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普贤菩萨手串(普贤菩萨雕刻件)
1. 普贤菩萨雕刻件
1崇福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街,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景区坐北朝南,外观古朴、庄严,五进院落,十座殿宇,布局严整,构造壮观,殿内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面积为23400平方米,主要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阁
2净土寺,位于应县城内东北隅,又名北寺。创建于金天会二年(1124年)。主殿为大雄宝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原有山门、舍利塔、天王殿、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等。如今,仅剩大雄宝殿和配殿。其中,大雄宝殿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平面略呈方形,斗拱疏朗,尚可看出金代建筑风貌。殿内的藻井四面金龙盘绕,造型美观,构图精细,是研究金代建筑学的实物资料。殿内四壁的壁画,始绘于清代,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佛以及诸菩萨的佛教事迹
3.清凉寺位于怀仁县何家堡乡悟道村西的清凉山上,其山势奇特,景色秀美,钟灵毓秀,秉含灵气,相传是文殊菩萨赴五台山途中的第一道场,素有“小五 台山”之称。山上有一寺名清凉寺,主峰有一座砖塔名华严寺砖塔,高约十多米,七檐八角,始建于辽金年代,全部为砖雕,做工精细,造型别致,令游客叹服,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峰北山凹处有一石窟,石窟中一尊石雕文殊菩萨像,高1.78米,栩栩如生,端坐在须弥座上,与华严寺砖塔遥相呼应。
4.天王寺位于山西省应县社镇新堡村,此处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商贾云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佛教兴旺,庙宇广布。天王寺现今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成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念佛堂、斋堂、寮房、钟鼓楼,塑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及十殿阎君等佛像,庄严殊胜
5.普渡寺原名关帝庙,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城北,始建于明代中期,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从建寺之初到今天,普渡寺可谓饱经风霜。重建后的普渡寺殿宇雄伟,布局错落有致。殿顶脊兽纵横,宛若游龙戏水;檐角高翘,宛若仙鹤冲天。寺内钟声沉洪迟重,鼓声浑厚清亮,佛音悠扬绵长,香烟袅袅,烧香拜佛者往来不绝。普渡寺已成为了雁门关内外罕见的佛学大道场,住持三音法师及寺内僧众欢迎各界人士观光游览
6.1961年释迦塔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7.白衣寺:怀仁城东关有供奉观世音大士的寺院,叫白衣寺,怀仁方言发音叫八鱼寺。建国后,白衣寺也难逃厄运。文革进入上世纪90年代,善男信女有重建了白衣寺,自己到实地一看,原来的八鱼寺就是白衣寺。观世音菩萨有许多法身,有千手千眼观音,有鱼篮观音,有送子观音,有白衣观音,白衣寺供奉的是白衣观音。
8.文殊寺位于应县城11公里小石村,是古应州十三大寺之一。相传文殊菩萨曾在此处说法,故而得名。据明代《应州志》载:“乾统六年(公元1007年),西方和尚义潭禅师讲经寺中,遂建殿宇。”后又经多次修葺。现存建筑系明代中期之物,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前有钟鼓楼,山门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其两侧塑四大天王像,造型威猛生动,殿内佛像经近代重新彩绘,色彩鲜艳,是研究明清塑像壁画的实物资料。全寺走向合理,布局严谨。寺中古松霜皮苍翠,枝杆如龙,俗称“古龙松”。据传是印度僧人所栽,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9、怀仁县忠义寺
地址: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云中镇南街村
10、怀仁县法喜寺
地址: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马辛庄乡小盐坊村
