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刺绣和核雕(满族刺绣的起源)
1. 满族刺绣的起源
习俗:满族人孝敬长辈,注重礼节,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亲友相见,除握手互敬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拜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叫迎新春。
满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来客住西炕,长辈多住北炕,晚辈住南炕。忌讳: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和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 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
服装: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天足、着花鞋。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图为一位满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结婚发式。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 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
婚俗: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 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
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 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世闻名行“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 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
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 “响房”。
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 “揭盖头”。
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食俗: 满族民间农忙时日食三餐,农闲时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饭,喜在饭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干饭。有的地区以玉米为主食,喜以玉米面发酵做成“酸汤子 ”。东北大部分地 区的满族还有吃水饭的习惯,即在做好高梁米饭或玉米馇子饭后用清水过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
这种吃法多在夏季。 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全国著名糕点。较著名的还有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北京小吃墩饽饽,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饽饽,湖北荆州小吃猪油饽饽等。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民间常以秋冬之际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据传用腌渍的方法储存蔬菜,始于清顺治年间。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满族人民爱吃猪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辽宁沈阳市的满族餐馆那家馆有100多年历史的,该店经营的白肉血肠,被誉为正宗的满族风味。
典型食品: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 ① 白肉血肠。 ② 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 ③ 酸汤子。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 ④ 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 节庆: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 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 “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牋 ?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 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
“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端午节:满族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其风俗与汉族相同。 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人家过中秋节也吃“团圆饭”。此外,月亮初升之际,还要供月。即在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 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 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 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 “送灶王爷 参考文献: 。
2. 满族刺绣的传承情况
结婚不需要金腰带
满族人又被称为旗人,旗袍便是满族女子的日常服装样式了。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样式。旗袍裁剪简单,圆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绦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由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旗人上下马匹。满族新娘大婚当日,挽髻成单,蒙上红盖头,身着大红绣花及脚踝旗袍,添绣花红色坎肩,或白色绸带假领。坎肩多为对襟式,对襟下端多为如意头式,衣缘多镶以艳丽花边。满族不讲究缠脚,新娘脚着花鞋,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走起路来,摇曳生风。满族新郎则着红色马蹄袖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头戴翻边毡帽。
