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学习国画,一定要练书法吗?

这是毫无疑问的。

因为最浅显的道理是,国画要题款,即使简款,也总得写那么几个字,你画好字不好,艺术不是被削弱了吗?

国画还不仅是艺术的问题,还是文化的问题,汉字都写不好,有文化吗?

题款一般是不用白话而用文言的,没有高中及以上文化还真玩不转。举个栗子,请问,“写”于某某年月某某地方,那“写”字怎么讲?你以为是写字,那就闹笑话了。

更深奥的问题是“书画同源”。

这是一个争论不休,尚无确解的问题,千里马先生甚至说这是一个形而上的命题,绘画比书法落后五百年。

不管怎么说,书法比绘画抽象,这是明显的事实,而书法的艺术性丝毫不亚于绘画,甚至越发高雅,点画结体章法而已,什么都没画,但又好像什么都画了,这不就是诗歌的境界吗?并且有着节奏,仿佛生命与情感的呼吸,这不是音乐吗?

简单说,书法只能给绘画增色,书法的笔法也可被绘画借鉴。

中国画真不是那么简单。

所以毕加索对中国留学生说,艺术在你们中国,最有资格谈论艺术的,是你们中国,其次是日本,而日本是向你们学的。

毕加索还说我不敢到你们中国去 ,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人们只知道齐白石起初是个雕花木匠,却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事实,齐白石虽然很多东西自学,其实是非常有文化的,看看他那题款的书法,看看他题的那些长款的文化含量,有些所谓教授、书法家应该汗颜。

千里马先生认为,国画题款应该有文学性,当然这又给画家提出了另一个维度的要求,他并且有历史事实可证。

好的题款能够对差的绘画有所补救,绘画和题款比翼双飞当然就进入理想境界。

黄永玉的画,离开题款,会下降一半的价值,他借题款让他的绘画得以升华,但试想,他只是题款内容好,书法却上不得台盘,那画岂不毁了?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独有的艺术,没有画的书法是艺术,没有书法或书法糟糕的画就不配叫国画。

除了齐白石和黄永玉这两个当代的显例,还有一个丰子恺,他的画直接就是诗歌,看了他的画,你的心就静下来了!

不必说那农耕时代水牛犁田,人与动物、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醉人画面,不必说中国诗歌里常见的月亮、杨柳、轻烟等意象,单看一幅一个儿童拿两把蒲扇当车轮的画,就把观画的人带离了物质世界。

假如丰子恺的画已经到达诗意的高度,而书法很俗,岂不花下晒裈?而丰子恺的书法,那真是书法,超凡脱俗,与他超凡脱俗的画互补。

可以说一幅国画的题款就是那幅国画的魂,画龙点睛,发人深思。

冷军的超级写实油画,都知道值钱,有的人以为就是画得比照片逼真,其实人家是意味深长。

可惜油画不能题款。

你看那幅剖开的鱼,用英语题上“亦生命也”,岂不让人顿生悲悯!

总而言之,要画国画,请同时练好书法并初通文言文吧。

谢谢你的提问和邀请。学习中国画,必须要练书法,一点问题也没有。可以用95%的必要性来形容学习绘画,一定要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我看了看大家的回答,也都是毫无例外的说练习书法,对中国画是必要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只有明代的蓝英比较例外,他是没有练习书法的画家,也画得不错,但是蓝英也确实只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二流的画家。黄胄先生说先学画画在,最后学书法的,他的书法赶上去了,绘画作品也好了很多。

为什么学习中国画要练书法?我们从中国美术的民族特色说起吧。

中国画的构成与西方绘画的最大不同是:中国画是具体的把诗书画合为一体的绘画。

中国画本身就包含了非常实际的绘画和书法的一致性。

比如说,我们今天的绘画作品,都要把作品的标题,题写在绘画作品之上。

这是西方绘画绝对没有到。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因为他自己没有留下作品的标题,所以,很长时间,后人不知道这个作品是什么内容,一度还被作为《妓女》呢!

