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陈曼生刻砚(陈曼生篆刻图片)

1. 陈曼生篆刻图片

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等人,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为著名。萊垍頭條

陈鸣远被后世尊为紫砂“花货”宗师,他仿照古代青铜器制作的花货紫砂器具意趣盎然,开创了在壶体上镌刻诗铭之风,署款刻铭和印章并用,极大地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制作“曼生壶”,他们的合作是艺人与文人深入交流、全面合作的典范。杨彭年制作的紫砂壶雅致玲珑,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陈曼生,本名陈鸿寿,号曼生,是西泠八家之一,善诗文、书画、篆刻,以紫砂壶为癖,后与杨彭年合作,陈曼生设计并镌刻书画,杨彭年制作,作品即为“曼生壶”。萊垍頭條

2. 陈曼生篆刻图片欣赏

清代紫砂壶名家有: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惠孟臣、陈曼生等人,其中以清初陈鸣远和嘉庆年间杨彭年制作的茶壶尤为著名。萊垍頭條

陈鸣远被后世尊为紫砂“花货”宗师,他仿照古代青铜器制作的花货紫砂器具意趣盎然,开创了在壶体上镌刻诗铭之风,署款刻铭和印章并用,极大地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頭條萊垍

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制作“曼生壶”,他们的合作是艺人与文人深入交流、全面合作的典范。杨彭年制作的紫砂壶雅致玲珑,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为“当世杰作”。陈曼生,本名陈鸿寿,号曼生,是西泠八家之一,善诗文、书画、篆刻,以紫砂壶为癖,后与杨彭年合作,陈曼生设计并镌刻书画,杨彭年制作,作品即为“曼生壶”。萊垍頭條

3. 陈曼生篆刻印章

清代隶书鼎盛、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呢?从社会状况来看,清代政冶极不清明。清初读书人为避“文字狱”,把自己的精力移入金石考据领域。当然,由于金石彝器出土日多,也为金石考据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清代学人治学态度严谨,崇尚“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清代考据学得到空前发展,本不为人所重的残碑、断纸,竟成了考据学家寻觅的瑰宝。清代学者尤重汉隶的研究,如万授一的《分隶偶存》、桂馥的《说隶》、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等,给清代隶书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学理上的客观条件.使有清一代隶书家得以对传统隶书进行符合汉字构架的局部改良,从而大大提高了清隶的艺术表现力。

  从对姐妹艺术的吸取方面来看,将篆刻的若干长处有机地移到隶书的实践中,从而使书法具有“金石味”,以丰富隶书的表现力,这一点邓石如做得很典型。正如魏锡曾所著《绩语堂论印汇录》中指出的:“若完白书从印入,印从书出。”隶书大家邓石如擅篆刻;同样,隶书大家金吉金亦擅篆刻,伊墨卿、陈曼生、何绍基、吴苦铁等清代隶书大家,皆擅篆刻。可以不夸张地说,篆刻拓展了清隶的艺术魅力。萊垍頭條

  从宽泛吸收其他书体优点来看,清隶的营养成分是有分量的。清代隶书家远绍汉隶,对汉碑碑额及碑阴的研习颇见功力。书法赖以存“形”的核心点是抽象,具有表现为时间序列和线性构架的本体规律,有不可逆性和不可约简性。汉隶碑额或碑阴亦具这些属性。这些碑额或碑阴给清代隶书家的启迪是明显的。除了这些碑额或碑阴以外,清代隶书家对魏晋南北朝碑如《范式》、《李仲璇》等也认真临写,当然对诏版、砖文、镜铭也注意取法。正是这样,使清隶打破了传统隶书与其他书体的界限,体现出清代隶书家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的发展理念。清初隶书成就最高的郑谷口,以草法入隶,其隶书被包慎伯列为“逸品上”;博诵经史、蕴蓄闳深的大学人、大词人朱彝尊以欧法入隶,“笔意秀劲,韵致超逸”(《桐荫论画》句)。此外,金吉金以吴碑入隶,伊墨卿以鲁公楷法人隶……都使隶书呈现出各自的审美取向。这种以正、草、篆籀入隶,动、静相整合的隶书面貌,可渭空前,充分展示了清隶“放意自得”和“心手达情”的时代特色,从而使清隶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的张力都得到了显著加强.构成了隶书发展史上一座令人瞩目的高峰。垍頭條萊

