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道教寓意的核雕(道教寓意的核雕图片)

1. 道教寓意的核雕图片

寓意完美结合

   阴阳鱼也称“太极图”(注意,不是韩国国旗上的那种)。它是反应我国传统哲学中辩证思想的一种象征性符号,由图形上看,由黑白两个鱼形图案拼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喻示着阴阳(按现在的哲学名词,“阴阳”可以理解为“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转化又相互对立的基本道理;

2. 道教比较有寓意的句子

到了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李商隐正是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在二十二岁那年,也走上了学道之路。

虽然诗人李商隐已经离开我们一千多年了,但是到今天,年轻人依旧喜欢背诵出他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名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等。中老年人也会背诵“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名句。

3. 道教象征

天皇 日本天皇(英语:The Emperor of Japan)是日本皇帝的称号,相传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也是神道教最高领袖,日本国家象征。从日本神话神武天皇到现在明仁天皇共125代。 名称最早文字记载是日本689年颁布的《飞鸟净御原令》。而中国开始称日本元首为天皇约是在清末的同治年间。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近代明治维新后宣称“万世一系”并写入宪法,即日本从古代起没有改换朝代,始终都是皇室一系。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大量神话色彩,难以断定古代天皇真实性。

从崇神天皇开始考古学才能确认其实际存在,自应神天皇开始的历史之可信度才大为提高。

4. 道教的象征是什么

紫光是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可见光中透射度最强的,也是对生物体危害最大的光。紫光的波长是400nm,频率为7.5*10^14Hz。它在显示生物体秘密的同时,又对生物有着强烈的破坏作用。它是病毒研究中必用的光,又是可将病毒致死的光。紫光将伴着生物界,伴着人类的文明,在环球上永远播散着它那美丽而神奇的光波。

在我国古代,紫光又被称之为“紫气”,它象征着正气与祥瑞,如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守城将领就曾见“有圣人东来,骑青牛,紫气蒸腾”,故留老子作《道德经》五千言。另有说法“紫气通南极,青气绕蓬莱”。

5. 中国道教图案的寓意

       传说太极图是由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发明的,它是中国道家哲学的经典表达,代表着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相转化的普遍规律。太极图主要以黑白两色的太极图案表示,代表阴阳两仪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也是宇宙万物之间的普遍规律。

6. 道教寓意的核雕图片欣赏

帝钟:亦称三清铃、法铃、法钟。道士行仪时的法器。帝钟有手柄柄端称“剑”,呈“山”字形,是道教三清的象征,代表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帝钟有降神、驱魔的作用。法师施法时以单手持柄摇动,其叮呤叮呤的声音意为“振动法铃神鬼咸钦”。

木鱼:木质法器又称木鼓。道教行仪时用以敲击节奏以控制诵经速度。由于鱼昼夜都不合眼,所以把木头雕刻成鱼形藉以警戒修行者应昼夜思道切勿懈怠。木鱼样式和大小有多种:小木鱼可握在手中敲打;大木鱼通常放在经案旁边。

鼓:皮面木质法器有圆筒形、扁圆形,大小两种。道观早晨开静、晚上止静时均有击鼓为号者。小鼓在行仪时作为法器配合小钟使用。鼓声有通神辟邪的作用。道教击鼓十分讲究手法多样,既能模拟“风云雷雨”,又能配合经韵板眼,谓之“花点”。

如意:行仪时高功(主持仪式的法师)的法器。由玉、木、骨等雕制。形状略曲如“心”字有三点:首尾两端作云彩形或灵芝形,中央一点呈圆形。三点暗喻“道化三清”之意,亦象征一心尊三宝(道宝、经宝、师宝)。相传如意为黄帝战蚩尤之兵器,具有辟众魔、宣宝经之法力。现今道教行仪时只有高功可以手持如意。

磬:铜质钵盂状法器。道教行仪时击磬以通报神灵、消灾解厄。香客叩拜神灵值殿,道士击磬以示通报;在道场诵经时击磬以控制科仪程序。

引磬:铜质法器又名手磬。其形似小碗底部连以木柄以便携持。行走诵念时敲击磬边其清脆之声用以引导、控制行仪的速度,故名引磬。

水盂:道坛法器。即:水碗、清水碗。用以盛装法水(甘露)。古为竹制品,今多为铜制。有的形如茶杯,杯口略大,杯身周围绘有“五岳真形图”;有的状如饭碗状的水盂,杯口略窄。高功法师常以左手持盂,右手执杨柳枝沾取盂中法水,遍洒法坛以示净坛。

