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匠师馆(匠心玉雕技艺大师)
1. 匠心玉雕技艺大师
我觉得,从玉雕行业来看,目前经济环境不是太好,生意赶不上前几年火爆,但应该还算收入比较高的行业。这个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技术的行业,前景不错。
对任何行业而言,都有“两怕”,一是怕你做到极致,当你在行业内小有名声,找你雕刻的客户恐怕就要排队了。二是怕你有一个高情商,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懂得感恩别人的帮助,懂得不算小帐交朋友,到了那个时候你可以雕刻为基础,横向发展,行行通吃。这些年来,我自己虽然一直没有从商,但冷眼观察身边的朋友,发现生意真正做得好的,都是情商高的朋友,反而那些聪明写在脸上的人做生意不好使。
2. 玉雕大师的工匠精神
在今天的玉雕行业里,苏工一直是玉雕工艺中的翘楚,苏州不产玉,而苏工却名扬九州,令人折服。苏工艺如此有名的原因如下∶
苏工历史久远。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云:“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当时,苏州著名的雕玉代表人物陆子冈被人们誉为鬼斧神工,连当时的帝王都专门来请他治玉,礼遇有加。清乾隆时,苏州不但要向朝廷提供玉匠、玉料,还担负加工玉器的任务。当时,宫廷专设造办处琢玉坊,几次召取苏州玉工赴京为宫廷制作玉器。
苏州不产玉,但好料却基本都聚集在苏州,这是因为苏州玉雕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获得了人们的肯定。玉石经过雕刻加工后,其价值得以增值,从而产生大量的利润。苏州玉工的技艺引发了玉雕热潮,进一步促进了玉雕行业的发展。苏工玉雕的主要特点是精致,苏工雕刻大多是为小件器物,例如佩饰、玉牌、鼻烟壶、花佩等。苏州工艺以细腻优雅居多,线条婉约流畅如细长的河水,工艺也十分的精细,眉眼、唇齿等每个细节都刻画地生动形象,此外也尤其注重于图案的精美。
苏工精神。苏州开放包容,苏工玉雕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空灵飘逸,栩栩如生,意境十足。无论玉雕师是通过家传、师承或是自学成才,都可以在苏州自由发展。苏工玉雕的价格在业内是一涨再涨如日中天。
苏工在玉雕行业里几乎成了好玉雕的代名词,在玉器雕刻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州玉雕代表了一种极高的工艺水准和美学风格,连新疆的籽料都是直达苏州原料市场售卖加工,可见苏州玉雕的工艺水准之高!
苏工的盛名,每一个玩玉人都如雷贯耳,精致细腻的工艺让人一见钟情。如今,苏工名号在玉雕界人人皆知,离不开每一位玉雕师十几年如一日的蛰伏钻研。
3. 匠心玉雕技艺大师是谁
匠心:精巧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中创造性的构思。 这个词语来自于宗匠的引申义,意思是造诣高深、成果卓著、为众人所宗仰的巨匠。 这个“独具匠心”的“匠”字是个会意字。外框“匚”是口朝右可以装木工用具的方口箱子,其中的“斤”就是木工用的斧头,所以在上古只有木工才叫“匠”。 “匠”字的本义就是木工,亦称“木匠”,如:“匠石运斤成风。”(《庄子·徐无鬼》)也就是说:一位姓石的木匠抡起斧头一阵风。 可是到了后来,具有专门技术的人都可以称为“匠”,如《韩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同“剂”)药。” 大意是:那些匠人都是手巧的人,而医生能够配药才行。古诗文中常有“匠心”一词,如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诗:“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这里的“匠心”犹言“造意”,是指文学艺术上的构思。 另外,“匠心”也有“工巧的心思”之意,比如现在还说“匠心独运”等。
晋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明君不能独治,则为臣以佐之。
然则三五迭隆,历世承基,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羣才缉熙。”
《隋书·儒林传·包恺》:“于时《汉书》学者,以萧包二人为宗匠。”
唐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射君东堂策,宗匠集精选。制可题未乾,乙科已大阐。”
宋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上:“ 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 诗,格老而味长。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 。”