中国画自从元代开始就在绘画作品上有了大量的题字了。例如赵孟頫、吴镇、倪瓒、黄公望,他们的作品都有题字。这些题字,对于我们认识这些绘画作品的内容、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都是很好的交代,也是绘画作品美的组成部分。

比如,题字的书法很精彩,会增加绘画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那么,给绘画作品上题字,就会成为画家绘画作品的组成部分,这个字就必须要画家自己来题写。

如果没有很好的书法造诣,这个题字就会题不好,严重的会影响绘画作品的成败。

比如说,画还画的可以,可是字写得太差,这就把一幅画给毁了。

相反,如果画的不是特别好,而绘画作品上的题字非常精彩,那么就会挽救一下作品太差的缺憾。

如果书法很好,画也很好就叫书画双绝,是非常难得的中国画作品。

中国画家都是以书画双绝为最高目标和自豪的。

所以,元代以后的大画家,基本上都是书画大师。例如王冕、文征明、唐伯虎、徐渭、董其昌、八大山人、郑板桥、金农等等。

现代画家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他们都是书法、绘画造诣都很高的中国画艺术家。

那么,为什么画画要学书法?难道不学书法画画真的会画不好画吗?

没有绝对那么严重,但是,基本上有必然联系的。

首先,学习书法并不是像画画一样,是单纯的写字问题。

书法既有书法的独立艺术性的一面,也有书法的文学性。

因为我们很难想象,写字是没有目的的。你每写一个字,都是文化的体现。

所以,与其说练书法是学习写字,不如说练书法就是学习文学。

例如,我们题字就需要懂文学,不但要懂文学的具体格式,也要懂书法的艺术格式,即章法。例如是题诗,还是题跋?是散记,还是落款?

不同的题字要用不同的文学格式,这些内容,我们学习书法的时候就一定要学习的。因为练字是为了应用。书法应用就是文学应用,而不是单纯的写字应用。

所以,千里马经常说,中国画的学习成本,要远远高于西方绘画的学习成本。这就是说,学习中国画,不但是学画画,还要学习书法,而书法实际的核心价值就是文学。

除了书法是文学,是绘画的灵魂之外。书法对绘画作品的具体技法也是有深刻帮助的。

例如,书法的用笔。

中国书法的用笔,在中国画发展史上,具有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技法和美学内涵的地位。

中国画从明代提出人物画十八描,山水画十六皴的这些基础技法以来,明显看得出来,这些技法都是与中国书法的丰富的表现技法息息相关的。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画的发展和书法的发展,就会清楚地看见书法对绘画技法的丰富作用。

首先,到了唐代,中国的书法已经把现在所有的书法技法都创造出来了。

例如,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等等。但是,在唐代,中国画的技法依然只有“高古游丝描”这样一种基本描法。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都只有这样一种描法。

但是,五代到宋代,绘画技法就逐渐丰富起来了。

那么,我们就要问一问:为什么中国画的技法与书法并不是同步发展的呢?

千里马给你的回答是,因为绘画是绘画,书法是书法。这是两条发展路径。

后来有人说什么“书画同源”,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一个形而上学的观点。

因为,我们无法看到书法与绘画的同步发展。

恰恰相反,中国画的发展,至少要比书法发展落后了500年!

因为,晋代就已经生产了王羲之的书法,这个体系里已经有了草书。而中国画像草书那样狂放的画画,最早也只能在五代时期的和尚,石恪的作品中才能看到一些影子。

而张旭怀素这些“狂草”书法家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绘画就是《虢国夫人春游图》这样规规矩矩的画法。

而在书法绘画各自独立发展的这500年,绘画的用笔一直远远落后于书法的用笔表现力。

但是,随着书法绘画的发展深入,绘画也开始借助于书法的丰富技法了。

例如,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就提出了“书画本来同”的思想。

书法的技法虽然很丰富,但是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三个问题,即用笔应该重视的是:

1.如何起笔

2.如何行笔

3.如何收笔

尤其是绘画的长线条比较多,那么草书的长线条也比较多。

线条长了以后,就有一个变化的问题,也就是说,线条不能太僵直。

书法里的“行笔”这个用笔,就自动会提供给绘画线条很多的启发,而且是非常深刻的启发。

当然,起笔和收笔也非常重要。这些用笔方法,在绘画里可以忽视,但是在书法里是丝毫不能忽视的。

这就是书法用笔要比绘画用笔严谨的地方,因此,练书法,绘画能力会更高。

这就是中国画为什么必须要学习书法的道理。

纵观现代中国画脱离书法学习,绘画作品的内涵越来越差,那么,进一步认识中国画练书法的问题,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