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艺品

飞天核雕作品图片高清大全(雕刻飞天寓意)

1. 雕刻飞天寓意

结论:购买“飞天舞锦衣”最划算的方式是通过游戏里的活动或者限时折扣直接购买。

解释原因:在游戏活动或者限时折扣中购买,“飞天舞锦衣”的价格相对于其他途径要便宜,这是因为游戏开发商为了吸引玩家参与活动或者促进游戏消费而给予的优惠。

内容延伸:如果想要进一步降低购买成本,可以利用游戏内的货币或者道具来兑换“飞天舞锦衣”。一般来说,兑换比例会更优惠,但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或者道具的获取也有一定的成本和限制。

具体步骤:

1. 关注游戏内的活动或者限时折扣,查看是否有“飞天舞锦衣”参与。

2. 如果有,直接在游戏内购买即可。

3. 如果没有,可以查看是否有货币或者道具可以兑换,根据比例计算兑换成本。

4. 如果不想购买,可以选择通过游戏内其他手段获得,例如任务奖励、掉落等。

2. 石雕浮雕飞天

季云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拥有高超的龙门石窟木板刀刻和壁画技艺。他自幼接触到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时候,就感受到无比的震撼,对这种工艺有了崇敬与热爱之心,并且深深的着了迷。

他出生在龙门石窟伊河畔,丝绸之路东起点和隋唐大运河中心(洛阳),从小时候开始,当他看到那些黑白的塑像和石雕,总是感觉缺少了点什么,这时在他的脑海中就开始构思一副画面,渐渐地有了些许“灵感”。后来长大了他带着这一份“灵感”开始去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学习木版年画。这时他开始认识到,可以用最简单的中国民间艺术,来展现龙门石窟艺术的精华,因此,木板雕刻技艺与壁画修复技艺应运而生。

季云博正在创作中

龙门石窟里有大小形态各异的飞天雕塑,栩栩如生,季云博说:”龙门石窟是带不走的,我想把飞天用古代技艺雕刻在木板上,成为行走的石窟。”他的一切创作都是纯手工的,排除了所有数码时代高科技手段,用最简单的最笨拙的手工雕刻来表现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里面最美的飞天,佛菩萨还有力士造型,修修补补,补补修修,很多看不清的地方干脆就想象的画上去,雕刻过程也是十分的艰难,但他依然坚持的做了下去,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龙门石雕(唐)高浮雕木板刀刻+传拓片

季云博的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等国展,作品还在“河南省艺术作品展、河南之星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选为赴法国参展“中法文化交流年”中国百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法国卢浮宫、敦煌文博院、白马寺慧源美术馆中展出,拥有“龙门和敦煌莫高窟木板刀刻、壁画复原和残损石雕修复”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龙门石窟木板刀刻技艺

敦煌石窟飞天(唐)木板刀刻

这是千年帝都洛阳的一项古技艺,用北魏开始的石雕造像技艺手工在厚木板上木板刀刻飞天、染墨高浮雕传拓术,历经千年,是活字印刷术的前身,继承了青藏高原寺庙里的“古代经版雕刻”,被誉为“丝绸之路的活化石”。

从敦煌到龙门,家族传承百年之久,龙门石窟木板刀刻起源于汉魏画像砖石壁画,在厚木板上用北魏石雕造像的刀刻技艺,雕刻出龙门石窟的佛、菩萨、力士和飞天造型,这些艺术品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石窟石壁的面前一样,被誉为“行走的石窟”。

敦煌石窟飞天(唐)木板刀刻

龙门石窟壁画修复技艺

龙门石窟奉先寺大佛岩彩修复壁画

这项技艺是对龙门石窟进行彩色壁画涂绘,让历经千年已经脱落颜色的石雕造像重现彩色,和敦煌一样五彩斑斓。季云博说:“龙门石窟其实是有颜色的,只不过历经了千年风化洗礼、风蚀磨蚀,表面颜料早已脱落,失去光彩。”壁画修复古技艺能在无色的龙门石窟石雕上涂上美丽的岩彩颜料,绘飞天,描绘彩色龙门,这样古代技艺复原了敦煌莫高窟岩彩技艺,表现出美丽斑斓的龙门飞天。

龙门石窟飞天壁画(唐)修复绘制中

二十多年来,季云博一直致力于把龙门石窟黑白无色的石雕造像涂上色彩,坚持用古法打磨石粉、上油、调合,自制绘制敦煌壁画专用的古代岩彩颜料,在石窟现场绘制出一幅幅彩色奉先寺大佛、力士和飞天的壁画,使人们能够欣赏到色彩绽放的美丽龙门,称为“龙门石窟里的敦煌壁画”。

