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蜡法铸铜工艺详解?
1.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
2.
制模
熔模是用来形成耐火型壳中型腔的模型。因此,要获得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高的铸件,一开始的制模就非常重要。先用泥巴制成图样上的主要器形,包括它的弧度、侈口大小、宽度、厚度都要靠老师傅们的手感和经验来把握。
3.
灌蜡
将泥塑制成的原始模具外面涂上一层硅胶,外面贴上纱布,最后用石膏固定。把硅胶从原始模具上面剥离,形成的空腔里面注入融化的石蜡,这样就能得到一模一样的蜡模了。
4.
修蜡
得到蜡模后,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精细修整,这个过程称为修蜡。“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不容有失,这正是修蜡工作的真实写照。精细的修整工作有时需要师傅们花上一天的时间。
5.
沾浆
修蜡结束后就是沾浆,一般采用水玻璃挂浆,把做好的蜡模放在水玻璃槽,接着用石英砂把制作好的蜡型粘上细沙。沾沙的遍数与雕塑大小、厚度有一定的关系,每沾一遍,要晾干后再进行下一遍。沾浆完毕后,将型壳放入蒸汽或热水中,使壳里面的石蜡熔化流出,得到空腔型壳。蜡遇热融化成液体以后,从预先留好的小洞流出来,剩下的是一个烧硬的粘土外壳。这时的模具已从实心模变为空心模,接下来就可以浇铸铜水了。
6.
铸铜水
把高温的青铜溶液注入这个粘土外壳,填充原来蜡占据的空间。完成之后,将铸好的铜炉连同耐火材料一起静置一段时间,等铜凝固冷却以后,砸碎粘土或者厚重的耐火材料外壳,就可以取出与最早的蜡模一模一样的精美的铜铸件了。
7.
錾刻
到了这一步,铜工艺品已经大致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修饰,也就是精加工。切割、打磨、抛光、錾刻。通过各式各样的工具对铜铸件进行修饰处理,直到铜工艺品外表呈现出光洁细腻的状态,再将铸件的各个部分进行拼接后,对拼接口进行打磨、整体抛光等。精细的抛光伴随着砂纸的嗦嗦声,需要有经验的师傅们拿捏分寸,把握力度,稍有不慎,历经数道工序而得的雕刻精品就可能会化作铜粉。
8.
上色
最后就是上色,也就是表面着色。铜工艺品着色是温度与时间的“化学反应”,主要有青铜色,古铜色,也可以贴金、镀金,还可以进行彩绘,使铜工艺品不再只是“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