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发展: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特征: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从隋朝就开始出现山水画,山水画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平远如同“漫步在山阴道上”,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括进江山万里;高远如同乘降落伞从山顶缓慢下降,焦点也在变化,从山顶画到山脚,可以画出立轴长卷;深远则运用远近山的形态浓淡对比,画出立体,山谷深邃的效果。

山水画的种类(不少于六种),特点,代表人物以及其作品

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墨笔山水)、浅绛山水(淡着色山水)、小青绿山水和没骨山水。

  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所谓青绿山水就是山水画有浓厚的青绿重彩,画面金碧辉映,富丽堂皇,典雅高贵,显示了盛唐艺术的辉煌气魄。代表人物就是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代表作《江帆搂阁图》。

  水墨山水(墨笔山水)
  笔墨质朴雄健,代表人物王维,代表作《雪溪图》

  浅绛山水(淡着色山水)

  “浅绛”原是中国画术语,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控,以淡赭(有时也加以花青等冷色彩)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这种画法起源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其代表人物是黄公望(字子久)。而陶瓷界所说的“浅绛”,是专有名词,指晚清至民国初年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胎上绘出花纹。代表作《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九峯雪霁图》、《富春山居图》、《富春大岭图》、《水阁清幽图》、《丹崖玉树图》等。

  小青绿山水
  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继承了他的大青绿方法,在此以后的朝代文人画家借鉴大青绿法,变化为小青绿山水。所以说李思训父子是青绿山水奠基人,对于后来的青绿山水发展影响极大。

  没骨山水
  “没骨”是中国画技法的名称,指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以彩色描绘物景。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山水画,就称“没骨山水”。代表人物古人:张僧繇,杨升,董其昌等。代表作《寿苏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