  从清隶书家所用的工具观之,亦有长于前辈书家之处。中国文房四宝史告诉我们:宋代以前,总的来说用硬毫笔者占大多数;明代开始,用软毫的才逐渐多起来;具体地说,明以后至清代,羊毫被广泛使用。《频罗庵书画跋》云:“笔要软,软而遒;笔头要长,长则灵。”长锋羊毫有如下特点:一、便于储墨并且储墨量大;二、八面出锋的旋转余地大,适于隶书特色之笔——“燕尾”笔法的运作。读邓石如隶书,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长锋羊毫的这些特点。萊垍頭條

  从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的角度看,清隶具有抒发性灵、解放思想、师汉隶但不为汉隶所束缚的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的特色,用石涛的话说,就是勇于“借古以开今”。如张文鱼的飞白体隶书,赵之谦的魏碑体隶书,均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充分表现了他们良好的修养、上乘的品格、阔大的襟抱和精湛的功力,真是:“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艺概·书概》句)頭條萊垍

  从墨色上看,清隶的一大特色是墨色活。活从何来?活从善于用水来。何绍基、赵之谦、吴苦铁等皆为用墨高手,其涨而不烂、润枯相间的施水带墨法,使墨色在隶书中充分地表现了艺术魅力。书法形象的智性把握是“法”,而书法形象的情感酿造,却是“意”。清代隶书高手在“水”这个材料上用尽了心思,充分发掘了墨色的艺术表现力,故清隶在用“水”上给来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理论思考点和实践操作点。頭條萊垍

  清代碑学的先导是清隶的强劲发展。清初帖学垄断,书风单一。由于历史性的文化积习的压力,使书法在以法致道的漫漫长途中艰难地跋涉着。最为明显的是,帖的巧美导致了“馆阁体”对清初书法的侵蚀,从而形成了颓弱的格调低下的局面。清初和这—局面分庭抗礼的关键书体,就是隶书。清隶不仅为碑学在清代的发展开了头,而且清隶始终伴随着有清三百年书法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條萊垍頭

