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艺品

鳌鱼橄榄核雕图片大全大图(鳌鱼雕刻图片大全)

1. 鳌鱼雕刻图片大全

非遗项目分别是:修水县的宁河戏、

南昌市东湖区的南昌清音、

都昌县的都昌鼓书、

萍乡市的江西莲花落、

浮梁县的水碓营造技艺(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

定南县的传统服饰(赣南客家服饰)、

萍乡市的傩舞(萍乡耍傩神)、

吉水县的灯舞(吉水鳌鱼灯)、

吉安市的采茶戏(吉安采茶戏)、

贵溪市的刻铜(贵溪錾铜雕刻)、

修水县的砚台制作技艺(修水贡砚制作技艺)、

石城县的砚台制作技艺(石城砚制作技艺)、

婺源县的伞制作技艺(甲路纸伞制作技艺)、

修水县的红茶制作技艺(宁红茶制作技艺)、

进贤县的毛笔制作技艺(文港毛笔制作技艺)、

赣州市南康区的元宵节习俗(赣南客家唱船习俗)、

吉安市青原区的抬阁(渼陂彩擎)、

德安县的规约习俗(德安义门陈家训传统)。

2. 鳌鱼雕塑图片

首先飞来峰

作为禅宗五山之首,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庄严,弥足珍贵。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951年(北汉乾祐四年)所造。而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则是北宋造像艺术精品。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此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佛像雕刻生动传神,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手持数珠,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将“容天下难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周围并环十八罗汉,也是神情各异,细致生动。元代的100余尊汉、藏风格的石刻亦容相清秀,体态窈窕,为佛教艺术之瑰宝。

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72洞,但因年代久远,多数已湮没。仅存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最南端一个叫青林洞,洞内有石床、手掌印,传说石床为“济公床”,后掌印为 “济公手掌印”。此外, 还有玉乳洞、龙弘洞、 射旭洞等。

天王殿

灵隐寺天王殿韦驮菩萨

天王殿长约24米,宽约15米,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狰狞,俗称四大金刚。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

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长约24米,重檐高33.6米,为第二重大殿。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中国最高大的香樟木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精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及其参拜观音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据说建于公元969年。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文物。

灵隐寺内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现在这座佛像是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19.6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慈眉善目。[15]

药师殿

药师殿是灵隐寺的第三重大殿,长约20米,宽约12米,供奉的是“东方三圣”:药师佛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中莲台座上结跏趺坐的是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称“大医王佛”,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左边站立日光菩萨,手托太阳,象征着光明;右边站立月光菩萨,手托月亮,象征着清凉。大殿两边的十二尊塑像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号称“药童”,又称“药叉神将”,顶盔贯甲,神态威武,手下各有七千神兵供调遣,他们按十二个时辰排序。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线刻石像。

3. 岭南建筑上雕刻鳌鱼的寓意

岭南传统建筑代表之一锅耳屋,其建筑结构与艺术体系虽然早已成熟,但是自古以来很少见诸著录,而以建筑细部为主线者更是凤毛麟角。锅耳屋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出现于岭南一带的民居建筑特色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家庙、第府、文塔建筑实物中,以讲究地理风水和风俗观念为思想依据结合科学的规划布局都集中反映着岭南建筑的主要特征与表现风格。

  因此,独特的外型建造、多样的艺术手法装饰、丰富的装饰题材、讲究的科学的布局规划等等的多方面内容都对现代探寻研究古代建筑历史文脉有着深厚的价值意义:

  一是历史价值,了解岭南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二是艺术价值,当地人民生活方式、情感爱好、审美观等,反映当时的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以文艺的门类来分,有关文学的有匾章、楹联、题字,有关艺术的有绘画、书法、雕饰、陈设(家具),还有实用艺术的装饰、装修、纹样、图案、色彩等。三是科学价值,首先是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一个事物证明,同时它为今天的建筑技术研究提供借鉴。这三方面的内容离不开历史,离不开当地自然环境,它们构成了当地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正是为岭南风格创造实践基础。

