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砚的刻法(砚台上刻字)
1. 砚台上刻字
有
端砚有收藏价值。端砚,广东省肇庆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 端砚有收藏价值。端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更是与笔、墨、纸并称为“文房四宝”,从这也不难看出其在古时候对我国文化传播做出的巨大贡献。 端砚要想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首先它的材质要精良。材质好的端砚,用手摸一下感觉是很光滑细腻的,反之则是次品的端砚;用手托住端砚轻轻敲一下,听听它的声音,端砚质量越好的会发出木声,菊花石砚材质越好的声音越清脆;再者可以感觉一下它的分量,同样大的端砚,分量越重的越好。 年代久远与否也是影响端砚收藏价值的一个方面。一般来说,是年代越久远的端砚收藏价值越高。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汉砚、唐砚、宋砚等,由于当时的石质比较粗燥,制作出来的端砚也就粗造一些,比起明清时期的端砚,价值就要相对低一些了。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唐以前端砚收藏价值也是极高的。 端砚的雕刻工艺也是决定端砚收藏价值的一个方面。好的端砚,雕刻工艺都比较精湛,相比之下,明清时期的雕刻工艺是最好的。在看雕工的时候,要注意把端砚的墨洗掉,这样可以更清楚的观察它的雕刻工艺,也可以看看是不是有损伤或者修补过的痕迹,一般修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端砚的原色差别比较大。 有名人题款的端砚收藏价值是更高的,这和一些著名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带有作者题款的价值高是一样的原理。
2. 砚台刻字有什么讲究吗
一、 砚台的种类
1、砚台的种类较多,从其质地可分为玉砚、陶砚、瓷砚、石砚、铜砚、铁砚、银砚、漆砚、瓦砚等,其中石砚根据其石质的分类,种类达43种之多,“四大名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的端砚,河南、山西的澄泥砚,江西婺源(古时由安徽歙州治)的歙(shè)砚,甘肃洮河的洮河砚。
2、砚台的种类,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3、除石砚外,我国也生产过一些其他原料制造的墨砚,汉代有很多,例如陶砚、玉砚等,晋代也有,例如木砚、瓷砚等,唐代有泥砚,宋代也有,例如石泥砚和砖砚,明代也有,例如纸砚,现在有橡皮砚。
4、经过比较长的时间,砚台也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文具了,成为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物品,成为文人墨客的收藏物品。
二、砚台的用法
1、、首先在使用砚台之前就需要对砚台进行存水,不管什么材质的的砚台都是需要对砚台进行储水处理的,因为砚台也是一种需要水滋养的一种工具。
2、然后就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对砚台的表面进行清洗。同时在清洗的时候也是有方法的,不可以图方便用水清洗,这需要对砚台里面的水倒掉后再用清水清洗。
3、新墨轻磨:新墨棱角分明,若用力磨易损伤砚面,使用时轻轻磨就可以了。若不小心黏住,把它松脱后再取出来。 这时候就可以放上新磨进行研磨,在研磨的时候好轻轻研磨,这样的话就不会伤害砚台的表面啦,而且研磨的时候需要轻轻研磨就可以了。
3. 砚台上刻字叫什么
龟山砚:“龟血石”以软硬适中、温润、细腻、娇嫩闻名,做成的砚台易于发墨,研出的墨汁晶莹光亮,书写流畅,不易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萊垍頭條
据《九九砚谱》记载,龟山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泰安市唯一自产砚台。“龟血石”经“敲”听其声、“摸”感其温、“浸”察其色,十余道工序精心挑选后,手工雕刻成砚台,具有坚而不顽、柔中有刚、滑不拒笔、涩不滞墨等特点,且上布黄金斑点,纵横银线,有“研笔如锉,化墨如油,隔宿不漏”之美誉。萊垍頭條