唐 韩愈 《进学解》:“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 唐 王士源 《<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三:学不考儒,务掇精华;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诗:“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两汉之诗,所以冠古绝今,率以得之无意。不惟里巷歌谣,匠心信口,即枚、李、张、蔡,未尝锻鍊求合,而神圣工巧,备出天造。”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各词调皆三十三字,并与字母双声恰合,无一复音。作者必倚声专家,即亦煞费匠心矣。” 周克勤《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五:“精巧的安排,不浪费一个小角落,细心的管理,全见主人的匠心。” 柯岩 《奇异的书简·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编导和演员们匠心独具地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刻划了以小强为主角的一代少年儿童形象。” 木匠的工具很多,有斧、锛、锯、曲尺、墨斗、刨、凿、钻、锉、羊角锤等等。墨斗,是木匠用来打直线的工具。从墨斗中拉出墨线,放到木材上,绷紧,提起,墨绳趁着弹力就打上了墨线。木匠的工具箱,忌他人乱动。 在汉阴县,木器行分大墨、小墨。大墨从事修房建屋,架设桥梁;小墨从事家具、农具制作。或分为平墨、弯墨、圆墨、寿墨等。乎墨从事家具制作;弯墨以事工艺雕刻、农具制作;圆墨从事木桶、木盆等生活用具和粪桶等生产工具制作;寿墨专门从事棺,材制作。小墨、弯墨技术较精;大墨虽作工较粗糙,但必须识图,墨线尺寸清楚;圆墨流动性较强,四方奔走制作。 陕西省富平县的石雕工艺,源远流长,久负盛名。相传西安碑林中的石雕品,不少出自富平石工之手。富平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画家难画天花板,木匠难做转角楼,石匠难雕凤凰头。”此外,蓝田县的玉雕、子洲县的墨玉、清涧县的石板、绥德县的石头狮子,都是陕西省的名产。自河县的泥水匠做完活后,忌用水冲洗工具,而是干擦洁净。他们认为,洗工具意味着活干完了,以后就不会有活于了。 泥水匠盘炕时,炕的长与宽,尾数都不能离“七”,寓意为“炕不离妻(七)”。木匠、石匠、泥水匠,尊鲁班为祖师。鲁班,是春秋时鲁国的巧匠,姓公输,名般。由于“般”与“班”同音,人们一般称他为鲁班。相传他曾发明木作工具,创制攻城的云梯和磨面粉的石砣。后人由于敬重他,便把一些精巧的古建筑说成是他建的。例如,户县渭丰乡祁南村的济源堂,结构严谨,是中国小木作建筑中的精品,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本来与鲁班无关。可是民间认为是鲁班修的,将其称为“公输堂”。 陕西省的工匠中,流传着鲁班先师“显圣”传艺的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并对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深信不疑。相传鲁班的小名叫“双”,所以泥水匠盖房安瓦时忌双行,借以避开先师的名讳。旧时,据说每逢是鲁班生日的农历五月初七,工匠们都要按工种分头举行“鲁班会”,隆重祭祀祖师,他们在写有“工部尚书公输子之神位”的木主前焚香跪拜,祈求祖师保佑自己四季平安。 铁匠、铜匠、银匠和小炉匠,都以太上老君为祖师。太上老君,指春秋时的哲学家老子。从三国、两晋开始,老子逐渐被道教徒神化,成了道教的主神太上老君。道教中的丹鼎派宣称,只要吃了仙丹,便会长生不死,甚至能成仙升天。由于这一派道士普遍从事炼制丹药的工作,他们编造出了老子炼丹的神话故事,并将老子定为炼丹者的始祖神。炼丹离不开火炉,铁匠等也离不开火炉。他们寻找祖师时,便选中了本来与自己不太相关的老子。 纸坊,奉东汉宦官蔡伦为祖师。蔡伦,字敬仲,桂阳人,安帝时任中常侍,和帝时被封为龙亭侯。公元105年他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作原料,制造出适用、价廉的纸张,史称“蔡侯纸”。后世认为,他是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者。 醋坊的守护神,铜川是姜子牙,叫“醋汤神”。当地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姜子牙统帅周军推翻商朝后,奉天帝之命封神。可是,他只顾封别人,而忘了封自己。后来重要的神职已被别人占满,他不得已,当了醋汤神。咸阳、宝鸡一带,则为醋姑(读作“瓜”)婆,他是姜子牙的妻子,相传也是醋的发明者。醋坊祭祀醋神时,点三炷香、一支蜡、一张黄表。目的是把神请来,保佑醋味香甜。 酒坊的祖师,是杜康。他就是夏朝时的国君少康,姒姓。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可是,陕西省民间的说法与此相异。白水县酒坊认为,杜康,字仲宁,周朝人,生于该县康家卫嘴村。该村有一眼清泉,相传杜康酿酒时用的就是它的水,所以叫“杜康泉”。 染坊供奉“葛仙”或“梅、葛二仙”。梅,即梅福,西汉末年人,曾求学于长安,后任南昌尉。王莽篡位后,隐居不仕。班固在《汉书》中为他写了传记。葛,指葛洪,东晋炼丹家兼医学家,著有《抱朴子》、《神仙传》等书。