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的绘画,正处在由萌芽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
  (1)中国画的基本特征至战国开始呈现出来,以线造型,线条运用已比较成熟,设色虽未脱离平涂的初起阶段,但渲染技法已开始使用。人物形象注意动态表现,五官表情尚无力作细致描绘。这是早期绘画不可避免的缺点。

  (2)春秋战国绘画受到社会实用功能制约,题材和手法都要受到限制,但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匠师已熟练地掌握了写实和虚拟的手法,用于描绘不同的对象。

  (3)构图和技法处在幼稚阶段,匠师还没有掌握透视法则,处理形象的前后关系,通常采取上下层隔开的形式:上层表现远,下层表现近。形象角度只有正面和正侧面两种,没有半侧面形象。这种手法直至汉代仍在沿用。但战国时已出现了透视画法的尝试,例如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的漆奁画面描绘正侧面车马形象,辕和马的画法已是近视线的一匹马绘全身,稍远的则在它身后显露出头和脊背,比起一些镶嵌图像中将四匹马平列在车辕上下,上侧两匹足朝天,下侧两匹足朝地的办法,明显进步了。战国末至秦的咸阳宫壁画的车马,也已采用这样的构图。

  (4)由于绘画用场日益扩大,特别是在装点统治者的生活方面越来越显示它的作用,引起政治家和哲学家的关注,绘画活动被用来阐述政治观点和哲理。如韩非子关于画“狗马难、鬼魅易”的论述;记述漆工花三年功夫“画荚”,初看与一般漆器无别,在早晨太阳刚刚出来时放到特制的窗口前对照太阳观看时,发现荚上有龙蛇车马之状,非常壮观。又如楚国诗人屈原对着祠庙里的大型壁画,联系自己的遭遇,对天发问,写成千古名篇《天问》。再如庄子描写宋国画史“解衣磅礴,裸”,舐笔和墨作画时的心态,也是重要的绘画史料。(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