4. 陈曼生制落款图片

1,横云壶萊垍頭條

女之丰腴之乳,转代为壶,以“横云”隐称,学士文君,上手合爱,自有妙意融深。观“横云”壶,形如丰乳写真。萊垍頭條

彭年款横云壶萊垍頭條

2,君德壶 (梨形壶之一种)條萊垍頭

——乃因明朝壶工张君德而得名。萊垍頭條

为扁梨式壶形,盖面凸起,壶盖与壶肩压截盖处略凹,形成反弧线状,扁圆形盖钮,三弯流口朝上,圈把内平外圆、平底内凹成圈足。萊垍頭條

惠逸公款君德壶條萊垍頭

清晚期朱泥君德式梨形壶萊垍頭條

3,台笠壶頭條萊垍

杨彭年台笠壶頭條萊垍

黄玉麟制紫砂台笠壶垍頭條萊

4,梨形壶萊垍頭條

民国梨形壶萊垍頭條

民国梨形壶萊垍頭條

5,匏瓜壶(葫芦形)萊垍頭條

。。匏瓜,俗称“瓢葫芦”,是葫芦的变种,古代用作男子无妻独处的象征。萊垍頭條

杨彭年制匏瓜锡包壶條萊垍頭

6,雪桃壶萊垍頭條

壶身为葫芦形状,壶盖上的顶部是一个寿桃,并有桃枝、桃叶覆盖于盖面。萊垍頭條

范大生制段泥雪桃壶萊垍頭條

范锦甫制高身雪桃壶萊垍頭條

7,匏尊壶垍頭條萊

——匏瓜成熟才可作匏尊。頭條萊垍

裴石民鲍尊壶萊垍頭條

鲍尊壶萊垍頭條

8,半瓜壶萊垍頭條

彭年制曼生铭半瓜壶頭條萊垍

清晚期之廷款紫泥半瓜壶萊垍頭條

9,西施壶(西施乳、“倒把西施”)萊垍頭條

西施乳垍頭條萊

西施乳垍頭條萊

10,文旦壶頭條萊垍

是西施壶的原型,两者区别在于:文旦侧重古拙,西施体现玲珑和娇秀。萊垍頭條

11,龙蛋壶萊垍頭條

与西施壶、文旦壶类似。吴鼎梅《阳羡茗壶赋》中述:“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垍頭條萊

12,秦权壶萊垍頭條

万泉款秦权壶垍頭條萊

13,汉铎壶萊垍頭條

14,井栏壶垍頭條萊

杨彭年制曼生铭仿古井栏壶條萊垍頭

15,德钟壶(掇钟壶)頭條萊垍

储铭德钟壶(掇钟壶)頭條萊垍

邵大亨 德钟壶(掇钟壶)垍頭條萊

李昌鸿德钟壶(掇钟壶)萊垍頭條

16,牛盖壶條萊垍頭

徐汉棠制牛盖壶萊垍頭條

17,鱼罩壶垍頭條萊

裴石民鱼罩壶萊垍頭條

18,台式壶萊垍頭條

黄玉麟制款台式壶萊垍頭條

19,却月壶垍頭條萊

杨彭年制步郎铭三镶玉半月形锡包壶萊垍頭條

20,瓦当壶(半瓦当壶)頭條萊垍

陈曼生制半瓦当式壶萊垍頭條

5. 陈曼生篆刻图片大全

1.掌握古壶的特征是鉴别真假的基础。古壶质地粗而不劣,形制古拙而不失规整,光泽滋润而不轻浮,手感厚重舒适,名款工整而不顽强板。另有在壶身镌刻诗文图画者,也多为当时名手所作,布局自然合理,刀法简练精确,非俗手所能效仿。因此,紫砂壶工艺,并非简单的烧陶工艺,而是融合了陶艺、书画、造型、篆刻等古文化结晶的综合性工艺品。 垍頭條萊

2.看名款。这是最直接了当的鉴别方法。如明清名安制壶,壶底必有名款。名家之款犹如当今名优产品的标志。因此,必须对明清大家的名、字、号及其惯用的款式、字体熟悉铭记,以便鉴别时有所依据。例如当时的书画家和制壶大师时大杉、李仲芳、徐友泉、陈曼生等这些名人,在名款上必须能对上号。没有名款或款式不符,即属可疑。即使为真品,其价值也应大打折扣。 萊垍頭條

3.从形与质推断年代。不同时代的产品和生活用品都有其时代特征。早期紫砂壶以实用为主,装饰为次,故其壶型拙朴大方,略无花巧,茶壶出水处常为单孔。随着紫砂壶装饰作用的增强,壶型日趋文巧。如早期明显多夹粗砂,清以后夹砂日细,壶表也日益细腻。从这些特征可推断藏品的相对年代。 萊垍頭條

4.从表面光泽判断。凡名手所制之壶而能留传至今的,定为当时及后人所至爱,早晚把玩,火气早已脱尽,其壶表必定润泽可爱。而新制品,火气极重,有的以涂蜡来增加光泽,用指甲一刮便可辨别。 萊垍頭條

5.注意假冒之作。有些摊贩,在紫砂壶表面上涂蜡或鞋油以及采用其他制假手段,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貌假古雅,实则欺骗,应特别注意鉴别。條萊垍頭

