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手工打孔技巧图解(核雕diy)
1. 核雕diy
什么叫diy,就是想怎么佩就怎么佩,怎么样好看怎么样佩,如果喜欢就动手做一个吧,这个没有什么讲究,最常见的搭配:南红与绿松,菩提,砗磲等。
2. 核雕第一人
第一: 我们要看橄榄核原料的颜色,一般优质的橄榄核色泽都比较红润整体比较饱满,长时间的存放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如果一颗橄榄核饱满,但是颜色泛黄或者颜色分布不均匀,也属于一般的。
第二: 我们要看是否烂筋,橄榄核上长出白色的物质,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只要用手一摁,就会出现变形,这类橄榄核原料绝对属于劣等,质量也是比较轻的,很多雕刻家直接就把这类烂筋的橄榄核处理掉了。
第三: 看核壁,小橄榄核核壁相对较薄,相对于色泽浓的大油核是很容易爆裂的,所以小油核相对大油核来说就是劣等原料了。 另外,铁圆核、怪核都属于橄榄核里的优等原料了。
3. 核雕第一人宋
百川东到海,儒释道三教合流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诠释这一文化现象的传统绘画中,三酸图与虎溪三笑图可谓是主旨相近表达各异,蹙眉紧缩与喜笑颜开的神情背后,蕴含着貌离神合的本质上的一致性。
三酸图由尝醋图演变而来。特别是有宋一代关于尝醋图的吟咏之作不乏名篇佳作,可见这一题材在宋代文化圈中应当风靡一时,比如僧释洪英偈诗中有“阿家尝醋三赤喙”之句,而诗人刘克庄也有《记杂画·尝醋图》一诗。而追溯这一题材的始创者,当发轫于五代末宋初的禅画大师石恪,不过早期的尝醋图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三酸图,从画史以及相关诗文中的记载来看石恪的作品当是《翁媪尝醋图》,画面主题是由一对老夫妻构成的,北宋时期苏轼门下“苏门六君子”李廌的《德隅斋画品》中有这样记载道:“顷见恪所作翁媪尝醋图,蹇鼻撮口,以明其酸。”而历史上有诗为证,如黄庭坚的《题石恪画尝醋翁》对这幅作品的画面构成和整体风格的描述颇为一目了然:
石媪忍酸喙三尺,石皤尝味面百摺。
谁知耸膊寒至骨,图画不减吴生笔。
而宋代诗人吴则礼的《又画尝醋翁》一诗,首句中便直接点明了这一题材肇始于石恪:
石先戏作忍酸相,未信从来尝醋难。
头毛鬅鬙面白皱,老夫笑作婴儿看。
从尝醋图的本身起源来看,这种题材的绘画随着禅宗的兴起而出现,并且随着儒释道文化的交融而赋予了更多的文化韵味。而至今可见的题名为《三酸图》的最早画作传为北宋翟汝文所作,不过这幅图中的主题中“酸”之本意的呈现并非尝醋而是吃青桃,从画面中三人的衣饰上看也并非儒释道这三教代表形象,而主要是以道家的形象示人,这一画作的主题反映确实道家思想。
宋 翟汝文(款)《三酸图》
想来颇为有趣,评画人成画中人。而如今通常而言的三酸图最终定格为苏轼、佛印、黄庭坚三人领衔主演,其来源与宋代传奇笔记小说的记载。在画史上的记载元人赵孟頫、颜辉都曾经以此为主题创作过三酸图,其中赵孟頫的的画作上的题词为:“僧与二俗士共围一瓮染指尝之之像,是宋佛印禅师东坡山谷两居士共尝桃华醋,赵子昂图之。”不过这些画作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不复得见。而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三酸图来看,这一题材的画作都取自这样的传说,而且在题词上经常可见如下这段话:
金山寺住持佛印乃谢端卿出家,有三才学,守戒行。同黄门黄鲁直、苏东坡交善。一日遇谒佛印曰:吾得桃华醋,甚美。取而共尝,皆皱其眉,称为三酸。
明 崔子忠 《三酸图》
佛印与苏东坡黄庭坚的三人之间的故事大多见于野史笔记之中,特别是在明代传奇笔记中记载较多,比如入选中学课本中的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记载了一个关于三人同游赤壁为主题的一个核雕作品。而今最早可见的这三人位主题的三酸图主要是明人作品,比如明代崔子忠、张风就有这样的作品传世,崔子忠的《三酸图》画面中四个人物其中一个老者站在醋瓮前手举着一杯醋,而佛印、苏东坡、黄庭坚三人以手指沾醋品点其中味道,三人的神情看上去然人忍俊不禁,颇为有趣;张风的《三酸图》上的题跋曰:“文湖州(文同)画有三酸图,传于后世,争为师事,此幅略似其意”,似乎从中可推测这种三酸图的构图最早可以追溯至与苏东坡同时代的文同所创作这一题材的绘画。
明 张风 《三酸图》
不过宋、元时代的以这三人为主题的三酸图至今没有存世之作,这其中是否为明人杜撰不得而知。而明代王阳明有一段评论三酸图的话倒是有趣的紧:“人言鼻吸五斗醋,方可作宰相。东坡平生自谓放达,然一滴入口,便尔闭目攒眉,宜其不见容于时也。偶披此图,书此发一笑。”
清 戴球 《三酸图》
清 王素《三酸图》
清乾隆青釉《三酸图》瓷塑
明人的三酸图已然成为定式,而清人以及近现代画家都延续了这种构图模式和其中的精神内核,在戏谑的画面背后,其中的题跋大多都引用此前的那段“称为三酸”的话,比如清代的戴球、王素以及近现代的李可染、诸建秋、方人定等人所创作的三酸图莫不如是,由此可见三酸图所体现的人生观几乎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由于这种画面的以谐趣性,除了这些画作之外,在清代各类瓷器、刺绣、玉雕等民间工艺品之中这种题材也屡见不鲜。
