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艺品

明代玉雕刻(明代玉雕工艺特征)

1. 明代玉雕工艺特征

明代人物身体比例与实际相比,一般头大身短,身体占二到三个头位置,五官刻画简练,眉、眼、鼻、口连成一线,呈微微凸起或平面的合蚌形眼,或作杏仁眼、圆眼,楔形鼻,“日”字形口,有的五官简略者,以三条或二条平行阴线组成眼、眉,一条平行阴线组成口,或无口,衣褶疏朗,无起凸变化,衣角掀起,形成明代的典型特征。

明代玉人形象多为佛、道造像或者寿星。一般是大头、长脸,嘴多用弧线来表示,五官紧凑。

明代玉人以立像为多见,雕琢技术不拘小节,有“粗大明”之说。

2. 明代玉器雕工特点

明代子冈牌佩体稍为厚重,以矩形为多,器体较小。常见阴线刻划,阴线短粗有力,仅寥寥数刀,画面刻画清晰明了,四周留有较窄的边框,或只以阴线饰之,或周围有云雷纹。

以文人山水或诗人词句为多,风格多模仿当时盛行的吴门画派沈周、文徽明等的山水画,另一面镌刻诗文印章,高雅脱俗。

玉牌子上的首部多镂空,以双龙戏珠、如意去头,花卉、蝙蝠、瑞兽、磬等图案为多,更是吉庆有嘉。

3. 明代玉雕大师有哪些

仙鹤是高洁尊贵的象征。成为一品文官的图形象征物。仙鹤生活在空旷干净湖水边。芦苇丛掩映着他们的身体。它的羽毛黑白分明,永远是那么干净。所以我们经常用这个黑白分明、洁身自好的禽鸟来比喻一个做官的人。

明代清代一品文官身上的绣花图案就是迎着日出飞翔的仙鹤。这个仙鹤代表的就是他们为官的人应有的品质。忠诚与廉洁。

4. 明代玉石雕刻名家

长江百子图石雕是在明代嘉靖年间雕刻完成的,具体时间为公元1522年至1566年。这座石雕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岸边,是一幅长约6米、高约2.5米的巨型石雕,描绘了长江流域的百子图景象。这座石雕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细节而闻名,展现了当时长江流域的人文景观和生活场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长江百子图石雕是中国石雕艺术的杰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5. 明代玉雕刻牛图片

明孝宗朱祐樘,被称为政治最贤明的时期,孝宗也被史书描绘成一位贤君。 明孝宗朱祐樘

第一:在明朝这个宦官当政最厉害也是最严重的朝代里,能做到在位期间不任用宦官,不宠信宦官的皇帝很少,明孝宗皇帝就是一个,继位后首先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当时的朝政焕然一新,弘治一朝,名臣辈出,孝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后来人们把孝宗统治时期称赞为“弘治中兴”。要知道当时的明王朝在经历“土木之变”后国势已经开始下滑,明孝宗皇帝非常勤劳,励精图治将明王朝在次送上了一段时间的巅峰。

第二:孝宗皇帝的个人修养非常的好,他6岁就被父亲宪宗立为太子。9岁的时候,就出阁讲学了。皇太子出阁讲学,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担任教育职责的官员一般都是学养深粹之人。

第三:孝宗皇帝可以算是中国历代皇帝中为数不多的痴情皇帝,他一生只有一位皇后,没有一妃一嫔。后宫中只有自己的结发妻子皇后张氏。

第四:孝宗皇帝非常仁慈,在明代皇帝中堪称之最。他对于救荒的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各级官府都要设立常平仓,以应付灾荒。在刑罚方面,他要求慎重施刑。在他的这种要求下,一些素以残酷闻名的特务机构如锦衣卫都变得仁慈起来。所以,弘治一朝,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上则出现了李东阳的茶陵诗派、邱濬的理学,号称太平盛世。 弘治一朝,既无权臣、宦官或后宫的专权,也很少弊政。所以,弘治朝在明代历史上被称为政治最贤明的时期,孝宗也被史书描绘成一位贤君。

6. 明代玉雕刻大师最新排名

玉扳指起源很早,在商朝妇好墓就出土过斜筒状的实用扳指。战国、汉朝,扳指已演化成鸡心佩,根据用途又名“玉韘”,是取其射箭而用之意,这种鸡心佩东汉以后几近消失,明清之时又有仿制品。玉扳指在满清贵族中很是流行,宫廷造办处制作的玉扳指非常精美,扳指外围多雕琢成浮雕纹饰,如狩猎图、丹凤朝阳,蝴蝶,有的雕有“古稀天子”、“万寿无疆”等字样,有的还琢有诗文、山水画等纹饰,还有多种不同材质制成的扳指成套使用。

玉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扳指还有拉弓护指的功能,不仅较后来的扳指更长,而且其上有槽痕;到了战国就开始变短。

明朝玉扳指

汉代的扳指出现玉片形状,类似于玉佩,带有用来拉弦的小钩,但这个时候的扳指已经不能承受拉弓那么大的力量了。

宋代出现了一些仿汉代的扳指,其样式更是多种多样,有片状的,也有矮筒状的;时至清代,扳指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往里凹,一端边沿向前凸,因为其材质更加圆润、光滑,所以更加难以用来射箭,而成为一种装饰、身份以及流行趋势的象征。

各种式样的扳指都有存在。蒙古与清朝,则主要使用桶形扳指。传统的汉族扳指儿与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区别:汉族扳指儿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儿一般为圆柱体。

7. 明代玉雕刻大师名单

1,何朝宗(1522-1600年),又名何来,明代瓷塑家。

江西临川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隆泰后所村人。

2,唐英(1682-1756年),清代初期陶瓷艺术家。

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沈阳人,隶属汉军正白旗。

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

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

3,焦佩兰,清末民国时期浅绛彩瓷绘艺人。生卒年不详。

有作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商山四皓图盘”传世,

图中四位老者须发皆白,精神矍铄。衣纹作钉头鼠尾描,顿挫转折,流畅自如,类似任伯年笔法。

4,邓碧孙――邓碧珊之子。民国时期瓷器艺人。

自小从父学画瓷艺,绘鱼藻,风格与父相近,但功力稍一筹。

他1937年投笔从戎、抗战期间客死他乡。其传世作品较少。

5,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

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

从一九零七年来到景德镇至一九六八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

生平创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数以万计,尤精于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