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中国画怎样才具有审美韵味?

让中国画具有审美韵味,有两条基本路径:

第一条,通过象征比喻,使画面物像具有审美韵味。

一种是,明确显示审美韵味的象征比喻。如,钱松嵒的《红岩》:

《红岩》的小说、影视家喻户晓,以大块红色主色调来描画八路军红岩村办事处地址,其象征比喻革命的审美韵味非常明确。

另一种是,隐匿暗示审美韵味的象征比喻。如,崔子范的《青纱帐》:

崔子范描画的青纱帐,本身就是大写意笔法,如果没有语言意义提示,根本就无法知道画面物像的象征比喻审美韵味。

通过画面题词"艰苦岁月,抗战八年,子范又题",揭示了隐匿暗示的审美韵味,火红的青纱帐象征抗战艰苦岁月,整齐划一的高粱杆比喻游击健儿扛枪身影。

第二条,通过联想生发,使画面物像具有审美韵味。

一种是,通过定向意义的联想生发,使画面具有审美韵味。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因为整个画面的峡谷、山泉、蝌蚪三种物像具有统一的审美韵味,整个画面也就有了定向的审美韵味,即,在无人打扰的峡谷中,人们可以通过十里山泉的流水声,和小蝌蚪自由自在的游泳身姿,自然地联想生发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场景,并由此展开无限遐想。

另一种是,通过不定向意义的联想生发,使画面具有审美韵味。

其中又分主动式不定向和被动式不定向两种:

主动式不定向是,完全由创作者自己作审美韵味的联想生发。如林风眠的《睡莲》:

若作者有意以"睡莲"来反映时代生活现象,那么,这幅《睡莲》也就联想生发出了反映当时代极左高压文艺政策氛围的审美韵味。

若作者有意以"睡莲"来联想生发人的品格,那么,这幅"睡莲"也就联想生发出了万人皆沉睡,唯我独醒的审美韵味。

被动式不定向是,完全由欣赏者给予审美韵味的联想生发。如吴冠中的《吴家作坊》:

因为画面物像没有统一的审美趣旨定向,这就扩开了审美韵味联想生发的门庭。

在认可所画物像的美感形式的基础上,无论是欣赏者还是作者自己,都可以沿着这个美感形式,自由地联想生发其审美韵味。

中国画具有追求人生现实意义的文化特质,因而依靠创作这种纯形式物像,来联想生发审美韵味的中国画画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