3. 满族刺绣的发展演变
辽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岫岩剪纸、岫岩皮影戏、岫岩玉雕、海城高跷、鞍山评书等等。
1、岫岩剪纸,是岫岩满族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积累的民间文化艺术。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它的存在与发展与人们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
2、岫岩皮影戏,大约在清代同治年间传入,至今也有三百多年历史,经过“独影”、“溜口影”和“翻书影”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富有岫岩地域特色的皮影雕刻与表演艺术风格。在没有电灯的时代,它曾是岫岩百姓视觉娱乐的最佳体验形式。
3、岫岩玉雕,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清末民初,岫岩形成了拥有300多人从业的玉石街,出现了以江保堂为首的玉雕“八大匠”和以李得纯为代表的“素活二李”。岫岩玉雕以“素活”技艺见长,以仿制秦汉以前的炉、瓶、鼎、埙等古器物为主。从选料、破料、设计、雕刻到抛光完成,需要耗时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4、海城高跷,又称海城秧歌,是城乡广大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海城高跷的欢腾、奔放、热烈、火爆是其基调,优美、抒情、风趣、诙谐是其特色,二者的统一构成海城高跷秧歌的艺术特征,衍生出“扭、浪、逗、相”四大技法要素。
5、鞍山评书,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具有“豪”、“紧”、“动”、“热”的艺术特色。鞍山评书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形成了“三芳争艳”的局面,刘兰芳、单田芳、张贺芳等人先后在电台、电视台录播了《岳飞传》《明英烈》《隋唐演义》等多部传统书目,为鞍山评书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
6.东北二人转,刘老根大舞台经常有演出。
4. 满族刺绣的文化内涵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共有185个项目入选,黑龙江省有8个项目入选。至此,黑龙江省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42个。
黑龙江省此次入选的非遗项目包括:赫哲族“嫁令阔”(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武家鼓吹乐棚(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赫哲族乌日贡大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黑河市孙吴县);海伦剪纸(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满族刺绣(宁安满族刺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瑷珲上元节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
5. 满族民间刺绣
帽子,满语称“玛哈”
——△——
因满族没有“二十始冠”之说,所以满族男子不分长幼,一年四季都戴帽子。《建州闻见录》记载,赫图阿拉的女真人所戴的帽子“寒暖异别,夏则以草结成……冬则以毛皮为之”,而且“顶上皆加以红毛一团为饰”,因此有暖帽、凉帽之分。同时,清代士大夫燕居时,承袭明代“西瓜拉帽”,并加以改进,形成“瓜皮帽”,后在民间流行。妇女喜戴似男暖帽的“坤秋”,老年妇女喜戴“脑包”。“顶戴花翎”是清代特有的标志品秩的官帽。
——△——
暖 帽
暖帽,秋冬时戴的礼帽。一种用缎子、呢绒或毡子做成的圆形帽子,周围卷起约二寸宽的帽檐。帽檐为上仰形,可按居地的天气凉暖分别镶以毛皮、呢子或青绒。檐上镶的皮子,贵者多用貂、水獭皮,贫者多用青鼠、狍皮。后世满族在礼帽上缀以红缨,是对女真古俗的承袭。清入关后,仅官兵帽上带红缨。
——△——
凉 帽
凉帽,春夏时戴的礼帽。无檐,形似东北盖酱缸的酱斗篷,为“”形,有人形容它为“覆釜”。多用草编成。
——△——
瓜皮帽
瓜皮帽,也叫“便帽”、“小帽”,由明代演变而来。《三才图会-帽子》载:“帽者,冒也。用帛六瓣缝成之。其制类古皮弁,特缝间少玉石耳。此为齐民之服。”清士大夫燕居时多戴此帽,后民间逐渐流行。瓜皮帽是最常用的,老少皆宜。冬春一般以黑素缎为面,夏秋多用黑实纱为面,颜色和纹饰常与身穿袍褂配套。这种帽子的形状,为六瓣缝合而成,上锐下宽,底边上有的镶以一寸小檐,有的无檐,用织金缎包个窄边。在帽顶上缀一个丝绒结成的“大疙瘩”,俗称“算盘结”,黑红不等。在帽檐靠下的地方正中,有用珍珠、美玉、翡翠、玛瑙、猫花眼等宝石或用烧蓝、玻璃、银片制成的帽石,这是满族先民灵石崇拜的遗风。
——△——
坤秋
坤秋是满族妇女秋冬所戴的帽子。式样与男子暖帽相似,帽檐上仰,帽顶多用红、蓝、紫或绛色缎子作面,顶上盖花用刺绣或挖云或平金银为装饰,再钉上两条二尺多长、上窄下宽角锐的飘带。有的飘带的锐角尖上,还钉有各色的丝线穗作为装饰。
——△——
脑包
脑包是一种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上镶素边,中间绣以素花,围在额上,既能防止头发紊乱,又能挡风寒。《红楼梦》中,贾母平时额头上常常戴有脑包。
——△——
顶戴、花翎
“顶戴、花翎”是清代特有的官员品秩的标志,是满族先民佩石插翎古俗的演化。顶戴,俗称“顶子”,是指贵族、官员所戴冠顶镶嵌的宝石。清《会典》规定,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阳文镂花金,九品用阴文镂花金。无顶戴即为无品级,俗称“未入流”。
雍正、乾隆朝后,逐渐用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宝石,素金顶也被黄铜所代替。今天人们常说“以人血染红顶子”,即是指用别人的鲜血来换高官厚禄。在清朝,当革去官职时,首先是摘去顶戴花翎,而一、二品高官是红顶戴。
花翎,是指带“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眼”,即像眼睛一样的彩色斑纹,可分为单眼、双眼和三眼花翎。蓝翎,是指的羽毛。戴时,将花翎和蓝翎根捆扎在一起,插在“翎管”中,系在朝冠或吉服冠的顶子上,因与顶子相连,所以统称“顶戴花翎”。
清初,戴花翎还不是品级标志,而是作为皇帝特殊的赏赐,象征荣誉。顺治十八年方定制:亲王、郡王、贝勒不戴花翎,贝子、图伦额附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附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员戴单眼花翎,六品官员以下戴无眼蓝翎。从而,花翎有了标志品秩的作用,但仍作为朝廷的特殊奖品,赏给建功立业者。
顶戴花翎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荣誉和社会地位的标志。实际上,它是满族先民佩石插翎古俗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