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介绍一些关于美术的知识

按素描---色彩(水粉,水彩)---国画的顺序,循序渐进,一步步的来。
素描,可以锻炼你的塑造形体的能力,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也是所有美术门类的基础,所以应该从它开始 。
水彩画,即是对形体的训练,也是对色彩感觉的训练,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学习任何绘画的必经阶段。
然后,是国画,应该从写意的花卉,鸟虫学起。不能太攀高,基础才是重要的。
我觉得应该从素描首先素描是美术基础而且面对以后的社会前景素描比国画占优势,现在水墨国画效果电脑轻易就可以完成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画国画,而且只是个爱好,那就学国画,国画有自己的一套学习过程。中国古代人没有学素描的,不也都是大师吗!

色彩也是很重要的(包括考大学)。色彩分为油画,水粉,水彩,丙稀等。

徐黄二体对宋元花鸟画的影响

五代花鸟画直接继承了唐代艺术传统,出现了不同风格和流派。西蜀宫廷画家黄筌、黄居 父子的花鸟画以华美逼真的画风受到皇帝的重视。
黄筌善画宫廷豢养种植的珍禽瑞兽奇花异卉,画风细腻。现存黄筌《珍禽图》体现这种细笔轻色不见墨迹的画法,鸟的羽翎的质感、蜜蜂翅膀的抖闪、天牛触须的弯动等微妙表现,显示出画家写生的功力。黄筌以细致富丽的画风图写珍奇花鸟,形式与内容作到高度统一,体现了宫廷的审美情趣,被称作“黄家富贵”,成为五代两宋重要的花鸟画流派。
南唐卓有影响的花鸟画家徐熙,虽出身江南名族,却无意仕途,过着恬淡自由的生活。他常徉游田野园圃,所见多蜂蝶、花草、蔬果之类,遂以之入画,以表现自己高旷的情怀。徐熙的绘画风格因无可靠作品传世印证,故只能从文献中加以探讨。徐熙绘画的特点是以“落墨”为主,辅以色彩点染,用笔自然而不作谨细的描摹,颇能传达出自然环境中动植物之风神情状,从中流露出高旷的志趣。他的花鸟画与当时社会流行的赋色浓丽用笔纤细的花鸟画迥异,自成体系,有所发展和突破,作品反映出“徐熙野逸”的面貌。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反映出了宫廷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情怀和审美趣味,两派并非截然对立,画法也不拘一格。 “黄家富贵”画风在北宋宫廷花鸟画中占据主流地
位 “徐熙野逸”之风不受重视。徐熙孙徐崇嗣乃创新体,吸收黄家这一派之所长,全不用墨笔而直接用彩色绘成花卉,谓之“没骨花”。“勾勒填色”和“没骨”成为中国花鸟画的重
要表现手法,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中国花鸟画的表现技巧。
黄筌与徐熙为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两大体系,“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惟各言其志,虽以耳目所习,得于手而应于心也。”作为展示人们精神世界的花鸟画创作,由于作者如何选取题材、怎样反映生活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审美艺术风格,不同流派花鸟画的出现标志着花鸟画的进步。

如何科学的养生

张灿玾教授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将其融入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不能专门为了养生而养生,换句话说,既是无养生,又是随处养生,这主要体现在一种生活态度与习惯上。就张教授本人来讲,他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养生法:
  1.勤于读书能养神:张教授认为,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智慧的源泉,同时,也是养神的良策。作为一个现实的人,要想解除诸般烦恼,莫过于求知,而读书是求知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了知识,就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能够妥善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矛盾,减少思想上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精神上自能得到一定的宽松和安慰,起到不养而养的作用。
  2.多多培养爱好:张教授爱看戏,爱听音乐,并且学京胡、二胡、笙管、笛子、唢呐、小提琴、口琴以及锣鼓等多种乐器。除此之外,他还不断发展了多种爱好,如书法、绘画、诗词、篆刻等,均有涉猎。他不断利用这些爱好,使精神负担得到缓解,减少疲劳,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


3.顺应气候的变化:张教授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气候变化,随时调整衣着,尤其注意保暖,如遇感冒,立即服药。所以,每当外出时,他必随身带着足够的衣物和防治感冒的药。
  4.生活适度,不贪求:张教授饮食以清淡为主,五谷杂粮皆用,饮食以蔬菜为主。他青年时期虽饮酒,但不成癖。很少饮茶,以凉白开为主。不偏食,不贪食,不吃零食。衣着不求华美,只求四时可更换为足。在市内一般不搭车,坚持骑自行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以活动关节。住处不求豪华,只在工作方便。保持简朴,唯行俭约,既不丧志,又可养形。
  5.学会忙里偷闲:张教授认为,人的精力与体力有限,要想以有限的体力与精力完成无限的事业,就需要合理安排、科学调节。他在青少年时期,农忙季节下田劳动,都带一本书,在休息时读。工作忙碌时,利用休息时间可读一点提神的书,阅读专业书劳累时,可以改换专业外的书。兴趣的交替,兴奋点的转移,日久自成习惯,既不劳累,又可学习。
  6.能忍方能安:对于家庭琐事,张教授一贯采取不痴不聋,不做家翁的态度,不给自己徒增烦恼。在社会活动中,凡是非原则性的重大问题,也往往以忍让为上。所以,他从未有过人际关系过度紧张的情况。他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招致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身心不快,也是一种养生之法。


养生方法,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