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核雕韩湘子(韩湘子的宝物是什么?)

1. 韩湘子的宝物是什么?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暗八仙”指的就是这些宝物或是法器,传说八仙聚齐之后,四处游玩,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普中众生,他们手中所持的八种法器称为“暗八仙”,威力巨大。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葫芦(铁拐李)、芭蕉扇(汉钟离)、鱼鼓(张果老) 、荷花(何仙姑) 、花篮(蓝采和)、剑(吕洞宾) 、笛子(韩湘子)、玉板(曹国舅)。

2. 韩湘子的宝物是啥

韩湘子所持宝物叫“笛箫”。“紫箫吹度千波静,”使万物滋生。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这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3. 韩湘子的本事是什么

原话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传说古时候有八个神仙,他们分别是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吕洞宾、何仙姑与韩湘子。这八个神仙外貌和脾气都各有特色,经常在一起聚会论道,展示自己的独门法术。有一天,他们一同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途中需要渡过东海。茫茫东海,浩瀚无边,天下的凡人和船只根本就没有办法穿越它。于是吕洞宾就提议:“不如我们八个人每人都将自己随身所带的一件宝物投进大海,让这些宝物载我们过海。”大家一致同意吕洞宾的意见。铁拐李首先把拐杖投进水里,自己稳稳地站在上面,屹立在浪花之上。接下来,韩湘子投下花篮,吕洞宾投下箫,蓝采和投下大拍板,汉钟离投下鼓,张果老投下一个纸驴,曹国舅投下玉笏,何仙姑投下竹罩。他们各自站在自己投放的东西上面,依靠自己的神力,乘风破浪,终于顺利地到达了东海对岸,如期参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成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来比喻在某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本领去完成共同的任务。

4. 韩湘子的宝物是什么东西

有鱼鼓、宝剑、笛子、荷花、葫芦、扇子、玉板、花篮这些法器。

鱼鼓,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频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

宝剑,吕洞宾所持宝物,"剑现灵光魑魅惊",可镇邪驱魔;

笛子,韩湘子所持宝物,"紫箫吹度千波静",使万物滋生;

荷花,何仙姑所持宝物,"手执荷花不染尘",能修身养性;

葫芦,李铁拐所持宝物,"葫芦岂只存五福",可救济众生;

扇子,钟离权所持宝物,"轻摇小扇乐陶然",能起死回生;

玉板,曹国舅所持宝物,"玉板和声万籁清",可静化环境;

花篮,蓝采和所持宝物,"花篮内蓄无凡品",能广通神明。

5. 韩湘子的来历

在潮州,有一个传说。当年韩湘子和潮州当地高僧广济和尚约定从潮州鳄江两岸造桥,各造一半,看谁先完成。

韩湘子是八仙之一,广济和尚也是有法力的高僧。于是两人就施展法术,各自将远处大山的石头幻化成牲畜,驱赶至江中,就变成了一个个桥墩和桥面。

但是不巧,韩湘子在驱赶最后一堆石头的时候。经过潮州金石,一个怀孕的女人识破了他的法术,牲畜又变回石头,留在金石(今潮州金石镇)。

于此同时,广济和尚已经完成自己的造桥任务。韩湘子输了比赛,也没有法力再建桥了。于是,他和广济和尚商量,未建好的一段用一些船只架设江上,连接桥两岸。

后来为了纪念他们二人,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做湘子桥或者广济桥

6. 传说中韩湘子的法宝是什么

东游记八位仙子的法宝是:葫芦、扇子、玉板、荷花、宝剑、洞箫、花篮、渔鼓。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为明代吴元泰。内容为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的故事。

吴元泰(明)生卒年不详,号兰江,好为通俗小说,著有《东游记上洞八仙传》二卷,与杨致和的《西游记》,余象斗的《南游北游二记》合称《四游记》。

7. 韩湘子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八仙”乃中国道教传说中的8位神仙,分别作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的代表。因八仙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明清民间盛行“八仙祝寿”“八仙过海”题材的图案较多,从幡身图面看,主题绣有八仙、仙鹤、白猴、神鹿、蟠桃等众多吉祥长寿图案,描绘的应为八仙赴瑶池为西王母庆寿的情景。

左幅幡身由上到下依次是张果老、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右幅是汉钟离、曹国舅、韩湘子、铁拐李。

张果老,银发白须,身着长袍,手托鱼鼓,骑坐毛驴上;

吕洞宾身穿道袍,肩背宝剑,手握拂尘,由柳树精引路;

蓝采和,头扎单发髻,身着兰色袍,左手持花篮,右手握拂尘,有神鹿相伴;

何仙姑,穿粉色上衣,手持荷花,与捧仙桃的神猴相互对望;

汉钟离,穿宽袖长衣,袒胸露腹,左手持蟠桃,右手握蒲扇,骑坐瑞兽上;

曹国舅,官服配身,头顶官帽,手持玉板,骑坐瑞兽;

韩湘子,头梳双髻,身穿兰袍,手按笛孔,口吹横笛,骑坐仙鹤;

铁拐李,头戴金箍,形态佝偻,双手托握葫芦,脚踏蟹将。

整体看来,八仙人物面目清晰,姿态各异,手持法物,生动形象。在八仙四周还绣有如意祥云、蝙蝠图案,底部绣有海水江崖,象征“如意幸福”“福山寿海”,使祝寿主题更加凸显。

幡身下部分是以宝蓝色锻为地,用金色、红色、粉色、银色和青色等丝线,以平针、盘金技法绣出两组二龙戏珠图案。使用平金法绣的两组行龙,龙身纤长弯曲,呈现曲线之美;头部较小,张口圆目,露牙吐舌;龙身伴有火焰纹、龙鳞呈网状;爪均为五趾、肘下有翼、尾鳍似条状。造型上,两组行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宝珠好似燃烧的火球,可能代表先人对太阳的崇拜。综观全局,在行龙之间还饰有蝙蝠、祥云、蝴蝶和花卉图案,图面纹饰华丽精美,又不失庄严之势。

幡手是幡身左右垂饰的长形带状织物。此柱面幡的幡手为绿色地暗花卉纹、橘色地暗花团纹的锦缎,幡手末端缝缀蓝、青色流苏丝穗。

这套柱面幡,将内地的八仙祝寿、二龙戏珠、海水江崖装饰题材,与藏族传统的塌鼻兽图案自然融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