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飞核雕什么人价位(核雕飞天)
1. 核雕飞天
马良,原名马华良,1979年出生于苏州核雕之乡舟山。现为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库国家工艺美术师、核雕工艺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他家学渊源,自幼对雕刻艺术耳濡目染,十分热爱,14岁跟民间雕刻家的叔叔学习木雕艺术,努力刻苦。木雕期间对核雕也多有研究学习。
2006年开始专业从事核雕工艺以来。刻苦钻研、虚心好学、奋发向上、完整掌握了一套核雕的步骤,技法、刀法、加上不断的学习传统美术理论、现代设计理念,拜访一些著名的画家、学者、艺术家、全国的一些著名木雕艺人及其他门类的传统工艺美术家,参加大型的艺术展,更加深了自己作品创作的灵感与思路,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使自己的雕刻艺术道路越走越宽,多年的雕刻经历赋予了核雕极好的艺术造诣。
继承和发展了具有苏州独特的空、松、玲、巧的雕刻手法,马良的作品选用上好的陈年橄榄核、精雕作品。最擅长人物风景创作,其代表作品《飞天九龙》,《十八罗汉》,《弥勒尊佛》,(八大财神),(八宝观音)等曾多次在国内获国家级、省市级金、银、铜奖,2019年荣获国家一级工艺大师称号。2019年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师等。
2. 橄榄核雕飞天
金塔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金塔寺的石窟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寺壁画
坐落在马蹄寺东南面。该石窟距地表60余米。沿211级石砌台阶拾级而上,可先进入东窟。这是一座宽9.70米,残深7.65米,高6.05米的纵长形石窟。窟顶为覆斗式,"中间有一中心方柱,众多的高肉雕佛、菩萨、飞天把中心方柱装饰得华丽辉煌。环中心柱四周而细观,便会发现,众雕像内容广泛,形式多变,大小错落有致。中心柱四面均为三层开龛造像,每层主题各有突出。
石窟佛像
下层为基坛第一层,每面正中各开一个宝珠龛楣圆拱形大龛,龛高1.30米,龛楣两侧各塑作反顾状的龙头。每龛内各塑一佛,佛均结跏跌坐于莲台上,面色丰腴,神态安详。龛外除背面各塑一弟子外,其余南、东、西面各塑一高达两米的胁侍菩萨,其匀称丰满的躯体,自然生动的表情达到了完美合谐的意境。衣裙质薄透体,裙褶简洁自如,给人一种轻风徐来的凉爽感觉。四面龛顶楣拱两侧各悬塑飞天三至四身,相对凌空飞舞,其活泼轻盈的万千姿态,具有呼之欲出,招之即来的动感,为国内绝无仅有之作。中层每面并排凿三个圆拱形浅龛,每龛内各塑一佛,南、东、西三面龛外各塑一胁侍菩萨,北面三龛外塑千佛。雕塑者用细腻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神态各异的佛和菩萨。他们有的安详庄重,有的含蓄沉静,有的沉思凝想,有的和蔼可亲,有的威武刚健,有的笑容可掬。诸如弥勒佛的面相丰满、古朴雄健和释迦牟尼佛的形容憔悴、沉思凝想,无不形象逼真地体现出佛的宽厚仁慈和修行之苦。
从众佛的服饰看,虽各有特色,但都轻薄柔软,线条圆润流畅,富有丝绸的质感。观赏着这些神形兼备的雕像,你不能不觉得这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得到一次美的陶冶,你不能不为我国古代工匠的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技能而叹服。上层除中心柱西面为元代补塑的五佛而外,其余各面均塑十佛、十菩萨。满布于中心柱上层的佛的菩萨,不仅形成多样,而且也使柱面显得庄严华丽。尤其是那些或凭栏眺望或虔诚恭立的菩萨,个个生动活泼,极富生活情趣。造像虽经后代重描,但仍具有古雅朴实的特色。
综观满布于中心柱四面龛外各空间壁面上的小佛和菩萨,更是玲珑多姿,令人爱怜。如中心柱西面下层龛外北侧的小佛,高0.80米,面带稚气,举臂伸腿似乘风从天而降,情趣盎然,身着通肩大衣,阴刻衣纹简练流畅,更显出独特的风格。又如中心柱西面中层南侧的两尊半身菩萨,举臂向前,似在迎接前来礼佛的人们,渗透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东窟毗邻的西窟,形制与东窟基本相同,但规模略小于东窟,宽7.90米,残深3.90米,高4.30米。窟内中心柱也分三层开龛造像。分布于三层的不论是佛、菩萨还是飞天,也都各具情态。象结跏跌坐的弥勒佛造像的古朴雄建,作相互谈论状的供养菩萨的亲切自然,形体优美的思维菩萨的神态端庄,都透析着我国古代工匠们丰富的构想和聪明的才智,造像用悬塑的手法,立体感强,更具独特的艺术效果。
东、西两窟除中心柱塑像外,窟顶和四壁均绘有壁画、东窟现存两层,西窟现存三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两窟中或塑像或壁画,自然亮丽,淡雅明快的着色,体现出衣饰浓郁的民族特色,更加衬托出造像的形体美。其无一雷同的发式、衣饰展示着诸塑像鲜明的特征。雕塑史家史岩先生早在1954年考察该石窟后就称赞道:"这是具有伟大气魄的高肉雕大型之类,是富有创造性的。它是接受了影塑的传统形式,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它给予人们的感染力大大超于影塑,艺术家非有更健全的想象力,更高度的表现技术,更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大胆的构图设计能力是不能的
3. 核雕飞天谁的好
航天飞天宝玺青白玉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60周年,航天博物馆首次公开发布航天发行纪念品——航天宝玺,这也是建国以来发行的唯一航天宝玺!
