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玉雕佛形状特点是什么(清代玉佛像)
1. 近代玉雕佛形状特点是什么
中国玉雕,讲究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往往用谐音,用字,典故,传说,借意等方式,来表达寓意。
佛,为保佑平安吉祥的神祗。蝙蝠的蝠字,谐音福,铜钱代表财运,由于中间是通的孔,又有亨通的意韵。从雕刻题材的摆布来说,以佛为主体,蝙蝠在上,铜钱在下。寓意为:平安吉祥,洪福齐天,财运亨通。2. 清代玉佛像
清朝佛像的普遍特点: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眼传神。
一、清朝佛像的特点:
1、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的极为精美细腻,华贵高雅。
2、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莲瓣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具时代特色。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是清乾龙造像特点。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制作教粗率。 明代佛像特征1.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3、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资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为明代特点。
4、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典型时代特征。细部表现较充分,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晚期造像常用手法。仰覆莲座,边缘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5、衣纹流畅,生动曲折,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群褶,是清朝的手法。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
二、清朝的绘画:
清代的画坛由文人画占主导地位,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更多画家追求笔墨情趣,在艺术形式上翻新出奇,并涌现出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
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均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三、佛像的鉴定方法:
金铜佛像的鉴定应以类型、轻重、颜色等为切入点,发掘凝固在佛像上的历史痕迹。
1、类型。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要区分风格差异;搞清青铜成分或鎏金等质地;结合时代特征综合判断,以标准器作为真伪依据,判断铜铸佛像是否属于新仿,是否进行过做旧处理。
2、颜色。古代佛像被放在佛龛上供奉,久历人间烟火,日月侵蚀,特别是鎏金铜造像表层颜色暗淡,在阳光下折射回来的光线柔和。新仿、做旧处理过的铜铸佛像折射光线较刺眼。
3、质量。古代佛像所用铜质较纯,质量重,特别是浇铸器物有厚度。仿制金铜佛像一般铜质不纯,质量轻,使用合金材料。
4、工艺。受古老的生产工艺限制,浇铸成型后的佛像要经过细致雕塑技法处理,表情、服饰、底座加工痕迹清晰可见。现代铜铸佛像使用机制打磨,生成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
5、嗅觉。古老的铜质佛像,经长期供奉、烟火熏蒸,可以嗅到烟火味道;倘若长期埋藏于地下,可以嗅到发霉、发朽的味道。而现代仿品嗅到的是化学腐蚀味道。
3. 近代玉雕佛形状特点是什么意思
佛菩萨相都是全身的,佛头是残像,对佛菩萨有失恭敬,过失很大,千万不能要。可能玉雕老人不懂,不要怪他。把残像拿到寺庙里给出家师处理了,自己不要随意处理。
4. 清代玉雕佛像特征
1、鉴赏子冈牌时要注意:其用料十分讲究,一定是上等的新疆和田玉。技艺上多作剔地阳纹,以浅浮雕的形式,将书画图纹表现得曲尽其美,淋漓尽致。
2、由于子冈牌制作工艺复杂且艰难,历史上存量稀少,真正出自陆子冈之手的子冈牌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存世的属“老玉”的子冈牌,大多是清朝或民国时期的,真正出自明代陆子冈之手的子冈牌几乎是见不到的。
3、一般来说,清代仿制品都为“子冈”款,而且有明显的清代玉雕风格,较易识别。特别是电动工具出现以前,玉雕工匠用水凳(陀机)为工具制作的子冈牌,陀轮往返打磨特征十分明显,这是它区别现代玉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4、子冈牌的题材内容往往被赋予了信义、吉祥、辟邪的功能。它常常一面雕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图,虽用琢玉工具碾出,仍不失画家的笔墨情趣;另一面,雕刻诗文,龙飞凤舞,仿佛是书画名家直书其上,并琢有子冈款识。
5. 近代玉雕佛形状特点是什么样的
蝙蝠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出现的非常频繁一种纹饰,“蝠”与“福”同音,表达祈福美好的愿望。
