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喜欢核雕的人多不多(张家港玉石雕刻)
1. 张家港玉石雕刻
张家港乌金木是一种较为珍贵的木材,具有高密度、硬度大、耐磨性强、纹理美观等特点,价格相对较高。具体价格因应用领域、材质质量等因素而异,下面是一些材质价格参考(仅供参考):
1. 乌金木实木家具方面,如沙发、椅子、床等,价格大约在每立方米10000-20000元不等。
2. 在家居装修方面,乌金木可以应用于木地板、墙板、橱柜等,价格大约在每平方米800-1200元不等。
3. 在艺术品领域,乌金木的雕刻、雕塑作品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价格大约在每件3000-5000元不等。
当然,以上价格仅为参考,具体价格视不同商家及购买量、规格、质量等情况而定,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2. 张家港哪里有鉴定玉的
我在杨舍西街上有家莹珠玉石坊买过几次,那里蛮实惠的,还可以鉴定的。我们单位好几个人都去买过。
3. 张家港玉器鉴定中心
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龙游河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的龙宫里,住着龙王爷和他的一家人。有一天,老龙王发起威风,大摆龙尾,大海的潮水就一下子涌上了堤岸,淹没了许多庄稼和无数的老百姓。一时间,儿啼母哭,子嚎父泣,实在悲惨。
玉皇大帝大怒,令龙王将功赎罪,速将潮水退尽,让出沿海滩地二百里,并派龙后娘娘到海岸一行,待退潮将尽之际,从海岸滩头游向长江,迂回入海,形成入江大河,以利百姓耕种。
龙后娘娘奉旨乘潮水来到海岸,她的大龙子也悄悄跟了出来。当潮水在海岸沙滩上向下落得差不多了,龙后娘娘便顺着潮水,领着大龙子从海岸游向长江。龙后娘娘在前呼喊,大龙子在后面跟着,他们从嘴里喷出水来,冲开泥沙往南行。果然,在它们游过的地方就成了一条大河。可是,游不多远,贪玩的大龙子就渐渐落在妈妈后面了。龙后娘娘只好游游停停,停停等等,每游一段就回头喊儿子赶快跟上,凡是龙后娘娘回头喊龙子的地方,河道就拐了一个大弯。就这样一直游到现在的如城,龙子毕竟年幼,直喊累,无奈,龙后娘娘便圈了一个直径三里的圆圈,将龙子圈在里面,准备歇一下再继续游。
恰好此时,托塔李天王受玉帝派遣看看进展,行到此处,从云端往下一看,只见龙后游出来的河道竟是弯弯曲曲的,将来船只来往航行,不但要拐许多弯子,还要多行很多路,禁不住大骂:“大胆孽畜,如此下去,等你们游到长江,这条河不是到处都是弯子么?”于是他落下云端,抽出鞭子,对准龙后母子,狠抽两鞭。
龙后娘娘挨了一鞭疼痛难忍,直窜向东南方去了,但游到丁堰镇大桥那边时,她还是停下来歇了一下,等候自己的儿子,这一歇可就把那里团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水潭。她回首翘望,怎么也等不到儿子,潮水又将退尽,这才伤心地从节制闸那里游进了长江。而大龙子被这一鞭抽得浑身抽搐,他拼命扭动身子,一共扭了九十九个弯子,最后才从如皋南门窜向杨花桥,经磨头、吴窑、桑木桥那里游出长江,回东海去了。
龙后母子从长江游回龙宫,东海龙王赎罪的二百里地方也撤出来了,如皋就在其内。后来,老百姓在这里精耕细作,终于把沧海变成了桑田。
人们为图吉利,便把海岸叫海安;把龙后娘娘从海安经如皋至南通节制闸入长江的那一段通扬河叫大龙游河;把龙后娘娘团在丁堰镇等候大龙子形成的深潭叫龙潭;把大龙子单独游过的地方叫做小龙游河,又叫通江河,这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叫的龙游河;龙后母子扭成的那些湾子,也就是后来的虾子湾、梅家湾、柴湾等地方。据说,如城内的外城河和内城河,是龙后娘娘母子俩休息时形成的。
如今,龙游河已成为如皋的代称,出外闯荡的如皋人,都自豪地称自己是龙游河的儿女。
龙游河的传说从侧面反映了如皋地区由沧海变成桑田的历史事实。大约6000年前,古长江口移到扬州、镇江以下。长江三角洲北岸逐渐形成了扬州到李堡(李堡,原属如皋,1943年后划归海安县。)附近的扬泰沙咀,由于地势较高,通称扬泰冈地。冈地上分布着一列列东北、西南走向的条状沙脊。如皋西部自高明镇卢庄到海安东部李堡间的一条沙脊,为扬泰冈地的最后一条沙脊。如城镇就位于扬泰冈地的东南缘。这一带“土高色赤”,人们习惯地称它为赤岸。今天如城至东陈镇一带,古代就叫赤岸村。这是如皋最早成陆的地方。
扬泰冈地成陆后不久,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劳动了。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海安青墩遗址,为我们提供了今天海安、如皋、如东一带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生动图景。
