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碎活类玉雕(玉雕活环教程)
1. 玉雕活环教程
扬派玉雕讲究章法,工艺精湛,造型古雅秀丽,其中尤以山子雕最具特色,碧玉山子《聚珍图》、白玉《大千佛国图》等,都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
苏州玉雕在明代即以其精良细灵巧名闻全国。如今,苏州的能工巧匠不断发展精工细作的玉雕工艺,充分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阴阳细刻、取链活环、打钻掏膛技术、制口琢磨技术等不同的雕刻工艺为玉友们带来玉雕精品。
2. 活环玉雕工艺
战国三才环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之一,由于其制作精美、历史悠久,因此在收藏界备受关注。然而,战国三才环的存世量并不多。由于历经数千年的时间洗礼,加上历史上的战乱和文化大革命等因素,导致许多三才环遗失或毁损。因此,现今能够找到完整、保存较好的战国三才环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也使得战国三才环成为收藏界的稀缺之物,价值不菲。
3. 玉雕链子活的做法视频
编手链的步骤可能因具体挂件的设计而有所不同,但下面是一些一般的步骤:
准备材料:你需要准备足金挂件、手链绳、剪刀和火机。手链绳可以是皮革、绸缎、丝线等,选择与足金挂件相配的材料。
测量手围:用一个细线或弹性带绕手腕一圈,记下长度,这个长度就是你的手围。根据手围剪一段合适的手链绳。
将挂件穿入绳子:将绳子的一头穿过足金挂件的孔或扣环,以便将挂件固定在手链上。
编手链:将绳子绕在手指上,根据你选择的编法(如平结、蛇结、金刚结等)编织手链。编织时要确保挂件在编好的手链中间,以便突出挂件的设计。
收尾:编织到合适的长度后,将绳子打结固定,然后将多余的绳子剪掉。
调整手链:试戴手链,如果觉得松或紧,可以适当调整编绳的松紧。
以上就是编足金挂件手链的基本步骤,具体的编法可以参考相关的教程或视频。
4. 玉器活环工艺始于哪个时期
在中国古代,绶带就是一种用来系官印、勋章,以及用来表明自身身份的彩色丝带。并且绶带出现的年代非常久远,早在中国周朝时期就已经出现。
《周礼》记载,“授组绶,所以系帷也”。在周王朝时期,绶带被用来系挽垂帘。除了这一作用之外,绶带也被用来系玉佩等饰品,并且不同绶带式样还代表着佩戴人的地位高低。
《礼记》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也就是说,绶带被赋予了代表阶级地位的意义,从周天子到各诸侯,再到平民百姓,哪一阶层的人可以使用哪一种样式的绶带,都有着明确规定,不得逾越使用。
战国时期后乃至明清时期,绶带的作用逐渐多样化,绶带的代表意义有进一步得到了丰富。除了穿联玉器外,绶带还被用来系官印,并由此发展出了等级深严的印绶制度,每个等级的官员的印绶颜色也都有着明确规定:从三公配紫授、九卿配青授、到最后的五百石以下官员配黄授,绶带的颜色和式样可以用来表明身份地位。
而在西方,绶带的历史也同样十分悠久。在远古时期,便有了佩戴绶带的习惯,绶带不仅仅象征着身份等级,还象征了荣誉。在他们的勋章、奖章上都会配有绶带,并且勋章不同,颜色也不同,可以通过绶带颜色来区别不同奖励。
根据史料研究,最早在军装上使用绶带的近代军队里的军事参谋。他们在平常需要进行大量推演。而为了方便记忆,参谋们经常在军事地图上写写画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颜色的笔用作标记。因此,这些军事参谋需要随身携带大量不同颜色的笔。最开始时,他们将这些笔放置在军装上衣口袋里,但是这样十分不方便。后来为了方便取用,参谋们便在自己军装上挂了一根绳子,将笔挂在上面。渐渐地,这一习惯就得到了保留,并且在军队中推广开来,但是为了军装的整洁,人们慢慢地便用绶带替换了这根绳子。
中国在军服中使用绶带的时间并不长。
晚清时期,清政府效仿西方国家,组建了新式部队,仿照西方军制建立起新的军队管理训练等制度,而授勋制度也在这一时期被一同引进了。但是在这一时期,并未明确规定授勋需要佩戴绶带。
