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艺品

核雕普贤菩萨谁雕的最好(雕刻普贤菩萨的寓意)

1. 雕刻普贤菩萨的寓意

徽派雕刻博物馆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迎宾大道126号,是展现徽州文化的一个场所。该博物馆独具特色,在建筑和展品的设计上都充分考虑了徽州地区的文化传承和特色。

该博物馆主要以雕刻为主题,展示了徽州地区传统的雕刻艺术,包括竹木雕、漆器雕、普贤雕等类型的雕刻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徽州地区优秀的手工艺术和文化传承。此外,博物馆还设有徽文化体验传习所,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徽州文化的传承中来,体验制作徽式工艺品的乐趣。

总之,徽派雕刻博物馆通过雕刻艺术作品和文化体验等多种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徽州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手工艺术,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普贤菩萨雕工

金华大佛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曹宅乡之北二公里处,距市区约18公里,俗称“石佛寺”。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旧名“赤松岩寺”。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僧道琼止于山南,闻金石梵呗之音,缘岩而上,见大石佛一躯,高六丈,趺坐俨然,因是建寺,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宋改今名大佛寺。干年古刹大佛寺过去曾有全国第四大佛著称。据史料记载,大佛寺内曾供奉铁罗汉518尊,系宋元丰年间冶铁铸造,原存于罗汉寺,后供奉于西岩石佛寺,明时尚存,后毁于兵燹。如此庞大的造像数量,在今时寺院亦为少见,可见古时大佛寺之庞大规模。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寺院僧众重建大士殿;道光二年(1822年),一轮再修;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寺失之香火,前殿、中殿概成灭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寺院由僧人瑞龙住持,献其俭积,并募捐于善男信女,于是庀材鸠匠,克日兴修,数月完工。

历史典故:大佛寺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始称赤松岩寺。在不同的历史年代,还曾有过石佛寺、西岩禅寺等名称。

1.关于大佛寺曾经的模样,元代兰溪诗人于石有诗云:

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

老树依岩岩依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密林高岩,白云缭绕,老树、僧房、岩壁相生相依,好一派幽逸禅韵。

2.抗金名臣 咏之于诗

郑刚中是金华坦溪人(今曹宅镇西坦溪),登绍兴进士甲科,为南宋抗金名臣。他不仅为官有政绩,还留下众多诗文著作,是金华历代名人中著作入选四库全书最多的。

《金华郑氏族谱》和大佛寺相关资料记载,郑刚中为官后每次回故乡必去大佛寺,在此吟诗会友、祈福闲游。夏日,他称这里“一怀炎暑变冰霜”;月夜,他饶有兴致地“更看芰荷生夜香”。

郑刚中曾陪友人潘良贵游西岩,以新茶享石佛,写下150字长诗。“……衣冠冒暑至,笑语带凉来。愧无一樽酒,临风相对开。……但念石佛古,岂顾多尘埃。妙语入幽隐,高情肆徘徊。……”字里行间,尽显好友结伴一同登山、观景、祈福的美好场景。

郑刚中的曾祖父郑克允与大佛寺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曾冶铁铸造518尊铁罗汉,原存于罗汉寺,后移到大佛寺。对于这段历史,在描述“五都石佛寺”时,清道光《金华县志》记载:“有铁罗汉五百十八尊(即郑克允罗汉山所铸者)”。

如今的大佛寺已不见这518尊铁罗汉的踪影,据寺院住持净藏法师称,其中有两尊收藏在北京,是国家一级文物。

大佛寺主要景观

岩高林密,白云缭绕的大佛寺,因其丹红石崖、曲径通幽的庄严神圣之美,向为古往今来之香客游人所赞叹。这座饱经风霜的千年古刹,作为文化遗产被当地政府善加保护。寺内所悬匾额中,记述了其曲折荏苒的兴衰历史。大殿檐前正中悬挂“大雄宝殿”四字匾额,字体苍劲有力,系近人黄人望于1941年所书。大雄宝殿前两株百年银杏,另有许多同根异种树木令人称奇,为金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佛院:金华大佛寺最有特色的就是古佛院中的古大佛——释迦牟尼佛。佛陀跌坐石窟,身横丈八,首接崖端,目光如炬,巍巍俯视一切众生。其相貌安详,慈悲可亲,前额宽广,眉眼细长,方颐薄唇,两耳垂肩。佛像中胸袒露部分,细腻精美,璎珞装饰栩栩如生。在塑像比例上,故意夸大了头部,佛眼几乎与佛掌宽度相当,但观看时却毫无比例失调之感,甚为庄严,宛若亲睹佛陀真容。古佛院中,佛陀左胁侍骑狮大智文殊菩萨,寓意一切法界智慧;右胁侍跨象大行普贤菩萨,寓意一切法界行力;一佛二菩萨,慈眼视众生,殊胜庄严。

大雄宝殿: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因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佛寺之大雄宝殿壮丽庄严,雕梁彩画,龙柱巍峨,为近年新建的功能殿堂,内部供奉三尊由缅甸迎请而来的庄严玉佛。

