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雕塑

妙女核雕是什么(妙女核雕是大师吗)

1. 妙女核雕是大师吗

  橄榄核雕苦瓜的含义是:苦尽甘来,另外因为苦瓜种子较多,也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雕刻行有句话:雕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个不仅在核雕中,再玉雕、木雕中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以动物、植物、山水、人物、神话、传说及各种组合图案,通过谐音、嫁接、比喻、象征等各类艺术手法表情达意,赋予这些玉雕图案以美好愿望、追求、寄托和向往。

2. 妙女本工核雕价格

橄榄核雕刻本工是指用心良苦,精益求精

3. 妙女核雕落款图片

核雕大师妙女也是核雕界中一位名人了,他的本名是韦妙女,浙江东阳人,在核雕界已经有将近20年的创作经历了,妙女的落款就是汉子妙女的书写了,妙女的作品广受大家的喜爱,橄榄核的核壁有多厚她就能雕多深,这不仅仅是单纯的胆量的问题,而是从业多年来对橄榄核积攒的丰富经验,如果不是经验丰富很容易雕漏,辛辛苦苦一两天雕出来的刘白费了,她独特的雕刻工艺可谓在核雕艺术里面独树一帜,为达到理想效果这款钟馗对原料的要求也非常高。

4. 妙女核雕达摩

橄榄核雕刻18罗汉却只有16个,是因为其他两个罗汉一直有一定争议,所以有时橄榄核雕刻18罗汉只有16个。

十八罗汉只有十六个的说法有的认为十六罗汉加上大迦叶和屠钵叹两位尊者,这种说法在唐朝时候就已经广为流传了。根据宋代文献记载,十六罗汉加两位尊者的组成十八罗汉已经得到证实。除此之外,西藏地区对另外两位罗汉的传说又不一样,认为其他两位是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还有的认为是加上降龙、伏虎两位尊者,还有的认为是加摩耶夫人和弥勒两人,总之各有各的说法。

5. 妙女核雕是大师吗还是小师

 拼音

  镂空:lòu kōng

  意思

  镂:雕刻

镂空: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例:~的象牙球。

  镂空是一种雕刻技术。外面看起来是完整的图案,但里面是空的或者里面又镶嵌小的镂空物件。

应用陶瓷  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指在陶坯体上透雕花纹。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已有透雕圆孔为饰,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薄胎黑陶把杯,把柄上就有多种镂空纹饰。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薰都有透雕纹饰;宋以后镂空装饰日益发展;清乾隆(1736-1795)时烧成镂空转心、转颈及镂空套瓶等作品,使这类工艺达到顶峰。

雕刻

  

秦皇岛民间艺术家杨洪武的镂空核雕

镂空这种雕刻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石雕、玉雕、木雕、象牙雕等艺术雕刻领域,甚至果雕、面粉雕也大量采用了这种雕刻技法。

  镂空核雕也属于镂空技法的一种。

  河北省民间艺人雕刻的镂空核雕巧妙地利用植物果核上的纹理,经过揣形摹象,刻制出生动有趣的客观物象.植物果核一般具有体积小、纹理不规则和表皮薄而脆等特点,核雕艺人借助果核不规则的纹理使作品疏朗、剔 透,主题集中,或人物亭阁、或鸟兽虫鱼,无不生动有趣。

  

秦皇岛民间艺术家杨洪武的镂空核雕

镂空核雕的镂刻是创作的最关键阶段,要求作者施刀的功力、线与面的处理以及各种造型手段的变化,都必须切实服从主题内容的需要,使意、形、刀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灵活运用冲、划、切、刮等刀法和浮雕、透雕等表现方式,以及具有丰富内涵的东方艺术语 言,在造型的疏密虚实、方圆顿挫、粗细长短的交织、变奏中,表现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使作品产生音乐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盈盈珍品。

  镂空机械手表 

  雕刻艺术衍生出了一门制表工艺:镂空工艺,它和剪纸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工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而终于在1930 年得以复兴。瑞士钟表工匠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才寻找回了这种曾经于十八世纪兴盛繁茂但随后被遗忘的传统工艺。大部分工匠以普通机芯为基础,先用针把需要镂空的部分钻成小孔,然后用锯把多余的金属剔除。下一个重要步骤是用雕刻刀把所有边缘修饰成45度角斜边,以及把机芯面雕成不同的图案。完美的工艺不只是细心地雕琢每个角度,而是每层零件必须把透视底层机芯的阻碍减至最低

