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发展历史(核雕的发展)
1. 核雕的发展
1、神玉时代
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玉被认为具有通灵神奇,在这一时期,玉都是被制作成祭祀、祈福的礼器,只在重要时刻或重大事件中使用,用来进行“天人沟通”。这个时期玉器的形制和纹饰比较特别,大多有着宗教意义和实用价值。典型的文物包括:玉猪笼、玉琮、玉璜、玉斧等。
2、国玉时代
自春秋到汉代初年,玉被看作是统治权的象征。这个时期以和氏璧的出现为标志。和氏璧制成于战国时期,后经秦始皇将其制成传国玉玺,历经汉、三国、晋、唐、宋诸朝,最终不知下落。
当时,得玉玺者得天下,可以号令天下,不知有多少战争和生命是为这“传国玉玺”。也正是这种深深认知,使得历代王朝和君主无不以玉为材质,制成“国印”,即玉玺。时至今日故宫博物院依然珍藏着乾隆时期的二十三方玉制的宝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奥运徽宝正是借喻了玉玺
3、冥玉时代
在汉代,玉的使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其特殊主要是因为金缕玉衣和玉蝉的使用。迄今为止我们能看到的玉衣都是汉代的,玉衣仅限于王侯,用于死后包裹尸体下葬。不仅如此,还有“玉握”和“玉塞九窍”的讲究,其中玉蝉是最为重要的一件,由于是放入死者口中,又称“琀蝉”,有“蜕变、转世”之意,而且玉蝉的雕刻十分有特点,被称为“汉八刀”。
4、官玉时代
在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可按官级被授予不同玉质的玉带,是官阶的象征。玉带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追求华美,我们从唐早期和晚期的玉带就可看出这种转变。随着玉的功能性的转变,玉的自身物理特性开始被认知,同时对玉的审美也逐步形成。
从唐代开始玉逐步进入实用器阶段,同时通过构思和加工来展现玉的美。在中国的玉文化史上,唐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玉器从虚幻的象征性器物开始进入了贴近现实生活的实用和赏玩时代。
5、赏玉时代
在唐宋时期,玉饰、玉质器皿以及赏玩玉器已经出现,到了明清时期已经盛行,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高潮。在这个阶段,玉器所呈现出来的是其天然质地的自然之美和巧思制作的工艺之美的完美结合。
这是中国玉文化的一个巅峰时刻,也是在这个时期玉开始与人更加亲近,玉不仅仅被观赏和使用,还开始被把玩,至此也就有了“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玉的神秘色彩逐渐被淡化,玉的观赏、实用和把玩成为了玉的新的注解。
6、藏玉时代
史上最大的收藏家就是乾隆皇帝,对玉他更是痴迷,后人送其“玉痴”的雅号,据说乾隆从未将玉赏赐过他人,足见其对玉的珍爱。
乾隆对玉的痴迷对当时的上层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带来第一波玉器收藏的高潮,而真正拥有玉的也只是达官显贵。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在计划经济时代,玉的开采、加工和销售同样也是被计划的,即统购统销
2. 核雕发展前景
核雕因其卓越的艺术手法而极具收藏价值,和象牙雕、红木雕等雕刻作品不同,核雕越是把玩越有价值。
其原因是象牙雕件虽高贵但长时间把玩后会越来越黄,失去洁白的本色,对外观有影响;
红木雕件虽文雅但佩戴或把玩的时间一久,也会慢慢失去红润的光泽,颜色会慢慢变黑。
相反,核雕经过藏家不断把玩后,表面的色泽会越来越红,给人一种通透的质感,
这方面的特性有点类似于玉雕饰件。
无论是将多枚串起戴于手腕,还是在闲暇时静静把玩摩挲,喝掉的受欢迎程度,都不亚于玉雕类饰件。
近些年来核雕艺术品开始进入拍卖市场。
一开始单件的核雕作品市场价格还多在50元到200元之间,工精质优的作品也仅在500元上下。
事过境迁,随着核雕的艺术价值被慢慢发掘,一般作者的单件作品涨到400元到600元,
名家单件代表作品则要卖到千元以上,甚至过万元,而且一件难求。
一些早年拍卖的清代核雕珊瑚串珠、人物手串、十二生肖手串等的成交价格大多在千元左右。
然而,到了2005年,在北京翰海的春季拍卖会上,
一件108粒的“清核雕先贤人物串”以134.2 万元的高价成交,开创了核雕拍卖的新纪录。
2006年,核雕市场开始欣欣向荣,比如在中国嘉德第1期嘉德四季拍卖会上,
一串估价3000元至5000元的清代核雕古钱纹手串,成交价达到了1.1万元。
核雕的价格大幅攀升,与2001年相比一些佳品的价格上涨了几十倍,
个别的则有上百倍的涨幅,令前期投资者获利非浅,
但高昂的价格已从2007年底阻碍了初级收藏者入市的步伐。
目前一件较为平常的罗汉手链在藏品市场的价格就要200—400元,而精品叫价数千元也很平常,甚至几万元。
与书画作品的收藏一样,如果出于投资的目的,应选择名家的精品下手。
名家的精品才是收藏的最好选择,这也是保值增值的关键。
原因在于名家的核雕作品雕工更为细腻、生动,加上每枚果核都形态不一,
其核雕作品也不会有重复,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此外,名家作品本身反映的内涵、布局、雕工以及材质等都是个中翘楚,
而且数量有限,极难模仿,所以具有极强的升值潜力。
3. 核雕的发展史
石器的发展史300万年前,石器的创始者当然是原始人。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文化是距今约180万年的西侯度文化和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金牛山人等是直立人的重要发现,而早期智人有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等,晚期智人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等。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采取锤击、砸击、碰砧等方法打制,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砧器、钻器等,到了后期还出现了细石器。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时期,占人类发展历程的99%。在这一时期,人类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并且进一步演化成为现代人。人类文化不断发展,从简单的打制石器发展到加工精致的细石器,并且孕育了最早的农业。旧石器时代与地质时代的更新世相始终,而新石器时代与全新世相对应。更新世和全新世统称为第四纪。