当时,这一带气候温湿,人们在洼地的土墩上建造了低矮简陋的木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使用磨制的石斧、石锄、石锛等工具开垦荒地,种植庄稼,饲养了猪、狗、牛等牲畜,已经掌握了原始的种麻、纺线、织布的技能,烧制出了造型美观的陶器。在发现的墓穴里,挖掘出了稀有的璧、环、坠等精制玉器。随葬品的多少,反映了当时氏族公社内部已出现了贫富差别。
如皋南境成陆较迟,今江安、石庄之间,有一条东西长约20公里的老岸,就是魏晋南北朝时的江岸线。据清嘉庆《如皋县志》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划分沙田,即以此老岸为界,老岸以北为老岸区,以南为圩田区。老岸地区实际是古扬泰冈地的南缘,圩田地区是以后经垦殖形成的。唐时,从古石庄经白蒲到今通州市的石港有一条名为“横江”的长江支流,出海口在今掘港(掘港,现属如东)附近。唐朝末年,古横江淤塞加快,逐渐成为陆地。此后,古如皋南境成陆面积增大,直至摩诃山(今张家港市段山)。《太平寰宇记》载:“宋初,如皋南境在摩诃山南。”明永乐年间,如皋南境大部坍没,摩诃山和古石庄均没入长江。直至民国初年始涨成永安沙,1943年涨连北岸。1965年后又陆续围垦长青沙、又来沙、跃进沙,这是如皋成陆最晚的地区。
4. 张家港玉器上门回收
苏州吴江区值得打卡的博物馆包括柳亚子纪念馆、吴江博物馆、吴江蚕丝文化展示馆、吴根越角中医药博物馆、江悦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博物馆、陈去病故居、六悦博物馆、锡器博物馆等,苏州还有很多值得打卡的网红景点。
苏州网红博物馆推荐
苏州网红博物馆包括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城墙博物馆等。
1、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存完整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
2、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相城区,是中国首家以展示“御窑金砖”为主题的博物馆,启用于2016年5月18日,占地面积38875平方米,建筑面积15087平方米。藏品的时间跨度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宣统年间。
地址: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西路苏州御窑遗址园内
3、苏州丝绸博物馆
苏州丝绸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北寿塔风景区内,是一座丝绸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于1991年9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10月1日起对公众免费开放。苏州丝绸博物馆占地9500平方米,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2001号
4、中国昆曲博物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建在昆曲的发祥地苏州,位于苏州古城平江历史保护街区上。1986年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周年,作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全晋会馆修复后,建成苏州戏曲博物馆。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张家巷14号
5、苏州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中张家巷,建筑面积839平方米。馆内藏有评弹各类珍贵历史资料1.2万余件,各种评弹孤本、脚本几百部。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张家港3号
6、苏州园林博物馆
苏州园林博物馆最早位于拙政园住宅区域内,于1992年秋天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现位于拙政园西侧,始建于2005年10月,建筑面积3390平方米。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拙政园内
7、苏州东吴博物馆
苏州东吴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公办民助博物馆,2400多件藏品中有1400件来自我省收藏名家陈凤九先生的捐赠。吴王铜镜、吴王宝剑、越王宝剑、吴国鉴盆等百余件代表器物,集中彰显了吴地先民的精湛技艺和吴文化的源远流长。