4. 砚台上刻字特点
3973中国四大名砚及其产地为:指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市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垍頭條萊
1、洮河砚因洮河而得名,简称洮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石砚,在宋朝时已闻名全国,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及山西澄泥砚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洮河砚,以其细密晶莹、清丽动人、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等特点,为历代皇家所珍藏,备受文人雅士青睐。萊垍頭條
2、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歙砚和洮砚,素来有“三大石质名砚”之美誉。制造端砚,一般要经过采石。选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萊垍頭條
3、歙砚,全称歙州砚,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4、澄泥砚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传统书法用具之一,始于汉,盛于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澄泥砚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垍頭條萊
5. 砚台上刻字是盛行于什么时候
春秋战国的砚,还处于初期形态,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垍頭條萊
至汉时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萊垍頭條
6. 砚台刻字落款的格式
纸:硬笔考生须自带无花纹的方格、横条、或竖条的硬笔书法用纸。纸张尺寸为16开。
2.萊垍頭條
标点符号:考生在用方格型的书法作品纸时,标点符号占一格,位于所在格子的左下角,引号、书名...萊垍頭條
3.萊垍頭條
落款:硬笔书法落款可写可不写,由考生自行决定。頭條萊垍
4.垍頭條萊
完整性:整幅作品完成时,最后一句应为完整的一句话。萊垍頭條
7. 砚台刻字刻什么好
石眼是端砚独有的特色。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犹如眼睛一样的“石核”。长有石眼的端砚石十分宝贵和难得。《砚谱》:“端石有眼者最贵。”在水岩、坑仔岩、麻子坑和梅花坑的少数砚石中可以见到石眼,宋坑砚石也偶有发现。石眼形体圆正或尖长,长在天青或青紫色的砚石上,呈青绿或翠绿略带微黄色,瞳子碧黑,深浅相间。别致者是晕作数重甚至十数重,如果兼有瞳子,看上去活象某种鸟兽的眼睛。石眼质地高洁、细润、晶莹有光。石眼的品类不一,名目众多,名称也繁杂,一般以形定名。常见者有鸲鹆眼、鹦哥眼、凤眼、了哥眼、雀眼、鸡公眼、猫眼、象眼、绿豆眼、猪鬃眼等。石眼又按其生长位置,分高眼、低眼。石眼出现在墨池顶端正中或偏旁者叫高眼,长在其它位置者称低眼。高眼利于艺术加工,便于鉴赏,可以起到点石为金的作用,非常名贵。低眼经过巧妙的艺术加工,也同样能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石质幼嫩则多眼,嫩则细润发墨,所以砚石贵有石眼。石眼具有高度的欣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其实石眼虽然宝贵,但于下发墨并无益处,因此古人并不看重。但世人只重其表,反倒以石眼为最可贵,一只石眼,往往便值天价,可以说是舍本逐末! 端砚石眼 端砚石眼其实是一种天然生长在砚石上,有如鸟兽眼睛一样的名贵花纹。石眼呈翠绿色,或黄绿色,或米黄色,或黄白色或粉绿色,大小不一,一般直径是3~5毫米,也有个别达到8~15毫米的,而且神态各异。 《端溪砚史》记述:“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翳睛在内,晶莹可爱……”清末潘次耕的《端石砚赋》更是生动地描述:“人唯至灵,乃生双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黑睛朗朗,碧晕重重;如珠剖蚌,如月丽空。