。画像主要有日月星云、人首龙身神、神仙羽人、灵异禽兽、云车出游、乐舞百戏、车马出行、山林狩猎、铺首衔环和历史故事,画面多以几何纹、花草纹或禽兽纹为装饰边框。

墓内三根立柱上用高浮雕和透雕表现了众多裸体人物形象,造型奇特,手法罕见,图像诡秘。

铜鼓打法?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铜鼓形状像圆鼓,有各式图案,有的铜鼓上还有蟾蜍图案。铜鼓的直径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至今中国出土的铜鼓有一千五百多个。在老挝也发现二百多个铜鼓,泰国民间收藏和出土的则有上千个。

二、铜鼓主要特征

铜鼓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渲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 重器 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

三、铜鼓演奏方法

舞蹈时把铜鼓悬挂起来,一人用鼓槌敲击鼓面,一人手执木桶对准鼓底,以增加共鸣,声音浑厚深沉,能传远处。舞者(一般是集体)围着铜鼓,随着鼓点节奏起舞。

外滩历史纪念馆浮雕介绍?

这个纪念馆在黄浦公园内,是下沉式的,免费开放。是个让上海人更加了解热爱自己家乡的地方,也是让外来的游客加深对上海了解的场所,很有爱国教育意义。

外面的墙上都是浮雕,表现了近现代的一些历史场景,有清末的、太平天国时期、国民革命、抗战时期等等。

里面一个环形的廊道,一进去就是写有序言的展示板,两边都是展示外滩相关的文史资料的图像照片。纪念馆是修缮维护过的,比以前内容更加丰富。结合了多媒体的方式,展现了上海自开埠以来的历史变迁、外滩百年的发展,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聚集各国银行组成“东方华尔街”、形成“万国建筑群”的旧貌,也有改革开放30年来外滩建筑保护,中央商务区和金融集聚带建设等内容,浦江对面陆家嘴的飞速发展、还有南外滩、北外滩的建设成就。

通过外滩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上海近现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