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蝉雕刻(玉蝉雕刻步骤图片)
1. 玉蝉雕刻
肯定好,区分真假,近年来,玉蝉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也是一路飙升。
2002年中国嘉德拍卖的一件长6.8厘米的清代白玉蝉,成交价为19200元;2003年北京翰海拍卖的一件长7.5厘米的清代白玉蝉,成交价为27000元;2004年天津拍卖的一件长5.5厘米的清代白玉蝉,估价为4000元,成交价高达26000元;2010年北京翰海拍卖的一件清中期白玉蝉,估价70000元,成交价高达111200元。 从古到今,在中国的各类工艺品里,蝉都占有一席之地,石蝉、骨蝉、铜蝉、木蝉、玉蝉,似乎所有雕刻品种里,都有蝉的份儿。真蝉聒噪,假蝉却叫人神往,在这一点上,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鉴别指南 如今,玉蝉造假之风盛行,为避免上当受骗,防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粗略地归纳以下几条供初涉藏海者参考。 一、谨防带有欺诈性的经营手法。某些商贩为了兜售生意往往编造生动的故事,讲述他的玉蝉都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或是从老祖宗坟里挖出来的,讲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活灵活现,以此来证明玉蝉来历正宗。一些没有经验的人经不住他们的花言巧语,很容易受骗上当。因此,初入门的玉蝉爱好者切忌轻信,盲目入市,轻易出手。 二、谨防造假者在古玉蝉材料上做手脚。他们常用类似玉质的材料冒充玉蝉,改头换面,以假乱真,归纳起来大致有下面三种情况: 其一,以石充玉。如用马蹄筋、艾叶绿等质地细腻的石材来冒充玉质材料。检验玉与石最简单的办法,是用一小刀在其边缘处轻轻刻划一下,如有明显切刀痕迹的是石质材料,真的玉蝉质地坚硬,硬度达6~6.5级,一般金属刀具根本无法刻划。 其二,以玻璃充玉。如用玻璃英石之类冒充翡翠白玉、水晶等,这类玻璃仿制品,用肉眼能观察到里面有料泡,在花纹边缘处能看见其有磨砂细粒,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蝉的致密性和坚韧性。 其三,以高分子材料压模替代玉蝉。这类假玉蝉不经过科学仪器设备的测试一般难以识别,关键看器表有无天然玉纹和玉筋。 三、谨防造假者在色质上玩花样。他们采用各种手法,对质次的玉蝉材料“乔装打扮”,使之达到与真玉蝉表面一样的色质效果,蒙骗外行。 玉蝉的色泽是玉的自然属性,真的古玉不外乎有两种,即“传世古玉”和“出土古玉”。古董行业以“传世古玉”有否“包浆”、“出土古玉”有否“沁色”,作为鉴别玉器的重要依据。 一般传世玉蝉经过长期的空气侵蚀及把玩时人汗液、分泌物的浸润,玉蝉的表面就会产生一层光洁润泽的油腊,俗称“包浆”。仿制者为了要有包浆,在其表面涂油,用刷子擦,再经过人工手盘汗擦也会产生包浆,但这层膜非常浅薄,不浓厚,与真玉蝉表面上古朴浓厚的老包浆完全不同。 一块出土古玉蝉长期受地下各种物质的侵蚀,受地气的熏蒸,玉蝉内在物质会产生一些变化,如出现“土锈”、“土斑”等各种颜色,俗称“沁色”。造假者为了达到玉蝉上有沁色,把仿制的新玉蝉先是蒸、闷、烧、煎炸,然后用动物血液染或用硝酸进行腐蚀,再把其掩埋在土里一段时间,取出时也会产生“沁色”。但造假的沁色不自然,感觉像是涂上去的,颜色比较醒目;真正出土的古玉蝉,因经过千百年的腐蚀渗透,沁色比较自然均匀,带有旧气。2. 玉蝉雕刻步骤图片
玉蝉最早是一种装饰 到了西周早期的时候发展为贵族死亡后嘴里含的东西 旧俗死人入殓时,于其口中置一铜钱(富贵人家或用金或者玉),谓之口含 蝉形玉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己出现,商代至战国墓葬中常有出土,此时的玉蝉大多是悬挂佩戴用的装饰品。玉蝉作葬玉中的口含,最早见于考古发掘的河南洛阳中州路816号西周早期墓,其后未见流行,直至汉代才发展成为普遍的习俗并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商周玉蝉用于日常佩戴,形制古朴,雕刻粗放。所用玉材质地欠佳,多为半石质。蝉头眼大,身翼窄小成细长倒梯形;头部中央有孔,用来穿绳。蝉身用简单的阴线刻划象征身体部位。汉代玉蝉除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穿孔的属佩饰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蝉身雕成正菱形,形象简明概括,头翼腹用粗阴线刻划,寥寥数刀即成。蝉背部双翼左右对称,如肺叶状。汉代玉蝉造型规整,变化较少。南北朝时,玉蝉仍沿汉制,此时由于战乱影响,玉料来源困难,玉蝉多数用滑石刻成,细部写实味道加重,同汉代相比显得更为逼真。 东晋以后几乎见不到玉蝉了,宋代仿古风气盛行,当然玉蝉也不例外。宋代以后的蝉多作为佩饰。明代玉蝉有薄片状和圆雕两种,多用粉皮青玉制作。明代玉蝉的纹饰线条雕工又粗又深,双翅雕得较薄,腹部厚;翅膀不光有脉纹,还有无数的小圆点,好似透明的一般;蝉腿有许多细小的腿毛,这是明代常用的做法,阴线刻得很密。在蝉的反面采用单撤刀法,使两翅与腹部分开,两翼张开,腹部凸起,增加立体感。腹部的皮纹从颈部开始,而前几个时代玉蝉的皮纹都是在腹部的下半部分才有。