6. 曼生 篆刻

中国十大紫砂壶名家排行榜萊垍頭條

一、顾景舟,二、徐秀棠,三、吕尧臣,四、汪寅仙,五、徐汉棠,六、谭泉海,七、李昌鸿,八、周桂珍,九、顾绍培,十、鲍志强。萊垍頭條

一、顾景舟萊垍頭條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顾景舟是公认的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一,是当代七大紫砂老艺人之一。18岁的时候就拜名师学艺,三十年代后期到上海制壶仿古,54岁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整个东南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许多出自顾景舟的紫砂壶都成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的收藏品。萊垍頭條

二、徐秀棠萊垍頭條

徐秀棠,1937年12月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任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南大学客座教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奖作品有《坐八怪》、《雪舟学画》等。在紫砂壶名家排名第二位的是徐秀棠,1954年徐秀棠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艺人任淦庭为师学习紫砂陶刻,1955年随师父进入蜀山陶业合作社。后来徐秀棠又开始学习彩塑,1959年才开始从事陶刻陶艺创作,主攻紫砂雕塑,刻苦学习多年并没有白费,徐秀棠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还被多个国家的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名家。萊垍頭條

三、吕尧臣萊垍頭條

吕尧臣,男,汉族,宜兴人,生于1941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几十年都潜心紫砂壶艺,师从壶艺大师吴云根,后又得到朱可心、顾景舟等名家的指导,先有“吕竹”之称,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吕氏壶艺”。还开宗立派创造“吕氏绞泥”技法,改变紫砂陶艺原有的内涵和形式,被誉为“壶艺魔术师”,在紫砂壶名家排名中排在第三的位置。萊垍頭條

四、汪寅仙萊垍頭條

汪寅仙(1943年-2021年2月28日),女,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汪寅仙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吴云根、蒋蓉、朱可心、裴石民等名家,1973年进厂研究所,得顾景舟大师指导,1976年至1977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进修,1989年她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文化杰出传承人。頭條萊垍

五、徐汉棠萊垍頭條

徐汉棠,1932年5月11日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于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为顾老师第一弟子。1975——1976年入中央工艺美院进修。他富有艺术天才,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作品似冰如玉,尤善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为上海盆栽界珍藏。萊垍頭條

六、谭泉海萊垍頭條

谭泉海,男,1939年生于江苏宜兴和桥镇,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在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细细揣摩曼生三刀法、板桥郑书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任宜兴市人大副主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條萊垍頭

七、李昌鸿萊垍頭條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55年10月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与夫人沈遽华均为顾景舟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1958年起任紫砂工艺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等职。1984年,由他设计、沈遽华制作的《九头竹简茶具》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1986年《丙寅大吉》组壶(合作)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2001年创作的《青玉四方》茶具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新作《母与子》方壶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华艺杯”银奖,同年《一衡茶具》(九件)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萊垍頭條

八、周桂珍萊垍頭條

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在紫砂大师王寅春、顾景舟的带领下,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识。周桂珍擅长光素器,她认为,一件好的东西,不用加任何修饰就能看出它的自然美,才算最高境界。她匠心独运的手法和艺术处理,使其作品既形神兼备,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超乎前人地达到了和谐统一。作品风格造型典雅、线条流畅、色泽甜美、儒雅大度而极富现代气息。萊垍頭條

九、顾绍培萊垍頭條

1958年,顾绍培进入宜兴紫砂厂,师从陈福渊,后得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长期指导。长期授教,在紫砂事业中耕耘了四十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曾多次赴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技艺表演。曾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金杯奖、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华艺杯金奖。垍頭條萊

十、鲍志强萊垍頭條

1959年进厂从师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1975年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后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善设计制陶,尤擅陶刻装饰,对书法、绘画、篆刻、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作品集紫砂陶造型设计和制作,陶刻装饰诗、书、画于一体的表现形式,注重以文化主宰紫砂艺术的设计思路,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紫砂艺林中别树一帜。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