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刻铭砚谱(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明朝篆刻印谱)
1.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明朝篆刻印谱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未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2. 明字篆刻图片
《集古印谱》。
我国的印谱起源于宋代,但是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印谱,是明代隆庆时期的顾从德于1572年编辑的《集古印谱》,这套印谱一共六册,内容包括作者本人的收藏及他人所藏的印章,其中收录的玉印150余枚,铜印1600枚。
《集古印谱》出版后的第三年,也就是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这套印谱再次增补,玉印增加到220余枚,铜印增加到3200余枚。
3. 明清篆刻流派印谱1980年
善本: 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
2、精本;
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本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善本简论 一:什么叫善本 善本的最初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文字讹误的书本。 汉朝人已经说到。『汉书-河间献王传』有云:“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朱弁『曲洧旧闻』说:宋人“穆伯长好学古文,始得韩、柳善本,欲二家集行于世,乃自镂版,鬻于相国寺。” 叶梦得『石林燕语』说:“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 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校勘,故往往皆有善本。” 宋人对善本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一句话: “凡书籍必须精加雠校方为善本,否则便是俗本、劣本。” 明清两代学者对善本的界说大致与宋人相同。 清-张之洞给善本提出了三条标准,比较合理。 张之洞『书目答问-輶轩语-语学篇』: “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不讹不误之本也。善本之义有三: 一曰足本〔无阙卷、无删削〕,二曰精本〔精校注〕, 三曰旧本〔旧刻旧抄〕。” 钱塘丁丙对什么是善本也提出了四条标准: 一是旧刻;二是精本;三是旧抄;四是旧校。 丁丙四例,略足本,而特标旧校于精本,特指明刊,实较张氏所标三义,更为精到。 二:善本的衡量、评价标准:“三性”、“九条”。 三性: 1:历史文物性。 所谓历史文物性,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古书版印、抄写的时代较早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 二是指古书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献实物见证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 2:学术资料性。 所谓学术资料性,除了指经过精校细勘,文字上讹误较少和经过前代学人精注精疏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以外,还应包括古书中那些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的资料方面,有比较集中、比较完善、比较少见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 3:艺术代表性。 所谓艺术代表性,主要指那些能反映我国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或是在装帧上能反映我国古代书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或是用纸特异,印刷精良,能反映我国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的古书。 九条: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包括残本与散叶〕 2:明代刻、抄写的图书。〔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残本与散叶〕 但版印模糊,流传较多者不收。 3: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 8: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 9:印谱明代的全收,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的收,一般不收。 最早出现善本概念是宋代,是指版刻书籍的精品。 