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沁色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分类?
一、古玉沁色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分类?
沁色是指玉器在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自然产生的水或矿物质风化侵蚀玉体,铁、锰等氧化物缓慢地侵入玉器使其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自然现象。色质是玉的自然属性,色即沁色,质指玉质,而沁色通常会成为一块古玉的重要鉴定标准。
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此外还有血沁是红色的,但是还没有定论这个名称是否恰当。
二、古玉的沁色大致分为几种
沁色比较多见的是土沁
灰色的石灰沁
白色是水沁
黑色再冥器中最多见
紫色是死人腐烂侵出的屍血沁
绿色是与铜器相近产生的铜沁
三、古玉的沁色是怎么行成的
古语云:无沁不成玉!可见沁色,是古玉器鉴定的标准之一.
古玉上的沁色,是因为玉器长期埋在土中,通过本身微量元素与土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颜色变化。由于埋藏地域的土中所含物质不同,埋藏时间长短不同,所以使得玉器上的沁色也不尽相同,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颜色。清代的陈原心在《玉纪》中,对玉器的沁色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诸色受沁之源难以深考,总名之曰十三彩”。一般来说,我国的北方土壤多呈碱性,玉器沁色多为黄色土沁,南方土壤湿润呈酸性,玉器上的沁色则多为白色水沁。
自宋代以降,仿古(作伪)风气日盛,再加之留皮、巧色工艺在玉作当中越来越多,近现代作伪者更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给人们在古玉沁色认别上增加了许多难处。但若认真加以审视,除了综合加工工艺、刻痕特征、形制纹饰因素外,在巧色与沁色之间,也还是可以找到其中差别的:
一、边料、原生色与土沁色:前者有单色与多色两种,是在玉石成矿时形成,性质非常稳定,无沁门;而后者是入土后的次生变化,有沁门,且在沁色与原玉色间多有明显的过渡扩散晕现象;
二、留皮、带糖与沁色、糖沁:留皮多在器物雕刻表现的突出点上,原玉带糖部分也与雕刻所要表现的主题有关;而沁色、糖沁系入土后自然形成,分布不依刻工意志为转移,不仅在突出点上受沁,且入沁过渡现象。
--------------------------------------------------
土古玉的自然沁象特征:
玉器受沁虽说需经百年以上才能形成,但由于入土之后所处壤质有别,时间长短不同,玉质不同,受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南方地湿,玉器易受沁变质;北方较干燥,受沁较浅,或有历经数千年不受沁者。但无论如何,都是有证可验的:
一、受沁时,玉器表面会遭破坏,浅者为蚀斑——起伏不平者为“桔皮纹”,深入玉中者为蚀孔——“土咬”,局部受侵蚀严重,朽烂如枯骨、膏泥者——“唐烂斑”(因唐代及以前土古玉上常见,故有此称);其不可人为作伪者有三:
(1)蛀蚀孔呈外小内大的不规则状,孔内有如纤维网;
(2)蛀孔周围有一白化过渡层;
(3)蚀孔或裂绺内或有砂粒(质硬未风化者),或有均质胶固体;
二、凡玉质较脆弱的纹路或裂绺处更易受沁,形成沁纹——颜色较深,且有向周围扩散之势,且沁纹多呈凹陷现象。古玩界,对不同沁纹现象分别有不同称谓:
