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玉雕人物(玉雕大师个人简介)
1. 玉雕大师个人简介
杨红展,1978年出生于河南镇平,毕业于河南镇平工艺美术学院,现居苏州。1998年进入玉石雕刻行业,先后跟多位玉雕大师学习雕刻技艺,2004年于苏州拜师学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先生,成为其入室弟子。
随后,在玉雕上更是发挥出他的特长,以玉牌为主,传承了《子冈牌》这一古老的玉雕艺术,2009年成立了“弘展玉雕工作室”,后于2019年将其工作室更名为“弘展玉艺”,做的牌子以观音禅意山水和风土人情为主要设计题材,创作出《山水观音》《佑》《四季如画》《吴门福地》等一系列作品,其作品在历届的“百花奖”“百花玉缘杯”“神工奖”“天工奖”和“陆子冈杯”中,分别获得过金银铜等奖。
2. 玉雕大师作品顶级
杨斌《苏韵佛手》和田玉籽料挂件
以明珠和美玉的色泽以喻佳人,暖阳照耀在美玉之上,光芒四射,美艳绝伦,似如当年滴泪成珠的女子,化烟而去,其形极美而意犹未尽。
3. 玉雕大师名录
1. 朱守亭
朱守亭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是中国玉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非常精湛,用他的话说:把玉石捏成了一种艺术形态,就是对玉石的最高敬意。朱守亭的玉雕作品几乎走遍了全球,其代表作品有《白玉观音像》、《白玉孔雀屏风》等。
2. 潘雕春
潘雕春是一位来自台湾的玉雕大师,他的玉雕厂是台湾最大的玉雕加工基地。潘雕春的作品风格独具特色,其代表作品有《玉燕》、《水月穿梭》等。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备受追捧。
3. 徐秀全
徐秀全是一位出生于江苏无锡的玉雕大师,他被誉为玉雕界的大师级人物,其代表作品有《滴水观音》、《玉狮》等。徐秀全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价值非常高,被收藏家视为珍品。
4. 韩德建
韩德建是一位来自辽宁省的玉雕大师,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等多个头衔的获得者。他的代表作品有《红玛瑙笔筒》、《玉狮子》等。
5. 李振华
李振华是另一位台湾玉雕大师,他的玉雕作品格调清新,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代表作品有《千里江山图》、《玉瑶》等。
6. 钱江明
钱江明是徐秀全的得意门生,他在徐秀全的指导下,取得了非常出众的成就。他的作品表现了非常高超的技艺,同时还非常注重创新,其代表作品有《玉佛》、《玉麒麟》等。
7. 孙绍周
孙绍周是中国玉雕大师之一,他的作品造型优美,内容充实,同时还非常细腻。其代表作品有《玉龙床》、《玉观音》等。
8. 李宁
李宁是一位年仅30岁的玉雕大师,他的作品在玉雕界引起了轰动。他的作品风格鲜明,其代表作品有《玉壶》、《玉蛇镇河》等。他的作品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
9. 刘菊生
刘菊生是一位来自浙江绍兴的玉雕大师,他的作品造型独特,技巧高超,同时充满了一种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其代表作品有《玉鸽》、《玉孔雀》等。
10. 陈忠实
陈忠实是一位中国内地玉雕大师,他的作品非常具有时代感,同时也非常注重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其代表作品有《玉香炉》、《玉观音》等。
4. 玉雕大师个人简介资料
博那罗蒂·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2.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
3.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1598~1680),意大利的雕刻家兼建筑师,是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