善就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内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的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版刻书籍是用木版雕刻文字印刷成书,唐以前没有发明印刷术,用刀笔刻写笔刻在竹简、缣帛、纸和羊皮上。唐发明了模印法后,宋的雕版印刷已经非常发达,书籍发行量大增。印书分官刻和民刻,官刻是由朝廷经办的,质量好。民间作坊质量参差不齐,装帧、脱字、讹字、纸张、字迹等存在种种问题。宋代是版刻鼎盛时期,于是出现了对善本和不善本的研究。 不同版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别;书籍版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更扩大了,以后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总结归纳,最后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三性”指书籍应具备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善本的“九条”主要包括: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明代刻、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等。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 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比埃及和西南亚更早一些。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 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 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 "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
4. 明朝篆书大家
“吴中八绝”这个典故出自《吴录》,三国时期的东吴,民间把严武的围棋、刘敦的天文、曹不兴的绘画、宋寿的占梦、郑妪的算象、吴范的善候风气、赵达的善算和皇象的草书并称为“东吴八绝”或者“吴中八绝”。下面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书法家皇象。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皇象的生卒年我们并不清楚,只知道他字休明,是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人。他是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师,也是首批书法家之一,擅长八分、小篆,尤其擅长章草。
章草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秦汉年间,是早期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的。章草是东汉末年产生的今草的前身,今草是由章草变化而来的。章草是篆书向隶书演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书体,也是草书中带有隶书笔意的一种书体。以纯正的角度,大致分为七个类型,分别是原始型、简章型、标准型、章今型、今章型、正章型和章篆型。皇象的章草就属于标准型的,他的石刻《急就章》被称为章草的代表。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发展到皇象这个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很多人都擅长了,张芝、陆机、卫瓘等书法家也是章草名家。
后世对皇象书法评价很高,唐朝书法理论家张怀瑾在他的著作《书断》中将皇象的章草列为神品。清朝书法家、文学家包世臣极其推崇皇象,甚至认为“草书唯皇家、索靖笔鼓荡而势峻密,殆右军所不及。”由此可见对他的评价有多高。时人也称皇象为“书圣”。
皇象的传世书迹有《文武帖》、《急就章》、《天发神谶碑》,书论《论草书》,石刻《急就章》。《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在宋朝之前断为三石,所以也称为《三断碑》,是吴国四大名碑之一,它的笔法和体势十分独特,都是研究东吴石刻文字的重要资料。《急就章》是章草体的正宗,真迹早已不存,今有刻本流传,最为著名的是“松江本”,原石现藏于松江县博物馆。对后世的影响很深远,至今仍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5. 明代的印谱
传统纸张基本可以分为:
一、麻纸(以麻类纤维制作的之章,主要有苎麻和大麻),较常见的有:
1、黄、白麻纸。唐宋官府文书用纸。白比黄的稍高贵,宋朝印书多用这两种麻纸,很多宋刻本直接用公文纸的反面印书。元朝的刻本也有用麻纸,元朝的麻纸纸纹比宋朝的窄,差不多一指宽,宋朝有两指宽,这也是辨别宋元本的一个方面。麻纸最大的有时是经得起风吹日晒。
2、麻沙纸。宋建阳麻沙产的麻纸,黄色,纸纹不明显,宋麻沙本就是用的这种纸。
麻纸主要是这两类。
二、藤纸(藤树皮、纤维较长)。这种纸起源于晋朝,盛于唐,以今天的浙、赣两省最为多见。多用于官府文书,颜色有白、青、黄等。