6. 妙女核雕工作室在哪

镂空设计的历史:

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指在陶坯体上透雕花纹。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已有透雕圆孔为饰,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薄胎黑陶把杯,把柄上就有多种镂空纹饰。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薰都有透雕纹饰;宋以后镂空装饰日益发展;清乾隆(1736-1795)时烧成镂空转心、转颈及镂空套瓶等作品,使这类工艺达到顶峰。

雕刻

秦皇岛民间艺术家杨洪武的镂空核雕镂空这种雕刻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石雕、玉雕、木雕、象牙雕等艺术雕刻领域,甚至果雕、面粉雕也大量采用了这种雕刻技法。

镂空核雕也属于镂空技法的一种。

河北省民间艺人雕刻的镂空核雕巧妙地利用植物果核上的纹理,经过揣形摹象,刻制出生动有趣的客观物象.植物果核一般具有体积小、纹理不规则和表皮薄而脆等特点,核雕艺人借助果核不规则的纹理使作品疏朗、剔 透,主题集中,或人物亭阁、或鸟兽虫鱼,无不生动有趣。

秦皇岛民间艺术家杨洪武的镂空核雕镂空核雕的镂刻是创作的最关键阶段,要求作者施刀的功力、线与面的处理以及各种造型手段的变化,都必须切实服从主题内容的需要,使意、形、刀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灵活运用冲、划、切、刮等刀法和浮雕、透雕等表现方式,以及具有丰富内涵的东方艺术语 言,在造型的疏密虚实、方圆顿挫、粗细长短的交织、变奏中,表现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使作品产生音乐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盈盈珍品。

镂空机械手表

雕刻艺术衍生出了一门制表工艺:镂空工艺,它和剪纸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工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而终于在1930

年得以复兴。瑞士钟表工匠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才寻找回了这种曾经于十八世纪兴盛繁茂但随后被遗忘的传统工艺。大部分工匠以普通机芯为基础,先用针把需要镂空的部分钻成小孔,然后用锯把多余的金属剔除。下一个重要步骤是用雕刻刀把所有边缘修饰成45度角斜边,以及把机芯面雕成不同的图案。完美的工艺不只是细心地雕琢每个角度,而是每层零件必须把透视底层机芯的阻碍减至最低。

镂空雕刻在古建筑的木雕装饰中,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镂空雕刻,习惯上又称透雕和镂空雕刻(镂空是用凿子雕凿),是在木板上用钢丝锯条镂刻空洞,红木工艺品并施以平面雕刻的一种工艺技术。它是木雕艺术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要经绘图、镂空、凿粗坯、修光、细润等一系列操作工序而成。因为它有比较匀称的空洞,能使人醒目地看雕刻的图案,视线不受障碍,玲珑剔透而有强烈的雕刻艺术风格,极富于装饰。

透空双面雕,即两面都雕刻的透空雕。可供人们两面独自观赏,类似苏州的“双面绣”。这种工艺需要艺匠们具有高超的智慧与,巧妙的构思。透空双面雕大多施工于条案档板、门窗板、隔扇、衣架等两面都可以欣赏的家具。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正反图案相同,只不过一正一反而已;另一类是正反图案相异,这种透空双面雕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即便整件家具散架了,其雕刻板也可作为单独艺7术品珍藏、陈列。

7. 妙女雕刻大师简介

2006年作品《长寿有余》在上海中福玉雕文化节暨玉雕大师精品展中荣获珍藏奖·最佳工艺奖。

2006年作品《福寿双全》在上海中福玉雕文化节暨玉雕大师精品展中荣获珍藏奖·金奖。

2006年作品《财源滚滚》在上海中福玉雕文化节暨玉雕大师精品展中荣获珍藏奖·最佳创意奖。

2008年作品《辞旧迎新》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2008年作品《寿翁寿婆》入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北京·2008)。

2008年2008中国玉器百花奖(广州),作品《钟馗醉酒》获得银奖。

2008年2008中国玉器百花奖(广州),作品《福寿双全》获得铜奖。

2008年2008中国玉器百花奖(广州),作品《桃园三结义》获得金奖

2008年作品《关公》荣获首届玉雕神工奖评选活动“铜奖”。

2008年作品《财神》荣获首届玉雕神工奖评选活动“银奖”。

2008年作品《财神》荣获首届玉雕神工奖评选活动“金奖”。

2009年作品《福寿万代》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09年作品《刘海戏金蟾》入选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

