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核雕船窗户(桃核雕船)

1. 桃核雕船

核舟记 作者: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应当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颗米粒左右。中间高起并敞开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黄庭坚)一起看一幅书画卷。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卷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书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扎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脚趾,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直视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书画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应当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本文选自张潮等人编写的《虞初新志》。 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嘉兴)人 一、整体把握 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本文题目末字“记”,系指文体而言。“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开头是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王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 中间是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至第4段)介绍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又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小层(第2段)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第二小层(第3段)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黄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何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黄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第三小层(第4段)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很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是很专注的样子。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第二层(第5段)介绍舟的顶部。这一层是略写,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以“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再次显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题名用黑色,篆章用红色,对照鲜明,于此可见雕刻家的细心。 最后总括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用以强调材料体积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本文语言平实、洗练,特别是摹写舟中人物情状,句句都出自作者审视所得,毫无夸饰,逼真而又生动,读罢令人有如同亲见“大苏泛赤壁”之感。

2. 桃核雕刻的价值

桃核小金豆盘玩后的效果:

核桃小金豆盘玩以后,效果通体透亮,包浆厚重,红润。

核桃小金豆是一种产自东北的文玩小核桃,个小皮厚硬度大,可做手串。男人是很适合16小金豆桃核手串的,16小金豆桃核手串虽然入门很低,而且是比较常见的材料,从木质上不如名贵木头,但是由于桃核手串有特有的雕刻技术,为16小金豆桃核手串增色不少

3. 桃核雕刻船

清康熙年间,桃源县令肖文蔚,面对城郊大片桃林,曾写下这样一首诗:“年来谁上状元墩,墩外桃花不计村。莫道避秦还有地,愿从花里叩柴门。”早在明朝,泗阳县桃园滩及黄河岸云渡口一带居民,除以种地、植桃为主要生活来源外,还利用农闲季节,把人们随地抛掷的桃核捡起来,雕刻成桃篮、桃锁、桃船、桃猴等工艺品,作为副业收入。因本地方言“核”与“猴”读音相近,而雕品中又有“猴子”,故人们把所有各类桃雕,通称之为“桃猴”。

一枚粗糙桃雕品,在雕刻者手上,只需三刀几锉即可完成;那些快手,一天能刻好几百个。有的行家巧手,黑夜不点灯也照样雕刻。一些桃雕粗品,在旧时代,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卖给小商贩远销外地,作为婴儿扣手脖、姑娘系荷包、老人挂烟袋的装饰品。民间习俗,说桃木、桃雕、桃树枝还可以驱妖避邪。乡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家有三棵桃,不怕野鬼嚎!”婴儿出门串亲,都要折根桃枝拿着。因之在孩子身上挂系桃核雕品,也含有避邪保平安之意。

关于云渡人桃雕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从前,云渡口住着个陶老汉,他身高力大、心灵手巧,对栽培桃树很有经验。人家桃花红一色,他家桃花分五彩,结出桃子香味扑鼻、又大又甜,“病人吃了身体健,老人吃了变年轻”。因而同辈人都叫陶老汉为“桃猴”,称他家桃子为“仙桃

4. 桃核雕教程

经过人工挑选、机械水洗球磨、火炉烘干、再挑选、消毒、等自然方法干燥。制作佛教念珠、手珠、工艺、雕刻、家室等等,它是加工饰品的好材料,透气性极佳,便于清洗,软硬合适,长期使用对颈椎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在中国的传统中更是祛邪避凶、驱毒避邪、,扫除病灾、可辟邪纳福、寓意事业旺盛、平安健康的大吉之物。

5. 桃核雕刻值得玩吗

桃核和核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盘玩体验:

1.从价格上来说,桃核价格要低于核桃价格。买一条皮质密度都过关的东北野生桃核手串,无论是光珠类还是原籽,大几百搞定,但要追求一条各方面都过关的核桃手串,大几千,上万,都有可能。

2.从盘玩体验上来说,桃核手串的变色速度要比核桃手串慢。而小核桃手串变色速度比较快,由于桃核核室小、果仁小,导致隔壁厚,很难玩透,因此变色速度慢,核桃相比于桃核来说,隔壁要薄,油性更佳,因此更容易盘透。

3.从市场角度来说,桃核手串更干脆,核桃手串更丰富。桃核手串只需要关注是不是嫁接籽、规整度、桩型、工艺四大项因素基本入手,而核桃手串要讲究产地、器型、纹路、是否是老树等诸多讲究,因此新手建议直接入手桃核练手,玩出来也很漂亮,购入核桃手串一定要充分了解。

4.从加工角度来说,桃核手串雕刻类题材较多,核桃手串进行雕刻加工的较少。想必大家都读过《核舟记》,桃核雕刻好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而核桃手串雕刻的很少,玩一些浑然天成的纹路较多。

6. 桃核雕刻核舟记

桃核。

文中最后提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意思是: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嘻,技艺也真神奇啊!

核舟指的是选取桃核或橄榄核,微雕刻成长舟或小船。能够给核舟艺术作为实物参佐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陈祖章所雕的橄榄核舟。该微雕作品创作于乾隆二年(1737年)。题材取自苏轼的《后赤壁赋》,核舟上有苏轼与两位友人,还有童子、舵手、船夫,舟底毫芒细刻《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 但是与《核舟记》中描述的并不同,不能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