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艺品

云冈石窟早中晚雕刻特点分别是什么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古代希腊罗马都有很多精美的雕塑流传至今,中国却几乎没有,这是为什么?

外面啥都有

为什么?说得好听一点,帮你甩个锅,说你是被公知毒害了。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自身的思想观、价值观有问题,凡外国,啥都有啥都好,凡中国,啥没有,啥都差!

1、我们先说说提问本身。

您自己听听——古代希腊罗马都有很多精美的雕塑流传至今,这是什么口气?再听听——中国却几乎没有,这是什么口气?最后再听听,这是为什么,这又是什么口气?

第一口气,古代希腊古罗马,很多的,精美的雕塑,流传至今,这口气里面有多少赞美,有多少羡慕,有多少上气不接下气?第二口气,中国、却、几乎、没有,这口气里面有多少哀惋,有多少叹惜,有多少不用压就往下走的气?第三口气,这是为什么,这口气里面有多少责怪,有多少感叹,有多恨铁不成钢的怨气?

2、我们再说说问题本身。

一方面,古代希腊罗马,是有很多精美的雕塑流传至今,这是事实,但另一方面,中国并不是几乎没有雕塑流传至今,不但有,而且很多,而且因为多,自然就不乏精美!

我虽然见识浅陋,但请问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太阳神树不是雕塑不够精美吗,请问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不是雕塑不够大气吗?请问乐山大佛不是雕塑不够壮丽吗?不说寺庙、道观里的泥塑、木塑,就是以石雕的标准来看,难道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里的众多佛像,难道不是精美的雕塑吗?还说这是为什么,我倒想问问,为什么一提起某事,就闭着眼张口就来外国的多,外国的好,中国的少中国的差!

最后,当然,我也不是说外国没有不多、不好的东西,比如病毒,现在外国就比中国的多!

这个问题不够准确,中国古代也有雕塑,只是中国雕塑的艺术形式和特点与古希腊与古罗马雕塑不同,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的特征。比如,古希腊雕塑多以石雕写实为主,而我国的雕塑常常为写意的泥塑、铜铸、木雕和陶制作品。

西方石雕

中国彩塑

中国古代雕塑所走的,更像是一条表现主义道路。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审美重神似而不注重形似;而西方艺术走过了一条文艺复兴的道路,从科学、艺术、宗教等多方面对人做了深入的剖析和表现,形成了科学精确的写实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雕塑,由于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宗教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缺少单纯为了艺术而制作的雕塑。中国古代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这些主导着艺术的发展重心,带动了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的发展,打造了中国古代雕塑装饰性的主流发展地位。

兵马俑陶雕

西方雕塑属于艺术范畴,雕塑家社会地位很高,可以青史留名;我国古代雕塑属于工艺范畴,制作者属于社会地位不高的工匠群体。   

从艺术理念上看,中国古代雕塑装饰性一直寄生于工艺美术之上,无论是工艺品、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都带有传统的装饰韵味。比如传统雕塑中佛像坐姿的对称和袈裟进行图案化的处理,都带有浓厚的装饰趣味,使得佛像的非人间神秘感更加突出,增强了佛像的庄严肃穆之感;还有像辟邪石狮经过装饰化变形的夸张造型处理,使它比写实的石兽更勇猛、更威风、更具有气魄。

中国古代雕塑绘、塑不分家,许多形神兼备的雕塑艺术作品都是以绘画和雕刻的形式呈现的,这一特性一直可以追溯到彩陶时代,彩陶的一些纹饰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可以说深受绘画的影响,由于当时画家的社会地位往往高于雕塑匠人,也使得雕塑匠人们在制作雕塑时依照着画家的绘画图示,形成了绘塑结合的特性。雕塑匠人在进行雕塑创作时大都是先勾勒出线描草稿,再复制成雕塑,也使得它的绘画性十分凸显。再加上传统文人思想偏爱非体力的琴棋书画,鄙视雕塑这种体力活动,也使得雕塑一直属于匠人的手艺,只能依靠工匠们跟着中国画的形式模仿和制作,所以中国古代雕塑很容易以绘画性为自身的表现语言。

唐代女俑

在中国古代的雕塑中,我们很难看到体积、空间和块面的表现,反而更加讲究的是轮廓线和衣纹线条的节奏韵律,通过妆彩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古代雕塑的表面往往比较光滑,没有过多的明暗起伏,局部平面性很强,大都通过绘画来表现细部的结构,与形态巧妙地结合起来,绘塑结合,塑形绘质,画刻高度结合,惟妙惟肖,形成了中国古代雕塑特有的美感。像敦煌莫高窟的宗教彩塑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绘塑结合的雕塑工艺,把宗教形象塑造的活灵活现。

敦煌彩塑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接受着儒、释、道三家哲理的精神主导,形成了以不求肖似,但求神似为主导的意向性审美取向。中国古代雕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中国古代绘画一样追求着传神写意的意向性,它从绘画中汲取营养,以主观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运用简练的绘塑结合的手法,传达了中国特有的艺术精神。它通过匠人们观察体验所得到的印象,经过主观的夸张变形的手法,追求神似的艺术美感。最具代表的霍去病墓石兽雕塑,就是借助石材的自然原始的外形,利用石材的质感和张力,采用圆雕、浮雕和线刻,经过有限的加工一气呵成,塑造出了叹为观止的艺术形象。

西汉霍去病墓石兽雕”马踏匈奴”

从文化观念上看,西方文化一直以裸露身体为最美,认为由身体本身散发出的那种自然而然的性感,以及任何与身体自身能量相关的,比如健美等,都是美的象征;中国文化看待身体之美要含蓄很多。人们对待那裸露的身体态度的形成,是浸润我们几千年的儒家“鄙夷肉体”的思想作祟。中国文化和艺术也在关注人,不过多是关注道德和精神上的人,却相对并不关心人的肉体表达。

古希腊石雕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表现中的这个人物雕塑,它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么一个具有肉体美的身体形象,反而更多是在象征性的“以人形载道”,比如代表殉葬祭奠之物、代表原始的器官崇拜、代表威武的战斗力等等。它常常要突出某种精神意味,就象征性的用变形、夸张的人体来表现。

金刚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