他还在本地产的红色生宣纸上,镂空雕刻出龙门石窟飞天和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形象。他先在白纸上,用毛笔勾勒出飞天的白描线稿,然后覆盖在红色宣纸上一起雕刻,雕刻出的飞天栩栩如生,宛若在眼前一样。

《龙门石窟舞乐飞天》木板刀刻剪纸技艺

季云博表示他将在非遗技艺的路上不停地探索,奉献给社会,让千年中国石窟在创新之路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工美数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旗下——国家工艺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工艺美术移动数字博物馆服务为核心,为工艺美术产业的大师、匠人和企业、高校等提供成果展示与交易、品牌塑造与宣传的全方位支持。“工美数博”是由艺逐(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

3. 雕刻飞天寓意着什么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洞中还雕刻着众菩萨,弟子听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的刻画也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代表了唐代(公元618~904年)石刻艺术的风格。它长宽各30余米。整个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其中的卢舍那雕像更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约17米,丰腴典雅,栩栩如生。她那智慧的双眼,稍稍向下俯视,目光正好与朝拜者仰视的目光交汇,令人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

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4. 雕刻飞天寓意什么

33米。

南京牛首山位于江宁区,一直都有“秋栖霞,春牛首”之誉。不仅风景优美,也是佛教名山。

佛顶宫是佛顶圣境核心景区。由一个深达60米的遗留矿坑上建起的地宫。佛顶宫的外部以佛祖顶骨舍利供奉为主题,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构成,庄严又大气。白色的外墙上雕刻有飞天的形象。圆形长廊颇有异域色彩。

地宫深达地下六层。进入地宫需在门口穿上免费鞋套。地宫内从房梁、屋顶到墙面、梁柱、地砖,都是佛文化的符号象征。各种雕像与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

5. 飞天雕塑旋转

一、古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藻”,历史上常把月亮视为兔魂,民间也习惯以玉兔为月的代词。所以作者使用兔子来表达飞天的意境。

二、井心四周是多层菱格莲花纹,小形垂幔纹边饰。四层莲花中心画了三只追逐奔跑的兔子。由于画家丰富的想象力,使三只兔子只有三只耳朵,巧妙地代替了应有的六只耳朵。但无论从那个角度看,一只兔子都有两只耳朵。三只耳朵组成等边三角形,表现了三兔活跃奔跑时的神态。莲心奔跑的兔子和莲心外飞翔的飞天,飘旋的天花方向一致,仿佛连静止的莲花也在旋转!

6. 浮雕飞天雕塑

最有名的三幅壁画

1、第十二窟的云冈石窟中最典型的飞天乐伎壁画。由于比较难保养,不常对外开放,窟内正壁上端刻有众多的乐伎天人,她们手执各种乐器,活灵活现,神情各不相同,看起来就如同在身临其境地欣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一样。

2、第七窟窟顶浮雕飞天壁画。该壁画生动活泼,而且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优雅动人。

3、第二十窟露天大佛头顶上雕刻的飞天壁画。该壁画就如同佛冠上的明珠,凌空飞舞,姿态端庄。

7. 玉雕飞天的寓意

玉雕童子在唐代已出现,唐代玉雕童子种类多样,以表现童子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个性为主,形态各异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宋代玉童子一般身穿交领长衫,肥裤腿,一腿伸直,一腿后踢,整体呈侧卧状,左臂曲于胸前,右臂插于腰际,双手持有长帔帛,形似唐代时的飞天。此外,攀枝童子、执荷童子也很常见。

8. 石雕飞天

首钢园西边的山上有一座古塔,名为苍柏塔或者称为「苍柏古塔」。苍柏塔是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造的,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塔高五层,约有20多米高,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砖塔。

苍柏塔规模不大,但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传说该塔为明朝时期朝廷官员因听到当地百姓说在这里有龙打水而建造,但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建塔目的并不清楚。目前苍柏塔已经进行过多次修缮,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了一次大修,保护了它的原貌和历史风貌。同时,苍柏塔也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

9. 飞天雕刻图片

白礁慈济祖宫(闽南故宫)十宝:

