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核甲鱼雕法(橄榄核雕龟壳)
1. 橄榄核雕龟壳
玉石龟壳,可以理解为玉石雕刻的乌龟壳
2. 橄榄核雕龟壳图片大全
不是
犀角与其他兽角、兽牙、兽骨一样,是动物(犀牛)身上最坚实的部分。犀角较之象牙更为稀有。今天成为世界级珍稀保护动物的犀牛,其角已禁止入药,因此,明清时期所留下的犀角杯已是稀世珍宝了。
犀角的雕刻和象牙的雕刻大致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犀角在盐水中煮软后可以用手扳动。有些犀角雕复杂的造型便是靠手工扳而形成的。
3. 橄榄核雕刻龟壳
草龟就是我们俗称的乌龟,草龟体为长椭圆形,背甲稍隆起,有3条纵棱,脊棱明显。头顶黑橄榄色,有的为青色,前部皮肤光滑,后部其细鳞。腹甲母的平坦,公的稍微内凹,后端具缺刻。
雄性草龟的体型较小,性成熟时背甲以及腹甲墨黑色,俗称墨化,皮肤橄榄绿纹消退,变黑色。而雌性草龟背甲由浅褐色到深褐色,腹甲棕黑色。
巴西红耳龟背甲扁平,每块盾片有黄绿镶嵌且不规则的斑点,后缘呈锯齿状;指、趾间均具蹼。随着龟的成长,龟壳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绿色底色会被黄色所逐渐替代,最后成为较暗的褐橄榄色
4. 橄榄核龟背
背上有三条凸起来的乌龟是中华草龟,俗称草龟。
中华草龟又名乌龟、金龟。中华草龟是我国龟类当中分布最广,在国际市场上,中华草龟十分畅销。日本、菲律宾以及欧美各国人民将其视为象征吉祥,延年益寿之物。
中华草龟体为长椭圆形,背甲稍隆起,有三条纵棱,脊棱明显。头顶黑橄榄色,前部皮肤光滑,后部其细鳞。腹甲平坦,后端具缺刻。颈部、四肢及裸露皮肤部分为灰黑色或黑橄榄色。雄性体型较小,尾长。雌性背甲由浅褐色到深褐色,腹甲棕黑色,尾较短。
5. 橄榄核龟甲图
主要区别有,品种不同、形态特征不同、生活习性不同,具体如下:
一、品种不同
1、海龟
海龟,别称绿海龟。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海龟科、海龟属、海龟种。
2、玳瑁
玳瑁,别称十三鳞、瑁、文甲、瑇玳、瑇瑁、鹰嘴海龟。爬行纲、龟鳖目、海龟科、玳瑁属、玳瑁种。
二、形态特征不同
1、海龟
长可达1米多,头顶有一对前额鳞,吻部短圆,下颚略向上钩曲,颚缘具强锯齿,咀嚼面有一由短的尖齿突连接而成的中嵴,生活时背甲橄榄绿色或棕褐色,杂有黄白色的放射纹,腹甲黄色。头及四肢棕褐色。头背具对称大鳞片,四肢如桨,前肢长于后肢,内侧各有一爪。头、颈和四肢不能缩入甲内。
2、玳瑁
一般长约0.6米,大者可达1.6米。头顶有两对前额鳞,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三、生活习性不同
1、海龟
终身生活于海洋中。以鱼类、头足纲、甲壳纲动物及海藻为食。4—10月为繁殖季节,雌、雄海龟常在礁盘或沿岸水域交配,交尾时间长达3—4小时,交配后雌龟于晚间爬上岸边沙滩掘坑产卵,先以前肢挖一深度与体高相当的大坑,伏于坑内,再藉后肢交替动作挖一口径20cm、深50cm左右的“卵坑”,产卵于坑内,产卵一般在夜晚10时至翌晨3时进行,卵产毕后,将卵坑用沙覆盖后离滩返海。
每年可产卵23次,每产91—157枚,多可达238枚。卵白色,圆球形,卵壳革质而韧软,卵径35—58mm。孵化期30一90天,通常45—60天,幼龟自出壳即爬归海水中生活。
2、玳瑁
玳瑁是海洋中较大而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经常出没于珊瑚礁中,主要捕食鱼类、虾、蟹和软体动物,也吃海藻。它的活动能力较强,游泳速度较快。玳瑁喜欢在珊瑚礁、大陆架或是长满褐藻的浅滩中觅食。
玳瑁的产卵期在3-4月,产卵时,雌性在白昼上陆在海岸沙滩挖穴产卵,坑穴直径约20厘米,深约30厘米,一个产卵期内分三次产卵,每次产卵130-200个。卵球形,白色,壳软有弹性。卵径约3.5厘米。孵化时间长,约需2个月左右幼体便孵化出来。初孵出的幼龟背甲未完全坚硬,但已有覆瓦状排列,龟甲长约43-48毫米。幼龟颈部可自由伸缩,但不能前后左右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