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艺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是什么雕塑

魏晋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时期。因此,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代表性的石窟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石窟内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铸铜等,佛像雕塑遂成为当时中国雕塑的主体。这些石窟在发展中不断增加新的雕塑作品,历代都对石窟进行重修、扩建、新增和补充。石窟艺术在中国雕塑中很有代表性,如东晋时期的戴逵,擅长雕刻和铸造佛像,他在建康瓦棺寺所作的玉躯佛像,与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图》和狮子园的玉像被称为“瓦棺寺三绝”。这个时期的雕塑特点为较注重细部的刻画,技术更圆转达纯熟,雕塑形象和题材大都为宗教题材,因而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倾向和夸张的特征。宗教使雕塑艺术的题材单一化,但宗教精神的内在动力却也促进了大量精品的诞生。

求中国古代木塔的相关资料

木塔
  天宁寺凌霄塔,在石家庄市正定隆兴寺之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
  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公元860—874中)。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
  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用放射状八根梁柱与外部相连。这样的结构国内现存仅此一例,极其可贵。该塔结构既不同于一般木塔,也有别于一般砖木结构塔。
  凌霄塔在千余年的沧桑巨变中屡遭毁损,1866年3月22日地震时将铁质空心枣状塔刹震毁,此后,又因风吹雨打,塔身的八、九层也相继坍塌。为保护这座在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人民政府组织力量进行了全面勘察,并在力求保持原貌的前提下,于1981年落架重修。
  1982年2月,在勘察过程中于塔基下发现地宫。经清理,出土一批颇有价值的文物。据两方石函铭文记载,该塔原名慧光塔,始建于唐代约公元762—799年间,至宋庆历五年(1045年)大修,金皇统五年(l145年)重修。该塔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统工艺的分类

根据国资委商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开展的“传统工艺师”国家职业技能认证工作相关规定,传统工艺共包含以下14大类工艺: 玉石雕类 玉石雕塑:玉雕、翡翠雕刻,水晶,玛瑙雕工艺等 石雕类 文房石雕:砚台,印章,把玩件等
大型石雕:青田石雕、曲阳石雕、寿山石雕、惠安石雕、徽州三雕、彩绘石刻等
石刻:碑刻,摩崖石刻,墓志铭 砖雕类  砖雕 木雕类 朱金器木雕、黄杨木雕、潮州木雕、东阳木雕、湘东傩面具、木偶制作等工艺,印章,木模具。 竹刻类 嘉定竹刻、宝庆竹刻工艺 面塑面塑技艺,主要有面人,花馍泥塑类 大型泥塑:石窟塑像,庙宇塑像
民间泥塑:天津泥人、惠山泥人、泥咕咕、凤翔泥塑等制作工艺 造纸类 宣纸、皮纸、连四纸、桑皮纸、竹纸等制作工艺
制墨类 徽墨、墨汁、印泥制作工艺
制砚类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等
制笔类 毛笔
颜料类 矿物颜料,植物色素 包括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文物修复、其他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