  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出现,全国进入“斗、批、改”阶段,到处喊着“破四旧”口号,导致锅耳屋受到历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还有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对古建筑的拆改和损害,现今在广东省还保存相对完好的锅耳屋群已经不多,目前发现有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佛山市顺德区碧江金楼、四会市威整镇奇石河景区、佛山禅城区福贤路东华里、广州从化太平镇钱岗古村等地方。我们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和古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如何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在此期望现今社会对这些岭南特色的古建筑予以更加重视和保护。

  建筑是人类永恒的史书或凝固的文化,由于自然条件、气候、温湿状况、经济基础、社会需要和人工技巧等各种因素,使中华建筑自成一家独具特色的同时,形成不同地域、不同朝代的不同建筑风格。如粤闽赣山区和朴实的客家人居住的土楼;黄土高坡文化和中原大地上出现的窑洞;皖南清秀飘逸的徽派建筑“马头墙”;还有体现着富庶的南粤和实用的岭南文化的特色建筑“锅耳屋”。

  在岭南,锅耳屋是传统民居建筑中最经常看到的一种,它经过历代建筑匠师在自然环境、乡土资源、宗教思想、风水观念和传统文化等各方面条件影响下不断创造的结果,以高超的雕刻和绘画艺术增添建筑物的外形美,体现了岭南建筑的传统特征。

  锅耳屋的屋面之上砌筑有锅耳状的硬山墙,故称此类民居建筑为“锅耳屋”。但一直以来对于锅耳屋一词的由来都众说纷纭。因此,为进一步探索和了解锅耳屋,试对锅耳屋的名称、构造、风格等方面作如下探析:

  一、锅耳屋名称说

  1、象形说

  据民间普遍的一个说法:锅耳屋的屋顶是硬山式,两侧的风火山墙高出正脊许多,民间就觉得山墙的形状好像家里铁锅的两个锅耳,所以人们称这种屋顶为锅耳屋顶,因此这种类型的房屋也有了一个通俗的名字叫作“锅耳屋”了。

  2、谐音说

  根据华南理工大学陆元鼎教授考证,提出普通话的“鳌鱼”与广东粤语方言的“镬耳”发音相近,其轮廓也十分接近,中间拱凸,前后缓收,线条柔美,且“镬耳”叫起来比“鳌鱼”顺口易懂。故以讹传讹,由“鳌鱼”变成了“镬耳”,但普通话中“镬耳”又很难上口,音随意变,讲普通话的人根据其实际含义又把“镬耳”变成了“锅耳”,因而现在有“锅耳墙”之说。

  3、综合说

  在中国传统建筑里,主要都是以木结构为基础,古人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就根据风水学五行当中水克火的道理,鳌鱼为水中生灵,在建筑上修建意味深远的鳌鱼墙。那为什么选择鳌鱼这个图腾呢?曾经《淮南子?览冥篇》中对鳌鱼记载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之说。也就是说,共工氏头撞不周山后,一根天柱断了,另外三根也已毁坏,女娲担心天要塌下来,赶紧抓住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鳌鱼,砍下它的四条腿,墩在地球的四个角上,化作四条天柱,把天顶着,故有鳌鱼顶天负地之说。

  在古代龙象征天子,除了皇帝其他人都不可以使用关于龙为题材的物品,官宦和上等阶层为了区别于平常老百姓,就选择了一种介于龙与鱼之间的神物——鳌鱼。而屋脊两侧高出的山墙为鳌鱼翘起的嘴巴,简化的建造又巧合地使其像官帽两耳的造型,后引申为“独占鳌头”的意思。因此,鳌鱼这独特形象的硬山顶山墙设计在富有吉祥寓意的同时也恰到好处地展现古人的身份地位,实为一举数得。

  锅耳屋这种具有珠三角地区特色的“鳌鱼山墙”,其“锅耳屋”名字的由来就正如民间象形说所述,只是一个在百姓日常生活交流中既亲切又通俗平常的代名词。后来民国时期锅耳屋在岭南民居中被广泛采纳,但也大多为地主阶层所建,成了岭南建筑的代表。