后世传说此二人都得道成了仙。旧时,安康等地有“梅葛会”,由染坊从业人员参加。每年三月十六日,举行盛会祭祀二位大仙。豆腐坊以乐毅为祖师。他是战国时的军事家,曾率领燕国军队攻破齐国。民间传说中认为,他是豆腐的发明者。 屠宰业以张飞为祖师。张飞,字翼德,三国时蜀汉大将。小说《三国演义》中说,他在和刘备、关羽一道起兵前,是屠夫。屠宰行予每年七月十三日祭祀张飞。如果只祭张飞一人,叫“张爷会”;要是同时也祭刘备、关羽,则叫“三义会”。 皮匠和鞋匠以孙膑为祖师。他是战国时的军事家,在齐国任军师。相传齐国士兵本来都穿草鞋、木鞋,行军作战极为不便,孙膑下令改穿皮制及布制的鞋。因此,他被制革、制鞋行业奉为祖师。每年八月十八日集会祭祀,称作“孙祖会”,祈求护佑。 鞋行唱行会戏时,禁止上演《五雷阵》。缝纫业以传说中的黄帝为祖师。黄帝,姬姓,号轩辕氏,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如今在黄陵县桥山上,还有他的陵寝以及为纪念他而建的轩辕庙。 上古时,人们不会缝制衣服,而将树叶、兽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御寒。相传黄帝在位期间,中国有许多重要发明,其中之一是衣裳。这样一来,黄帝便成了缝纫铺的开山祖师。洛南县人民认为,黄帝的生日是九月二十五日,该县缝纫业在此日聚会,祭祀“轩辕老祖”。另外一些县,在九月十六日祭祀,各地聚会期间,人们身着盛装,借机交流服装花样,并设宴会餐。 各地剃头匠供奉的祖师不一样。陕南是罗祖真人、陈七子、林川五。相传罗祖得道于七月十三,此日便成为剃头匠祭祀祖师的日子。洛南县祭祀期间,神位两侧的对联,按惯例写为:“得道也者七月十三,灵山盛会万古流传。”剃头匠们在向神位顶礼焚香后,便在一起饮宴,必至尽欢方散。耀县等地的剃头匠,却以“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为祖师。吕洞宾号纯阳,他们称之为“纯阳老祖”。另外,相传轩辕黄帝发明了镜子、镊子,所以在有些地方他也成了剃头匠的祖师。 丝绸业以嫘祖为祖师。她是传说中的西陵氏的女儿,后来嫁给了轩辕黄帝,发明了养蚕制丝的方法。从北周起,她就被政,府祀为“先蚕”,也就是蚕神。民间丝工也祭祀她。陶瓷业的祖师,有柏林、虞舜、老子、雷公等,人们称他们为“窑神”。柏林,是铜川市黄堡镇的窑神之一。 据黄堡窑神庙北宋《德应侯碑》记载,他是晋穆帝时的制瓷专家。穆帝永和年间,他来到黄堡后,发现这一带山川秀丽,草木茂密,便暂时居住下来。那时,黄堡虽已开始烧制瓷器,但因产品质量低劣,销路不畅,窑工们的生活因而十分贫困。柏林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制瓷技术,传给了黄堡的窑工,推动了这里制瓷业的发展。窑工们非常感谢柏林,为纪念这位制瓷大师,在黄堡修建了他的祠堂。将他和黄堡的山神德应侯,并列为当地的窑神。虞舜、老子、雷公,是铜川市陈炉镇的窑神。 虞舜,传说中的古帝,姓姚,名重华。相传他年轻时,曾制造过陶器。《韩非子·难一》写道:“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明年而器牢。“另外,《史记·五帝本纪》也说,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因此,他被尊为窑神。相传老子用火炉炼丹,瓷匠同样离不开火炉,便也把老子定为守护神。 雷公,相传是碗的发明者。在陈炉镇的窑神庙里,虞舜居中;老子居左,司火;雷公居右,司器。铜川还流传着一些关于窑神的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并由这些传说产生了特有的习俗。例如,传说雷公发明碗时,因找不到适用的原料到别的村偷过坩子土。于是,在瓷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规矩:不准说“偷”和“贼”。如果发现有人来偷瓷器,不能在当场擒捉,而要等贼走出大门再追赶。否则,就被认为是在揭雷公的伤疤,是对雷公的不敬。相传虞舜的小名叫“兀”,所以在瓷窑里讳“兀”字,如不准说“兀答”(那儿),“兀不是”(那不是)等。 盐工以管仲为祖师。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 制笔匠以蒙恬为祖师。他是秦朝的大将,曾主持监修万里长城,相传毛笔是他发明的。其实在他之前,中国已使用毛笔。 厨师以易牙为祖师。他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近臣,长于调味。
4. 匠心玉雕技艺大师排名
玉石加工厂主要分布在玉石产地(云南、新疆、福建等省份)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北京、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及传统玉石加工地(江苏、四川、河南、山东)。 最有名的,也就是有名品存世的,就是一为扬州玉雕厂,主要是和田玉的雕刻,匠心独特,雕工细腻。另一为北京玉雕厂。主要是翡翠雕刻,大气,给人以特别深的印象。历史上有名的玉雕基本都是这两个厂生产的。如慈禧的翡翠白菜等等。
5. 玉雕工匠