中国占有旧大陆东部的广阔区域。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地壳运动,使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隆起,从而成为中国与旧大陆西部的天然屏障。中国远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独特发展道路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旧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全国。时间从距今约200万年开始,到距今约1万年为新石器文化所代替,经过了早、中、晚3个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当于早、中更新世,时代跨度相当长,从距今约200万年至距今12.8万年。这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有位于河北和山西北部的泥河湾遗址群、湖北郧县曲远河口、北京周口店(第1地点)、辽宁营口金牛山、贵州黔西观音洞等。泥河湾盆地以堆积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而闻名于世,有“中国的奥杜威峡谷”之称。遗址群包括马圈沟、小长梁、东谷坨、岑家湾、半山等地点,其中马圈沟是我国目前有确切年代的最早发现,距今150万年或更早。这里的人们就地取材,运用燧石原料,用锤击法打制小型石片石器,有的简单加工成刮削器。与此相反,郧县人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则以大型砾石为原料,直接打制成砍砸器等大型工具。北京周口店第1地点为洞穴遗址,堆积了13个文化层,发现了6个北京人头盖骨,时代从距今50万年直到20万年,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其显著特点是以脉石英为原料。为了适应该原料,主要应用砸击法来制作工具。由于脉石英性脆且多节理,容易破碎,因此北京人遗址的石制品以小型工具为主,主要器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除了制造工具外,北京猿人和金牛山人还学会了用火。总之,这一时期石制品多数加工简单粗糙,主要运用锤击法和砸击法等技术,偶用碰砧法,工具种类较少。整体来看,已经初步形成北方石片石器、南方砾石石器的分布结构。
旧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晚更新世早期,时间从距今12.8万年至距今约3.5万年。这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有周口店15地点、山西襄汾丁村、阳高许家窑、河南荥阳织机洞下层、湖北江陵鸡公山下层、三峡库区等。周口店第15地点与第1地点一致,其原料均以脉石英为主,却很少见到砸击技术的使用,而是以锤击法为主。工具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凹缺器、雕刻器、石锥等,其中尤以刮削器的数量和类型最多。丁村遗址以角质岩原料锤击制作的各类大型器物为特色,如三棱大尖状器、砍砸器、石球等。许家窑遗址的石制品也是以锤击法和砸击法为主,尤以锤击产品为多。石器组合中既有丰富的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常见的小型器类,也有数量众多、大小不一的石球。织机洞下层石制品以中小型居多,打片技术以硬锤打击为主,但不乏软锤技术。鸡公山下层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均以砾石为原料,锤击法使用娴熟。这里还发现了石圈结构,可能与早期人类的居住行为有关。总之,这一时期更多地继承了早期文化的特点,稍有发展和变化。技术方面砸击法衰退,锤击法占明显优势,偶而使用软锤技术;工具种类没有显著的变化,但类型多样化,石球等大型工具很具特色。整体而言,北方北部、南方西部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而北方南部、南方东部地区以大型砾石石器为主。
旧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晚更新世晚期,时间从距今3.5万年至约1万年。这一阶段发现的遗址显著增多,北方代表性的遗址有周口店山顶洞、辽宁海城小孤山、河南安阳小南海、宁夏灵武水洞沟、山西朔县峙峪、沁水下川、吉县柿子滩、蒲县薛关、河北阳原虎头梁等:南方代表性遗址有四川汉源富林、铜梁、贵州桐梓马鞍山、普定穿洞、白岩脚洞、兴义猫猫洞、广西柳州白莲洞、湖北房县樟脑洞、湖北江陵鸡公山上层等。这一时期石制品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除了石片石器稳步发展外,还出现了石叶技术和细石器技术。石叶技术以水洞沟遗址为代表,这里的石制品有预制石核、典型的石叶、形制规整的三角形石片。值得提出的是,这种在旧大陆西侧广泛分布的石叶工业在我国仅在水洞沟发现。细石叶技术分布则较为广泛,以下川遗址和虎头梁遗址为代表,包括各种类型的细石核、细石叶以及数量引人注目的端刮器,主要采用软锤法和压剥法制作而成,十分精美,有的直接使用,有的可以用来制作复合工具。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在此时达到了最高峰,也标志着狩猎采集的能力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除了石器技术外,骨、角器技术也有所发展。山顶洞、小孤山以及穿洞遗址发现了数量众多、制作规整的骨制工具,有鱼叉、矛头、骨锥、骨针等。
