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导致了一些艺术家作品价格高昂?
艺术作品,如油画、国画、诗歌、小说、音乐等,历来是滋养精神的文化产品,在古代,大多数艺术家是羞于谈钱的,如果两人说话投机,志趣相投,相互欣赏,我会给你写一首诗,画一幅表达敬意之情,而对方往往也会回赠诗歌作品或绘画作品,在各自心里,这些是正常的礼尚往来,代表了真情的存在。
而现在,随着社会上各行各业划分的越来越细致,职业艺术家不断出现,艺术作品逐渐变成商品后,艺术家要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要养家糊口,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来实现生存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变成优质商品,才可以获得较高物质财富。
因此,艺术家会想方设法去抬高自己的作品价格。作品价格抬高后若顺利成交,能给艺术家换来大量真金白银,在商品经济时代,没有人不喜欢银子。
另一方面,作品价格高涨后,能满足艺术家的虚荣心,让艺术家得到较高成就感,艺术家会自我认为艺术水准达到了鹤立鸡群的高度,甚至会幻想着自己在艺术史留名。
助长作品价格高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是经过长期磨练自己的艺术水准,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创作出一件件有影响力的作品,用自己的真本事说话,假以时日,人们自然会发现他的作品的艺术价值,愿意欣赏并掏出高价收藏其作品。
就如同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生前默默无闻,几乎没有卖出去一幅画,直到几十年后,评论家才发现他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伟大画家,不能忽视他的存在,经过评论家肯定,媒体的宣传,梵高名气越来越大,其作品屡屡创造出天价。
这样形成的价格非常稳固,是货真价实的,能经得起洗礼。
二是联合拍卖行、画廊,以及其它艺术机构进行自我炒作,在短期内可以大大提升作品的价格。
但这种做法无异于拔苗助长,如果艺术家的水准本身不过硬,作品还没有形成鲜明风格,自我炒作就像吹气球一样,会被越吹越大,不断自我膨胀,最终会承受不了压力而破裂,变成一地鸡毛。
这种方式在当今艺术圈很普遍,参与的艺术家往往是昙花一现,很快被人遗忘。
一般来说,艺术作品再怎么价格高昂,似乎也跟普通大众关系不大。大家都在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打转,没多少人会拿出那点紧巴巴的生活开支去玩什么艺术品。真正推动艺术品市场价格的人,首先就是那些收藏家。
当然,就算是收藏家,也有人是真正痴迷于艺术,更多的人不过是在投机、炒作罢了。
与高价艺术品联系最紧密的就是画廊老板和拍卖行。然而,拍卖行与画廊之间最关键的不同是,画廊老板是艺术界支持系统的积极组成部分,而拍卖行则不是。鲜为人知的是,拍卖行与画廊老板为了收藏家口袋里的钱,在很多时候都是公开的竞争对手。
就像歌星会签约唱片公司,影星会签约影视娱乐公司一样,再出名的画家也大多会与一些知名的画廊签约。所以,画廊老板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通俗地说,艺术家名气越大,作品的市场价格越高,画廊老板的收益也就越可观。
与画廊老板相反,拍卖行并不努力保持它们与艺术家之间持续的关系,也不为艺术家的作品推广付出任何努力。在艺术家的推广上,拍卖行真的与画廊格格不入。很多画廊甚至一直在埋怨拍卖行,认为它们就是以压榨艺术家为生。
画廊老板谴责拍卖行完全只追求利润,作风“贪婪”。有些画廊老板称拍卖行就是一种寄生文化。它们对艺术界的长期操守没有忠诚性。
相比之下,中国艺术市场的价格更加混乱不堪,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早就超过欧美发达国家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大大地高于国际艺术市场呢?
首先,中国大多都是依附在体制内的艺术家。细数中国这些知名艺术家,更多都是在各大艺术院校执教的教师艺术家。这些艺术家本来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但是他们却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中国的艺术市场的走向。与那些自由职业的艺术家不同,这些人都有一份相对稳定、丰厚的工作收入,他们根本就没有必要考虑市场中的真正需求。
另外,中国的税务部门毎年都按照事先给你公司预定的税收额度来收税,即然额度以定,拍卖的作品越高你的影响力在拍卖行业中就越大,何乐而不为?正因如此,虚假的拍卖在中国尉然成风,在提高了拍卖公司的知名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艺术家的知名度,在争相炒作之下,艺术家作品的价格水涨船高也就势在必然了。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