曲波,中国玉雕大工匠、中国玉雕大师、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玻璃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沈丘玉文化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1988年从事玉石雕刻工作,2005年创办“善玉坊玉雕工作室”,从事玉雕行业28年;2013年被廊坊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授予“中华玉雕工艺师”称号;2014年被授予“中华玉雕艺术大师”称号。2014年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修班”进修学习。2016年被授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2017年6月在全国玉雕领域组织开展的《“中国梦·劳动美”首届(2017)中国玉雕大工匠推荐学习活动》中,被活动组委会推荐为德艺双馨的“中国玉雕大工匠”。
曲波大师拜北方山子雕领军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宋建国为师,受大师的指导和影响颇深。他汲取民族文化思想,结合新形势下的创作需求,结合“天人合一”的艺术创作风格,在制作每一件产品时,都会充分考虑原料的特点特性,以此进行设计制作,追求物尽其用,精工细作。
更重要的是,曲波大师对作品的寓意要求很高,他认为作品就是创作者声音的物化,在设计图饰要结合玉材的特点将玉石的自然美感完美地凸显出来,也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玉器中,这是对玉石的尊重,也是为了让玉器凸显出生命力和精神。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天工奖”、“百花奖”“中华龙奖”和“中原玉博杯”等省级、国家级大奖。
部分获奖作品:
2013年作品《观音牌子》荣获“中华龙奖”银奖
2014年作品《海天佛国》荣获“中华龙奖”金奖
2014年作品《桃园圣境》荣获“神工奖”最佳创意奖
2015年作品《观音》 荣获“百花奖”银奖
2015年作品《嵌百宝鸟型对瓶》荣获“天工奖”优秀奖
2016年《六臂观音》荣获“陆子冈杯”金奖
2016年作品《蜜蜡弥勒佛》荣获“百花奖”优秀奖
2017年《十八罗汉串》荣获“原创亲工·匠心传承 当代玉雕艺术家作品展”金杯
2018年作品《杏坛圣教图》荣获“玉星奖”金奖
6. 玉器雕工大师
凌翔,江苏廣凌集团董事长。
在之前的30年,凌翔将自己定位成一名城市美化师,他带领团队在地产业打拼,并与新疆和田玉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些年来,凌翔远赴西藏、新疆等地,寻觅美石,收藏了数量众多、题材丰富、雕工绝美的顶级和田玉籽料藏品。新疆和田玉顶级“鉴藏家”,“金陵玉痴”成为了他的新身份。
“此次将多年珍藏的玉器臻品展出,是想与全世界同好者共同鉴赏。”凌翔表示,这些文化艺术的藏品中,蕴涵着中国8000年传统文化。
他表示,澄玉斋将作为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成为玉石爱好者们的新新聚集地。“引文化之航,展国玉之风”,凌翔表示,将以澄玉为媒、联袂同好、形成文化共识、重塑收藏、文化生态。找到志同道合的商业伙伴,实现文化、商业的共同成长,共同将中国的玉石文化推向全世界。
7. 中国玉雕大工匠获得者名单
1.名厨:伊尹——商汤时期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尤其是后来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说汤以至味,成为商汤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用为相,影响较大。老子《道德经》所讲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便是由此而来。
2.木匠: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创造了大量劳动工具,诸如:锯子、曲尺、墨斗、云梯、石磨等,更是后世所有木匠、铁匠、瓦匠的鼻祖。据悉曾制作一只木鹊,可连飞3日而不落地,可谓匠心独运。
3.屠宰:庖丁——《庖丁解牛》是记载在《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因其入选中学课本,早已为社会公众所熟知。它讲的是,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技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4.画家:顾恺之——素有“画绝”、“中国画祖”之称,中国传世名画《洛神赋图》便是出于他之手。
5.石匠:李春——隋代造桥匠师,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存世1500多年、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6.炼器:欧冶子——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了五柄宝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为楚昭王铸了三柄名剑:龙渊(即龙泉剑)、泰阿、工布。
