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艺术的差异有哪些?
一、中西方艺术的差异有哪些?
对比中西方艺术的差异,其实追根溯源还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在艺术上会显示出不同。但如果一定要说出些具体差异,有以下几点:
一、中西方艺术史划分方式不同
中国艺术史几乎是以朝代为主要的方式,西方则是以世纪为划分方式。因为中国的每个朝代会有比较鲜明的特点,且大部分时间以“大一统”的一个国家身份出现。而西方因为王室家族的原因,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所以只能以世纪、年代的形式来对西方艺术史做出结论。比如: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史 ,西方则是中世纪艺术史。
二、中西方艺术的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艺术更为委婉、讲究意境。这和中国几千年来强调的儒家文化“和”、“礼”的影响分不开;西方艺术则是更写实,讲究冲击感。它的文化根源来自古希腊,强调开放自由的氛围。而且中国是一个讲究天下大同的国家,更注重集体;而西方则是强调自我意识的国家,更注重个体。比如中西方关于人物的刻画和展现形式,中西方的雕塑等都能看出背后的文化差异。
三、中西方艺术所处的环境不同
毕竟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陆地文明,而西方则是海洋文明主导。当中国人在重农抑商、严格限制市井格局的年代里,希腊人早已将海上贸易发展得繁荣,无论是西班牙、荷兰,还是后来在工业革命中崛起的英国、美国,他们的背后总能见到商品经济发达的身影。而中国,直到清代被侵略者用炮火强硬的打开了通关口岸,之前的商品经济都处在被压抑的状态中。 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中西方艺术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
二、谁能介绍下中西方艺术风格的差异?
1、思维模式的差异。对比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就会发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思维模式追求合二为一,把宇宙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综合的一元论;而西方传统艺术思维模式则以分析为手段,把世界视为不同的部分,追求一分为二,是解析的二元论。在中西思维模式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则形成了强调直观意向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直觉来直接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西方的文化又形成了重视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它结合古希腊的科学主义和理想主义,为艺术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种文化特质表现在艺术上,便形成了中国艺术注重营造意向的观念。这种偏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与西方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中西传统艺术中最大的差异。
2、哲学文化的差别。东方文化惟情,西方文化重智。中国哲学中,孔子讲仁,“仁者爱人”,讲究以情动人,意在感人;古希腊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的学问,在古希腊人的眼中,亚里士多德逻辑,欧几里德几何,都是智慧的产物。阿基米德科学试验是西方重智的表现。“美”是中西艺术的共同追求,但“善”体现的是中国的“德”,是伦理性,而“真”体现的是西方艺术的科学性与知识性。
艺术作为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表现手法,它是直接反映人的主观意识的。通过人的感观认识客观事物,获得最初概念,再经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进行再认识,最后结合了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二度创造。这就是艺术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意识的结合,达到完美,产生艺术。艺术是人们对艺术家创作的认同,它结合了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是从人性的角度表达客观事物。而这种表达,往往与艺术家的个人思维方式相关联,所以,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的不同才造成了艺术上的差异性。
三、关于中西方艺术线条在明暗上的差异?
因为绘画工具选择上的差异,较大程度导致画面明暗差异。
中国基本是墨水跟毛笔,由于所用的笔多是尖头硬头,这就决定了主要是用线来造型,且线是很有要求的,讲究曲直、粗细、浓淡、疏密等形态变化和整体的统一,以及笔法刚柔、轻重、疾徐等所形成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体现出线条造型的艺术美,从而一定程度体现明暗的意境。
而西方绘画可以用很多种道具来画画,主要有铅笔,碳笔,粉笔,水彩,水粉,油画颜料,可以块状地通过色相和明度来分层来表现事物形象,并通过科学地写实以及透视, 缩形等技术法的采用, 得到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明暗统一。
四、中西方美德差异?
没有做过详细的调查,但是个人感觉西方文化最主要看重的是独立个体,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无论年龄,无论辈分,也无论社会地位。
曾经教我商务谈判课程的教授说,西方的道德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工作中他们的互动原则,基于职位责任的层级关系;而生活中则基于不主动伤害,尊重他人想法的原则(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刚好这段时间准备看看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知道其中会不会有详细的解释…
而中国的道德,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改进,则要复杂得多,但简单说来,就是一个“礼”字,这个礼不仅仅包含了西方“尊重”的部分含义,更是在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指引,是一个更为庞大且有秩序的复杂系统。
举个例子,地铁让座。
年轻人在地铁里给老人让座,在中国人来看,这是道德的,因为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是被鼓励的行为,这更多是从群体关系(这里的群体关系包括了年龄,辈分等)做的考虑;而西方人则理解得更直白,你身体弱,我愿意让座给你,这是我的自由,是我独立意志的体现,这更多的是从自己个人的角度做考虑
实际上在西方这几年,地铁里让座的行为相比国内,真的很少(但是他们对残疾人这类比较明显的弱势群体的关怀还是很多的),甚至之前提到过的那个教授在上课的时候也跟我们说,中国人对年长者的尊重比西方更有文化和内涵,更普遍,他很羡慕,顺便说一下,他今年已经快八十岁了(这真的不是我自嗨,原话就是如此)
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没有详细数据和论据,希望各位有相关研究的大佬交流指正,因为我对这个问题也非常感兴趣
五、中西方味道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一般的中国菜是油炸、蒸和炖的。常见的调味料有洋葱、姜、大蒜、酱油、醋和其他一些配料但在西方,我们更注重生食,白开水煮蔬菜,而且味道也不那么丰富。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中国食物有很多成分。基本上,你可以吃很多东西。
西餐是利己主义。自己吃会更方便。与注重“味”的中国饮食相比,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无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都要保证营养,一天要摄入多少卡路里、维生素、蛋白质等。即使味道一样,你也必须吃它,因为它很有营养。在宴会上,我们可以注意餐具、材料、服务以及原料的形状和颜色的搭配。
六、中西方嫁妆差异?
在外国各国结婚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大家了解较多的是英国的结婚方式,一旦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结婚或定婚戒指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
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
七、中西方裙装差异?
中式裙装西式裙装的区别为:中式裙装多为平面裁剪,讲究面料的加工,刺绣,印花,等工艺,多为静态美;西式裙装大多是立体裁剪,量体量衣,合体高贵,较凸显身材,多为动态美。另外中式裙装、西式裙装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中式裙装给人的主要印象:稳重,高贵典雅等。
西式裙装给人的主要印象:华丽等;
八、中西方称呼差异?
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九、中西方习俗差异?
1.吃饭方面:西方喜欢用刀叉,而中的就用筷子
西方喜欢吃面包,中方喜欢吃米饭
2.礼仪方面:西方人见面就要抱抱,而中的就握手
3.春节方面:西方人过的是圣诞节,他们崇拜的是圣诞老人,而中过的是春节,崇拜的是财神爷,等等
十、中西方媒介差异?
西方媒体说中国新闻媒体没有新闻自由,因为中国媒体是受政府控制的。按照他们的传统观点,只有完全脱离政府控制的新闻自由才是真正的“新闻自由”。
中方人士则指出在标榜新闻自由的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尽管在所有制上不受政府直接控制,但他们也不享有绝对的自由,只是新闻自由的受控制的方式和手段不同而已。
概言之,就目前来说,西方学者往往把新闻自由问题当作靶子,试图通过指出中国媒体新闻的“不自由”的状况,攻击中国的现行政治制度,这一点已昭然若揭;而我国学者当然也不甘示弱,要揭示出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性等。在这样的争论中,双方往往针锋相对而且有时会变得较情绪化,一般不可能达成共识,最后通常不了了之,较难达到东西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