2009年作品《辞旧迎新》入选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展。

2009年作品《长寿富贵章》在2009中国玉(石)器百花奖(北京)上获得铜奖。

2009年作品《钟馗》在2009中国玉(石)器百花奖(北京)上获得金奖。

2009年作品《传承》荣获第二届中国·上海玉雕神工奖评选活动银奖。

2009年作品《老友》荣获第二届中国·上海玉雕神工奖评选活动创新金奖。

2010年作品《一诺千金》荣获中国·上海第三届“英合杯”玉雕神工奖评选活动“最佳创意奖”。

2010年作品《生生不息》荣获中国·上海第三届“英合杯”玉雕神工奖评选活动“创新金奖”。

2010年作品《福运长久》在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0“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0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作品《富贵传家》获得金奖

2010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作品《有喜了》获得最佳工艺奖

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作品《平平安安》获得金奖。

2011年作品《平安》第六届中国玉石雕精品展上获得2011“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奖金奖。

2011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作品《母慈子孝》获得金奖

2011年中国玉(石)器“百花奖”,作品《福满天下》获得银奖

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作品《成大业》获得金奖。

2013年作品《筑巢引凤》在第五届中国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中获得金奖。

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中,与郭文安合作玉雕作品《妙相》获得金奖。

2014年作品,《祖孙乐》被特邀参加中国(天津滨海)2014玉雕名家名作精品邀请展

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中,作品《花好月圆》获得金奖。

2014年作品《福禄寿》荣获第七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评选“金奖”。

2014年,第六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作品《花好月圆》、《蒸蒸日上》、《长眉罗汉》获得优秀展示(展演)奖。

2016年作品《蒸蒸日上》入选2016·北京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16年作品《福运长久》入选2016·北京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2016年作品《福满天下》获得中国(天津)第三届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6年作品《号令天下》获得中国(天津)第三届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8年作品<呵护》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师精品特展

培训公益

2009年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举办的“艺术品经营管理”职业培训。

2010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参加-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大师高级研修班。

2011年被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授予捐赠证书。

2013年,向石家庄经济学院捐赠作品《于是》。

2013年,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捐赠作品《于是》。

2013年,向中山大学图书馆捐赠《于是》。

2014年,向云南鲁旬地震捐款10200元。

2014年11月26日-28日应邀参加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走进钓鱼台,创意工美行”研讨、创作、展示等系类活动。

8. 妙女核雕大师简介

到了东汉时期,端午节的起源又加入了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 传说在很久以前,浙江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叫曹家堡的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名为曹盱。他天天都在舜江上捕鱼。他还是一位巫者,善于“抚节安歌,婆娑乐神”。 这位渔夫有个女儿叫曹娥,生得美如天仙,聪明伶俐,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 有一年的春夏之交,连绵大雨,舜江洪水暴涨。江上浊浪滚滚,卷起一个个巨大的漩涡,洪水淹没了滩涂。

渔人盼大水又怕大水,涨了大水鱼虾多,但洪水汹涌危险大。

按着当地的习俗,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在舜江上举行迎祭神仪式。

曹盱望着混浊的江水,一定要参加这个重要的仪式。曹娥望着满天风云,劝爹不要去。她爹说:“我善于安歌乐神,这个仪式每年都参加,只要小心就无事。”

曹娥见爹要去,就央求爹,她要同去,好歹也有个照应。

她爹说,女儿不识水性,去了会给他添麻烦的,就不要去了。

哪想到,曹盱去不多时,站在举行仪式的船头,忽然一个巨浪将船掀翻,很多人被翻进滔滔江水中。

曹盱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卷进漩涡不见了。

曹娥在家不放心,时时盼、刻刻望,只望爹爹平平安安早回家。

直到日中太阳过了西,还不见爹爹回家来。

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但见江水茫茫,掀起层层恶浪,却不见爹爹。

曹娥心里不安,她沿江向上游走三里,转身又朝下游走六里,还没见到爹。

太阳快落山头了,曹娥急得拼命叫:“爹爹,爹爹啊……”

喊声招来了几个她爹的伙伴,他们个个衣衫湿淋淋的,大家见了曹娥都叹气,告诉曹娥说,他们一起突然被洪涛推进漩涡,你爹让水冲走了。

曹娥一听吓出了魂灵,大叫一声“爹爹”,拔脚朝下游追去。

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于是她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找。