7.玉雕:陆子岗——玩玉者,对明代的“子冈玉”不能不知。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据史料记载,明代苏州的玉雕高手有贺四、王小溪等人,以陆子冈最为著名,虽区区工匠却“名闻朝野”,其玉雕技艺享称“吴中绝技”。
扩展资料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可称其为工匠。
8.丁缓 西汉时代著名工匠、发明家。曾有不少发明创造,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发明了“被中香炉”,类似于今的空调。
9.魏伯阳 会稽上虞(现浙江省上虞县)人。生活在距今1800年前,东汉时代的炼丹家(炼丹即冶炼),被后人尊称为“万古丹经王”。积多年实践经验写成《周易参同契》,这部不朽著作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冶炼著作。
10.戴逵 东晋时著名的石刻雕塑家。为人谦和,技法高超,传说洛阳龙门大佛像为其所雕。 裴秀 魏晋时河东闻喜人(今山西省闻喜县),中国优秀的地图学家。曾主持完成了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在实践中创立的“制图六体”,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学理论。
11.綦毋怀文 (生卒年不详)是中国南北朝时著名的冶金家。创造了一种新的炼钢方法,后世称之为“灌钢法”或“团钢法”。这是我国冶金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和创造,在世界炼钢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8. 匠心玉雕技艺大师名单
玉雕不一定要雕满,适当的留白更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中国人谦逊克制,讲究“盈满则溢”,凡事留有余地,留有更多想象的空间以及无限的可能。
玉雕,雕的精细体现的是技术是匠心,而留白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思想。
满雕与留白,讲究的是技巧、设计,如果没有想法的去留白,那么就是偷工减料,但如果单纯为了表现技艺,而把各种雕工都堆砌在一个料子上,那么就会显得很生硬,有画蛇添足之味。
9. 玉雕工艺大师
1. 朱守亭
朱守亭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是中国玉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非常精湛,用他的话说:把玉石捏成了一种艺术形态,就是对玉石的最高敬意。朱守亭的玉雕作品几乎走遍了全球,其代表作品有《白玉观音像》、《白玉孔雀屏风》等。
2. 潘雕春
潘雕春是一位来自台湾的玉雕大师,他的玉雕厂是台湾最大的玉雕加工基地。潘雕春的作品风格独具特色,其代表作品有《玉燕》、《水月穿梭》等。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备受追捧。
3. 徐秀全
徐秀全是一位出生于江苏无锡的玉雕大师,他被誉为玉雕界的大师级人物,其代表作品有《滴水观音》、《玉狮》等。徐秀全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价值非常高,被收藏家视为珍品。
4. 韩德建
韩德建是一位来自辽宁省的玉雕大师,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等多个头衔的获得者。他的代表作品有《红玛瑙笔筒》、《玉狮子》等。
5. 李振华
李振华是另一位台湾玉雕大师,他的玉雕作品格调清新,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代表作品有《千里江山图》、《玉瑶》等。
6. 钱江明
钱江明是徐秀全的得意门生,他在徐秀全的指导下,取得了非常出众的成就。他的作品表现了非常高超的技艺,同时还非常注重创新,其代表作品有《玉佛》、《玉麒麟》等。
7. 孙绍周
孙绍周是中国玉雕大师之一,他的作品造型优美,内容充实,同时还非常细腻。其代表作品有《玉龙床》、《玉观音》等。
8. 李宁
李宁是一位年仅30岁的玉雕大师,他的作品在玉雕界引起了轰动。他的作品风格鲜明,其代表作品有《玉壶》、《玉蛇镇河》等。他的作品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
9. 刘菊生
刘菊生是一位来自浙江绍兴的玉雕大师,他的作品造型独特,技巧高超,同时充满了一种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其代表作品有《玉鸽》、《玉孔雀》等。
10. 陈忠实
陈忠实是一位中国内地玉雕大师,他的作品非常具有时代感,同时也非常注重兼顾实用性和艺术性。其代表作品有《玉香炉》、《玉观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