(1)牛毛纹:沁纹呈同向排列,状如牛毛般细密;
(2)乱柴纹:沁纹如树枝状结构延伸;
(3)蚂蚁脚:沁纹呈不规则网状,细如蚁迹;
(以上沁处,抚之无痕,在20倍放大镜下,均可见凹陷现象;而人为火烧纹,纹路生硬,大多如放射状)
(4)钉金沁:受沁处呈点状凹陷,铁锈般的黄褐沁色沉积,有如钉状,是高古玉的独有表征之一;
三、凡部分受沁者,其沁色自然由深及浅,很有层次感——扩散沁色现象,尤其是在受沁与不受沁处之间、表里之间、此一沁色与彼一沁色之间,更易分别(唯一例外的是,水银沁有呈块状,而与周围沁色截然分明者),至于比较好的玉质,从“开窗见地”处往里看,沁层更有立体感;
四、如果是“彩沁”,沁纹与蚀斑处通常更为明显,呈色深浅层次有很自然;两种以上沁色,常会发生颜色取代与覆盖现象,比如黑色覆盖红色、红色取代土沁色、水沁覆盖糖沁色等;
五、自然沁色在器表呈连续分布时,不会因刻痕而中断,否则即有“老玉新工”之嫌;
六、自然沁色在器表呈连续分布时,其中的刻痕或孔内也当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积较深而色稍重;而不受沁处的刻痕或孔隙内,则多有粉状白化,或呈原玉色;
七、有沁色或质变处,透光性通常会比原玉质开窗处要差很多,甚至不透光;
八、一般来说,刻工比较繁复的地方,比打磨光滑的平面更容易受沁、变质,沁色也会比较深,但与周围沁色之间还是会有所过渡与交待(如果全器所有刻痕之内俱呈深色,则为染色作旧);
四、玉的沁色是什么样的?
玉在土中年久,本质松朽,他物浸染,名日沁。但凡出土或传世的古玉真品,光亮如新者极其罕见,其上多带有一种非人为造成的沁色,因为它的沁色丰富多彩、绚丽斑澜,故而为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爱。 仅以玵青类的沁色为例,在《玉纪》和《玉纪补》中就有虾子青、鼻涕青、蟹壳青、竹叶青、澄潭水苍、雨过天青六种。这还不算,古玉上还有各种巧沁和多色沁,巧沁例如唐澜斑、黑蚓迹等,多色沁例如天地玄黄、群仙上寿、万福攸同者,可谓变化神奇。若按照今人的智慧加上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考古学中的某些方法,还是可以把 ,握一些玉器受沁规律的,这主要应从地理位置、埋藏环境葬具结构等几方面来验证。地理位置。众所周知,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尤其是西北五省,土壤多呈碱性。反之,东部海拔低,土壤湿润肥沃并呈酸性,因而对玉器的腐蚀和色变就不尽相同。同理,以北纬32度为界,南温北寒,这也是造成北方多土沁,南方多水沁的重要原因之一。埋藏环境。玉沁的各色名称许多都源自于此,例如新石器时代,人葬的礼仪中有往棺底铺设朱砂(辰砂)的习俗,因而造成陪葬的玉器出土后,浸染了朱砂并深人肌理,美其名日:“宝石红,、“洒也红,、“孩儿面”。其余例如铜沁、水银沁等,一望名称即可知其然。葬具结构。除去直接掩埋外,葬具中的棺株一般分为石质和木质的棺椁坚质和木质固耐用,但由于石棺不严,故耐用细泥沙随水会渗入,因而造成底部的沁色会重于上部。木质棺椁是用榫卯构成,时间一长便会腐朽,形同直接掩埋,玉器上就会出现满沁现象。当然,后代的墓葬法中也用木质葬具,即便朽尽塌陷,玉器却能保存完好,但造成了接触地表的一面沁色严重,而没有接触地表则基本无沁。绚丽的冶色是历代伪古玉者追求的对象,最晚从明代始,就有用苍黄、杂色、边皮、葱玉冒充玉沁而“每得高值”的记载,其后的清,民国乃至当代,作沁的方法更加隐蔽,手段也更加高明,给无比灿烂的古玉文化蒙上了,—层阴影。综上所述,古玉的沁色是鉴赏古玉的关键之—,也是伪制古玉的关键,真假之辨却无非只在“自然”二字。这需要多看书、多看物、多请教、多思考才能亲自掌握要领。不要急于求成,不再急功近利,必会收获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