直到辛亥革命之后,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沿袭设立了授勋制度,并且对授勋仪式有了更为全面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被授勋者需要“由左肩斜至右肋下”佩戴绶带。除了授勋时会使用到绶带之外,在北洋军和国军中,将官以上级别军官拥有定制礼服,在这些将官出席重要庆典时,是需要身着常服,配戴金黄色绶带的,这是将官地位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之后,解放军在1955年向全军配发了55式军服,并且首次有了常服和礼服之分。但是在这一时期,军装的设计秉承艰苦朴素、简洁经济的理念,并未将绶带作为礼服的一个元素,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1987年。
因此从建国后到1987年,在这将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军装上并不能佩戴绶带。即使是87式军服,也仅仅只有仪仗队、文工团、军乐团以及驻外武官的礼服上佩有绶带,其他军种依旧没有配发绶带,这个现象一直到97式军服配发后才得到了改变。
解放军军服上的绶带与历史上的北洋军队和国民党军队不同,并没有等级之分,既不代表奖励,也不代表身份,只是一种单纯的装饰品,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统一使用同一样式的绶带。
5. 玉雕活环教程视频
商代的玉器制作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除了以砣具和桯具来制作镂空外,更以三角棱线具取代软性线具,发展出独树一帜的镂空工艺。商代玉器的镂空目的,在于突显器物的造型,镂空部位大多位于玉器的边缘,所以被收藏家们称之为“边饰镂空”。当时所使用的工具有砣具、桯具及三角棱线具三种,但是玉工会视玉器造型部位的需要,而选用一种、两种或三种工具搭配来制作透空,产生“扉棱式镂空”、“齿轮状镂空”及“L形镂空”等透空样式。
扉棱式镂空 扉棱式的镂空位于玉器的边缘,其制作方法是以砣具为主要的工具,依垂直或斜向的角度,切入玉器的边缘。由于砣具中厚边薄的特征,使砣具切口处呈现外宽内窄之状,而且因为商代的玉工常以垂直和斜向交叉运用的方式切琢器缘,砣切口处往往呈一直一斜的沿器缘交叉排列,形成对称式的扉棱。
扉棱式镂空最常出现于商代玉鸟的冠羽处、龙形玉饰的背脊处,以及玉戚或玉刀的边缘上。例如,河南省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龙纹大玉刀,长33.5公分,玉质青碧,器身窄长而弯曲,刀锋向上微微翘起,刀背处以11组扉棱为饰。每一组扉棱的前后两边,皆用砣具垂直切入,所以切口处外宽内窄、边缘平直,而扉棱中间则以砣具斜向切入,形成宽浅的透空。
这种一直一斜交互出现的扉棱式镂空,还可见于同墓出土的中型玉刀上,是商代玉器的典型镂空之一。
齿轮状镂空 齿轮状的镂空是商代玉工制作龙形玉饰时,用来突显玉龙嘴形部位的方法,它的制作工具为桯具和三角棱线具两种。玉工先用桯具在龙嘴中间钻磨一个圆孔,然后以此圆孔为基点,穿入三角棱线具,呈放射状的方向,朝外拉锯。由于三角棱线具断面呈三角形的特征,使透空处呈三角形状,而环状排列的三角形镂空即可形成齿轮状的透空,最后再用砣具由外向内切入,分割上下两唇,完成龙嘴的制作。
这类齿轮状的镂空常见于商代的圆雕玉龙和片状玉龙上。例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片状龙形玉玦,属于青黄色的玉质,局部因为白化而转变为黄褐色,龙身卷曲如环,首尾相对而不相连,背脊处雕琢扉棱式的镂空,龙嘴处则以齿轮状的镂空展现龙口大开、牙齿外露的形态,成为商代玉龙的特征之一。
L形镂空 L形的镂空也位于玉器的边缘处,是商代玉工用来突显鸟形玉饰和兽形玉饰的方法,它的制作工具包括砣具、桯具及三角棱线具。制作工序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玉工用砣具从器缘处切入,切口外大内小、边缘平直;其次,在砣切口旁边,用桯具钻磨一个圆孔;最后,将三角棱线具穿入圆孔之中,朝着与砣切口垂直的方向拉切,即可形成L形的透空。
由于L形的镂空可以让玉器周边产生近乎垂直的方转,最能彰显商代玉器特殊的造型风格,尤其在商代玉鸟的嘴形制作上,更加合适。例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玉鸟,皆作抬头挺胸、侧身站立的姿态,头上具有冠羽,翅膀和尾羽向后弯卷,单足立于腹部下方,鸟嘴部分以砣具配合桯具和三角棱线具制作镂空,形成勾转凌厉的鸟喙,是商代玉鸟的重要特征。