蝙蝠的造型中有跟铜钱结合的“福在眼前”,跟寿桃结合的“福寿双全”,还有“五福临门”,“五福捧寿”,“福增贵子”,“迎福纳祥”等等。
无论是什么雕件挂件,雕刻家都喜欢附上一只蝙蝠,有时在挂饰顶端,有时在侧面,也有在表面的,这就是象征的添“福”。
6. 玉雕的佛像
浦东三大寺庙是龙华寺、玉佛寺和静安寺。
一、龙华寺
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按佛经上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而定名为龙华寺。现今龙华寺的殿宇大部分属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建筑,并保持了宋代伽蓝七堂制的格式。占地达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219平方米。沿中轴线长194米,依次排列着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经楼等六个殿堂。天王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钟楼高3层,最上层中悬有清光绪20年铸造的青龙铜钟,高约二米,直径达1.3米,重5吨余,“龙华晚钟”也是昔日的“沪上八景”之一。藏经楼上收藏着各种版本的大藏经,佛教经籍及各种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被称为龙华寺“镇寺三宝”的明万历年间敕赐大藏经718函;范金千叶宝莲毗卢遮那佛一尊;御赐金印一枚。一年一度的迎新年龙华撞钟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三的龙华庙会,至今已三百余年历史,已成为上海市一个固定的旅游节庆活动。
二、玉佛寺
玉佛寺位于普陀区安远路江宁路口。原为清代名宦盛宣怀在江湾的家庵。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在缅甸请得白玉雕释迦牟尼佛像5座,途经上海时,留下坐、卧佛像各一座于寺内,遂更名为玉佛寺。后寺庙毁于战火。1918年僧可成迁寺于今址,历经10年,至1928年建成。殿宇仿宋代建筑,黄粉墙垣,飞檐耸脊,照壁高大。主要建筑有天王堂、大雄宝殿、玉佛楼、卧佛堂、弥陀堂、观音堂、禅堂及方丈室。玉佛坐像用整块白玉雕成,高1.95米,重约1吨,身上佩戴着无数玛瑙翡翠宝石,实为稀世珍品。玉佛卧像是用整块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涅磐像,长1米。寺内还藏有清雍正年间雕版大藏经7000余卷。寺内另设素斋部。今上海佛学院设在寺内。
三、静安寺
静安寺原名"沪渎重元寺",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十年(247),唐代改名"就泰禅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才开始称静安寺,一直延续至今。它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静安寺在元明两代已有相当规模,由于战乱使寺院遭到毁坏。清光绪年间曾拨款重建,但民国年间,又屡被毁坏。到1984年时,这座古刹只存一些破烂的殿舍,连大雄宝殿都不存在了,众僧散离。1984年2月,"静安寺修复委员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自筹资金,逐步将寺庙修复。1991年5月12日,静安寺举行了玉雕释迦牟尼佛座像开光典礼,标志着静安寺的全部修复,其规模与解放初相当。如今它已经成为上海市内一座殿堂巍峨、法像庄严的佛教寺院,千年古刹旧貌换新颜。
7. 近代中国玉雕工艺流派
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誉为北京四绝。
1、雕漆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至少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
2、北京是中国景泰蓝的发祥地,也是最为重要的产地。
3、牙雕制作为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四个主要地区。
4、中国当代玉雕工艺,从大的流派来说,可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北京为代表。
8. 玉雕佛教题材
吉祥如意,长命百岁。
类似的:“持荷童子”,它之所以盛行,完全与佛教流传的“鹿母莲花生子”故事有关。
据《杂宝藏经》记载,故事大意是:很久以前,西域波罗奈国仙山上,一个名叫梵志的人经常在山石上小便。一只雌鹿舔食他的便溺而怀孕,生下一女。梵志将女儿收养。女儿长大成人后,被当时的国王娶为第二夫人,后怀眙,却生下一朵千叶莲花。第一夫人嫌其怪胎,将这莲花置入竹篮,扔到了河里,任其漂流。这时,乌耆延王率众在河下游,看见篮子便捞上来,打开后发现千叶莲花的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幼童。这些幼童被抚养成人,个个力大无比,都成了有用之才。
于是民间就流传:小孩佩“持荷童子”,有健康成才之兆;成人佩之,则兆“连生贵
9. 近代玉雕大师
玉雕界泰斗,宋世义。宋世义,字欣然,号痴人,1942年生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
他技法全面,手法多变,作品题材广泛,从巨制到小件,从浮雕到圆雕,从风景到人物,从传统到现代,无不涉足。构思严谨、章法合理、工艺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