铛:又称单音、铜鼓,俗称铛子。形为直径约十公分的小铜锣悬于木框上敲击出声。如果有多面小锣悬挂于同一框上敲击演奏,则称为“云锣”、“云璈”。

铙钹:亦称钹、铜盘。由两片圆形的铜板组成,其中央的隆起部份有绳或布条系结起来。行仪时道士双手各持一片合击发声。铙钹之声可迎送神将驱赶妖魔。行仪时铙钹通常和铛配合使用。

令旗:道教法坛上道士用以发号施令的旗子。旗面为青、红、黄、白、黑五色代表五行,并镶以齿状色边,配有飘带一条,旗杆一般为藤制。旗子上书有:“令”或“敕召万神”等字。

幢幡:法坛仪仗常用法器。幢、幡的区分在于:幢顶有盖并有执杆可以手持;幡顶无盖有手持者亦有悬挂于神像两侧。法坛设置幢幡主要用于盟天告地、昭真召灵。

朝笏: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等。原是古代朝廷上官员所执的手板,上面可以记事以免遗忘。在道教法坛上仍尊古意以示法师向帝尊奏告;朝拜时均是两手恭执朝笏于胸前以表尊敬。

法尺:坛场法器有木尺和铁尺两种:木尺多为金色或红色两面均有刻度并雕有葫芦等吉祥图;铁尺不带刻度和图案。另有天蓬尺形为四棱,各面分别刻有日月、二十八星宿等星象图案及天蓬元帅圣号,以示天蓬神的辟邪力量。道教认为法尺具有辟邪除魔的力量。

法剑:坛场法器即:宝剑、令剑、七星剑。法剑是道士施法的法器,具有斩妖诛魔的法力。科仪中念咒语、噀水、洒净、焚符等节次多以法剑相配合。法剑有金属和木制两种:金属剑的剑身两面各镶有北斗七星图案,剑柄则刻有龙、符图案;桃木剑的剑身亦刻有符咒。

法印:道士上奏天廷文书之印信,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法坛上使用的青词、表章、意文、榜檄、符箓多盖法印以象征神灵的嘉持和颁行。质料有木质、石质、青铜等。印文多为仙圣的尊号或法坛的名称。文字通常呈篆体或符箓,非一般人可识读。

令牌:又称雷令、五雷号令牌。源于古时军队的虎符。有金属或木质多种。令牌的正面一般有“五雷号令”,背面有“总召万灵”等字样,两侧刻二十八星宿名称。令牌上圆下方象征天地,是道教法坛上用以召集神将、差遣神灵的法器,亦有辟恶驱邪的作用。

手炉:道坛法器。即:有柄的香炉。用手持炉故称手炉。古代灌献之礼用圭瓒瓒的形状像盘内盛放祭酒。手柄像圭执柄以行灌献之礼,手炉即源于此。道教仪式有上炉香,科仪法师执手炉燃香以行祭。

7. 道教雕刻

雕刻桃木剑的时候,需要选用长度在五十公分以上的比较笔直的桃木,然后将桃木外面的树皮去除之后留下里面的木材,将多余木头用斧头砍下,将桃木用刀修成剑的形状,再用沙纸初步打磨光滑,再进行精细的雕刻就,雕刻好后再用沙纸将桃木剑打磨光滑即可。

8. 道家核雕

百川东到海,儒释道三教合流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诠释这一文化现象的传统绘画中,三酸图与虎溪三笑图可谓是主旨相近表达各异,蹙眉紧缩与喜笑颜开的神情背后,蕴含着貌离神合的本质上的一致性。

三酸图由尝醋图演变而来。特别是有宋一代关于尝醋图的吟咏之作不乏名篇佳作,可见这一题材在宋代文化圈中应当风靡一时,比如僧释洪英偈诗中有“阿家尝醋三赤喙”之句,而诗人刘克庄也有《记杂画·尝醋图》一诗。而追溯这一题材的始创者,当发轫于五代末宋初的禅画大师石恪,不过早期的尝醋图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三酸图,从画史以及相关诗文中的记载来看石恪的作品当是《翁媪尝醋图》,画面主题是由一对老夫妻构成的,北宋时期苏轼门下“苏门六君子”李廌的《德隅斋画品》中有这样记载道:“顷见恪所作翁媪尝醋图,蹇鼻撮口,以明其酸。”而历史上有诗为证,如黄庭坚的《题石恪画尝醋翁》对这幅作品的画面构成和整体风格的描述颇为一目了然:

石媪忍酸喙三尺,石皤尝味面百摺。

谁知耸膊寒至骨,图画不减吴生笔。

而宋代诗人吴则礼的《又画尝醋翁》一诗,首句中便直接点明了这一题材肇始于石恪:

石先戏作忍酸相,未信从来尝醋难。

头毛鬅鬙面白皱,老夫笑作婴儿看。

从尝醋图的本身起源来看,这种题材的绘画随着禅宗的兴起而出现,并且随着儒释道文化的交融而赋予了更多的文化韵味。而至今可见的题名为《三酸图》的最早画作传为北宋翟汝文所作,不过这幅图中的主题中“酸”之本意的呈现并非尝醋而是吃青桃,从画面中三人的衣饰上看也并非儒释道这三教代表形象,而主要是以道家的形象示人,这一画作的主题反映确实道家思想。

宋 翟汝文(款)《三酸图》

想来颇为有趣,评画人成画中人。而如今通常而言的三酸图最终定格为苏轼、佛印、黄庭坚三人领衔主演,其来源与宋代传奇笔记小说的记载。在画史上的记载元人赵孟頫、颜辉都曾经以此为主题创作过三酸图,其中赵孟頫的的画作上的题词为:“僧与二俗士共围一瓮染指尝之之像,是宋佛印禅师东坡山谷两居士共尝桃华醋,赵子昂图之。”不过这些画作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复得见。而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三酸图来看,这一题材的画作都取自这样的传说,而且在题词上经常可见如下这段话:

金山寺住持佛印乃谢端卿出家,有三才学,守戒行。同黄门黄鲁直、苏东坡交善。一日遇谒佛印曰:吾得桃华醋,甚美。取而共尝,皆皱其眉,称为三酸。

明 崔子忠 《三酸图》

佛印与苏东坡黄庭坚的三人之间的故事大多见于野史笔记之中,特别是在明代传奇笔记中记载较多,比如入选中学课本中的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记载了一个关于三人同游赤壁为主题的一个核雕作品。而今最早可见的这三人位主题的三酸图主要是明人作品,比如明代崔子忠、张风就有这样的作品传世,崔子忠的《三酸图》画面中四个人物其中一个老者站在醋瓮前手举着一杯醋,而佛印、苏东坡、黄庭坚三人以手指沾醋品点其中味道,三人的神情看上去然人忍俊不禁,颇为有趣;张风的《三酸图》上的题跋曰:“文湖州(文同)画有三酸图,传于后世,争为师事,此幅略似其意”,似乎从中可推测这种三酸图的构图最早可以追溯至与苏东坡同时代的文同所创作这一题材的绘画。

明 张风 《三酸图》

不过宋、元时代的以这三人为主题的三酸图至今没有存世之作,这其中是否为明人杜撰不得而知。而明代王阳明有一段评论三酸图的话倒是有趣的紧:“人言鼻吸五斗醋,方可作宰相。东坡平生自谓放达,然一滴入口,便尔闭目攒眉,宜其不见容于时也。偶披此图,书此发一笑。”

清 戴球 《三酸图》

清 王素《三酸图》

清乾隆青釉《三酸图》瓷塑

明人的三酸图已然成为定式,而清人以及近现代画家都延续了这种构图模式和其中的精神内核,在戏谑的画面背后,其中的题跋大多都引用此前的那段“称为三酸”的话,比如清代的戴球、王素以及近现代的李可染、诸建秋、方人定等人所创作的三酸图莫不如是,由此可见三酸图所体现的人生观几乎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由于这种画面的以谐趣性,除了这些画作之外,在清代各类瓷器、刺绣、玉雕等民间工艺品之中这种题材也屡见不鲜。

李可染 《三酸图》

李可染 《三酸图》

究其本意,一样的皱眉中三种滋味各有所指各有妙境:儒家以为酸,代表着一种入世的人生哲学,直面现实的不足而坦然面对并着力去改造现实;佛教以为苦,认为必须在认知这种苦并超越着这种苦去寻求离苦得乐的法门;道家以为甜,人生不必自寻烦恼,就像醋之本源是用米或者红枣来酿成的一样,追根溯源,人生的本是是欢乐的美好的。

这种看似玄而又玄的不一样的认知,蕴含着一种很朴素的道理: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近现代 诸健秋 《三酸图》

方人定 《三酸图》

五味俱全的人生,大抵到最后都是因人而异不过如此,就像悲观者和乐观者关于半杯水的认知在“半杯是满的或半杯是空的”看似极端对立中价值判断中,其最终的本质并无二异,人生还是同样的人生。而就三酸图的主题表达而言,与其何其相似,从各自不同的教义角度出发去评价醋的滋味,最终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而归根结底,这种不同的背后既隐含着三教同源的宏大叙事,同时也寓意着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殊途同归的自我超越的个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