清代玉蝉也有圆身蝉和片状蝉。清代玉蝉是写真手法与仿古纹饰同用,用料讲究,纹饰分布稀疏明朗,线条多用阳纹线来雕刻,这是清代的特征。清代后期开始造假,民国时更为盛行。 “复活”的玉蝉 古玉的文化内涵,古玉的气韵神采,只有盘玩才能细细领悟,这种爱玉而“盘”的心境,给收藏人带来的欢愉和喜悦,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湖南有位收藏者获得一只汉代玉蝉,“八刀”简朴,土头土脑,拙朴木讷,但他却钟爱至极,清洁一番后目口挂在脖子上日夜不离身。七八个月后,这只玉蝉慢慢现出了原身,原来是一件和田玉雕品,大部分呈乳白色,只有头部一团碧绿,像是白石岩上的一汪碧水。再看这只玉蝉玉色温润酥莹,柔丽鲜活,充满了活力,仿佛焕发了生命之光,真是人见人爱。
3. 玉蝉雕刻草图图片
玉蝉,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于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玉蝉:1.蝉鬓的美称。2.首饰。3.指冠饰。即貂蝉。4.植物名。即石蝉花。以其花似蝉,故名。蝉的造型很早就被中国人选用为佩饰。
汉代玉蝉分为生前佩戴蝉和死后殓葬口琀蝉两种,这两种玉蝉的用途和做工等各不相同。
前者用料精良,雕刻精细写实,蝉的羽翅、肢节、器官等纤毫毕现,运用游丝毛雕、减地隐起等较多的雕刻技法,往往有从头到尾的佩戴穿孔,又称通天孔。
古人注重玉蝉,生以为佩,死以为含,因而有将此类玉蝉称为“王含”者,应视为丧葬玉一类,而不同于其他形状的玉蝉。
4. 玉蝉雕刻图片大全大图
1. 选材:选择具有良好质感和适合雕刻的玉材。
2. 设计:根据雕刻的需求和要求进行设计,并进行精细的草图或模型制作。
3. 雕刻:采用刻刀等工具逐层雕刻,完成玉雕知了的形状和纹理。
4. 抛光:使用砂纸和抛光工具对玉雕知了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其表面光滑细腻。增强木雕知了的艺术效果。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反复雕刻和修整,直至达到制作要求。
5. 玉蝉雕刻少一只脚有什么寓意
你好,清代玉蝉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玉器工艺品,其特点包括:
1. 材质:清代玉蝉多采用优质的和田玉、青海玉等上等玉石制作,质地坚硬、纹理美丽。
2. 制作工艺:清代玉蝉采用传统的玉雕技法,经过多次琢磨打磨而成。玉蝉的翅膀、身体和头部都有细致的雕刻,表现出玉石的自然美。
3. 纹饰:清代玉蝉的纹饰多取自自然界,如花卉、鸟兽、山水等,寓意吉祥如意。
4. 软玉质感:清代玉蝉多采用软玉制作,手感温润,触感柔软。
5. 色泽:清代玉蝉的颜色多为白色、灰白色、墨绿色等,自然纯净,色彩鲜明。
总的来说,清代玉蝉的特点是材质上等、制作精美、纹饰吉祥、质感柔软、色泽自然。
6. 玉蝉雕刻图
高古玉蝉是一种古老的玉器,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以下是高古玉蝉的鉴别特征:
1. 形态特征:高古玉蝉的形态通常比较逼真,身体线条流畅自然,翅膀展开后呈现出典型的蝉翼形态,整体呈现出一种优雅的美感。
2. 纹饰特征:高古玉蝉的纹饰通常比较简单,主要以阴线雕刻为主,线条流畅自然,刻画出蝉的形态和纹理。
3. 颜色特征:高古玉蝉的颜色通常比较深沉,以深绿色或深褐色为主,有时也会出现其他颜色的玉蝉,如黄色、红色等。
4. 材质特征:高古玉蝉的材质通常是优质的玉石,如和田玉、翡翠等,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不易磨损和损坏。
5. 制作工艺特征:高古玉蝉通常采用手工雕刻工艺,制作精细,线条流畅自然,刻画出蝉的形态和纹理。
总之,高古玉蝉是一种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老玉器,鉴别时需要注意形态特征、纹饰特征、颜色特征、材质特征和制作工艺特征等方面的特征。
7. 玉蝉雕刻吊坠价格表
玉蝉,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干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来被视为 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赋予蝉更多的含义。
如以一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
8. 玉蝉雕刻件
这个玉婵脚抱三枚钱是一鸣惊人,腰缠万贯的意思。这种题材其实非常多,蝉在玉石的雕刻中算是比较常见的题材了,通常都是长辈送晚辈的多,用来助学业,助事业
9. 玉蝉雕刻图片欣赏
实则,据学者研究,玉蝉分为冥器与实用器两种。毕竟蝉饮仙露,居高声远,不但是羽化的象征,更是仙逸的象征。玉蝉大约可分三类:冠蝉,帽饰,无穿眼;佩蝉,顶有穿眼;含蝉。先秦时期,玉蝉的造型还比较多样,到了汉代造型渐渐定格,汉代以后,蝉风衰弱,但造型也有了部分变化,但实物并不很多。
蚕作为中国农业文化的象征之一,在上古古玉中有所表现,但实物也不是很多,而到了汉代以后,则几乎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