5. 玉雕大师介绍
要联系戴松銘玉雕大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他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上面通常会有联系方式。其次,可以通过艺术品展览或拍卖会等活动了解他的最新作品和联系方式。最后,也可以通过艺术品代理商或收藏家等渠道了解他的联系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认真准备好自己的需求和问题,以便更好地与大师进行交流。
6. 玉雕大师联系方式
学校一般不行,师资不行。优秀的玉雕师傅通常都不喜欢在学校就职的。建议可以 联系一下爱翡翠玉雕工作室。
7. 著名玉雕师
常世琪、李博生、姜文斌、江春源、华萍、郭祥忍、郭石林、郭懋介、郭功森、顾永骏、高义进、高祥、冯久和、崔奇铭、冯道明、冯久和、林伯正、林东、林发述、林飞、林福照、林观博、林亨云、林如奎、刘林阁、刘忠荣、马学武、孟庆东、倪东方、倪伟滨、牛克思、钱高潮、沈建元、施秉谋、宋建国、宋世义、汪德海、王平、王希伟、王耀棠、王祖光、蔚长海、魏玉忠、吴德升、仵应文、薛春梅、杨世昌、易少勇、袁嘉骐、张爱光、张爱廷、张伟良、张玉珍、张志平、周金甫
国家级玉雕大师前十名
中国玉雕大师是一大批玉石雕刻的优秀人才,他们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新的美学元素和时代特色。
8. 玉雕大师个人简介图片
中国早先的瓷器讲究施釉和刻画,后逐渐被彩色釉取代,不同色彩的釉料配置,不同温度下的变化,使瓷器上的图案绘制宛若在绢本和纸本上绘画一般,直到民国浅绛彩的出现,更是将瓷器上的绘画表现演绎到极致。而雕剔工艺的出现,正是民间艺人大胆创意的成果,使瓷器画面又产生立体效果和质感。从阴刻到阳剔,再施釉彩烧制,在清代中后期开始流行。也许是民间艺人的手笔,这类作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地位不高。这类雕刻技艺,人们更多的是把它和木、竹、石连在一起,至於和瓷器的结合,其作品往往列入另类。一般瓷器书中很少介绍,更谈不上研究。
从存世的雕瓷分析,清中晚期的陈国治,王炳荣,李裕成是公认的名家,陈国治的作品大多为山水人物,刀法细腻,构思精巧,风格淡雅,宛若寿山石的薄意雕刻。王炳荣的作品题材广泛,动物、花鸟、人物皆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和陈国治相比,刀法上前者偏重於剔,后者偏重於雕。李裕成的作品风格接近於陈国治,题材上接近於王炳荣,喜好开光剔地。前几年市场上还常可见得他们的作品,价格也较高,近几年市场上已难见踪影,偶见一件,价格也都进万。可见他们的作品正逐渐被人们认识。
多年来,我偏重於素胎雕瓷的收藏。所谓素胎,即是不上釉的也有称之为“生瓷”;初见误以为是毛坯,实则是有意而为之。因不上釉,胎料极为讲究,手感极其柔滑,胎白如雪叩之响声脆亮,胎面上的剔雕圆润逼真。(如图)这几件菊花图案文房用品,是几年来觅购於不同地方,结集成套。不少人见之误以为是瓷工漏了上釉,也有的误认为新仿的而不敢问津。现在市场上确实有不少新仿的这类东西,但雕剔粗糙,胎泥混浊,图案呆板,细察即可明辨,尤其是仿陈国治、王炳荣、李裕成三大名家的,更要格外小心。
素胎除雕剔以外,也有在胎面上绘有墨彩的,其图案大多为山水人物诗意图,洁白素胎绘上墨彩图案,黑白相映,清雅灵动,极有观赏性。
素胎墨彩也好,生瓷雕剔也好,都反映了清代瓷业兴旺,工艺精湛,百花齐放的历史特征。名家名作虽出现在清代晚期,而这一奇葩却是初绽在清早期。十年前,我曾在当时的福佑路市场上买到过一只笔筒,筒身厚重,拿在手上有沉甸之感,底有“乾隆年制”阳刻篆书款,筒身雕有鸬鸭吃稻谷图案,粗细有致,神态生动,限於当时的工艺水平,图案胎泥和笔筒胎泥有色差,图案的胎泥比笔筒的胎泥略白一点,和清晚期胎泥浑成一色相比,略有差异,但细细品鉴,却另有一番雅趣。记得当时那个地摊老头要价1000多元,在旁的行家冲我一句“好东西不要错过”,於是买下了,珍藏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