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

审美意境:第一、奇 中国古代画论中既强调多样性又强调统一性。 多样性即反对平淡无奇,反对景物雷同。五代李成《山水诀》:千岩万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迭(山献)层峦但起伏峥嵘而各异。同时也指出,景物不能雷同而要变化,要有强烈的对比。既追险绝,复归平正。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通常不画缺乏对比的平原风景,总是喜欢表现地形地貌对比强烈、山高水深的名川大山。 关山行旅图 关仝,五代宋初长安人。早年师荆浩,后又师唐代名家王维、毕宏等,有出蓝之誉。喜作雄伟山势,求意境。笔法简劲,达到了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之艺术境界。有人并称荆关,也有人将他与宋初李成、范宽并称为三家山水。乃北方山水画家的杰出代表。 该轴是高远和深远相结合的全景构图。下方中近景似乎是日落西山之际,山麓溪边人家和驿店之人物活动百态,在荒寒寂寞(寒山枯木)中又充满生机。上方中远景奇峰突出雄伟高大,深壑间疏林怪石,迭泉流水,深远不可测。整幅画描写的是北方山村的境和情--意境深远。笔法中用粗圆的线描勾括山体,短直笔则勾树木丫枝,使构图更为紧凑,较荆浩的笔更富有表现力。同时,皴点与渍染的结合,浓墨与淡墨的协调,更让人有置身于高深之中的感觉。可惜构图中的主峰略嫌生硬。 匡庐图 荆浩,字浩然,五代河南沁水人。唐末战乱,隐居太行山之红谷,号洪谷子,自耕而食。又自勉吴道子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长,成一家之体。环境、心境所至,故其山水画气质具盛,有笔有墨。荆浩创造出全景构图及皴法和水墨晕章的表现法,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五代宋初的画家关仝、范宽、李成、郭熙以及后代的众多画家均受其影响。 该画三远全景式构图,左实右虚。实处群峰迭出,怪石嶙峋,长松并茂,堂亭有序,飞流直下三千尺。虚处轻岚薄雾,日照香炉生紫烟,确实能陶醉人于心旷神怡之中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整个画面正如后人所云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笔法村庄挺劲、山体(石法圆中带方)、树木(树枝瘦劲)、堂亭工细有笔;再加上皴染有序,设色清润,墨以意境,真乃北派山水之特色 溪山行旅图 范宽,宋初陕西耀县人。又名中立,字中正。初学荆、关和李成,又曾入居终南山、太华山深林之中,使之心神与大自然相融,所以其作品既有雄伟气势又能感人心魄。 该画是高远章式。上方主峰高山仰止,宽厚有压迫感,是雄伟而不是雄劲。下方小岭则表现较强的质感,但山上之茂密的矮树和由急而缓的山溪,又与远景的雄伟融为一体。所以说,对比的反差与协调处理得很好。同时,疲惫的旅人和负重的驮驴,既使画面有静有动,又可衬托出山势的高深险要。笔法是墨笔画,用粗、短、硬笔勾出山体和树干,而用细笔精勾树叶和人、驴,富于表现力。用自己发明的雨点”层层皴点树木山石的纹理,少用渲染,只用墨之浓淡来烘托泉瀑与溪水的洁白明净。--潘至中在《论画杂忆》中说,北方山水画不难于用笔而难于气韵,不难于奇峭而难于雄浑。雨点皴则能较充分地表现气韵和雄浑。 第二、远 具体说就是散点透视。 西方风景画所采用的视点,多为平视的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主要为静态空间构图。故其水彩画或油画,多根据人眼垂直视角30度,水平视角45度的固定视域,来决定画幅的长与宽的比例,通常是三与二之比。中国宋代的山水画家王微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 也是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则提出山水画的“三远”表现法。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不采用西方那种平视静观构图“所见不周”的表现方法,而是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法。这种表现法与古代的走马灯或今天电影表现手法中的摇相似。所以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纵长的条幅立轴就是横长的横卷。或者说一幅中国山水画中,无论是以高远、深远、平远中的哪一“远”为主,但都结合以其他的二“远”,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时间和时间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