2. 普贤菩萨雕工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现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地势低下开阔。寺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东大殿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在全寺最后的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此殿是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 857年)建成的。东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达三点九六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同时,大殿架架的最上端用了三角形的人字架。这种梁架结构的使用时间,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可列第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在大殿门板后面发现了唐朝人游览佛光寺的留言。可见,这大门当为唐代遗物。由此推断,这具有一干一百多年历史的门板,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大门了。此外,大殿的屋顶比较平缓,且用每块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铺就。殿顶脊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东大殿内的佛坛宽及五间。坛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其中,释迦牟尼怫、弥勒佛、阿弥陀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及胁侍菩萨、金刚等塑像三十三尊,高一点九五米至五点三米不等。另有两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宁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愿诚和尚的。这两尊塑像虽比那三十三尊像小些,形态却很生动。此外,大殿西侧和后部,还有明代塑造的罗汉像二百九十六尊。这些罗汉像原为五百尊,1954年因雨水冲蚀,被倒塌的后墙压坏了一部分。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画得都很细腻。庄严的佛像,慈善的菩萨,威武的天王,多姿的飞天,虔诚的信徒、供养人,画得都很生动。衣带飘动,拂袖潇洒,体现了唐画的风韵。大殿的左右四根梁下,还有不少唐朝人留下的题记。“敕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功得主故右军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等等,字迹非常清楚,是珍贵的唐人墨迹。文殊殿在寺门内北侧,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重修。1953年又进行了补修。此殿梁架使用了粗长的木材,两架之间用斜木相撑,构成类似今天的“人字柁架”,增加了跨度,减少了立柱,加大了殿内空间。殿内佛坛上有七尊塑像,中为骑青狮的文殊,两旁为胁侍菩萨。东西墙和北墙上,原有五百罗汉的彩绘,现仅存二百四十五尊。这些塑像和壁画,都在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重新装绘过。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设假门。这就是寺僧们所说的初祖禅师塔,即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法,佛光寺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这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更显珍贵。 文殊殿的“人字柁架”佛光寺内,还有唐代石幢两座。一座在东大殿前,高三点二四米,八角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一座在文殊殿前,高四点九米,八角形,立于唐乾符四年(公元 877年)。寺外,还有唐代和尚塔。寺后东山坡上,有唐代大德方便和尚塔、无垢净光塔;寺西北五百米许,有唐代华严宗大师解脱和尚塔、金代杲公和尚塔。这些塔,或六角形,或四方形,均为砖砌。在无垢净光塔处,先后出土了汉白玉石佛、天王、力士、迦叶、阿难和小菩萨像等,均为唐代遗物,现在大殿内展出。唐幢佛光寺唐代石幢2座,一在东大殿前,大中十一年 (857)镌,轮廓秀美,雕工精致。幢总高 3.2米,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之名,与东大殿内墨书题记可相印证,是该殿建造年代之依据。另一幢在山门内庭院当心,唐乾符四年(877)造,总高 4.9米。束腰基座刻宝装莲瓣和壶门乐伎。幢身亦刻陀罗尼经,上雕宝盖、矮柱、屋檐和宝珠。两幢相较,前者造型工艺尤佳。墓塔寺内外墓塔7座,东大殿左侧六角形砖塔1座,名祖师塔,是创建时主持禅师墓塔。塔两层,总高12米余,塔形为国内所罕见。底层空心,内置六角小室,门洞外作莲瓣及火焰形券面,塔檐叠涩砌筑。上层塔身作假券洞式门及破子棂窗。塔刹设仰覆莲座、覆钵和宝珠。形制和构造与敦煌壁画上魏齐间古塔多同,当是寺宇创建时的遗物。寺外东山坡上墓塔3座,皆单层。一为大德方便和尚塔,平面六角形,唐贞元十一年(795)建;一为志远禅师塔,八角束腰式基座,覆钵形塔身,唐会昌四年(844)建,已残;一为无垢净光塔,平面八角形,天宝十一年(752)建,现仅存基座,塔下发现汉白玉石雕像数躯,乃建塔时制作。寺西北里许,亦存墓塔3座,一为解脱禅师塔,方形,唐长庆四年(824)建;另二为六角形,雕饰式样相同,一有铭文,金泰和五年(1205)造。上述诸塔,形制奇特,建造技艺亦佳,且年代确切,实为有价值的一批古塔遗物。佛光寺地处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处的佛光山山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后因唐武宗禁止佛教而被毁。