天王殿: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菩萨,左右供奉着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背面供奉护法菩萨韦驮天尊,因此得名。

罗汉堂:五百罗汉堂占地830平方米,殿堂庄严巍峨,金顶辉煌,登之可睹翠色丹霞的金华山美景。罗汉堂内恭敬供奉着500百尊青田石雕刻而成的罗汉像,雕工精致,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鸳鸯林:在大佛寺口东西两侧的山坡密林中,生长着一对对连理共根的对生树木,树种有松树、香樟、冬青、白砾、苦储、等20余种,此片密林因此又名“鸳鸯林”。在这些对生树木中,既有同一树种,又有树缘很远的树种。相传某年三月初三的传统祈福法会上,有两个素不相识的善男信女来到大佛寺烧香拜佛,俩人相遇,一见钟情,定下终身,结为夫妻。婚后,小夫妻俩觉得缘份来自大佛寺,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在两边的山坡上种植两棵并排的树,几年之后,便成了一片树林。

大佛寺现任住持为净藏法师。

净藏法师:1983年出生,河南南阳人。法师自幼受家庭熏陶,常存惜蚁之心,少则矢志扶贫崇善,幸因缘成熟,辞亲披剃,于1999年依浙江新昌大佛寺礼悟道老和尚剃度出家,2003年于福建莆田广化寺依学诚大和尚受具足戒。2005年普陀山佛学院毕业,在禅定熏修中获不可思议境界,继续求学于闽南佛学院。

2009年受浙江东阳民宗局及佛教协会聘请,任东阳法华寺住持。201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硕士研究班进修,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末,净藏法师受金华市金东区民宗局邀请,任金华山大佛寺住持。在大佛寺展开规模宏大的整体维护修缮工程,古刹重辉,道风兴振,秉承释教圣谛,弘法教化,利益十方!

3. 普贤菩萨背面雕刻什么好

古代木雕大象有以下几种寓意:

寓意一、佛教中的大象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坐骑,象征广大、有力,代表六度菠萝蜜。由六度到万千行愿皆得圆满。

寓意二、大象力大无穷,却性情温和,憨态可掬,又诚实忠厚,且能负重远行,被视作吉祥、力量的象征,也被人们称为兽中之德者。而在神话传说中,大象则为摇光之星生成,能兆灵瑞,古佛就是乘象从天而降,还有一说,大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相传能预兆灵瑞。

寓意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因为“象”与“祥”字谐音,所以,大象被赋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并据此设计出了很多吉祥物,诸如太平有象,吉祥如意,万象更新等等。

寓意四、大象善用鼻子吸水,而风水中有水主财之说,故大象被赋予了吸财、招财的寓意。而且,相比于其他瑞兽,大象本身的化煞作用相对较弱,更多的则是,吉祥寓意较为突出,大象吊坠可保吉祥、如意、平安。

寓意五、古人云:“太平有象”,象寓意“吉祥如意”和“出将入相”。一只卷握如意,寓意吉祥如意万事吉,一只卷顶宝珠,寓意平安吉祥富贵长。

寓意六、大象自古便有“象神”、“吉象送财”等美称。其体态肥硕,步伐稳健,预示着吉祥物拥有者事业根基稳固、可有序发展之意。大象之禀性驯良善于吸财,有助于吸纳四面八方之财同时对开拓事业可帮助减少阻力扫除道路上的一切阻挡,登上成功顶峰。

4. 雕刻普贤菩萨的寓意是什么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在建筑物前摆放、雕刻各种瑞兽,以化煞避凶,趋吉纳祥的习俗。这些常见的瑞兽,包括麒麟、狮子、龙、象等等。

而其中,大象尤为大家所喜爱。

大象力大无穷,却性情温和;憨态可掬,又诚实忠厚;且能负重远行,被视作吉祥、力量的象征,也被人们称为兽中之德者。而在神话传说中,大象则为摇光之星生成,能兆灵瑞,古佛就是乘象从天而降;还有一说,大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相传能预兆灵瑞。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因为“象”与“祥”字谐音,所以,大象被赋予了更多吉祥的寓意,并据此设计出了很多吉祥物,诸如太平有象,吉祥如意,万象更新等等。

5. 石雕普贤菩萨

没有。

普宁寺始建于1775年,1961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国务院宗教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寺庙占地330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各类建筑29座,帝佛合一的格局,即有金碧辉皇家寺庙的宏大规模,又是佛门圣地“曼陀罗佛国世界的中心”。

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前后两座主体建筑均建在1.4米高的石砌须弥台基之上,殿前的月台有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环绕,台阶中央辅有石雕艺术精品“云龙石陛”,四角有叫“螭”的龙头。寺庙中的“金龙和玺”与“六字真言和玺”彩画在古建彩绘中更别具一格。

普宁寺庙的前半部为汉式伽蓝七堂式,进了山门殿为第一进院,有钟鼓二楼,天王殿,二进院西配殿供奉三尊菩萨;“观音、文殊、普贤”。东配殿供奉三尊“密宗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