4. 鳌鱼木雕

1、黄大仙公园:座落在东江南岸的企石金校椅山一带,山上高高耸立的文昌阁异常醒目,成了公园的标志景观。文昌阁高五层,建筑面积1350多平方米,采用砖木石混合钢筋水泥建造。置石柱支撑,覆琉璃瓦,四周飞檐翘角,内墙和花板饰有劝学经典故事墙画或彩绘,整体古色古香,恢宏壮观。黄大仙公园以阁高、石奇、林茂、风凉、景幽著称,可以登高阁、聘远怀、听鸟语、赏花香、沐清风、消倦意、觅仙踪,已成为企石镇乃至周边镇区群众的重要休闲场所。

2、江边古村:座落在企石镇中部偏北,东江南岸约2公里处,鹅屋岭下,于元武宗至大年间立村,与村西五六千年的史前万福庵遗址相邻,是以黄姓为主的宗族村落,占地面积53673平方米。古村现保存元代至清代的建筑242座,古井12眼,水塘4口,三百年以上的古榕树6棵,百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约1000棵,以“三纵十五横”的巷道成井字形网状的村落布局。建筑多采用金字屋和明字屋布局,用红砂石、花岗石做门、窗框和墙基,饰以精致的鳌鱼、夔纹、镬耳、彩绘、灰塑、木雕、砖雕、石雕等,使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3、企石东江江岸线长:沿途美化良好。上建有通联各镇的东江大道,下建有蜿蜒十数里的金海岸体育长廊。东江翻白练,沿岸飘彩带金海岸体育长廊依东江岸势而建,东起虾公山下,西至金椅岭,全长13.9公里,内设人工沙滩、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儿童游乐场、休闲路径音乐茶馆,及疍家文化博物馆、渔船码头、游船码头、自行车休闲路和绿化装饰景观等,是融观光、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绿色健康活动长廊,是推进和谐人文文化建设的大型载体。

5. 鳌鱼雕刻图片大全欣赏

1、画龙点睛

在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叫张僧繇。一天,梁武帝要张僧繇在寺庙的墙上画四条金龙。张僧繇用三天的时间就画好了,并且画得非常像真龙。大家听说后,都去观看,发出阵阵赞叹声。

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看,却发现每条龙都没有眼睛。张僧繇说:“如果我给龙加上眼睛,它们就会飞走的。”

大家都不信,张僧繇没有办法,只好给两条龙画上了眼睛。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两条龙腾地一声飞上了天。

2、八仙斗花龙

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

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不料,因此惹出一场麻烦来。

原来,龙宫里有条花鳞恶龙,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称为“花龙太子”。这天,他闲得没事,在水晶宫外游荡,忽闻海面上有仙乐之声,便循声寻去,猛见一条雕花龙船,内坐八位奇形怪状的大仙,其中有个妙龄女郎,桃脸杏腮,楚楚动人花龙太子见此仙姿,魂魄俱消。

早忘了师傅南极仙翁的忠告,忘了龙王母的训导,想入非非,似魔似痴的迷上何仙姑了。八仙在海上寻欢作乐,怎会想到花龙太子半路挡道。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雕花龙船打翻了。

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锺离打开蒲扇蛰脚底;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只有吕纯阳,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

这时,汉锺离慌忙检点人数。点过来,点过去,只有七位大仙。男的俱在,独缺一个何仙姑。奇怪,这何仙姑到哪里去了呢?

汉锺离掐指一算,大吃一惊,原来是花龙太子拦路抢亲,把何仙姑抢到龙宫里去了。这一回,大仙们可大动肝火了。个个咬牙切齿,杀气腾腾,直奔龙宫。

花龙太子知道七仙不会善罢干休,早在半路上伺候着。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珍珠鳌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来。

汉钟离挺着大肚子,飘飘然降落潮头,轻轻煽动蒲扇。只听“呜…忽…”一声,一阵狂风把万丈高的和虾兵蟹将都煽到九霄云外去了。

吓得四大天王连忙关了南天门。花龙太子见汉锺离破了它的阵势,忙把脸一抹,喝声“变”。海里突然窜出一倏巨鲸,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锺离。

汉锺离急忙煽动蒲扇,不料那巨鲸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这下,汉锺离可慌了神了。正在危急中,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

那笛声悠扬悦耳,鲸鱼听了,斗志全无,竟朝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吕纯阳挥剑来斩鲸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仔细一着,眼前哪儿有什么鲸鱼,分明是块大礁石。吕纯阳恼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一旁笑谜谜说:“莫恼!莫恼!待我来收拾它!”

