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艺品

中国五大浮雕?

我国五大传统雕塑:(陶、木、石、铜、泥) 雕。

浮雕主要有神龛式、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镂空式等几种形式。

1、我国古代的石窟雕塑可归结为神龛式雕塑,根据造型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写实性、装饰性和抽象性;

2、薄浮雕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线面结合。深2~5毫米。薄而有立体感,以疏衬密,刀法洗练;

3、阴雕通常在箱、橱、床、柜的板面雕刻。不用画稿,以刀代笔,意在笔先,以明快的刀法雕刻阴纹图案;

4、高浮雕是指压缩小,起伏大,接近圆雕,甚至半圆雕的一种形式,这种浮雕明暗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

5、浅浮雕压缩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种建筑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

6、线刻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它靠光影产生,以光代笔,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给人一种淡雅含蓄的感觉;

7、镂空雕是把所谓的浮雕的底板去掉,从而产生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并使负空间与正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

木制品镶嵌铜丝的方法?

乾隆花园各建筑内檐装修中,「镶嵌」的手法贯穿始终。无论是竹丝、玉片、螺钿、画珐琅、錾铜、珍稀宝石、瓷片、竹木雕刻都镶嵌于挂楣、横披和隔心棂子、绦环板、裙板、床挂面等的底坯(或漆底、或硬木、或竹丝镶嵌)之上用作装修装饰。

紫檀木嵌楠木雕花七屏式宝座及足踏 故宫博物院藏

竹木雕刻/镶嵌 运用竹黄雕刻的主要位置是山和远处(上层)的树,黄杨木雕刻则用在近处(下层)高大的树上,使得树干、树枝分外立体,而百鹿更是用竹片拼接后其上再贴竹黄,利用竹片、竹黄本身的纹理、管甬雕刻而成,甚至鹿毛都可以刻画出来。

紫檀木嵌楠木雕花七屏式宝座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这里用到「挎活」(匠人术语,指将多层材料重叠起来进行立体雕刻的工艺)这一特殊雕刻工艺的就是竹黄雕刻。处理之后的竹黄薄如纸,只能浅雕,而且纹理很直,用刻刀刻出基本形状(不能用剪,一剪就自动裂开)。为了表现出层次感,在雕刻前往往于其下垫竹片(厚度在三毫米左右),竹片和竹黄间用鱼鳔胶粘接,待鱼鳔胶干后,就可以按程序进行了。

紫檀木嵌楠木雕花七屏式宝座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硬木镶嵌的裙板、绦环板,先在板上镶嵌竹丝,再刻出凹槽(凹槽深于竹丝层,会刻到底板内),再将乌木口线嵌入。床挂面、罩隔挂楣的硬木(一般是黄杨木)雕刻的镶嵌也须在底板上刻出与镶嵌物形状一致的凹槽,再用鱼鳔胶粘和。

竹丝紫檀丝镶嵌万字锦地贴雕回纹嵌玉炕檐板

竹丝镶嵌 看似平整的挂檐板、绦环板、裙板,细看都是细细竹丝镶嵌的绵延卍字纹。每个单元每条卍字边由十三根深浅相间的竹丝拼合,光线充足的时候,板面呈现华美的立体效果。从残损、脱落的部位看,在拼合之前工匠曾有布线工序,在底板上留下深浅不一的痕迹。竹丝镶嵌的纹饰运用了按单元格拼贴的技巧,匠师用自制的卡尺截取出固定的长度,再经过布线排列,严丝合缝。

画珐琅镶嵌 画珐琅器又称「洋瓷」,是以金属铜做器骨(胎),用五颜六色的瓷粉(珐琅釉)上釉烧制而成。花纹以西番莲、宝相花、蝙蝠为主,辅以卷草、夔纹,呈现效果吉祥华贵。

符望阁漆地嵌螺钿描金彩绘迎风板

螺钿镶嵌 精选河蚌、鲍鱼贝、夜光螺等优质贝壳作为原料,经过磨制后,做成图案,拼贴镶嵌于漆坯上,再经过髹漆、抛光等步骤制作而成。乾隆花园符望阁的内檐装修装饰中可以看到软、硬两种螺钿的镶嵌工艺。软螺钿镶嵌主要是「点螺」,为明末扬州漆器匠师江千里所创。因其磨制的螺钿片薄如蝉翼,切割成的点、丝、片细如秋毫,需用特制工具点嵌于漆坯上,故名。

符望阁漆地嵌螺钿描金彩绘迎风板

点螺漆器纹样精细灵巧,色彩天然,随光变幻,远看似浮雕,有强烈立体感,近看却平滑如镜,光可鉴人,是漆器中名贵的品种。如此精美的工艺用在挂楣底板装饰上衬托雕漆、博古,可谓匠心独运、气魄非凡。硬螺钿磨制得厚一些,又分凸嵌和平磨两种,一般用于片状构图的镶嵌上。

紫檀木雕嵌玉松竹梅花纹宝座 故宫博物院藏

玉石镶嵌 玉片嵌在木料上,由于材料的性质差异较大,需要使用比鱼鳔胶更为稳固的连接手段,于是匠师们想出了铜丝固定的方法:在雕刻好的玉片背后(一般中心位置)钻上对应的小孔,再用细铜丝从木料背后穿过玉片,于棂条背后系紧。除了隔心棂条、绦环板、裙板等处的规则几何纹样(或圆环、或菱环)玉石镶嵌外,玉片也和其它珍贵宝石一起用在挂楣、床炕挂面的花卉、果实和器物纹样镶嵌中。

三友轩紫檀嵌玉卷草花卉槛

雕漆工艺 雕漆也叫剔漆,技艺始于唐代,是在髹涂数十层至数百层的漆面上,雕刻各种纹样以为装饰的漆器。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喜庆华美,典雅庄重。雕漆按其漆色分,有剔红、剔黄、剔彩等,以剔红为主。符望阁内除东面明间,东、西次间进深方向的罩隔挂楣的开光是用剔红(回纹)外,隐藏在东面明间朝西一侧的挂楣上剔红的开光内剔红「寿」字更显技艺精湛,吉祥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