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有什么主要特点
两宋山水,从风格来说,北宋的秉承五代以来北派“大山大水”,进一步发展出峰峦浑厚、势状雄强的“高远”以及烟林清旷气象萧疏的“平远寒林”,代表是宋初三家山水,李成、关仝和范宽;逐步过渡到“清润可爱”的小景山水,以贵族画家王诜、赵令儴为代表,同时也出现继承五代董北苑(源)巨然的平淡天真“江南画”的米家山水等(米氏父子,江贯道);到南宋的空灵简率的“边角”山水,即以南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马一角),夏圭(夏半边)为代表。中间也有继承唐青绿山水的王希孟和赵伯驹。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发展特点
山水画南北朝尚处于萌始的初级阶段,而在魏晋之前是以人物画的附属形式存在的。 虽然有、宗炳、王微等专门山水画家,山水仍多为人物衬景出现,带有稚拙的痕迹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摆脱人物画背景地位,成为独立画种。
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之所以会这样,也是由于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任务决定的——为政教服务,“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这也是那时绘画的一个主要特点。
六朝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初步成熟阶段。人物画已达到成熟,并涌现出一批各具风范的名家。如东晋的顾恺之、刘宋的陆探微、南齐的张僧繇、北齐的杨子华和曹仲达等。题材范围有所扩大,除服务政教和宣扬佛教的内容外,还有流行与文艺佳篇相配合的故事画、描绘现实生活的风格画等。表现能力有较大提高,由简略变为精微,造型准确,注意传神,甚至六法备赅。风格也趋多样,名家各具个人特色,如唐·张怀瓘评:“象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陆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历代名画记》)自此山水画开始成为独立画科,然尚未成熟!
魏晋玄学推演了山水观念的转换,迁想妙得使山水获得了新的美学意义。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神超形越之外,玄对山水,自然的山水成为山水的自然。
人们关注山水,寄希望于山水的表现,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为了实现这时代的理想,时尚澄怀清谈的魏晋圣贤又发明了“卧游”的方式。这种具有理想色彩和积极意义的方式,促进了山水画的独立和发展。宗炳发前人所未言,给山水画的成因以一个合乎实际的诠释:“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丢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素以远映,则昆仑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宗炳的思想建立在山水画发展的过程中,他把以往过于精神化的山水理念,引向到视觉的理念之中,从而为山水成“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宗炳还提出了“应目会心”、“应目感神”、“神超理得”,这是他对山水画作出的具有本质意义的界定。千年以后,画家百代,然山水画的准则却千古不移。
山水脱离了宗教的神,山水画引入了人的神,自然在神会之中体现了文化的意义,这是历史的飞跃。“神飞扬”,“思浩荡”,山水激发了人的精神,山水画实现了人的生活理想、扩展了人的生活空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
先秦两汉绘画艺术中,孕育着自然山水的因子,但仍然只是人物画这一主流地位的背景和陪衬,从附庸的地位挣脱出来,进而形成为独立的山水画,则始自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形成和确立,是魏晋风度的渗透,崇尚自然的必然,文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感知。最典型地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变化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唯一有画迹传世的画家,又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著有画论的理论家,因而推至“苍生以来,未之有也”的极高地位。代表顾恺之绘画最高成就的是《洛神赋图》,这是一幅人物与山水合一的梦幻题材。尽管有些论者将《洛神赋图》视作中国最早的一幅山水画,但严格来说,它不能算作完全独立的山水画,而顾恺之所创作的《庐山图》,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幅山水画。
顾恺之出身于江南显族,生长于山水秀丽的无锡,曾在大司马桓温的幕下做过参军,后官至散骑常侍,却不与政事,优游于长江沿岸山水名胜。夹江湖而飞峙,蕴灵性而奇崛的庐山,吸引着顾恺之,他遨游于奇峰秀水之中,对山水之美有格外的体味,将自我对山水审美经验转化、升华为山水画---《庐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