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它的那根拐杖"唰"地窜出海面。铁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去,不料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只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

要不是蓝采和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这巨鲸和章鱼都是花龙太子变的。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撒蹄追赶。

眼着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花龙太子输红了眼,现出本相,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权的龙角,张舞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七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花龙太子。花龙斗不过七仙,只得向龙王求救。

龙王听了,把花龙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送出何仙姑,好话讲了一百零五斗,八仙还是不肯罢休。龙王没办法只好请来南海观音大士讲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

八仙再也没有兴趣去游蓬莱岛了。大家都怪吕纯阳节外生枝,才寻来一场懊恼。吕纯阳笑着说:“这要怪何仙姑,谁叫她是个女的,又生得这么漂亮!”

3、叶公好龙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

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

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

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

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拜访他!”

4、龙女拜观音

在观音菩萨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一天,她听说人间玩鱼灯。

异常热闹,就吵着要去观看。龙王捋捋龙须摇摇头说:“那里地荒人杂,可不是你龙公主去的地方啊!”龙女又是撒娇又是装哭,龙王就是不依。龙女嘟起小嘴巴。

心里想到:你不让我去,我偏要去!好不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宫,变成了一个十分好看的渔家少女,踏着蒙陇月色,来到闹鱼灯的地方。这是一个小渔镇,街上的鱼灯多极啦!

有黄鱼灯、鳌角灯、章鱼灯、墨鱼灯、鲨鱼灯,还有龙虾灯、海蟹灯、扇贝灯、海螺灯、珊瑚灯……龙女东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兴,有时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挤。

不一会来到十字路口,这里更有趣哩!鱼灯叠鱼灯,灯山接灯山,五颜六色,光华璀璨。龙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灯山前,看得出了神。

谁知这时候从阁楼上泼下半杯冷茶来,不偏不倚正泼在龙女头上。龙女猛吃一惊,叫苦不已。原来变成少女的龙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样了。

龙女焦急万分,怕在大街上现出龙形,招来风雨冲塌灯会,于是不顾一切地挤出人群,狠命地向海边奔去。刚刚跑到海滩,突然“忽喇喇”一声,龙女变成一条很大很大的鱼。

躺在海滩上动弹不得。正巧,海滩上来了一瘦一胖的两个捕鱼小子,看到这条金灿灿大鱼,一下子愣住了。“这是什么鱼呀!怎么会搁在沙滩上呢?”

胖小子胆子小,站得远远的说:“从来没有看过这种鱼,怕是不吉利,快走吧!”瘦小子胆子大,不肯离去,边拨弄着鱼边说:“不管它是什么鱼,扛到街上去卖,准能赚笔外快来用用?”

两人嘀咕了一阵,然后扛着鱼,上街叫卖去了。那天晚上,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木里坐,早将刚才发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觉动了慈悲之心。

对站在身后的善财童子说:“你快到渔镇去,将一条大鱼买下来,送到海里放生。”善财稽首道:“菩萨哎,弟子哪有银两去买鱼呀?”观音菩萨笑着说:“你从香炉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财点头称是,急忙到观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着一朵莲花,飞也似地直奔渔镇。这时,两个小子已将鱼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观鱼灯的人围住了。

称奇的、赞叹的人问价的,矶矶喳喳,议论村纷,可是谁也不敢贸然买这么一条大鱼。有个白胡子老头说:“小子,这条鱼太大了,你们把它斩开来零卖吧?”