红为丹砂,黄为象牙;圆为鸲鹆,长为鸟鸦。或孤标而双影,或三五而横斜;象斗台之可贵,唯明莹而最佳。”写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也有述:“……天生子石,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为世之珍。”前人十分重视对端砚石眼的研究和评述,除上述所提及外,还有宋叶樾的《端溪砚谱》,唐询的《砚录》,清屈大均和吴绳年的《端溪砚志》,计楠的《端溪砚坑考》,何传瑶的《宝砚堂砚辨》,陈龄的《端石拟》等等。有关端砚石眼的诗文和砚铭就更多了,如余甸中洞活眼砚铭:“莫精于中洞,粹然者其出水之芙蓉,莫良于眸子,()然者晓星之当空。”活眼端溪砚铭:“不学无术谁能假借,何为结邻消此闲暇;日就月将观而化活眼,晶莹看破天下。”又张叔未端溪砚铭:“碧眼黄瞳烂中央,勘书无()群擅长。”总之,前人多认为“端砚贵有眼”。 端砚石眼质地高洁,细腻而晶莹,十分名贵。石眼品类名目繁多,为了方便辨别和鉴赏,试从几方面分述:一是从形态上来分辨,一般以其形似而定名,而又多以鸟兽类之眼来定名。二是从神态上来区分。三是从石眼的位置来划分。 (1)鸲鹄眼 色翠绿,石眼中央夹有黄、碧、绿各色,晕作数层(以六层至八层为多,也有十多层的),石眼瞳子圆正,或外形呈椭圆形,形如鸲鹄鸟(亦称八哥鸟)之眼。一般直径为1厘米,曾出现过直径达2厘米多,鸲鹄眼是非常难得而名贵的石眼,最佳者为青翠绿无能,线条清楚,轮廓分明,瞳子清晰,晕作八层以上,直径亦在感动1厘米。鸲鹄眼一般只出于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 (2)鹦哥眼、了哥眼 色泽亦以翠绿为上,中有瞳子、瞳子为黄黑相间,眼晕作数重,比鸲鹄眼要小些。 (3)珊瑚鸟眼 眼的周围色泽青绿,其瞳子稍带赤色,形体较小,大的一般不超过1厘米,小的只有0.3~0.5厘米,有时会密集地聚在砚石的某一部位。 (4)鸡公眼 像雄鸡眼般大小,有黄晕、绿晕相间,中间的黑点较为明显。 (5)雀眼 圆正,形如雀之眼,晕作数重,以黄绿色为主要色素,直径一般在5~6毫米大小。 (6)猫眼 晕作数层,眼及瞳子中有垂直线(其它石眼没有的)。 (7)象牙眼 主要特征是石眼呈乳白色,近似象牙的颜色,瞳子中间有黑点,一般见于老坑或坑仔岩。 (8)象眼眼的形状细长(不圆正),有时如卵石,似大象的眼睛,色泽均为黄绿色。 (9)绿豆眼 其颜色与绿豆非常相似,青绿加一点土黄的混合色,形体如绿豆般大小。 (10)翳眼瞎眼 眼的外围形状不清晰,有点模糊,眼中无瞳 子,或瞳子模糊不精,分不出层次,端石中常见于梅花坑和蕉园坑(即有眼宋坑)。老坑、麻子坑及坑仔岩也偶有发现。 (11)怒眼 像兽类发怒时的眼睛,眼睁大,而瞳孔小。 (12)泪眼 石眼像流泪一样下沿呈滴水状,下沿的边线模糊。 (13)死眼 没有瞳子、没有晕,更没有层次的石眼。 (14)活眼 《端溪砚史》转引李之彦《砚谱》写道:“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翳睛在内,晶莹可爱,谓之活眼。”活眼线条清晰,轮廓分明,像鸟兽的眼睛。《两般秋雨()随笔》云:“水岩石按外层有淡墨晕,眼嵌石中,其圆如珠,初磨见淡墨圆晕,即眼皮也。愈磨愈大,层亦愈多,睛见而眼适中矣。故宜眼处见睛而止,不宜眼处见皮而止,毋再磨也。”实践证明如此。 (15)高眼 所谓高眼,唐询在《砚录》云:“……其生于墨池之外者谓之高眼,生其内者即曰低眼。高眼尤为人所爱尚,以其不为墨所清掩,常可睹于前也。”唐询以墨池作界定,我认为不够完善和准确,石眼凡在墨池上给予雕刻提供“天工”的条件,使雕刻(艺术加工)与石眼高度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就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将“眼”作珠,刻制成“龙吐珠”;或将“眼”作星光,刻制成“吉星高照”。这亲的石眼叫作高眼。 (16)低眼 石眼生长在砚堂中或砚堂的下端,或砚边者,谓低眼。另有所谓“底眼”,即石眼在砚背者。 其实,低眼和高眼如经过创作人员的精心设计,独具匠心的刻制,是可以转化的。坑仔岩《近水楼台先得月砚》,原石有二颗名贵佳眼,其生长位置恰好在砚石的下部(低眼),作者将其设计为倒影的明月,意境含蓄高雅,达到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关于端砚石眼的形成,前人也曾作过探讨和研究,他们认为砚石中有青脉者,必有眼,前人的说法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同时又是反复实践得出的结论。