4. 核雕的发展历史和艺术
传统雕刻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石雕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的历史是艺术的历史,也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更是人类发展演变的历史。石器和火是人类征服自然最早的两件武器。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雕刻艺术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地更新进步,从幼稚到成熟。不同时期,雕塑的风格类型上都有很大的变迁;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审美标准,不同的社会环境制度和技术,都在制约着雕刻创作的发展演变。
中国雕刻艺术是从石雕开始的。雕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石质装饰品,是中国古代雕刻史上的里程碑。中国新石器时代较早的雕刻作品,可以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磨棒为代表。它不仅是对原始人生产劳动的忠实记录,从打制到磨制,还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凝聚着双重性质劳动的雕刻,也被人们称为工艺石雕。
古代雕刻品中,玉与石的原料是很难区分的,往往被同等对待。在史前人的心目中,巨石更被认为是灵魂、神的住所或永久的象征,因而它常被用做棺椁、界石或宗教崇拜的对象。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古代、现代的石雕作品,可大致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传统雕刻,包括传统的典型细石器和小件饰物;第二类为磨制实用器,如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等;第三类为具有宗教性质的佛像雕刻;第四类为具有生活气息的动物雕刻中的石雕狮子、石麒麟、石雕貔貅,第五类为具有建筑性质的石雕牌坊、石牌坊、牌楼等。其中以器具和动物雕刻最能代表当时雕刻造型最高的技术水平。新石器时代的线雕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雕刻技法的另一源头,它在历代的石雕创作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
5. 关于核雕的历史
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开始采集,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许多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竞相刻意收集田黄石。相传清初时期皇帝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因此,田黄石一直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曾有古话“一两田黄一两金”。
6. 核雕的发展政策
樟树又名香樟,属樟科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由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于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后联合发布。其中纳入一级保护的有51种。纳入二级保护的有203种。纳入二级保护的第一批野生植物中,包括樟树。
这就是说,野生樟树已经列入保护名单,不得随意采集。如果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必须经采集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
樟树目前在我国已广泛种植。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提取樟脑、樟油,用于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农药、选矿、制肥皂、及香精等方面;由于樟树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也广泛用于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方面;另外,樟树也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对于非野生的樟树,国家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对樟树上规模的砍伐及对城市林道樟树进行砍伐,也需经有关方面批准,取得采伐许可证。
7. 核雕的发展现状
石材雕刻的发展前景:
石材雕刻就是对天然石材进行雕刻,使其成为一种精致的石雕产品,那么大家知道石材雕刻的发展前景如何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石材雕刻的发展前景。
石材雕刻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受经济的发展和政策需要的影响,石材雕刻的市场越来越发展壮大。现在在河道的旁边一般都会弄好石材雕刻的扶手,用石雕扶手,既保障了在河岸边的行人的安全又是非常的美观的。
除此之外,在一些广场建设,或是公园之中,都会有石雕产品的应用,由此可见,石材雕刻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石材雕刻的行业,所以石材雕刻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