三、棉纸(也叫皮纸,以楮树皮为原料,强度高)。这种纸因纤维多,故韧性都比较好。明代前期印书多用棉质,但也有区别,嘉靖前细薄,隆庆后增厚而略显粗糙。
1、宣纸。今天最有名的棉质。以青檀皮为材料。明朝基本上是100%青檀皮,清代开始改用青檀皮+稻草混合,但也有全皮的,此外还有七皮三草、半皮等。唐宋以来的书画用纸多采用宣纸。宣纸种类较多,一般也有把宣纸单独列一门类的。比较常见的有:
a、棉连纸。明清之际,比较考究的书都是用棉连纸。现在一般用来做补书、护页、镶书等,染色后可以用做封面。著名的有汪六吉,质地极薄,干净细腻。
b、玉版宣。质细,厚,但韧性比绵连差一些。民国初期用来印制印谱、金石碑帖拓本。
其他还有单宣(料半、壁玉版宣薄,帘子纹路清晰,清末民初的书多用此印书。)、十刀头、夹连纸、罗纹纸(这种纸名气很大,宋元的罗纹纸的书已经很少见,明清的罗纹纸的书还有)。
其他棉纸还有
2、开化纸。清乾隆前的书,多用这个纸,内府和武英殿也是用这种纸。嘉庆后,产量少,质量也不如之前。还有一种开化榜纸,厚一些。道光朝的一些书就是用开化榜纸。
3、太史连纸,较开化纸略黄。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古今图书集成》即用此纸排印。
此外河南、浙江、贵州、山西都有自己的本地棉纸。
四、竹纸
以嫩竹为原料,色略黄,有些也加其他草类纤维,也称竹草纸。南宋官府文书也开始使用竹纸。
1、毛边纸。米黄色,据说是毛晋汲古阁印书用纸,故称毛边。
2、连史纸。有些加皮纤维,但是以竹料比重居多。耐久性强,与棉连相似,现在多用来做印谱、拓本。民国出现机器之作的连史纸,中华书局的《四部备要》就是用的这种机器连史纸。
6.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明朝时期的篆刻印谱
编年体有谈迁《国榷》、陈建《皇明从信录》、陈鹤龄《明纪》、夏燮《明通鉴》等;纪传体有查继佐《罪惟录》、张岱《石匮书》等;纪事本末体有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彭孙贻《明朝纪事本末补编》等;人物碑传有焦竑《国朝献征录》等;笔记有张怡《玉光剑气集》、谈迁《枣林杂俎》等;记明朝开国至隆庆时期的野史笔记,有陈建《皇明通纪》、余继登《典故纪闻》、宋端仪《立斋闲录》等。其中有专记明朝前期某朝史事的野史笔记,如专记朱元璋开国事迹的《平吴录》、《平汉录》、《平胡录》等;记建文朝的屠叔方《建文朝野汇编》等;记朱棣事迹的《奉天靖难纪》等等 记明朝后期万历至明亡的野史笔记,有李逊之《三朝野纪》、文秉《烈皇小识》、王世德《崇祯遗录》、钱《甲申传信录》、计六奇《明季北略》、卫匡国《鞑靼战纪》等。其中有专记晚明奴变、农民起义的,如王一中《平妖集》、戴笠《怀陵流寇始终录》、吴伟业《绥寇纪略》、管葛山人《平寇志》、郑廉《豫变纪略》、彭遵泗《蜀碧》、费密《荒书》、〔意〕利类思等《圣教入川记》等。记明季党社运动,有吴应箕《东林本末》、吴伟业《复社纪事》、杜登春《社事始末》等。 记南明抗清史事的,有温睿临《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纪年》、《小腆纪传附考》、查继佐《国寿录》、李天根《爝火录》等。其中专记福王南京弘光政权及江南抗清活动,有李清《南渡录》、应廷吉《青燐屑》等;专记潞王杭州监国,有张道《临安旬制纪》等;专记鲁王舟山政权,有徐芳烈《浙东纪略》、黄宗羲《海外恸哭记》、李聿求《鲁之春秋》等;专记唐王福建隆武政权,有华廷献《闽事纪略》、苏国祐《易箦遗言》等;专记郑成功父子抗清斗争,有杨英《从征实录》、夏琳《闽海纪要》、阮旻锡《海上闻见录》、〔日〕丸山正彦《台湾开创郑成功》、〔荷〕揆一等《被遗误的台湾》等;专记桂王西南永历政权,有钱澄之《所知录》、王夫之《永历实录》等。 清代因文网苛密,史案频兴,特别是康熙后期至乾嘉时期,尤为炽烈,野史笔记大量被禁毁,文人动辄惹祸,只好钻入故纸堆中经营考据,故而清代的野史笔记出现“两头多,中间少”的局面,即顺康初期与道咸以后野史笔记较多,而雍正、乾嘉时期较少。至于记有清一代史事的野史笔记,几乎涸之阙如,仅有魏源《圣武纪》而已;私家的碑传史书有晚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李桓《国朝耆献类徵》、钱仪吉《碑传集》、缪荃孙《续碑传集》、闵尔昌《碑传集补》。 清初文网尚未森严时,有一些记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孙延龄诸王事迹及西南战事的野史笔记,如许旭《闽中纪略》、刘献廷《广阳杂记》、王士禛《池北偶谈》等。 记清初文字狱案的如《顺治丁酉北闱大狱纪略》等。 道咸以后,文网稍弛,野史笔记亦趋于繁兴,记川陕楚白莲教起义、李文成起义,有黄育楩《破邪详辩》、佚名《当阳遇寇记》等;记台湾天地会起义,有沈如瀚《戎马风涛集》、蓝鼎元《平台纪略》等;记太平天国事迹,有陈微言《武昌纪事》、邬西野史《粤氛汇编》等。 2、经济史类。记明代社会经济的野史笔记,如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谢肇淛《五杂俎》等;清代有屈大均《广东新语》、叶梦珠《阅世编》、李斗《扬州画肪录》、钱泳《履园丛话》、昭梿《啸亭杂录》等。 其中记述农业生产的,明代有陆容《菽园杂记》、张瀚《松窗梦语》、徐光启《农政全书》等;清代则有张履祥《扬园闻见录》、周亮工《闽小记》、邵晋涵《南江文钞》等。 记手工业生产的,明代有顾起元《客座赘语》、沈德符《敝帚轩剩语》等;清代有吴骞《阳羡名陶录》、王士禛《香祖笔记》、俞正燮《癸巳类稿》等。 记商业贸易的,明代有沈榜《宛署杂记》、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等;清代有朱彝尊《日下旧闻考》、查慎行《人海记》等。 