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山水画有什么不同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
宋元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据《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图绘宝鉴》所载统计,仅画家就有180余人。题材、内容广泛,江南江北,名山大川,宫景台阁,村野渔樵,各尽风貌。从形式上看,水墨、淡彩、青绿巧整点缀,皴法、构图、题款各具特色。其分类主要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水墨山水三种,分别以工笔或写意的技法形式予以表现。
为什么国画山水叫山水画,不叫风景画;而西方油画则叫风景画,不叫山水画?
首先国画山水又称水墨山水,主要工具是毛笔,毛笔的特性是软,锋长,而软则出奇,奇也是所谓的笔墨!另外国画山水的视点不像西方绘画以进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它是散点透视,区别就在于,在同一区域写生,国画山水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将它表达在画面上,而西方绘画只能在一开始选定角度后至绘画完整都不能离开那个角度……希望能给你些区分的东西,个人了解。见笑了。
山水画最注重哪些?
笔墨结构是指中国画中各种笔墨形态、笔墨单位(诸如线、点、块、面、干、湿、浓、淡等因素)的排列、组合等构成关系。各种笔墨形态为构成画面物象的基本因子,通过它们的衔接、断连、对比、转换、积叠与渗透,在笔迹运动中形成一定的节奏与韵律。分解后的具体笔墨形态,其表现力是有限的,但组成笔墨结构之后,便产生了乐曲一样的表情效果。像歌曲不完全靠歌词传情一样,笔墨结构也在通过描绘物象而传情达意的同时自具传情效能并具有自身的形式审美特性。所谓“结构”,是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具有现代广泛影响的艺术思潮,是结构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它包涵有几个主要特征:一、对总体(系统)的分割,即把总体(系统)分割为若干部分和单位要素。这些部分和单位在它们各自独立存在时并无意义,但当它们结构成一个总体系统时,彼此就发生了关系,从而引起位置与形式的变化,最后要引起总体(系统)的变化。二、对总体系统的强调。结构主义的基本研究对象是事物的总体,总体比部分或单位更重要。但如果要认识事物的总体,必须研究各部分、单位之间的关系。这种十分复杂的似网络系统的关系,即为一种“结构”。我们把“结构”引入中国传统绘画这门古老艺术研究中会发现,“笔墨结构”是中国画这个系统对象的基本特征,是处于变动中的不变关系的总和。它揭示了一个系统对象的内部组织性质,是对象系统性的一个表现。故凡是揭示了中国绘画系统的笔墨结构,也就认识了中国绘画这个系统性的对象。笔墨的结构不能从经验材料的概括中得到,而要通过“模式”去认识。1 总而言之,笔墨结构包括如下几种因素:一、尽可能丰富的笔墨形态;二、笔墨形态间的气势贯穿;三、笔墨形态间的对比手段,如虚实、浓淡、疏密、聚散、干湿、曲直、大小、点线等,如果把单独的笔墨形态比成交响乐中各种乐器音响的话,那么,笔墨结构便具有音调、节奏与旋律般的表现能力。在传统绘画的诸种画科中,山水画最注重笔墨结构的表现效能。本文试从笔墨结构的单一形态论述起,分笔法论、墨法论、笔墨与笔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