到7天时,曹娥脱下衣裳投入江中,对天祷祝说:“若父尸尚在,让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让衣服浮起。”

这句话刚说完,眼看衣服就沉没了。曹娥随即纵身投到江里,寻找父亲去了。 5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五这一天,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着父亲的尸体浮出了水面。

众乡亲惊异,哀其孝女,就纷纷出资买棺木,将她尸葬于江东。

孝女曹娥的坟墓,一直矗立在浙江的绍兴。 曹娥虽然死了,但她却能找回父亲的尸首,把他负到江堤边。

她的孝心感动了天,更感动了四周的乡亲,他们又在曹娥跳水救父的江边,给她塑了雕像,尊她为“孝女娘娘”,后来人们把曹娥寻父出水的地方就叫做曹娥村。 到了151年,人们为纪念曹娥的孝行,再将曹娥改葬在江的西岸道路旁,此事迅速传扬开去,轰动了朝野。

这时,有个原在皇帝身边当郎中的官,派到上虞当县令,名叫度尚。

他为官清正,体察民情,对曹娥投江救父的事迹非常感动,于是就上报朝廷,将其封为了孝女。

舜江历史悠久,相传是虞舜避丹朱之乱来上虞,率百官治江害而得名。

这是一条名震东南亚的大江。

汉桓帝为纪念曹娥的孝行,就将舜江改名为曹娥江。 人们怀念孝女曹娥,为弘扬她的孝道,在浙江省上虞市曹娥江畔建起一座曹娥庙。相传,曹娥江不管怎样水急潮猛,还是江水奔腾咆哮,一到曹娥庙前面,立即变得无声无息,仿佛愧对孝女,悄悄遁去,过了曹娥庙门口,才敢再发出响声,叫人叹为奇迹。 曹娥庙早年又叫灵孝庙、其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极高,以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饮誉海内外。 每年曹娥庙都要举行盛大的五月庙会,各省各府都有人来参拜曹娥孝女娘娘,各地香客盈门,盛况空前,逐步演变成端午习俗。 上虞县令度尚又让他有奇才的外甥邯郸淳作碑文。当时年仅20岁的邯郸淳一挥而就,令众人叹服。邯郸淳写完碑文,立碑在曹娥墓旁。这块石碑,便是著名的“曹娥碑”。 碑文为行楷体,文笔生动流畅,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是曹娥庙的镇庙之宝。 195年,享誉东汉末年的大文学家蔡邕,因为得罪宦官逃到这里。他听说年轻的邯郸淳写碑文竟一挥而成,便赶来观读。他在夜间来到曹娥庙,借着月光,手摸碑文,赞为奇文,就索笔在碑的背面题写了“黄绢幼妇,外甥齑臼”这哑谜式的古禅歌。 后来曹操领兵路过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家,见墙壁上挂着曹娥碑图,旁边写着8个大字,于是曹操问蔡文姬,可这位曾经创作过《胡笳十八拍》的著名才女,也不解这8个字的意思。其时曹操的谋臣杨修,看了一会就说已经破译。 好胜的阿瞒要杨修暂且勿言。马行三里,曹操也突然省悟破译,双方核对答案,居然都为“绝妙好辞”4个字。 原来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是少女,女旁的少字即为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女旁子定是好字。齑臼可称为受辛之器,受旁辛字,则是受辛字,即辞字。 蔡邕的这段题词,就成了我国最早的字谜。从此,曹娥庙中的曹娥碑便名扬天下,文人墨客纷纷来这里作文吟诗,临摹碑帖,有的还写诗留念。 汉代立的曹娥碑,大约在1086年堕江。王羲之也曾重写过碑文,但也失落了。存留下来的这块是宋碑,由王安石之婿蔡卞书写的,碑文共有445个字,字体为行楷体,文人墨客视为瑰宝,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曹娥江、曹娥碑与曹娥庙成为闻名华夏的旅游胜地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对曹娥孝女给予高度赞扬。 1093年,宋哲宗下令建造了高大辉煌的曹娥正殿。1110年封曹娥为灵孝夫人。后来又先后被皇帝加封为昭顺夫人、纯懿夫人,还加封曹娥的父亲为和应侯,她的母亲为庆善夫人等。 1357年,在端午曹娥庙会期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文武百官和地方官都到曹娥庙祭奠,诚意伯刘基亲自撰写诔文,弘扬孝道。 从此以后,曹娥庙的五月庙会,引起官府和民间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逛庙会就成为端午节长盛不衰的重要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