3、科学技术与文化史类。记医学、地理学、应用技术的,明代有高濂《遵生八笺》、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杨明《髹饰录》、方以智《物理小识》、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等;清代有王徵《奇器图说》、顾炎武《日知录》、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 记文学家、戏曲家,明代有蒋之翘《尧山堂外记》;记诗人,明代有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清代有郑方坤《本朝诗抄小传》;记思想家、哲学家,明代有黄宗羲《明儒学案》,清代有唐鉴《清儒学案小识》、江藩《汉学师承记》;记文化名人,明代有何乔远《名山藏》、黄宗羲《思旧录》,清代有钱林《文献征存录》;记科学家,清代有阮元《畴人传》;记书画家、篆刻家,明代有周亮工《画人传》、《印人传》,清代有窦镇《国朝书画家笔录》、震钧《国朝书人辑录》等。 记书画艺术,明代有朱存理《铁网珊瑚》、都穆《寓意编》等,清代有孔尚任《享金簿》、顾复《平生壮观》等。 4、民族关系史及中外交通史类。明代有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茅瑞征《万历三大征考》、张燮《东西洋考》等;清代有毛奇龄《蛮司合志》、魏源《海国图志》、谢清高《海录》、徐松《新疆识略》等。 其中记鸦片战争的有王韬《华英通商纪略》、夏燮《中西纪事》、魏源《夷艘入寇记》、林则徐《信及录》、梁廷枏《夷氛闻纪》、薛福成《庸庵笔记》等。 当然,上述分类是很不严格的。野史笔记本来就是一种不拘形式、随感而录的文献,内容往往纭繁复杂,所以常常是一种野史或笔记就包罗万象,涉及政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因而要把它们严格地别类分门,显然是困难的。我之所以采用侧重某方面内容的分类,无非想让读者对明清野史笔记的概况有个初步的了解而已。近人谢国祯先生《增订晚明史籍考》、《明清笔记谈丛》、《江浙访书记》、《瓜蒂庵明清史谈丛》等,论述和介绍明清野史笔记较详,读后可以令人对浩如烟海的明清野史笔记有更清晰的了解。 第二,要带着问题去利用明清野史笔记。 我们了解明清野史笔记的概况,做到胸中有数,就不会在查阅史料时感到束手无策。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有个明确的目的,即要带着问题去查阅利用明清野史笔记,“知彼知己”,这样可以避免被文献的大海所掩没。因为无目的地泛泛翻阅,只会徒然浪费宝贵的时间。 一旦问题确定了,或研究某人,或研究某事,那就可以去叩击明清野史笔记宝库的大门了。当然,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首先须查阅与该问题时代背景有关的野史笔记。如研究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1611—1671),我们可以先在《明史》上查阅他的传略,知道他是桐城人,崇祯年间任翰林院检讨,入清亡命南方,变服为僧。这样我们就应查阅记载崇祯至康熙时期的野史笔记,如谈迁《国榷》,计六奇《明季北略》、《明季南略》,张岱《石匮书后集》、温睿临《南疆逸史》、徐鼒《小腆纪传》、刘湘客《行在阳秋》、蒋臣《桐变日录》、瞿昌文《粤行纪事》等,从而可以具体了解方以智的生平活动、时代背景、著述情况等。 又如,我们要研究明初永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问题,就须查阅记载有关永乐时期的野史笔记,如朱存理《铁网珊瑚》、陆深《续停骖录》、张萓《西园闻见录》、叶盛《水东日记》、李默《孤树杂谈》、舒荣都《闲署日抄》、谈迁《国榷》等文献,从中找出资料以进行研究。
7.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明朝篆刻印谱有哪些
何震 (1522~1604) ,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徽州婺源人,寓居南京。深究古籀,精研六书,孜孜于书篆治印。
力主以门书为准则,摒弃当时金石界出现的庸俗怪 异和杜撰擅改的陋习。与文彭独树一帜,矫正时弊,实现书法与刀法的统一。篆刻作品纯朴 清新,遒劲苍润,素以流利、 逸、典雅、古朴而闻名。所仿汉满白文,那法猛辣挺拔,苍浑厚劲,疏密均匀。时人誉称“近代名手,海内第一”。与文彭齐名,并称“文何”。
8. 明清篆刻家列表
初学篆刻,对于新手而言石料的认识和选择是学习篆刻的必备知识。篆刻用什么石料,什么是好石料,坏石料怎么去辨识,什么石料适合什么印风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很迷茫,所以如何选择一块好章料就是一个大问题。我用这几个月的学习和亲生经历与大家共享,希望初入篆刻的小伙伴少走弯路,蒸蒸日上。
首先就四大国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他们分别产于福建福州北郊的寿山村、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这些石料质地主要是叶腊石、地开石、高岭石。篆刻石料的应用大约在元代开始出现,同时也让文人墨客摆脱专业是刻工可以独立刻印创作,王冕使用花乳石刻印使篆刻艺术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明清为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