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新石器时代玉器雕刻的两种文化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宗教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画像石的做法?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一、阴线刻。不管石面光滑或粗糙,物象全部用阴刻线条来表现。多数还在物象轮廓内施刻麻点、虚线或鳞纹,以突出物象质感。例如邹城龙水,枣庄大洼、小山,滕州岗头、马王,兖州农机学校等画像石。也有少数画像石线刻物象内不再刻点、线、纹,例如薛城南常乡画像石和邹城龙水的部分画面。

   二、凹面线刻。物象轮廓内雕成凹面,物象轮廓用阴线刻成。嘉祥五老洼、吴家村、花林村、洪福院、蔡氏园,邹城师专,济宁师专等地出土的画像石用此刻法。物象外石面有的光滑,有的则刻成竖线纹。

   三、减地平面线刻。物象轮廓外减地(有深有浅),凸出的物象轮廓平面上再刻阴线,表现物象细部。凸面上有的较平滑,有的较粗糙。嘉祥宋山、齐山、甸子、南武山,邹城野店,梁山后集,泗水陈村,滕州西户口等地,都出土过这种画像石。

   四、浅浮雕。物象轮廓以外减地,物象凸出呈弧面,在物象上按需要刻出不同的弧面,以表现物体各部位的立体效果,有些细部或再施阴线处理。微山两城,邹城郭里、独山、看庄、王屈、黄路屯、石墙村、金斗山,滕州东寺院、后掌大、车站村、造纸厂、岗头,台儿庄李庄,山亭驳山、冯卯、万庄等地,皆出土过此类画像石。

   四种雕刻技法之外,还有少量高浮雕、透雕。大都出现在鲁中、鲁东和临沂地区,济宁、枣庄并未见到这种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