地址:苏州市虎丘鸿禧路20号
8、苏州革命博物馆
苏州革命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市金阊区始建于1993年,于2014年重修,并于祖国65华诞之际重新对外开放。新开放的博物馆分为三个展厅,分别陈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三部分组成。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1216路
9、苏州碑刻博物馆
苏州碑刻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府学文庙内,是一座收藏、研究、陈列和复制古代碑刻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馆舍苏州文庙府学始建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1986年10月,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613号
10、苏州状元博物馆
苏州状元博物馆一般指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陈列面积约600平方米,是一座全面介绍姑苏状元群体、研究状元文化、展示珍贵状元文物的专题类博物馆。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钮家巷
11、苏州民俗博物
苏州民俗博物馆就是一座以展览苏州民间传统风俗的专业博物馆,建筑面积约500多平米,位于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东侧古宅内。房屋结构具有清代建筑特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苏州建城2500年时正式开放。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潘儒巷32号
12、苏州城墙博物馆
苏州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15公里长的古城墙是苏州城历史文明的见证,不仅宏伟壮丽,而且创造了“亚”字形的平面布局和每门辟水陆两座城门的独特结构,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学术价值。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相门古城墙内
5. 张家港玉石雕刻招聘
保税区不定期有现场招聘,不过单位比较少 另外就是“张家港保税区人力银行”有网上信息发布的
6. 张家港雕塑
张家港科技馆位于张家港文化中心,主题为“科学就在身边”,分为“童趣的智慧”、“好玩的科学”、“创新的力量”三个主题展厅,分列在三层楼。
展品大多为互动形式,寓教于乐,借助科技手段普及科学知识,非常有教育意义。从一楼到三楼,年龄层次逐渐增加,游戏所表现的理论知识难度也会增加。在一楼入口处有一个电子水幕,很有互动感,在屏幕选择图案,或者自己书写、画画,降落下来的水幕就会呈现图案的样子。随后还有鸟、模拟小主持人、动手区、倾斜房子、动力发电、人体骨骼等多个区域或装置,富有童趣。在二楼通过各种装置介绍了许多数学、物理课程中的现象,也可以动手体验。比如这个“小球旅行记”,好玩过后也解释了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上这堂课的时候,一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三楼有模拟飞行、体验混合动力汽车和3D打印等等,感觉身处游戏厅一样,趣味感满满。张家港科技馆里面,通过声、光、电展示,提供了不同年龄段孩子们学习的内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 张家港玉器店
盛小云,女,汉族,1969年1月生,民进会员,苏州评弹演员。江苏省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 、曲艺家协会主席,一级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盛小云出身苏州评弹世家,先后拜邢晏芝、蒋云仙为师,她嗓音甜润,运腔委婉自如,说唱俱佳。 擅唱俞、丽、蒋等流派。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演出获得赞誉,2004,2005年分别在上海、杭州、苏州、台湾等地成功举办个人专场演出。