唐大中十一年(857)又因唐宣宗提倡佛教而重建,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被列为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建于唐代的山腰大殿为正殿,坐东向西,称东大殿。东大殿居高临下,雄伟古朴,气势壮观,是五台山最大佛殿之一,无论在构造做法上,还是在造型比例上,都集中地反映了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东大殿采用梁柱木结构作为框架,以柱子承重,以樟卯固定接头,是一种柔性结构体系,已接近于现代框架结构。房殿式屋顶,屋檐出挑近四米,坡度平缓,显得舒展平稳。殿身与屋顶之间的斗拱硕大,在整个立面中的尺度感和重量感因而特别突出,具有很好的结构作用和装饰效果。柱子向内倾,倾斜度由里向外依次加大,起到了稳定大殿的作用。大殿中央有一尊佛像。为衬托佛像的高大,建筑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紧密结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与简洁明快的梁杭、斗拱、精致的背光等形成强烈的对比,充分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特色。佛光寺的文殊殿,其年代之久、规模之大,仅次于东大殿。它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为节约木材,扩大空间,采用了金元时常用的建筑处理手段减柱法。佛光寺的建筑堪称瑰宝,佛光寺的唐塑、壁画和墨迹也久负盛名,它们与建筑合称为寺里的四绝。仅大殿内的佛坛上就有主像5尊,胁侍24尊,罗汉500尊(后部分毁损)。这些塑像布局合理,姿态各一,面目浑厚圆润,生动逼真,线条自然流畅。正殿内现存的十几平方米唐代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其中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人物姿态都极优美,富有唐代特征,而其颜面、胡须笔法则部分保留了汉画的风格。大殿左右四梁下均有唐人题字,这些墨迹字迹清晰,笔法沉劲,实在不可多得。南禅寺在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李家庄西侧,初建年代不详,但大殿平梁下保存的墨书题记可以证明它重建于唐朝建中三年。
3. 普贤菩萨浮雕
1、鳕鱼一次产卵达千万粒,真正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列数字:准确又科学根据的。
2、金顶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菩萨像组成。金像通高48米,象征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其中,台座高6米,长宽各27米,四面刻有普贤菩萨十种广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岗石浮雕装饰,十方普贤像高42米,重350吨,整尊金像设计完美,工艺精湛,堪称铜铸巨塑的旷世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审美价值,是海峡两岸艺术家智慧的结晶。
3、商品型苹果原产于西亚或东欧,在世界范围内约有7500个品种,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宜的水果之一。
4、鳕鱼一次产卵达千万粒,真正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百分之1。
4. 普贤菩萨雕刻件图片大全
剑川石宝山石窟位于云南省剑川县石宝山乡,是我国南方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之一。它始建于唐代,历经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该石窟群占地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有大小洞窟210余个,保存完好的洞窟8000多平方米,内部有佛像、壁画等众多文物。
剑川石宝山石窟的壁画和造像是其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石窟内的佛像造型各异,有如来、菩萨、罗汉等,其中以唐代的造像最具特色,丰富而富于生动感。而壁画则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包含了诸多佛教主题和传说,历经唐、宋、元、明四个时期,保存至今,为研究唐代艺术、宗教、历史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此外,这里的石窟群还包括了如大佛殿、万佛洞、观音殿、金色召等比较有特色的洞窟,经过年代的沉淀,古老而神秘。近年来,剑川石宝山石窟已被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5. 普贤菩萨雕刻图
嗯,去过一次普陀山,我来做一下回答。
舟山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像高33米,头部含金量6.5kg黄金,是真金哦。
观音菩萨仿金铜像高20米,主钢架总高度19.4米,钢结构,总造价在1500多万。
舟山是典型的近海岛屿,进去是要坐轮渡的,普陀山也是一个单独的岛,慈航广场轮渡过去。
普陀山风景还是很不错的,本身地处亚热带,植被丰富,四季分明。
有很多个景点都值得去游览,比如南天门,潮音洞,百步沙,紫竹林,还有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出于敬畏,我不怎么进去)。都是要小门票的。南天门是要去过一下的
上面有些大石块,可以上去眺望远海,能看到观音卧佛像
我是没看出来怎么像,但有人拍的图片还有点像的!