但这种说法缺乏科学根据,不一定准确。随着科学的发展,矿石地质学的勃兴,于是端石眼形成的论述逐渐成熟。最早见于日本著名学者坂东贯三在其所著的《中国古砚与文艺》(胡一臧译)一书:“石眼之质为石连虫,而其本体杂有辉缘岩,石连虫开似蛆虫或如蚯蚓状,此虫体为石灰质,冲去石灰质而于其中渗入辉绿岩以凝洁成之物也。”浙江有一位对端砚颇有研究的刘雪樵先生,曾写过《略谈端石眼》一文,则认为:“至于1961年有人初步判断端石是一种泥质变质岩……其中‘眼’便是彩泥形成的‘结核’……。此说较符合实际,但是板东说石眼是像蛆虫或蚯蚓的石连虫变成,现在我们不管梨看,石眼毫无一点像蛆虫或蚯蚓形状的化石痕迹,如能说他是虫变?……至于端石的‘眼’对实用上是否还有关系呢?我认为是没有的。”刘文对端石眼的看法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其对石眼形成的观点有一定的根据。我们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石眼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得到地质部门的支持,实地勘察和研究大量资料,并先后将100多颗不同的石眼(包括各坑洞的)切片化验,证实了端砚石眼是一种含铁质的结核体。 石眼产于砚石这类含铁质水云母页岩中,与铁质有着密切关系。常分布于小侵蚀面上,条纹状构造、小型斜交层理发育的砚石内。形态成球形、椭圆形、卵形、扁豆形。按内部结构可分实心和空心结核以及单体和复体结核等类型。按其开头及各种结核与围岩的关系,表明这些结核均是在成岩的不同阶段形成的。大 体成岩早期阶段形成以黄铁矿为核心的结核,可能是交代早已埋藏的钙质或生物碎片而成的结核,其特点是与围岩的接触界线呈过渡关系,其成分除铁质外,其他与基质相似。(如老坑所见)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结核,夹于紫色铁质条带内,成椭圆状或球形。这种结核,表面呈青灰色、黄绿色,如坑仔岩、麻子坑、蕉园坑等所见。而在缺少铁质成分的砚石中,有一些球形结核是空心的,称之“死眼”;是由粘土矿物为核心,吸附很薄一层青绿色的氢氧化铁包成壳,这种结核可能是成岩作用后期完成的,因此,端砚石眼这种含铁质结核体,是沉积埋藏之后,在成岩作用过程中不断聚集铁质成份,形成晕圈数重乃至十数重的花纹,是端砚石中极其名贵而又稀有的石品。萊垍頭條
8. 砚台刻字图片大全
砚台首先是文房四宝之一的功能品,能磨墨、短时储存墨汁;随着人们不断赋予他文化特征,砚台逐渐变成了一件艺术品,能够展示使用者的身份、兴趣、品格。
古代砚台尺寸是没有特点要求的,往往根据环境选择不同大小、形状、雕刻、图案的砚台;甚至根据砚台选择不同大小的书案、笔架等;砚台的制作往往根据石材的特质进行加工,有超大号的面积超过一平方米,厚度几十公分;磨墨、储墨、温润、保湿是砚台的基本功能;砚台更注重的是雕刻的内容及其艺术性,如山水、龙凤、鱼水、典故。
9. 砚台上刻字用的绿色是什么
端砚鉴赏 端砚形制与雕刻艺术流派历代各有不同,大体可分为自然端砚、粗刻端砚与精刻端砚三种。萊垍頭條
自然端砚就砚石开采时形状略加修饰。粗刻与精刻端砚多以天象、山水、人物、动植物为题材,融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技巧于雕刻艺术,具有于精细中见豪放的岭南特色。端砚要丛质地、颜色、品种和做工四方面来鉴赏。石质 端砚是古人磨墨的工具,故古人鉴赏端砚,首先看它是否发墨。而发墨的关键,在砚石的石质。宋 人蔡襄认为:发墨非易磨墨。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涤之泮然立尽,乃石性坚润能发起,不滞于砚耳。故识者以易磨墨为下墨(落墨),墨如油泛为发墨。砚之佳者下墨发墨二者相兼。清人计楠在《端溪砚坑考》教人用轻敲砚石,辨其声响的方法,来鉴赏石质。他说:“石之嫩者,其声清远。嫩如泥者,其声静穆。东坡(苏轼)称其声磐,米史(米芾)称下岩石细扣之清越是也。惟老者声铿然,不发墨矣。”可见发墨是鉴赏好端砚的条件。石色 端砚以紫色为基调,但各名坑砚石色泽有差异。观察、比较、分辨端砚石色时,一定要以水浸石(最好是沉水观之)才能看得清楚、准确。比如拿一块优质老坑砚石湿水之后观察,就会发现它的色泽是以紫蓝色为砚石的主要色调,在紫蓝色的基调上可以观察到老坑砚石色采斑澜、富有变化,纹理清晰、明净、纯洁。