胖小子一想,觉得老头说得有理,于是向人借来一把肉斧,举起来就要斩鱼。突然,一个小孩子叫开了:“快看呀?大鱼流眼泪了。”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鱼果然流着两串晶莹的眼泪。

吓得丢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钻。瘦小子怕外快泡汤,赶紧拾起肉斧要斩,却被一个气喘吁吁赶来的小沙弥阻止住了:“莫斩!莫斩!这条鱼我买下了。”

众人一看,十分诧异:“小沙弥怎么买鱼来了?”那个老头停了一声,翘着山羊胡子说:“和尚买鱼,怕是要开荤还俗了吧?”

小沙弥见众人冷语讥笑,不觉脸红了,赶紧说:“我买这条鱼是去放生的!”说着,掏出一撮碎银,递给瘦小子,并要他们将鱼扛到海边。

瘦小子暗自高兴:“外快赚进了!扛到海边,说不定等小沙弥一走,依旧能把这条大鱼扛回来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鱼,跟着小沙弥向海边走去。

三人来到海边,小沙弥叫他们将大鱼放到海里。那鱼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个水花,游出老远老远,然后掉转身来,同小沙弥点了点头,倏忽不见了。

瘦小子见鱼游走了,这才断了再捞外快的念头,摸出碎银,要分给胖小子。不料摊开手心一看,碎银变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转眼再找小沙弥,也不知去向了。

再说东海龙宫里,自从不见了小公主,宫里宫外乱成一窝蜂。龙王气得龙须直翘,海龟丞相急得头颈伸出老长,守门官蟹将军吓得乱吐白沫,玉虾宫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颤。

一直闹到天亮,龙女回到水晶宫,大家才松了口气。龙王瞪起眼睛,怒气冲冲地呵斥道:“你胆敢犯宫规,私自外出!说!到哪里去了?”

龙女一看龙王动了怒,知道撒娇也没有用了,便照实说:“父王,女儿观鱼灯去了,要不是观音菩萨派善财童子来救我,女儿差点没命!”

接着将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龙王听了,脸上黯然失色。他怕观音将此事讲了出去,让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下罪名。他越想越气龙女,一怒之下,竟将她逐出水晶宫。

龙女伤心极了,茫茫东海,到哪里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来到莲花洋。哭声传到紫竹林,观音菩萨一听就知道是龙女来了,她吩咐善财去接龙女上来。

善财蹦蹦跳跳来到龙女面前,笑着问道:“龙女妹妹,你还记得我这个小沙弥吗?”龙女连忙揩掉眼泪,红着脸说:“你是善财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说着就要叩拜。善财一把拉住了她:“走,观音菩萨叫我来接你呢!”善财和龙女手拉手走进紫竹林。龙女一见观音菩萨端坐在莲台上,俯身便拜。

观音菩萨很喜欢龙女。让她和善财像兄妹一样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后来称为“善财龙女洞”。

可是龙王反悔了,常常叫龙女回去。龙女依恋着普陀山的风光,再也不愿回到禁锢它的水晶宫去了。从此,龙女就跟了观音菩萨。

5、蛮龙归正

据说,大禹治水有三样法宝:一是伏羲给他的河图、玉简;二是天上的应龙,用尾巴划地,给他指引方向,大禹沿着应龙划尾的线路,领着民工开凿河道,疏导洪水。

三是大乌龟,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洼的地方。有一天,一条全身乌黑的龙,在坝边的洪水里翻身打滚,兴风作浪,还把大禹他们辛辛苦筑起来的大坝弄倒了。

应龙告诉禹王,这是一条蛮七蛮八的蛮龙,邪气太重,归不了正的。于是乌龟带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见那条全身乌黑的巨龙,头上长着一对雪白耀眼的龙角。

正在嬉戏翻腾,不时掀起冲天的浪。大禹指挥它,它全然不理。大禹于是取出一块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乌龟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为一块斗大的巨石。乌龟只把尾巴轻轻一挥。

天空就划出一道朦胧虹样的弧线,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乌龙脑门顶上的两只龙角之间。乌龙哈哈大笑说:"这块小小的花石头,奈何我不得。可那五彩息石,无时无刻不在膨胀变大。