在这个位置可以远眺观世音菩萨像
总体来说风景还是不错的。
建议值得一去!诚心礼佛的话建议住两天。
6. 雕刻普贤菩萨的寓意
答:1、十方普贤像之所以有十个头,是因为每一个头都代表普贤菩萨的一个大行愿,十个头就代表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
2、十方普贤像的另一个含义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佛教中的十方普贤像以峨眉山金顶的普贤像为最。
7. 普贤菩萨雕刻设计图
1、手持法器不同。大势至菩萨为手持莲花的菩萨像。普贤菩萨为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2、坐骑不同。大势至菩萨无坐骑,图片上脚下多为莲花座。普贤菩萨的坐骑为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白色代表清净无染。
3、头饰不同。大势至菩萨的法相一般为头顶宝瓶居多,普贤菩萨的法相头饰一般以佛像居多。
4、出现方式不同。大势至菩萨为西方三圣之一,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一般同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一起出现居多。普贤菩萨为华严三圣之一,与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同释迦摩尼佛和文殊菩萨一起出现居多。
扩展资料:
大势至菩萨道场
江苏南通市的南郊,沿着长江的五座山峰雄峙北岸,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像五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长江之畔,五座山被世人合称为“狼山风景区”。虽然最高处不过109米,却有着“江海第一山”之名,因为这里就是大势至菩萨的应化道场。
《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中记载,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虚云老和尚五十八岁时,由金山前往狼山朝礼大势至菩萨。
普贤菩萨道场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记载普贤菩萨住地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8. 普贤菩萨木雕
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
寒山寺寒拾殿位于藏经楼内,楼的屋脊上雕饰着《西游记》人物故事,是唐僧师徒自西天取得真经而归的形象,主题与藏经楼的含义十分贴切。进入寒拾殿,正厅有一副楹联:“座上有寒山拾得,仍是钟声敲佛地;庭中无杂垢嚣氛,何须月影锁禅门”。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于殿中。寒山执一荷枝,拾得捧一净瓶,披衣袒胸,作嬉笑逗乐状,显得喜庆活泼。相传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后来又被皇帝敕封为和合二仙,是样和吉庆的象征。寒山与拾得皆喜吟诗唱偈,寒山有《寒山子诗集》存世,诗风朴素自然,通俗易懂,有“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之说,后人又收辑拾得的诗附于其后。寒、拾塑像背后嵌有千手观音画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状元石韫玉的篆书“现千手眼”。殿内左右壁嵌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所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共二十七石。这部《金刚经》是他为追荐亡父而书,苍劲古拙,透出英武刚烈之气。后面还有董其昌、毕懋康、林则徐、俞樾等人的题跋共十一石,神采纷呈,各有千秋。
9. 普贤菩萨玉雕
一、普贤菩萨的六牙白象
普贤菩萨是和田玉雕中很常见的菩萨,他的坐骑是截教八仙中的灵牙仙,在西游记中白象和青狮在狮驼岭占山为王,一招擒住猪八戒很是厉害,普贤菩萨的坐骑名为“六牙白象”,其中“白象”代表的是辛勤不倦,六牙讲的是“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现在的和田玉题材中,六牙白象也经常和猴子雕琢在一起,寓意“向上封侯”。
二、观音菩萨的金毛犼
许多玉友都以为观音没有坐骑是坐在莲花上,其实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坐骑非常凶狠,是龙生九子中的“犼”,在封神榜中位列截教随侍七仙中的金光仙,与女娲、伏羲、昊天并列为上古四神,民间又叫“朝天犼”,就是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的意思,天安门城楼的华表顶柱上蹲坐着一只石刻怪兽,那其实就是朝天犼。
10. 普贤菩萨雕刻件图片
只说题材,因为你的价位选择还是比较多的,材质女生相比于和田玉肯定会更喜欢翡翠,如果喜欢吊坠可以选个弥勒,或者你18岁不知道你具体是属兔还是龙,生肖吊坠也是个选择,另外属兔本命佛是文殊菩萨,属龙本命佛是普贤菩萨
11. 普贤菩萨石雕
是观音菩萨。
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主殿,“圆通”是观音菩萨别号,这座殿供奉的正是观音菩萨。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琉璃顶,九踩斗拱,门心板雕二龙戏珠。大殿可容数千人,有“活大殿”之称。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栏板,台中有铜鼎炉,高约四米,上铸“普济禅寺”、“千秋实鼎”、光绪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