李可染 《三酸图》
李可染 《三酸图》
究其本意,一样的皱眉中三种滋味各有所指各有妙境:儒家以为酸,代表着一种入世的人生哲学,直面现实的不足而坦然面对并着力去改造现实;佛教以为苦,认为必须在认知这种苦并超越着这种苦去寻求离苦得乐的法门;道家以为甜,人生不必自寻烦恼,就像醋之本源是用米或者红枣来酿成的一样,追根溯源,人生的本是是欢乐的美好的。
这种看似玄而又玄的不一样的认知,蕴含着一种很朴素的道理: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近现代 诸健秋 《三酸图》
方人定 《三酸图》
五味俱全的人生,大抵到最后都是因人而异不过如此,就像悲观者和乐观者关于半杯水的认知在“半杯是满的或半杯是空的”看似极端对立中价值判断中,其最终的本质并无二异,人生还是同样的人生。而就三酸图的主题表达而言,与其何其相似,从各自不同的教义角度出发去评价醋的滋味,最终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而归根结底,这种不同的背后既隐含着三教同源的宏大叙事,同时也寓意着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殊途同归的自我超越的个体感知。
4. 核雕第一次上油后一定要密封几天
橄榄核手串出现黑色线条是正常现象,没必要恢复。这条黑线是橄榄核的棱纹,只要是橄榄核都会带这条黑线,是正常现象。这条黑线的作用是预防橄榄核裂开。橄榄核手串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非常容易开裂,所以平时不戴的时候就把它密封保存好,时不时还要给它上面抹点橄榄油,外表更加有光泽。
橄榄核本身内部还有很多油,长时间的盘玩后,油份大幅减少,因此定期针对橄榄核手串上油是非常有必要的。
5. 核雕雕漏了要紧么
橄榄核雕漏雕会因为磨核磨的过多导致出现许多小孔,实际上打孔失误反倒会错过橄榄核原有的孔,将孔和孔道错开,也就是漏雕。
要补救也是可以的只要用湿毛巾擦拭干净以后用袋子密封好留个小口子让它自然阴干,如果阴干已经没有作用了那就用胶水加上针一点点浇灌在小孔上,可是弄完包浆以后可能会留下黑印,如果用指甲油的话要比胶水好,肉眼看上去会是更贴近自然的粉红色。
6. 核雕地主财神寓意
一,财神应供店堂。
二,八大财神?如果你这是有灵之物,八大财神串在手串上,不嫌挤吗?
三,对着手腕,那么向谁发号施令为你搬运财物?你被骗了!
7. 核雕雕刻机
在市场上有很多橄榄核都是用机器雕刻出来的,很多朋友们甚至购买了它,买回去才知道是雕刻出来的,价格虽然便宜,但是这些用机器雕刻出来的和纯手工雕刻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盘玩出来的也有大大的差距,那大家知道用机器是怎么雕刻出来的吗?它有什么样的流程呢?
雕刻机的操作流程:
第一,输入你想要刻的图案
排好版,都设置好大小之类的
第二,选中需要刻的图案
设置走刀路劲,输上雕刻深度,刀的大小根据要刻的东西的大小来决定,,结束后检查一遍,有没有走刀的地方,没有的话就表示设置大了或修改一下文字,不同深度的文字走刀走不同深度的路劲。
第三,保存雕刻路劲
不同深度的路劲存储不同的文件
第四
打开运动管理系统,在自动点击右键,选择打开保存的要雕刻的路劲,再换上所选的刀具,在手动中,把雕刻刀移动到雕刻的材料上,定原点,在坐标XYZ点击,这三个坐标都清零,启动主轴,开始,最后雕刻完毕,抬起主轴,移动到合适位置,就完成了。
8. 核雕第一村
1、罗汉题材核雕名家
十八罗汉是核雕里最广泛的题材,有须派、殷派、写实等风格,须派核雕名家:周雪官,他可以称得上须派罗汉的宗师级人物,一辈子兢兢业业,雕刻的艺术人生,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南工核雕中流砥柱的一批名家大师,赵延会、小杰、玉娟等等,都是周雪官老师的高徒,周雪官、须培金两位老师,为人真诚亲切,手艺精湛。
2、弥勒题材核雕名家
弥勒开脸喜庆,开心,福气满满,弥勒题材也受到核友的广泛喜欢,弥勒手串,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和善、包容的感觉。雕刻弥勒的核雕名家,今天介绍的就是:竹鑫尧,艺名:竹子,他虽然看起来很年轻帅气,实际上雕刻生涯已近20年了,竹子老师非常有个性,他主要雕刻弥勒,而且只用老铁核雕刻!
3.达摩题材核雕名家
达摩渡江,达摩过海,达摩面壁等造型,是中国禅宗的初祖。寓意度过大劫,今天介绍的这位核雕名家,小福个人非常喜欢,就是:须华青,须老师对达摩的处理,可谓心细如发,达摩的每一缕眉毛、何须皆有飘逸之感,表情泰然自若,看着让人心意沉静。
周雪
9. 核雕第一村是哪
这是一个伪命题,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核雕名家哪来的排名?只能说您喜欢谁的,谁就是第一。而且“名家”一词不是职称,而是因为其做工出众,深受玩家喜爱所以才是名家。核雕主要看的还是工艺,至于所谓的名气只是一方面。不要过于看中,不然到头来只能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