不一会,便把蛮龙的两面三刀只龙角撑紧了,疼得它直摇头。五彩息石一直不断生长,最后终于把蛮龙制服了。从此,蛮龙成了大禹一个得力助手,听候大禹调遣。

6. 鳌鱼石雕

1、黄大仙公园:座落在东江南岸的企石金校椅山一带,山上高高耸立的文昌阁异常醒目,成了公园的标志景观。文昌阁高五层,建筑面积1350多平方米,采用砖木石混合钢筋水泥建造。置石柱支撑,覆琉璃瓦,四周飞檐翘角,内墙和花板饰有劝学经典故事墙画或彩绘,整体古色古香,恢宏壮观。黄大仙公园以阁高、石奇、林茂、风凉、景幽著称,可以登高阁、聘远怀、听鸟语、赏花香、沐清风、消倦意、觅仙踪,已成为企石镇乃至周边镇区群众的重要休闲场所。

2、江边古村:座落在企石镇中部偏北,东江南岸约2公里处,鹅屋岭下,于元武宗至大年间立村,与村西五六千年的史前万福庵遗址相邻,是以黄姓为主的宗族村落,占地面积53673平方米。古村现保存元代至清代的建筑242座,古井12眼,水塘4口,三百年以上的古榕树6棵,百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树约1000棵,以“三纵十五横”的巷道成井字形网状的村落布局。建筑多采用金字屋和明字屋布局,用红砂石、花岗石做门、窗框和墙基,饰以精致的鳌鱼、夔纹、镬耳、彩绘、灰塑、木雕、砖雕、石雕等,使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7. 鳌鱼浮雕

不二法门的意思: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读音:bùèrfǎmén

解释:不二法门的意思是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出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白话释义:道理很简单,事物发展应该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因果规律,因果因果,果是可变的。

造句:

1、亚洲不能只是因为安然度过了全球危机,就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发现了经济繁荣的不二法门。

扩展资料:

不二法门的近反义词解析:

1、不二法门的近义词:——独占鳌头

独占鳌头

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白话释义:“殿前曾献升平策,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的第一名。”

2、不二法门的反义词:——旁门左道

旁门左道

解释: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和学术派别。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旁门;不分披毛带角的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白话释义:他骂我教这门左边路旁;不分披毛带角的人;湿度卵化的人;都可以同大家一起。

8. 鳌鱼玉雕图片

广州,又名羊城。简称穗,号称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

东汉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清朝有十三商行。

今有享誉全球的“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博览会)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

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表现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

1.语言

广东省方言是粤语,而广州话也称广府话。

2.饮食,粤菜。

广州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民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口味上以清、鲜、嫩、滑、爽、香、脆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鲜味。

3.风俗

广州迎春花市在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广州民俗有飘色、醒狮、龙狮、鳌鱼舞、黄阁麒麟舞、市桥水色、鱼灯、乞巧、凤舞、八音锣鼓、木鱼书、龙舟、北帝诞、生菜会、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等。

4.绘画。

有岭南画派之称。20世纪初,与京派海派号称三派。代表人物有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杨善深、何香凝、方人定、伍嘉陵、黄独峰、司徒奇、何磊、黎葛民、黄幻吾、黄少强、陈凝丹等。

5.文学上。

清代,以“岭南三大家”和“岭南七子”为代表包括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程可则、王邦畿、方殿元、方还、方朝、张维屏、梁鼎芬等。

6.宗教是佛道儒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都有。

7.园林

在18至19世纪.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私家园林,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行商庭园”。现存的清代古典式岭南园林有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园林之一。