代表作品有弹词开篇《姑苏水巷》、《倾杯·石城春望》,长篇弹词《啼笑因缘》、《游龙传》、《白罗山》,中篇评弹《大脚皇后》、《雷雨》等。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3月4日在台湾的第一次公演,成就"中国最美的声音" 。
概述图片来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盛小云
别名
陈红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苏州
出生日期
1969年1月
职业
苏州评弹演员
毕业院校
苏州市评弹学校
代表作品
莺莺拜月、新木兰辞、白蛇·断桥等
主要成就
中国曲艺牡丹奖、电视金鹰奖等
目录
1人物经历
2所获奖项
3人物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盛小云原名陈红卫,出生评弹世家,父亲陈瑞安是上海青浦人,苏州弹词演员。母亲盛玉影是浙江平湖人,也是苏州弹词演员。父亲习弹词拜的师父是擅说《落金扇》和《游龙传》的唐竹平。母亲学弹唱跟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苏州弹词名家周玉泉,擅演的主要书目是据周振玉说演本改编的《白罗山》。以此而论,盛小云应当是苏州弹词的门里子弟和世家出身了。
那个年代,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都被禁演,评弹也被称为"靡靡之音"而受到重创[9] ,盛小云出生10个月就随父母下放到苏北射阳农村,在那片盐碱地上度过童年。在苏北的田间地头,一晃就是9年。这9年里,虽然生活困难,但小红卫(原名)却表现出了令父母惊讶的艺术天赋。广播里放的曲子,露天电影里的唱段,小红卫听一遍就能哼出来,那时候全家唯一的娱乐就是听京剧、唱京剧,一部部地听样板戏,从《红灯记》到《杜鹃山》,小红卫都能模仿得像模像样。[1]
1978年,读小学二年级的陈红卫跟随父母回到了苏州,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才知道父母原来是从事评弹这个职业的。复苏的评弹演出异常兴旺,小红卫也开始出入书场,觉得说书"蛮噱格,好白相"(苏州话蛮滑稽,挺好玩的意思)。小学寒暑假演长篇,小红卫就泡杯茶,坐在书场里听,长书一听就是半个月。盛小云那个时候最喜欢吕也康的《三国》,就这样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评弹。
1979年,陈红卫10岁。江浙沪地区举办了十年浩劫之后的第一次大会书,盛小云的父亲因为长期脱离舞台,在评弹团做后勤,负责接待。目不暇接的长篇、短篇,让小红卫大开了眼界。[1]
常年漂泊在外演出的父母最牵挂的就是盛小云,因为三个姐姐都已出嫁,小红卫一人在家根本没人照顾。因而陈红卫上初一时,父母终于和她一起做了个决定:学评弹。[9]
初学评弹的日子,宠爱她的父母一下子变得严厉起来。她请了三个月假,跟随父母去跑码头,一边走一边学。是不是这块料,能不能吃这碗饭,就看这三个月了。她嗓子亮、乐感好,唱是没有问题的,而评弹却是门综合的技艺,说噱弹唱,一样也不能偏废。她刻苦地学,练口齿,练手指,这三个月成为她一生的转折点。三个月后,她退了学,正式上台演出。父母为盛小云安排的登台演出是开篇《莺莺操琴》。盛小云记得是在常熟农村的一个小书场。父母先上台打招呼:今天我女儿奉送一个开篇,学了三个月不到,大家听听看行不行。 盛小云当时12岁,评弹演员坐下来脚要踏到踏脚,可是她个子小,根本就踏不到,只好用脚稍微勾到一点。
开篇唱完,台下掌声四起。乡下码头,一般不拍手,开篇完了,就唱正本,大家听完就走了。这次掌声送给一个小姑娘,确实是个不小的鼓励。"记得当时我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鞠了个躬就下来了。" 下得台来,妈妈说,你倒一点都不惊慌的嘛。盛小云答:其实脚都在发抖,只是外表看起来表静定自若而已。在艺人来说这其实是项非常难得的素质,有些人掩盖不住自己的惊慌。
这次破口之后,盛小云决定正式学习评弹。这也是盛小云从艺的开始,从此她脱离了学校,她的名字也改成了"盛小云"[9] 。学唱新开篇,听父母说书,一开始母亲教,上了台说书之后,就和母亲拼档,母亲说上半回,盛小云说下半回。慢慢地整个长篇都能说下来。功力一点点积累起来。盛小云和父亲拼档演出时候,母亲跟着出码头,料理父女两日常生活起居的同时,也坐在观众席里听书。一下台,母亲就指出当天演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整整十年。所以盛小云说:"母亲是我最好的启蒙老师,在演出的过程中她总是给我提意见:抬头、挺胸。"也正因为母亲的严苛要求,挺拔的姿态,俊秀的台风成了盛小云的标志。[1] 盛小云跟着父母一边跑码头演出,一边上夜校补习文化课程,两地赶,来回跑。