而其色彩又好像是从砚石里透出来,而不是浮在表面的。因此给人一种实的而不是虚的,凝重浑厚的而不是单薄轻浮的感觉。此外,采砚石时代的不同,石层走向不同,石色亦不尽相同。同是一个端溪砚坑所出之砚石,由于时代不同或不同时期开采,它的色泽也不会完全相同。即使同时开采,同一个坑,由于石脉走向不同或者采石工作面不同,砚石色泽亦有稍微差别。据史籍记载,唐宋时期所采的端溪砚石,绝大多数为深紫色,故人们评价端石的色泽时总认为“色贵青紫”,而以“灰苍色”为下品。水岩(老坑),采挖至明代则有大西洞和水归洞,其石色则不能以紫色为贵了。它以紫蓝色为基调,俗称宝蓝,夹有青黑色、紫红色、苍白色,在紫蓝的基调上色彩越多、越丰富越名贵。要准确分辨、观察、鉴赏端石色泽以自然光为最好。端溪石除了以“紫色”为基调的各名坑砚石外,还有以翠绿色为主色调的绿端,以及以白色为主色调的白端(如清白端砚)。绿端在端砚中是少数,但它在端砚中却有一定位置。白端不大适于研墨,没有“发墨”和“下墨”可言,多用来研磨绘画所需的朱砂、石绿、白铅(锌)粉等颜料之用,近几十年一直没有刻制。听石声:优质砚材根据砚坑不同有的“无声”,有的有“木声”,而也有如同“泥声”的石材。手感:用手抚摸砚堂,慢慢抚摸到砚池,如果是佳石,手感细腻滋润,有抚摸婴儿肌肤的感觉。欣赏雕刻:端砚雕刻题材广泛,但通过雕刻能掩藏砚石瑕疵,或者凸出优质花纹,比如在大的石眼附近刻上浮云,营造出云绕朗月的诗境。在一些流传下来的名砚上雕刻的砚铭内容丰富,也是鉴赏端砚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些出自书法名家之手,使砚台增色不少。石品 鱼脑冻 鱼脑冻的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也有白中微带灰黄色的,是砚石中最细腻、最幼嫩之处。最佳的鱼脑冻应是洁白如晴云,白中带淡青色或白中带淡紫色,色泽清晰、透彻。刻砚艺人,一般都把鱼脑冻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有鱼脑冻的砚石,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幼嫩、滋润。蕉叶白 蕉叶白又称蕉白,其特点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白中略带青黄色,最佳的蕉叶白呈含露欲滴、成片(即成半圆形)状。青花 青花是自然生长在砚石中的青蓝色的微小斑点,一般要水湿方能显露,青花以细者、活者、沉者佳,粗者、枯者、露者次之。而以如细尘掩明镜、墨沈濡纸者为绝品。有青花的端砚石质地细腻、幼嫩、滋润。火捺 火捺也称火烙,以其似火烙或灼伤的肌肉色泽得名。一般以老、嫩区分;老者紫中带黑,嫩者紫中带微红。细分则有胭脂晕火捺、马尾纹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等。天青 天青如秋雨乍晴、蔚蓝无际,在端砚石中色青微带灰白,纯洁无瑕。翡翠 翡翠在端砚石中呈翠绿色的圆点、或椭圆点,或条状,并有翡翠纹、翡翠斑、翡翠点、翡翠条和翡翠冻之别。金银线 金银线恰似线条状横斜或竖立在砚石之中。黄色者为金线,白色者为银线。金银线是水岩砚中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麻子坑、坑仔岩偶然也有发现)。冰纹 冰纹有如悬崖的瀑布,一泻千尺。白中有晕,向两边融化开去,似线非线,似水非水。冰纹是水岩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坑仔岩、麻子坑偶有发现,但极少)。鹧鸪斑 鹧鸪斑也称麻雀斑,是呈椭圆形的小斑点,疏密不一的洒落在砚石上,斑点有白中带黄色,黄中带褐色或青中带黑色,恰似鹧鸪或麻雀身上毛色的斑点,故名。石眼 石眼 是端溪砚中天然生长的如鸟兽眼睛状的“石核”。端砚石眼呈翠绿、黄绿、米黄、黄白或粉绿等色,大小不一,3-5毫米不等,个别大于7-10毫米。端砚石眼神态各异,区别有三:一是从形态分,一般以其形似而名其石,且又多以鸟兽类眼来定名。如万历《肇庆府志》载,眼之品有六,名鸲鹆眼、鹦哥眼、雀儿眼、鸡公眼、猫儿眼、绿豆眼。二是从神态区分,有所谓瞎眼、怒眼、死眼、活眼、泪眼、翳眼等;三是从眼的生长位置来分,有所谓高眼、低眼和底眼等。明学士刘定之认为,活眼胜泪眼、泪眼胜死眼。活眼圆明层晕,或晕为一点间色而已;又认为上眼胜中眼、中眼胜下眼。上眼在砚池上,墨不及。中眼墨所及,下眼在池底。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