8.音乐

明清时期是岭南古琴艺术的兴盛期,代表人物有邝露、陈子壮、陈子升、陈恭尹、陈澧、朱启连、杨新伦等,著名曲目有《碧涧流泉》、《水东游》、《双鹤听泉》、《渔樵问答》、《鸥鹭忘机》、《平沙落雁》、《乌夜啼》等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一带产生了广东音乐,涌现了严老烈和人称“何氏三杰”的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等名家,以及“四大天王”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等音乐人才,创作出《平湖秋月》《杨翠喜》、《旱天雷》、《倒垂帘》《雨打芭蕉》《步步高》、《蕉石鸣琴》、《赛龙夺锦》等著名乐曲。番禺区沙湾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音乐之乡”。广东音乐与岭南画派、粤剧并称为“岭南三秀。

9.戏曲。粤剧。

10.建筑。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屋的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在明清时期,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后来只要是发了财的村民,都会建造一所镬耳屋以显示富有与气派。现存的镬耳建筑群有锦纶会馆、庐江书院、岭南印象园、沙湾古镇、资政大夫祠、塱头古村、黄埔古港古村、坑贝古村等。

11.工艺。“三雕一彩一绣”。即广州象牙雕刻、广州玉雕、广州木雕、广彩、广绣。广雕还包括广州榄雕、石雕、砖雕、骨雕、贝雕等。

9. 鳌鱼雕刻图片大全集

椒图jiao tu、螣蛇、屭屃bi xi、螭chi吻、蒲牢pu lao、狴犴bi an、饕餮tao tie、蛤蝮、睚眦、狻猊suan ni

楼主有个错误 先提出来 太阳应该有十个儿子 十个太阳的名字:

椒图、螣蛇、屭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蛤蝮、睚眦、狻猊。

先请看原文:

椒图借皓月之光,残延生息。羿使弓弩疾发螣蛇、屭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蛤蝮、睚眦、狻猊,於是天帝十子垂危於命。

元始天尊传十子保命法,说:“此番劫难,因我而起,累及诸子蒙难,诚是罪莫大焉!汝等速遁水中,假龙鳞之身,或可息此一劫。自此以往,天朝不容于我,汝等自安命於海河之间,勿扰于我。”

羿要射下来的十个太阳的名字都在上面了。

而龙生九子,不是十个。《异物类苑》云:龙生九子,不载其名。

也就是说,龙的九个儿子是没名字的,为什么后来却有了名字呢,借的就是被射下来的九个太阳神子的名字。而且,还有一个传说,就是太阳九子转世为龙生九子,以保其命。

古代有龙生九子的传说,其九子分别是:

一曰霸下(龟蚨),形状像龟,喜好负重。驮载石碑的大龟就是其形象。

二曰螭吻(蚩吻、嘲风、好望、鳌鱼、鸱尾),看似剪尾的四脚蛇,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亦喜吞火。殿脊、殿角和屋顶上的走兽或兽头即其形象。

三曰蒲牢,形似龙而体形较小,喜欢鸣叫。生活在海边,却畏惧鲸鱼。祠堂、寺庙、铁钟上的兽纽就是是其形象。人们根据蒲牢害怕鲸鱼的特性,把撞钟的长木都雕成鲸鱼状,据说以其撞钟,声大且亮。

四曰狴犴(宪章),形状似虎,有威力,又好诉讼。监狱门上刻的或立于狱门的虎头即其形象。

五曰饕餮,其形似狼,极好饮食。鼎盖上雕的兽头即其形象。

六曰狻猊(金猊),形状似狮,喜好烟火,亦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雕的兽头即其形象。

七曰囚牛,好似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好音乐。胡琴上刻的兽头即其形象。

八曰睚眦,其形如豺,喜好杀戮。常可在刀柄、刀鞘见其形象。

九曰椒图,其形如螺蚌,好闭口,因而其像常被雕在大门铺首上。

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的说法,但是九子为何物,并没有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一公案却由于“真龙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结果。

据说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来潮,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仓卒间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又向几名同僚询问,糅合民间传说,七拼八凑,才拉出了一张清单,向皇帝交了差。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

(虫八)(虫夏):性喜水,被雕成桥柱上的兽形;

嘲风:喜好冒险,因而人铸其像,置于殿角;

睚眦: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其形为刀柄上所刻之兽像,似豺;

赑屃: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椒图:形状似螺蚌,性好闭,铺首衔环是其形象;