1. 五门三进:白礁慈济宫的整体建筑是仿照皇宫规制建造的,所以有“五门三进”。

2. 竹叶诗联:在白礁慈济宫的大门外屋橼下有四根石柱,石柱上有四句竹叶诗:慈心施妙法,济众益良方。保我德无量,生民泽利长。

3. 镇宫石狮:在白礁慈济宫的中门两边,有一对雌雄石狮相互对望,镇守着慈济宫。它们是建宫时就有的,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4. 国母狮:位于前殿与中殿之间的祭台前,该狮面向大门,据说是明朝文皇后赐给白礁慈济宫。

5. 祭坛戏台:国母狮后面就是祭坛戏台,台的三面雕刻着飞天仙女等是建宫时原物。

6. 五爪龙柱:中殿竖有四根龙柱,这四根龙柱所雕刻的龙与其他地方宫庙不一样,其他地方的龙柱只有四爪,而白礁慈济宫的龙柱是五爪,这是皇宫规制才有的。

7. 斗拱藻井:在大殿(主殿)的屋顶,整个屋顶的结构呈斗拱式,没有用一根铁钉,全部用木榫衔接。其造型独特,工艺高超,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8. 保生大帝神像:在大殿供奉着的是保生大帝金身。这尊金身是当年建宫时雕塑的,也称“一大帝”是镇宫神像,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9. 弥勒佛神像壁画:在大殿后墙的墙壁上绘有一幅国画,画上画着弥勒佛悠闲的神态,整幅画的技艺高超,更神奇的是弥勒佛的眼睛和脚掌心会随着观赏者的位置移动而移动,在北京故宫上方悬挂着的毛主席油画像也有着同样的随动效果喔。

10.炼丹药锅:这个药锅是保生大帝吴夲生前熬制草药、炼制丹药所用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至今还保存完好无损。

10. 飞天玉石雕刻

敦煌飞天菩提子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品,它是由人工雕刻而成的,不是天然形成的。飞天菩提子是敦煌壁画中常见的一种形象,它通常被描绘成一个身披袈裟、头戴宝冠、手持花束的飞翔人形。在敦煌壁画中,飞天菩提子被视为一种神圣的存在,象征着超凡脱俗和智慧的境界。

为了将这种形象呈现出来,艺术家们使用石膏、木材或其他材料进行雕刻,并经过精细的加工和装饰。他们通过巧妙的手法和技艺,使得飞天菩提子具有逼真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因此,敦煌飞天菩提子是一种人工制作的艺术品,而不是天然形成的。

11. 浮雕飞天

【文君井】

在四川邛崃县城内。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设“临邛酒肆”时的遗物。西汉司马相如与邛崃富商卓王孙之女文君相爱,文君夜奔相如,结为夫妇。婚后设酒店于临邛(今邛崃县)市上,“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后世传为佳话。据传,此井即相如文君当年汲水之所,后人遂题名“文君井”。唐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作《琴台》,诗有“酒肆人间世,琴合日暮云”句,就是凭吊遗迹之作。文君井庭园十余亩,井旁不远处有琴台,台前有月池、假山,园林别具一格。“井上疏风竹有韵,台前月古琴无弦”这副悬于琴台的对联,写出了文君井园内的景色。

【石塔】

在四川邛崃县西外石塔寺,距城约45公里。石塔寺宋代名大悲院,明正统年间重修,今已荒废。石塔犹巍然立于寺前,外观十三级。两重须弥基座,束腰,每三个壶门,内有阴刻花卉,繁简相宜,线条流畅,是雕刻佳品。座上为回廊,四面用十二根八方形石柱,托起微翘的四角攒尖房盖,如亭翼然。塔身方形,中段微凸,呈梭形,卓然挺立,形制甚奇。四面有长方形佛龛,龛楣题匾“释迦如来真身宝塔”等字。南龛匾额题“大宋壬辰乾道八年仲秋兴建石塔僧安静记”。题记确切记载此塔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

【石笋山石刻造像】

在四川邛崃县城西北约25公里大同乡石笋山。造像分布在高约30—50余米,长约120余米的悬岩上,计三十三龛、窟,大小造像一千余躯。据造像题甩载,开凿于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为邛崃石刻造像最集中而又保存完好的艺术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佛传故事、净土变、释迦、无量诸佛、天王、力士、飞天、舞乐等。四、六龛净土变,为石刻艺术精品,刻有殿宇、塔幢、楼阁、桥池、船舫、花鸟等,造像百余,布于楼阁桥池间,在紧密复杂的场面中,仍感觉有宽阔的境界。十四龛阿弥陀佛坐像通高8.3米,两侧观音和大势至的面相与身饰缨珞,具有唐代艺术盛期的瑰丽气象。三十二龛释迦两侧的胁侍文殊、普贤所乘青狮、大象,为石刻圆雕,质感极强。三、八龛的如意轮观音、千手观音,是此间密宗石刻的代表作。二十五龛的浮雕飞天、簿乐,供养人等,都是石刻艺术佳作。

