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画

有關中國美術史

1.吴道子所画的人物颇有特色,与晋人顾恺之、陆探微不同,以疏体而胜顾、陆的密体,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还一变东晋顾恺之以来那种粗细一律的“铁线描”,善于轻重顿拙似有节奏的“兰叶描”;突破南北朝“曹衣出水”的艺术形式,笔势圆转,衣服飘举,盈盈若舞,形成“吴带当风”的独特风格,风行于时,被称作“吴家样”。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象塑造的整体,故所画执炉女子壁画,达到“窃眸欲语”的地步。十分传神生动。他的画与张旭的草书、斐的剑术,被誉为当时的“三绝”,并且影响远及日本、韩国等地。至今在日本还保存着传为他作的《送子天王图》。
从三代,秦,汉到顾恺之,画风出现了一个飞跃,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又是一个飞跃。

在唐代,工匠出身的画家和文人士大夫出身的画家是混杂在一起的。吴道子是处于士大夫和工匠之间的人物,他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他的作品多数以佛道故事为主要题材。不像王维那样除了佛,道画外,还有《辋川图》,《伏生受惊图》,以及竹子等文人士大夫情调的创作。但尽管如此,由于吴道子的卓越才华,他受到宫廷的重视,由御用画家做到宁王友,和李白同等地位的文学侍从之臣,这就不是工匠画家所能承当的了。

东晋以后的中国北部,由许多民族先后统治,最后统一于鲜卑族拓拔氏的北魏王朝。北魏经营西域,远至波斯都互通使节,北魏,北齐,北周的文化艺术和西域传入的文化艺术互相交流;以汉族文化为基础的中原艺术,这时期大量吸收外来艺术(特别是佛教艺术),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中国艺术。在南方,随着佛教的提倡,也输入了西方艺术的技法,形成了张僧繇的“凹凸”(立体)风格。到了隋唐,统一的华夏艺术又因为南北汇流和吸收,消化了传入的西方艺术而日益丰富,这就必然出现了展子虔,阎氏兄弟(立德,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王维,李思训这些大画家。吴道子在人物画方面“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在山水画方面“怪石崩滩,若可扪酌”,这都是南北朝以来,西方艺术技法的影响下产生出来的新的风格的结果,是曹仲达,张僧繇,尉迟乙僧风格的演变。
2.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皴法的发展和演变.五代及北宋初期是皴法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诗文追求平淡,书法贵在淡泊,文人画崇尚逸趣,以神写形。宋人的审美理想是平淡,在审美心态上则追求“悟”。这是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观”和唐人的“味”而言的。宋人的平淡后面是有着很多矛盾的。对于宋人来讲,虽然对于美的或善的或真的审美对象,审美之心从观到味到悟并获得最高的愉快,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面对一个不美或不善或不真的审美对象,人应该如何?士大夫面对市民社会和市民趣味的压力,应该如何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也就是说士大夫从远离都市的山水园林进入都市之中的中隐园林之后,怎样才能保持一个高洁的心态?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宋人审美心态的多质特性