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

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

狻猊:喜欢蹲坐,佛像座下的狮子是其造型,香炉上往往也有;

囚牛:性喜音乐,其形为胡琴琴杆上端的刻像。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眦(yázī)

老三嘲风(cháofēng)

老四蒲牢(pǔ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赑屃(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负屃(fùxī)

老九螭吻/鸱尾(chǐwěn/chǐweǐ)

另有说法为:

老大赑屃(bìxì)

老二螭吻/鸱尾(chǐwěn/chǐweǐ)

老三蒲牢(pǔ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bāxià)

老七睚眦(yázī)

老八狻猊(suāní)

老九椒图(shūtú)龙生九子之传说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

“龙生九子”的一个说法是来自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

有的说法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而龙的九子在中国古代有有多种说法,暂且不论各种说法,下面来介绍一些传说中的龙的后裔

其中一种说法:

囚牛,龙生九子之一,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睚眦(拼音:Yázì),龙生九子之一,龙身豺首,性刚烈,最是好杀嗜杀好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嘲风,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

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狻猊(拼音:Suānní),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赑屃(拼音:Bìxì),又名龟趺、霸下、填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

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屃,因此有*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狴犴(拼音:Bì'àn),龙生九子之一,形象老虎,传说其好诉讼,故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立其形象。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负屃(拼音:Fùxì),龙生九子之一,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螭吻,又叫鸱尾、鸱吻(拼音,Chīwěn、Chīwěi、Chīwěn),龙生九子之一,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鸱尾到底是一种鸟还是传说中海上的鲸鱼没有确定的说法。

也叫好望。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另外还有说嘲风、囚牛、负屃并非九子,取而代之的则是:

饕餮(拼音:Tāotiè),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

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蚣蝮,应为,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性喜水,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

椒图,龙生九子之一,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

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还有说螭、麒麟、犼、貔貅也是九子

螭,或螭首,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嘴大,肚子能容纳很多水,在建筑中多用于排水口的装饰,称为螭首散水。

麒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雄的名麒,雌的名麟。麒麟的形状像鹿,尾似牛尾,麒有独角,麟无角。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

现在普遍认为麒麟就是长颈鹿。

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有守望习惯。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又有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即为“朝天吼”。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10. 鳌鱼雕刻图片大全大图

鳌是古代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龟鳖目动物基本保留原始体型。背腹甲间有甲桥在体侧连接,甲由真皮骨化的膜成骨板与上面盖着表皮角化的盾片构成。盾片与骨板逐年增长,盾片上有生长线,而盾顶区与其邻近的小片则常磨损脱落。背甲有上穹突,正中一行脊板(连脊椎骨)8枚,上盖脊盾5枚,两侧各有一行肋板(连接肋骨)8对,上盖肋盾通常4对。头、颈、四肢都可缩入骨匣,免被掠食。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海龟生活于近海上层。以鱼类、头足纲动物、甲壳动物以及海藻等为食。海龟虽然没有牙齿,但是喙却非常锐利,不同种类的海龟就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海龟分为草食,肉食和杂食。

蠵龟和鳞龟有颚,可以磨碎螃蟹、一些软体动物、水母和珊瑚。而玳瑁海龟的上喙钩曲似鹰嘴,可以从珊瑚缝隙中找出海绵、小虾和乌贼。绿龟和黑龟的颚呈锯齿状,主要以海草和藻类为食。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语法:

独占鳌头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王刚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独占鳌头。他的数学能力一直在班上鹤立鸡群,独占鳌头。

近义词:

超群绝伦、鹤立鸡群、独一无二、无出其右。

反义词:名落孙山。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独占鳌头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示例】王刚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独占鳌头。

【成语谜语】敖。

独占鳌头(打一字)谜底:敖。

11. 鳌鱼logo

镇海楼,座落在广州越秀山小蟠龙岗上。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把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并在山顶建楼五层,俗称五层楼。因当时珠江水面宽阔,登楼而望,水波荡漾,蔚为壮观,故称“望海楼”。后取其雄镇海疆之意,又称镇海楼。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