商代玉工以砣具、桯具、三角棱线具三种工具搭配使用,制作出扉棱式、齿轮状及L形的镂空,以突显各种器物的形象,从中可知,当时非常重视玉器造型的呈现。
6. 玉雕活环教程图片
中国古代已有一套加工程序,清代的琢玉程序有捣砂、研浆、开玉、扎砣、冲砣、磨砣、掏堂、上花、打鑽、透花、打眼、木砣、皮砣等工序,反映了中国琢玉工艺的成熟。
现代,玉器的加工程序,一般分为选料、设计、琢磨、抛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属性。
1、选料
选料
这是第一道工序,目的是正确合理选用玉石原料, 做到物尽其美。
玉石品种多,变化
大,首先必须判断玉石的种类及其质量,这主要根据质地、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块度、形状等等指标来判断,从而确定做什么产品。
力求优材优用,合理使用。
必要时,还要进行去皮、去脏、切开等检查工艺,以挖脏遮绺、量料施工,把玉料吃透,避免或减少玉料的缺点。
选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富有经验的玉雕师,凭着一双慧眼,能认清玉石的本质,选用精确,巧妙用料,使作品效果突出。
审料
对和开玉的选料,要对玉表面仔细观察,如果玉质量好,绺裂和瑕疵少,可依颜色和块大小及形状确定选用。方形料宜于器皿造型,三角形料用于鸟造型,长条形料用于人物造型等。如玉有性、瑕疵、绺裂,可切下除阳面一端的表皮,进行观察,以确定选用。
2、设计
切料
玉器作品不是定型作品,每件都有变化,设计工作要贯穿玉器制作的始终。设计首先是造型设计,即根据玉料特点设计造型使造型舒适、流畅和受人喜爱为此,必须发挥原材料的特点,造型美相结合,突出料的不同特点。如质地、光泽、颜色、透明度等。质地美,发挥玉的温润特性;
颜色美,注意表现绝
美题材。
造型设计还要从玉材特性出发,保证工艺技术可以制作,如脆性大的料,不可太玲珑剔透,韧性大的料,可作细工工艺。
设计画稿
设计考虑周密后,要在玉料上画绘图形,有粗绘、细绘两道工序。粗绘是制作以前,把造型和纹样绘在玉石上;细绘是作出粗坯后,把局部细致的要求绘在坯上。在制作过程中如出现变化,要随时修改设计。设计者与制作者互相配合,使玉器精益求精。
和阒玉的造型设计,要根据玉质和玉色等精心设计。
有的一块玉料可以设计几件作
品。
有俏色的玉料在造型中巧用俏色,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出胚
3、琢磨
设计完成以后,制作者利用磨玉机和工具、磨粉等,按设计意圆加工成座品。技巧千燮万化,归根到底是琢和磨。
精雕细琢
琢就是利用铡砣、錾砣等,将造型中的余料切除,其手法有铡、摽、掘、划等。磨就是利用冲砣和磨砣等将造型中的余料研磨掉,有冲和轧的不同方法。
在基本造型完成后,为清晰细部,还要进行勾、撤、掖、顶撞等工艺。勾是勾线;撤是顺勾线去除小余料;掖是把勾撤后的底部清理清楚;顶撞是把底纹平整。此外,还有叠挖、翻卷等工艺,把花瓣、衣遗做得飘洒。打孔、镂空、活环琏等工艺一般是琢磨时一起进行的。琢玉是属于艺循范畴的创造性劳动,琢玉人员的水平是关键一环。
中国的琢玉以高超精巧的技艺称誉世界,正如世界许多学者、玉雕师所说那样,玉及其雕琢的特技,是中国人的天才创造和杰出贡献。
现在中国的玉雕厂都摊有现代的先进设备和技艺精湛的琢玉艺人,在生座车间进行创造性,玉雕师用他们霞巧的双手,碾出精美的玉器。和田玉的韧性大,在制做作品时,尽可能施以细工工艺,使其形准、规矩、利落、流畅。
细工是细部的精加工技术,难度较大,是精美玉器的一个重要标志。
4、抛光
打磨/抛光
抛光是把玉器表面磨细,使之光滑明亮,具有美感。抛光首先是去粗磨细,即用抛光工具除去表面的糙面,把表面磨得很细;其次是罩亮,即用抛光粉磨亮;再次是清洗,即用溶液把产品上的污垢清洗掉。
和田玉玉器的抛光,要求使玉面平顺,以反映玉的润美。座是玉器的主要装潢,用木、石、金属等制作,其形状、高矮、厚薄和造型雕刻都应以玉器造型为依据使之浑然一体。匣是放置玉器用的,大体反映了玉器的高贵程度有专门的技术要求,以保持中国匣的风格。
成品
总之,一件玉器制成,从选料开始,到装进匣才算全部完成,凝结着琢玉艺人的心血。一件座品,少则一月,多则数年,稍不留意就有损坏的危险,琢玉艺人历经风险,费尽心机。所以,一件玉器不仅玉料宝贵,而琢磨之功更是难得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