1983年,盛小云考入苏州评弹学校。 [9] 进了评弹学校,形体课、声乐课,全方位、系统地训练,盛小云是先有了实践,再学习理论。盛小云说:"跟着父母学了两年之后,再回到学校从起点学起,之前的一些弊病在三年中都得到了纠正。"比如,进评弹学校前,盛小云的琵琶都是由母亲一手调教的,母亲是"四轮指",因为小拇指短一截,抡起来比较费劲,所以干脆就不用。师承下来,盛小云也用四个指头弹琵琶。进了评弹学校,这就是不规范的。实际上四轮指对弹琵琶也是很不利的,因为滚不圆。通过评弹学校正规的指法训练,盛小云开始练习"六轮指",弹奏时每个手指分配的力度都很均匀,从而改掉了这个缺点。现在盛小云一手干脆、清晰的琵琶都是在评弹学校里练就的。[1]
1986年,盛小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苏州市评弹团。评校毕业正式进团后,盛小云和父亲搭档,跑的第一个码头在常熟乡下。坐车到王庄镇,再乘拖拉机到了乡下,说《白罗山》。冬天,小小的书场里放着些长凳,一开始只有七八十人。后来,人越来越多,不断有农民举着长凳挤进来,见缝插针坐下去,一直坐到门外的老虎灶旁,坐到了近200人。
第三个码头在张家港。城里有两家书场,只有5分钟的距离。另一个书场里的是当时正当盛年的两位演员,名头盛小云 响。碰到这样的敌档,如果说得差点,可能观众会跑光,那就只能卷铺盖走人了。演出前一天夜里,盛小云做噩梦了,梦见只来了7个观众。提心吊胆上了台,听众却一天比一天多,最后天天客满。两个胜仗打下来,盛小云心里有了底,再也不慌了。
她和父亲拼档,母亲在台下听。每场听完,总给她提意见。和学艺时一样,依然是一家三口。
从评弹学校毕业的第二年,她就去拜邢晏芝为师,因为她想学邢晏芝的弹唱。邢晏芝是苏州评弹学校的副校长,人称"祁俞调",她在弹词流派俞调的基础上,又溶入了"祁调"的某些音乐元素,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拜师后,邢晏芝在弹唱方面教了盛小云很多。 [9]
1989年,盛小云作为江苏的唯一代表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跟赵本山同台。[1]
1992年,盛小云如愿以偿地跟着蒋云仙学习《啼笑因缘》,她和蒋云仙拼档合作,吃住行都在一起,学方言,学表演,也学做人。[9]
1998年3月4日,盛小云赴台湾演出,演出的茶楼开门不到10分钟便客满,轰动台湾。盛小云被当地媒体称为"道地的苏州美女",她的吴侬软语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2]
2002年,艺术职称晋升为国家一级演员。
二00五年五月,纪念陈云诞辰一百周年评弹演唱会在纽约华埠举行,约一百名侨界人士出席;同年,苏州著名评弹演员盛小云举办的台湾演唱取得园满成功,当晚,在台北另一个顶级剧场"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柏林爱乐"贝多芬之夜"也正在演出,形成同城对垒的局面,盛小云演唱会票房却未受任何影响,销售一空,台湾观众的热情也完全可以和柏林爱乐媲美。[3]
2007年11月,她当选为中国曲协副主席。[4]
2009年1月29日,苏州市评弹团盛小云、金丽生应邀赴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中国地方曲艺专场演出。两位艺术家带去了传统弹词开篇《莺莺操琴》和长篇弹词选回《武松·大郎做亲》,演出用英文与荷兰文两种语言打出字幕,45分钟的演出过程中座无虚席。
2010年5月28日至30日,为期三天的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礼堂隆重举行。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外整体介绍中国传统曲艺艺术,也是首次在国外举办全部都是曲艺节目的专场演出。5月29日,苏州市评弹团盛小云演出了苏州评弹《啼笑因缘·遇凤》。5月30日下午,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颁奖典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号会议大厅隆重举行,盛小云获得了"卢浮"银奖第一名。[5]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6]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奖项1988年获江苏省评弹会书比赛青年组优秀表演奖(第一名)。
1991年获江浙沪评弹"三枪杯"会书比赛金奖。
1994年首届江苏省曲艺节获青年组一等奖(第一名)。
1996年第二届江苏省曲艺节获优秀表演奖。
1997年第二届江苏省曲艺节获优秀表演奖(第一名)。
1998年中国曲艺荟萃"新人奖"。
1999年第三届江苏省曲艺节获优秀表演奖。
