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艺品

清代广州十三行核雕图片(清朝广州十三行在哪)

1. 清朝广州十三行在哪

一直以来,对于广州“十三行”这个名称的由来,人们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认为,“十三行”仅仅是因为该行商在成立之初时恰好只有十三家行商,因此得名“十三行”而已,日本学者根岸佶就是持这种观点;但也有观点认为“十三行”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明朝已有,清朝只是沿用而已。这个观点的主要依据在于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中记载的《广州竹枝词》一诗:“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因此可以就此确定至少在康熙二十六年以前即《广东新语》出世之前,广州十三行的名称就已存在。另外在清朝《粤海关志》中还有记载:“国朝设关之初.....令牙行主之,沿明之习,命曰十三 行。”这又进一步佐证了十三行名称是从明代沿袭下来的。

2. 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

荔湾区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

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十三行商人是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之一,是继徽商和晋商之后中国有名的商人群体。十三行商人从垄断外贸特权中崛起,经济实力显赫,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具有世界影响力并有悠久的历史。

3. 清朝广州十三行在哪里建立

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

4. 广州十三行的出现与清朝哪一政策密切相关

清代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对外贸易的专门机构。及映了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垄断。

5. 清末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创立于康熙时期,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其真正名号是“外洋行”,别名“洋货行”、“洋行”。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直至鸦片战争为止,十三行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中国对欧洲的贸易维持了100年的贸易顺差地位,使全球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十三行商人是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之一,十三行商人从垄断外贸特权中崛起,经济实力显赫,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

6. 清代广州十三行工艺特点

读hang,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外洋行、洋货十三行、广东十三行等。

7. 清朝广州十三行穿越小说

1、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他可谓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里程碑氏的人物,代表作品有剧本、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和他的十三行诗。

《哈姆雷特》主要讲述他叔叔谋权篡位,杀害国王父亲,母亲改嫁给叔叔,父亲的冤魂托梦给哈姆雷特,让他复仇,一次意外他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和最好朋友的父亲,他的好朋友为了给妹妹和父亲报仇在叔叔谋划的比武中用毒剑刺中哈姆雷特,母亲不慎饮毒,最后哈姆雷特与叔叔同归于尽的故事。

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3、伍尔夫《墙上的斑点》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墙上的斑点》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

4、夏洛特·勃朗特《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作家。她与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简爱》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5、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列门斯;(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虽然其家财不多,却无损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

《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小说的中心情节是讲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如何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

8. 清朝广州十三行首富

第一名,“世界首富”伍秉鉴。

伍秉鉴的祖上种茶叶的,后迁徙到广州,但还是以卖茶叶为主。等到伍秉鉴这一代,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而伍秉鉴为了把生意做大,开设了商行,开始与外国人做生意。伍秉鉴是正经商人,他与外商交易的也是丝绸和瓷器等中国特产,并且他只接受白银付款,为国家减少了白银的流失。但是外商却不这么看,他们为了暴利,往往在与伍秉鉴交易的货物中夹带鸦片,最终被林则徐查到,逮捕了伍秉鉴。而在鸦片战争中,伍秉鉴给清军修碉堡、造战船、供军火,但换取的结果是,自己一个人要赔110万白银给英国,占总赔款的约二十分之一!伍秉鉴死后,后世统计他的资产大约2800万两,要知道,当时美国最富的人也才约有700万两,可谓是真正的世界首富!

第二名,“钱王”王炽。

王炽的创业史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因为他家境贫寒,全靠自己努力才有了“钱王”的称号。他的创业资金就10多两银子,还是变卖母亲的嫁妆得来的,并且他也是从小生意做起的。有钱后的王炽并没有忘记国家和人民,他为国家垫付军费60万两,为国开办工业垫付10万两,为赈济陕西、山西旱灾,捐赠2万两,王炽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一品红顶商人!

第三名,“红顶商人”胡雪岩。

一提到胡雪岩,你肯定能想到他的经商之道,没错,他对经商确实有独特的见解,但他却不是一个完全的商人,而是半官半商。胡雪岩凭借他的商业才能,开办了私人钱庄和中药店,但同时他也为左宗棠运军火,运粮食,甚至帮他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还帮他收复了新疆。到了后期,由于外国商品的冲击和官员的打压,胡雪岩近乎破产,但左宗棠还是受朝廷的命令查封了胡雪岩的当铺,商号等,并且如实汇报给朝廷!

第四名,“五金大王”叶澄衷。

叶澄衷的创业史和王炽差不多,都是白手起家。起初,叶澄衷是在一家杂货店当店员,但是他不满现状,于是辞了工作,学了点英语就开始与外国人做起了生意。他开始以销售五金零件为主,随着他的经营,生意越做越大,他也开设了票号、钱庄等。和王炽一样,他有钱后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先后设立慈善机构,热心捐助教育事业,为那些贫困的孩子提供了上学条件。叶澄衷一生以诚信经营享誉国内,走的是“儒商”路线。

第五名,“亮财主”乔致庸。

乔致庸本想当官,却惨遭落榜,只好回家经商。他接过即将破产的乔家产业后,励精图治,最终使得生意日渐兴隆,资产达数千万两,被誉为“亮财主”。而乔致庸一生讲究“以德经商”诚信为本,并有诸多善行,帮助朝廷赈灾,并且修建了被誉为“清代北方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9. 清代广州十三行的绘画作品

苏州。

苏州经济的强大,早在明清时期,他就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不亚于北京等地,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大都市。描绘北宋汴河大街的《清明上河图》大家都知道,但是,描绘苏州的《盛世滋生图》了解的人就不多了。

此画为清代画家徐扬所作,描绘了苏州城从太湖到虎丘近百里的风土人情,里面出现的商铺超过两百家,真实地再现了苏州城的繁华与热闹。

在世界上,明清时期的苏州也是无可匹敌的繁华大都市。它在当时的地位,恐怕不亚于今日之纽约。那时的苏州,堪称东半球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用明人王世贞的话来说就是“财赋之所出,百技淫巧之所凑集,驵侩譸张之所倚窟,都堪称天下第一繁雄郡邑”。

10. 清朝广州十三行在哪里

广东十三行(又称广州十三行)是清朝闭关锁国时,设立于广东的专办对外贸易的洋行,实际是一个拥有商业特权的官商团体。创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三行”之名是沿袭明代的旧称,实际行数变化不定,开始是13家,最多达几十家,其中以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

    被招人十三行的洋行商人利用亲近政府之便垄断对外贸易,规定所有外国进口货物均由其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亦由其代购,并负责拟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同时,他们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必须的外交权,负责向外商征收进口货税,并代政府经办一切同外商的交涉事宜,如代为传达政令、送交外交公文、转递外商的意见和禀帖等。

    这种公行,带有官商的性质,是一种封建性的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十三行的贸易特权被取消,后在外国经济侵略中加速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