【兴贤塔】

在四川邛崃县城东南25公里观音场内丁字口处。清道光八年(1828年)建成,是一个字库。塔座北向南,密檐式,六方形,通高16.5米。此塔花卉周身,陶砖到顶,绚丽夺目,雄壮而坚。第一层为束腰须弥座。下部之各方圭脚处,均雕花卉,正面两侧有青狮白象。中部束腰处,东西南三方刻碑文,正面是土地堂,内土地神像,横额为“彰善堂”。土地堂上面是字库,两侧为六根莲花瓣吊檐,其间之排坊上精雕八仙。上部的五个塘子处嵌有隋唐演义彩雕,斗栱和角神相互衬托。第二层正中为仓颉殿,背面是文昌官。栏额各方嵌有二十四孝。第三层为塔身,中为兴贤塔,背为观音阁。塔刹以覆盆和相轮均是陶制。此塔各部匀称,制作精美,是研究古陶瓷的实物。

【花置寺造像】

在四川邛崃县城西北7公里许原花置寺庙基前,寺已废,现造像坐落在水库山上。据碑记,始造于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共七龛,最大为立佛像,高4.2米,右手持物,左手举胸前,着双领下垂外衣,面容丰腴,神态慈祥。另两龛为千佛龛,是两组庞大的浮雕小佛。右龛小佛二十一排。每排四十五尊,计小佛九百四十五尊;左龛二十排,每排四十尊,小佛八百尊。两龛共有小佛一千七百四十五尊。小佛均跃坐莲台,神态庄严。两龛间有石台造像,雕刻甚精,惜已残缺。

【大邑地主庄园】

在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场口。是解放前大地主刘文彩的宅园。修建于1928—1942年。占地70余亩,房屋三百五十余间。分老公馆、新公馆两处。庄园四周风火墙高达两丈余。当年刘文彩在这里每霸占一户农民的房产土地,就修一层墙,开一道门,整个庄园重墙夹巷。建筑十分侈豪,有长方形、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造型,处处楼阁亭台,雕梁画栋;各种格子窗栅,雕花门缕刻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吉祥博古图案等艺术装饰,多达数百种。庄园内部分为大厅、客厅、接待室、帐房、雇工院、收租院、粮仓、秘密金库、水牢和佛堂,望月台、逍遥宫、花园、果园等部分。存有大量实物,是研究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一处典型场所。1958年在此建四川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内有著名泥塑艺术《收租院》。

【收租院泥塑】

在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内。以刘文彩庄园收租院为现场,用连续组雕形式塑造与真人大小相同的一百十四个泥塑人物群像。塑像内容依次分为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帐、逼租、怒火七组。通过农民交租这一主题,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每组有相对的独立性。塑像生动,真实感人。1965年创制。

【药师崖石刻】

在四川大邑县城西15公里斜源场、三坝场、新场交界处的风凰山凤凰禅院背后,故又名后崖。其地孤峰突起,石径悬空,邖水环绕于前,群山罗拜于后,自唐以来有奇绍之称。药师崖因主龛刻像为药师古佛而得名,始刻于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其后五代、宋、元、明都曾增刻,明嘉靖年间,大部进行改装,所以具有明代石刻的风格。石刻全长150米,共十五龛,造像一千余尊。药师佛造像位于石刻正中,坐于莲花合上,通高54米。火焰纹背光,体态丰满,面部慈祥。龛顶有两个彩绘浮雕飞天,造型生动,线条流畅。除佛像外,还有风俗人情、民间故事、生产生活场面。这里风景秀丽,山势奇绝,文人题咏亦多。

【鹤鸣山】

又名鹄鸣山。在四川大邑县城北15公里。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米,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欲飞的玄鹤。这里为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和避暑胜地。自张道陵在此创立道教以来,道教中有名望者如五代杜光庭、北宋陈希夷、明代张三丰等都曾修炼于此。隋唐以前山上就建立了道观,宋、元、明、清各代曾多次维修。后因年久失修,房屋损坏严重,现存仅有迎仙桥、解元亭、三官庙,招鹤亭、送仙桥等明清建筑。山上碑刻、雕刻较多,有宋米芾书“第一山”巨碑一通,条形石上刻有宋陆游《夜宿鹄鸣山》七律一首。文昌宫有清乾隆年刻双龙浮雕。历代墨客文人留题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