2000年《姑苏水巷》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九届中国文华奖·新节目奖(国家级的最高行业性艺术大奖);《倾杯·石城春望》获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国家级的最高行业性艺术大奖);苏州弹词选回《啼笑因缘·遇凤》获首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弹词开篇《姑苏水巷》获得2000年文化部第九届文华新节目奖和第十九届MTV中国电视金鹰奖。[7]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苏州评弹比赛暨首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优秀表演奖[7]
2003年,《大脚皇后》获第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2004年,以主演《大脚皇后》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第十一届文华奖·新节目奖和文华奖·集体表演奖。《大脚皇后》获杭州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的演员奖"。
2006年,第三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表演金奖。
1997年,她被授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1999年,她被授予"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2年,她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同年又被评为"苏州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2004年,她获得了"苏州市文学艺术奖"。
2011年6月20日,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8]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盛小云以她出色的个人天赋、扎实的专业功底、勤奋的个人努力和优秀的舞台表现,在走出校门整整20个年头的时间里,连续16年不间断地持续收获着属于自己的成功与荣耀。
在近20年的磨砺和打拼之中,盛小云渐渐形成了自身在艺术上的一些特色。总体来看,她秀外慧中,踏实努力,说表清雅,弹唱娴熟,嗓音条件尤其优越。她的说表,语言细腻而又简洁洗练,节奏铿锵而又从容舒缓。她的演唱,声音清丽而不单薄,行腔高亢而不滞重;甜美之中富韵味,舒展之中见挺拔。擅唱"丽调"、"俞调"和"蒋调",所唱"祁俞调"更是深得其师神韵。
没有印象中该有的冷漠,盛小云的语调轻缓、柔和、不紧不慢,安然的神色之下,是自信和平实。通常横陈在即将展开对话的两个陌生人之间的生硬和滞涩也统统消失了。
盛小云偏向用比较朴素的句子,艺术道路上的酸甜苦乐,也在她这样素淡的语调中,似乎变成了一些稀松平常的事情。 [9]
参考资料:
1.盛小云:评弹一入深似海 吐玉咳珠谱雅曲 . .北京爱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2013-11-15
2.苏州弹词名家盛小云:马街书会给我带来震撼 . .商都网 . 2013-11-15
3.吴侬软语"天籁之音" 苏州评弹艺术无国界 . .搜狐 . 2013-11-17
4.盛小云委员:我代表苏州评弹而来 . .新华网 . 2013-11-15
5.苏州评弹首次亮相金色大厅 . .中国苏州 . 2013-11-17
6.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名单 . .中国文艺网 . 2016-12-3
7.盛小云 . .中国文联网 . 2013-11-15
8.盛小云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 .苏州文学艺术网 . 2013-11-15
9.盛小云:中国最美的声音 . .无锡新周刊 . 2013-11-17
8. 张家港玉石雕刻大师名单
用木头雕刻屠夫的方法是:
1、将选好的桃木坯料完全浸泡在水中泡透。
2、将浸泡透的桃木放在加有火碱的水中大火煮沸,然后继续在沸水中煮四至五小时,煮完捞出后立即浸泡在清水中,直至桃木不再吸水。
3、将煮好的桃木坯料取出放在阴凉无风处排好,自然凉除部分水分,使其基本定形,然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自然干燥。
4、再将干燥的桃木坯加固束缚成捆进行烘干,经过处理后的桃木色泽美观,不开裂、不变形、不虫蛀。
5、设计屠夫造型,通常都是袒胸露背,手持快刀。用雕刻刀细细雕琢,先用大码刻刀雕刻出大轮廓造型,再用小刀雕琢细节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