航天宝玺以故宫典藏清二十五宝玺之首的“奉天宝玺”为原型基础,以“国玉”和田玉为原材料,特别融入了航天元素,以龙为玺钮,彰显我国的威严,在龙的两侧微雕双翼, 寓意“飞天之龙”,使其具备独特性、唯一性,契合了中国航天60周年的题材概念。玉玺正面刻有“航天宝玺”字样。“凤玺”,以“凤舞九天”之凤为原型,寓意探索宇宙,飞向九天之外。在雕刻工艺上,更力求“凤之精致”,不惜成本,大胆采用镂空微雕,破损率极高,稍不留心,就会前功尽弃。龙凤双玺,寓意龙凤呈祥,祥瑞不断。
4. 核雕飞天谁雕的好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概况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石窟252个,石造像51000余尊,石雕面积18000多平方米。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云冈石窟详细介绍
第一窟、第二窟位于石窟群东端,两窟同期开凿,窟内布局大致相同。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方形石孔。窟分前后两室,后室雕一佛二菩萨像,两颊腴润,体态丰满,形态自然,衣纹流畅,此窟从雕造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
第四窟,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较完整。
第五窟,窟前是五间四层木构楼阁。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窟内,中央端座佛像一尊,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站立12人。大佛周围,小佛围绕、互相映衬。
第六窟,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每层四面有雕像,周壁雕有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窟顶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壁上,塔柱上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佛传教事。是云冈中具有代表性洞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窟,与后面三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窟形椭园,中间主佛立于莲座上,周壁雕有千佛与佛龛。
第十七窟,正中有交脚弥勒佛倚于须弥座上,东西两壁有佛龛,东边是座像,西边是座像。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九窟,正中雕有一尊巨佛坐像。
第二十窟,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较完整,脸型丰满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饰精美,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5. 核雕飞天人物图片大全
回答:: 飞天鱼前面的名字是巨骨: 飞天鱼是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之一,它的名称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巨骨”,后一个字是“飞天”。: 除了巨骨飞天鱼,还有三种神兽,包括青龙、白虎、朱雀。它们作为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拜,被广泛地应用在绘画、雕刻、建筑等领域,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6. 核雕飞天仙女寓意
“飞天鲤煌”是指一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也称为“飞天彩塑”、“飞天彩塑鲤鱼”、“飞天鲤鱼”等。它是一种在彩塑制作技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主要由鲤鱼和飞天两部分组成。飞天鲤煌多见于中国南方的寺庙、宫殿、园林等历史文化遗产中,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品之一。
飞天鲤煌的制作方法较为繁琐,需要经过木匠、泥塑、雕刻、涂漆等多个工序,手工制作周期长达数月。它的形态多为飞天鲤鱼,寓意吉祥,象征着吉祥如意、飞黄腾达、家庭和睦等美好寓意。飞天鲤煌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会根据设计要求,精心雕刻和涂绘,使其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形态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现今,飞天鲤煌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文化艺术展览、室内装饰、礼品赠送等领域,成为了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7. 核雕飞天是什么人物形象
1、《六龙飞天》第一龙李成桂(千浩振饰演):朝鲜王朝的第一代王,朝鲜王朝军事上的建国者,男主角李芳远的父亲。战无不胜的武将,百发百中的神弓手。为正义而生,为正义而死。和郑道传志同道合,建立起了朝鲜王朝。
2、《六龙飞天》第二龙李芳远(刘亚仁饰演):李芳远是李成桂的五子,最后结局成为朝鲜的第3代王太宗。高丽边防武装势力李成桂的儿子,心地善良、目标明确。
长大后第一次进京,就遇到了人生的老师,郑道传。在那之后,就开始了与日后足以左右李芳远人生的"郑道传思想"发生精神的碰撞。李芳远结局是成为了朝鲜的第3代王太宗,和申世京饰演的女主角焚伊在一起。
3、《六龙飞天》第三龙郑道传(金明民饰演):郑道传身份是李成桂的军师、李芳远的老师,也是李芳远最后的政敌。
他是高丽时期刑部尚书郑云敬的儿子,他是一名早熟的天才,出奇聪明的郑道传做为李成桂的军师,参与建立朝鲜王朝,也因此他成为了第一功臣。但是日后他却和曾经是自己弟子的李芳远形成对立。
4、《六龙飞天》第四龙李方地(下耀汉饰演):郑道传护卫武士,三韩第一剑。像风一般自由的剑客,为了寻找母亲,他和妹妹芬儿,一起去了京城。而后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被卷入郑道传的事件里。最后成为决定高丽兴亡,建立朝鲜王朝的主力军之一。
5、《六龙飞天》第五龙焚伊(申世京饰演):李方地的妹妹,李芳远的爱人,坚强勇敢,与李芳远相爱成为了恋人,但是在最后却陷入了三角恋,她与朝鲜的正宫皇后闵氏成为情敌。
6、《六龙飞天》第六龙无恤((尹均相饰演):朝鲜第一剑士,和李芳远一同起义,出生在穷苦农村,向被称为第一武术老师的洪大洪学习武艺。无恤成为现身刺杀倭寇的神秘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