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的手法?
第一类,就是留底雕刻。所谓留底雕刻就是不去底镂空。还可以细分为浮雕和阴雕。一般,只有硬质家具才可以浮雕,因为浮雕讲究韧性。经过浮雕修塑造出来的形象比较逼真,轮廓清晰分明。阴雕主要是针对漆器家具进行雕刻,漆色与木色反差越大雕刻出来的才更有中国字画的效果。
第二类,就是无底雕刻。与留底雕刻是相对应的。它分为透雕、圆雕和偷空双面雕。透雕一般纹饰比较简单,因为它们是镂空了的,明式座椅中透光的效果就是如此雕刻出来的。圆雕是对吉祥物进行三维空间雕刻的。苏州的双面绣就是通过透空双面雕雕刻的,即两面都需要雕刻的。
1.阴雕,又可以称之为阴刻或者沉雕。
2.浮雕,又可以称之为阳雕。
3.圆雕,也就是立体雕
4.透雕,又可称之为镂空雕。
em6100外墙浮雕骨浆怎样做?
浮雕骨浆的效果完全取决你的手法和喷涂效果,做是先把基层做好,再做骨浆喷凃。
墓葬形式?
《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此在墓葬上可是下一番苦功夫的,

01.竖穴土坑墓
中国丧葬习俗中最常见、最流行的一种埋葬方式。典型特征为墓穴是由地面向下垂直挖成的竖穴,死者置于坑内葬具之中,周边摆放随葬品,墓穴回填土往往经过夯实。

02.土墩墓
典型特征为平地之上修建土墩,土墩内埋墓葬。主要流行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闽北地区,多认为属吴越文化葬俗。早期的良渚文化、晚期的汉代也有此类墓葬。

03.木椁墓
在土坑中用大型木材构建长方形等平面形状的椁室,在椁室中安放椁木和陪葬品。大型木椁墓中还分割成多个不同用途的椁室。商代已有,主要流行于周代至西汉时期。

04.砖石墓
指用砖(空心砖、实心长方砖)建造的墓葬。砖石墓分为单室墓和多室墓。

05.石棚
亦称'石桌坟'、'支石墓'。中国的石棚主要为在地面上竖立三四块石板,上面盖一块大石板构成墓室,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一带。

06.大石墓
用天然巨石建成的墓葬。主要分布于四川安宁河流域,时代相当于春秋中至西汉末。大石墓多为狭长方形,墓室挖在地下,两壁和后壁用长方形大石竖立排列而成,墓室顶部用巨石覆盖,墓门用碎石封闭。有些巨石墓前还立有一块巨石作为标识。墓室内无葬具,人骨堆积于墓底。

07.石棺墓
以石棺为葬具的墓葬。棺以石板或石块构成。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铁器时代早期,分布范围广。在中亚、欧亚草原使用石棺墓的多为游牧民族。

08.石板墓
用石板做墓底、墓壁并封顶。

09.画像石墓
使用画像石作为装饰的墓葬。画像石墓出现于西汉晚期,至东汉较为盛行。雕刻的方式有阴刻、浅浮雕、透雕等手法。

10.画像砖墓
墓壁镶嵌模印画像砖的墓葬。盛行于东汉,在甘肃、四川、河南、江苏等地区都有发现。画像砖采用浅浮雕、阴线刻方式,有的还加以彩绘。

11.壁画墓
以彩绘壁画为装饰的砖石结构和土坑墓。兴起于西汉晚期,分布范围广。

12.崖墓
主要流行于四川巴蜀地区。此类墓葬多开凿于山壁崖洞中,往往形成家族式合葬墓地。

13.船棺葬
是以独木形棺木为葬具的一种葬俗,既有土葬的,又有顺水任其漂流的。多见于古代巴蜀人聚居的四川成都、广元、新都以及重庆地区,时代为战国至西汉前期。墓坑为土坑竖穴。

14.悬棺葬
是古代流行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葬俗。其做法通常是将木棺悬置于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

15.瓮棺葬
以瓮、罐一类陶器作葬具墓葬。流行于新石器时代直到汉代。通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

16.灰坑葬
以灰坑埋葬死者的一种方式。下葬时,死者尸体被放置在已遭废弃或仍在使用的灰坑内。此类墓葬死者骨架多随意摆置,甚至可见外伤,随葬品很少或没有。一般认为此类墓葬死者身份较低,或为俘虏。(p.s.灰坑:指遗迹中填充有文化堆积的坑状堆积,形状多种多样,形成原因有多种,主要是废弃的水井、窖穴、祭祀坑等形成的,也有专门用来填埋垃圾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