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构图的开合布局有哪些规律,怎么能锻炼掌握和运用?
从古至今,前人总结出了一些国画构图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如“之”字构图,三角形构图,矩形构图等等,看一些国画入门教材。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要求作者除了具备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外更多的是表现画家的精神内涵,表面看是画面的布局,实际反映的是画家的境界和胸怀,所谓“工夫在诗外”,提高创作者的艺术修养,读一些文学作品,欣赏音乐等等,绘画艺术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提高。
国画构图很关键,如构图新颖回给读者视角独特,散心悦目,看不够的感觉。因此画国画一定要熟练掌握构图。一是构图一般分为多留白和满构图两大类。多留白是大写意国画的常用手法。多留白是以白当黑,以简为繁,是画家经过高度提炼,把画面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这是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像京剧台上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是县衙大堂了;一把鞭子就是骑马飞奔了。这种简的不能再简的大块留白的构图,多为文人画家所喜爱。满构图是工笔,小写意,戒尺画的常用构图方法。满沟图画的比较细并工整。满沟图多是雅俗共赏,多为古人工匠和现代画家所常用。二是构图不能面面俱到和平铺直叙。画面要有重点,其余可简可淡,或隐去。如画写意人物画重点是头部,头部重点是五官要重点刻画,其余可寥寥数笔高度概括。写意山水画重点刻画主要的山峰或树木,其余可轻描淡写,有的还可用云雾隐去。山应大小有别,参差错落,要有变化。如几个山头都一般大,一般高,没近没远,面目相同就不可取了。三是国画构图要讲究气势,要造险,不可横竖太直。有險就有势。有势画面就生动活泼耐看。四是要灵活运用高远,深远,平远,对角式,三段式,s式,等构图方法。五是灵活运用占角与空角的构图方法。就是不要把画面四个角都占满。最少要留两个角空白。六是,画面要留气眼留白,否则画面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以上是本人国画构图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国画构图方式有哪几种?
构图----中国画称为“章法”、“布白”,是创作一幅画的关键所在。谈到“章法”,首先就要“取势”,所谓“取势”,就是取自然界中(物象)最具有“气韵”的那一部分,及生命之所在。那么,如何才能反应气韵呢?构图是关键。对于初学国画的人来说,我们常用中国汉字的五个字作为形象的比喻,便于理解,即:之、甲、由、须、则。中国方块字就是一幅“布白”的体现。如何运用呢?下面浅显的说明作为启示。
首先看“之”字,“之”和 S形有相同之处,适合表达物象的“动态”,如藤本的多变和人视觉上有感“动态”的效果,表现的墨色(物象)呈之形。因而使得布白呈多变的形状,画面美而活,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意味。之字形构图,整体性好、连贯性强,有动感。但也要注意易出现的问题,如布白相等,重复使用之字形状,主题过中等现象。
“甲”字形构图:是表示画面上部较重、较密,下部较轻、较疏的物象表达,从视觉上来看会有头重脚轻之感,所以这类构图也称为“造险式”构图。问题是如何“化险为夷”,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部物象的表达尤为重要。如:枝干的穿插,和小生命等运用,则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平衡中求平衡,先造险、后破险,亮相的部分尤为重要。
“由”字形构图:和“甲”字形构图则相反,是下部重而上部轻。这类构图平稳、大方,是常见的构图方法,初学者以此练习为好。尤其在技法阶段比较容易入手。同样,往上延伸的物象不宜过中、过直、或于纸边相平行。也应走边线、多穿插、巧布白,并留有大面积的变化空间。
“须”字形和“则”字形构图则是一种左轻右重式或左重右轻的构图。开合分明;主次明了,具有气势。无论物象聚左还是聚右,其布白空间都应有大的、如云似的变化,方不呆板。同样,亮相部分是物象的延伸或意境的表达,均应顾盼生情、相互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种“包合式构图”则更为概括而显高古。此法“以虚当实、虚实互生”,笔简而意赅,是一种书卷气更浓的“简笔”画法。清*“八大山人”多用此法。
构图开合分明,一物多用,空而不空,主笔枝干不就是一块巨石吗?此构图中还须加入什么呢?因为它已很完整而率真。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诸大家对此法多有运用,此法对笔墨的表现力及个人修养要求极高,是文人花鸟画登峰造极的体现。
以上简单的介绍了几种常用构图方法,用字来象形也只是一种方便之说,在实际的绘画实践中方式方法要相互运用。“由”形可加如“之”形方显有活力,“之”形加“则”形则更显气势。另外,题款和印章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或起开合、或助平衡。它是构图中调整画面的最后“砝码”。总之,构图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多观名家的作品,多分析、多理解,再观自然万物,多练习、多打草稿,养成由目识心记进而酝酿腹稿的习惯,为全面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