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艺品

石印本是什么样子的?

石印本是指用石材制版印刷的图书,这是晚清时期传入我国的一种近代印刷方法。其方法是用富于胶着性的药墨,直接描绘字、画于天然而多微孔的石印石面上; 或采用药墨写原稿于特制的纸上,将其覆于石面之上,强力压之,揭去药纸,涂上 油墨,然后用沾有油墨的石版印书。

石印与铅印本均是油墨印刷,与水墨印书的刻本古籍有区别,而且石印本多为手写软体字,易于辨认。实际上,石印是一种平版印 刷技术,这种技术是由德国的A?逊纳菲尔德(1771?1834)于1798年发明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19世纪初,石印技术已在欧洲普及。

清道光十四年C1834),中国广州出现了外国人张贴的用石版印刷的布告。同治十三年(1874),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附设的印书馆开始设立石印印刷部,印制教会宣传品。1876年,创设申报馆的英国人E。美查在上海开设了点石斋石印局,开始石印图书和期刊,出版了《考正字汇》、《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等。

随后,中国人徐裕子、徐润等于1881年先后开设了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专印如《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斋书画谱》等古书。石印与铅印曾一度取代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而占居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以后,石印的地位逐步被更为完善的铅印所取代。

用石印技术印刷的书籍,文字和图画与原作不差毫厘,文字多为蝇头小字, 笔画清晰;彩色石印的书籍,画面的色彩明暗、浓淡几乎可以乱真。照相石印和彩 色照相石印,精美迅速,更胜一筹。中国近代的石印图书,以古籍为多,遍及经、史、子、集,其中以商务印书馆石印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和中华书 局石印的《古今图书集成》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